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4420|回复: 230
收起左侧

[资讯] 歌曲写作教程

[复制链接]

451

积分

4

听众

11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51
发表于 2006-2-8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  多种形式的乐段
3 L. C$ k* Y8 j: P/ t/ C7 n ) z. k( ?/ ^2 G* z
第17讲我们介绍了乐段的扩充和补充。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常见的乐段形式,在这里介绍。
1 `0 d" N. m/ D3 F' p一、开放性乐段
( I* b8 I# X7 h- z' J8 j  G8 M1 d开放性乐段有两种情况。一是内容的原因,乐段不需要结束,而是留有悬念。这在古典作品里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现代,却是很正常的。有一个欧洲现代音乐家批评舒伯特的歌曲《魔王》,认为使用强烈的正格终止来结束,有违内容的需要,是受了不恰当的理论的束缚。他认为应当减弱结束感,甚至根本不结束,更符合内容的要求。
) n) [. H7 s: h
9 o& K7 U: `. z' S5 b% Y3 n第二种情况是,乐段作为一个局部,后面还有其他的段落相随,根据结构的需要,可以是圆满的结束,如《我们走在大陆上》(劫夫曲)的第一段;也可以是不做圆满结束,例如结束在属音、属和弦、或者不协和和弦,例如《军港之夜》(刘诗召曲)的第一段。请看谱例《长征组歌》中的《突破封锁线》:6 h7 ]/ }, O7 N! ?* u  A

$ |! ?- E* K( r2 ~7 i/ TG大调,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结束在属上(第17小节),引出第二段。
7 s% q  |3 p1 o! B8 P: ^在大型器乐作品中,如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所使用的奏鸣曲式,主部主题为了和后面具有紧密的衔接,大都是开放性乐段。; }7 S3 L. u  O$ S1 B% q
二、反复乐段
' B' T1 d7 F: d7 j+ S一般群众歌曲、队列歌曲,常常使用一曲多词的“分节歌“形式,也就是一个乐段反复演唱,这便是反复乐段。反复乐段的结尾,可能是不做任何变化,也可能在最后的结束时稍作一点延长,或把结束音提高8度,以增强结束感。如:
7 i' r% V. q3 R. T2 l! g2 X
/ w  C, k: V2 v( O& k1 r三、复乐段
4 Y: L" D; z# I8 q复乐段的特点从整体看是一个反复乐段,即乐谱没有多少变化,第二遍和第一遍基本一致。从结尾看,两遍又完全不同,像是两个乐段。这种差别可能是旋律的(非主音与主音)、功能的(常常是属于主的),也可能存在于节奏、调式等等方面。复乐段结尾的变化,加强了反复的必要性,即第一遍不完整的结束,导致了第二遍的必然出现,使两遍之间形成了类似“对仗”的结构,从而增强了乐段自身结构的严密性。0 L9 \  `- w. @& M7 |

; @2 {3 ]3 ^& h请看谱例《世上只有妈妈好》(林国雄曲):" ]" g: C( L' |1 F5 j$ m; e2 p9 N
1 w4 B$ k4 ]0 ]- i( a! h
练习23:一、分析作品《乡恋》、《掌声响起来》第一段、《万里长城用不倒》第一段。
+ x* v+ h4 ~% `% d        二、写复乐段一首。
2 @2 ?" M& |( P+ r  S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8-9 08:34 , Processed in 0.02801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