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会把Bass的部分制作技法介绍给大家,当然最为一个基础的读本,完全不可能以篇概全包楼万象,我只是以几个方面去讲解Bass的一些初级技法,这其中某些篇幅可能对你来说很简单或早已掌握,只是力求把它说得更明白而其当承前启后的作用。* d3 J6 B$ o7 w. D
% Y7 ^& c8 F5 A5 r/ M, j/ o# ]( |+ C
6 p# W! v* S, J, `2 r; H4 b; {§6-1 Bass概述! E* N2 l- g: @! B' k) X5 U
9 \* m' l$ N/ H/ V+ I# E5 t在这一章里,我会把Bass的部分制作技法介绍给大家,当然最为一个基础的读本,完全不可能以篇概全包楼万象,我只是以几个方面去讲解Bass的一些初级技法,这其中某些篇幅可能对你来说很简单或早已掌握,只是力求把它说得更明白而其当承前启后的作用。Bass的技法繁多,要去写恐怕一大厚本书也写不完,我将会在今后教程的第二集、第三集里相关的章节中陆续丰富Bass的制作细节,敬请期待。而作为一本原创的教材或读本,我真的懒得去抄袭任何你在互联网浏览器搜索里面可以搜到的内容,因此,我们本节Bass概述将会和一般的图书不同——它会很短——不仅因为你可以从很多地方找到这样的讲述(但是在§6-1中的简介必免会与你能找到的其他书籍相关部分雷同,我不能为了保证原创性就去乱写),更因为了解了这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Bass相关常识的专家,你照样可能完全不会制作Bass声部。. X1 C4 u; ]4 c5 W) o! x
+ {2 y0 J: ~" w# s5 p) }
电声乐队中的BASS(低音吉它)全称BASS GUITAR,音域位于低音区,以低音谱号不移调高八度记谱。电Bass通常只有4根弦,定律为E、A、D、G,以电吉他的后四根弦低3~4个八度定音,其它的诸如6弦、8弦、12弦或24弦的Bass都是为了增强低音吉他的表现力,使其演奏技巧和功能更加完善和多样。电Bass的音量可以调节,中低音区发音厚实响亮,高音区则较明亮;类似吉他,Bass可运用多种技巧演奏,所以电贝司不仅是一种低音的伴奏乐器。. z) v: r; Y; l4 t1 z0 ~( a4 n, [
9 z7 K. U0 w- A* O2 Y4 o注意本讲中其实仅介绍了电贝司的编配(如果你希望学习电子乐里面的合成Bass或者比较偏门的原声Bass请关注本书之后的续集)。在§6-4中我们会介绍到真实的Bass音色主要分为——Acoustic Bass(原声)、Electric Bass(电声)以及Synth Bass(合成)这三类,其中Synth Bass更适用于电子乐。从演奏方式上面划分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Fingered(指弹)、Fretless(无品)、Muted(闷音)、Picked(拨片)、Slapped(击勾)这5种。我会以Trilogy为主,带着大家从音色选取开始,调谐均衡、挂上压缩器,然后讲解不同力度触发的分层采样素材,然后介绍A类止音和断尾音。$ C6 ~& R# D8 j! ^8 c
2 G% V/ Y& t' D- f§6-3则主要会介绍到若干个简单的Bass伴奏实例,这将让大家了解最常用到的一些或已过时的Bass演奏的节奏型,其实新的演奏型式往往在借鉴这些旧型式而稍加变化即可;通过这一节的讲述你将会开始体会到8度以及属音(5度)关系在Bass演奏中的重要性。
' e: v% [& {# Y( g8 X) V* h
; U8 P" n2 x# j: I$ s§6-2中着重论述下属音和同属音关系,大家将了解到属音关系是构成音阶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我们构造和弦的一个基本方法;有关同属音的知识在§6-6一节——用音阶构造Bass Line中的实例里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属音跳跃、同属音连跳、9度跳跃和8度跳跃等技法我会一一讲解,还有A类止音和断尾音对Bass Line节奏型营造的作用;当然,重中之重还是要掌握Bass Line的音阶构成——什么时候选择上行,什么时候选择下行,上、下行的速度,整体上、下行里的局部逆向,如何让音阶变得稠密而更具推动性,何时又该应用根音保持等等。
) U$ [+ ~) n1 u+ ]
: R6 q5 s6 h, S! f; p在§6-5Bass各音域不同的音色特点以及Bass特效一节中我们将着重介绍Bass的滑音特效——通过Trilogy自带的特效采样制作,两种不同的滑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每种滑音的使用对应的节拍位置以及其他乐器的辅助演奏,当然我也会阐述如何修改Bass滑音的幅度。在§6-5中我们已经涉及到一点Automation的控制知识,类似的知识在§6-7易与Bass声部冲突的乐器一节中将会被更细致地讲解,§6-7一节中我除了介绍给大家如何避免其他声部与Bass声部的冲突外,还会详细解说如何通过建立编组轨、读写Automation的方式在几种均衡的预设值中做切换。; G. Z( t2 w" f$ M9 r
9 s. h I5 D8 \7 V- C Y( p§6-8Bass实战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例,完整为读者呈现并讲解一首歌曲的Bass声部,它是如何跟节奏声部(比如鼓组)、吉他等等声部在节奏型、和声上相互配合的;如果篇幅允许在§6-9中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Bass片段。8 P2 r+ a0 \4 E4 f
$ L, r( n9 n9 H6 Q$ ?0 {; ~
Bass作为一首歌的低频部分尤为重要,但在这一章的教学中你会发现Bass不一定要从头连到尾——即便在欧美的流行乐里也是一样。之前讲述过的节奏型“3-3-2”、“3-2-3”和“2-3-3”在Bass声部中也会派上用场,你也会发现很多时候Bass演奏的并不是其他声部和弦里面的音,Bass的出现会改变其他所有声部营造的和声。
a4 |6 [, |6 w0 O$ {% A) n) L+ m* t& C8 [6 f. _ K4 M- a+ T- ~
接下来就让我们步入正题吧!
4 u7 X7 n. w4 k6 Q/ G5 `& A3 z3 t7 x, U/ N |7 |5 o$ x
§6-2下属音、同属音关系
( I1 o+ k8 f& V0 I3 {8 ~" h z7 ^% o
关于属音的定义想必大家早已清楚,为方便今后的讨论我们再定义两个新名词(以下视8度为同音):& B9 H6 S( X! d* W$ y6 R) Y( ^
" j( `4 g( s+ T v4 u【定义1】称音N-7是音N的下属音,即某音的下属音是它的下行5度,或者说某音是其属音的下属音。4 O% \6 K }8 m4 z) n
) J+ g* g( M" R6 G$ g" k- W
【定义2】称音N+7为音N和音N或N+2的同属,即一个音是其属音和自己或下属音的同属音。
5 r% `2 F1 S2 v9 g+ U- y% [% i
) H2 v! w h) _" \经过8度的转换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音A和其上行大二度B的同属是音A的上行五度。: s- v t; ?+ m
5 `$ e$ Y. l, ^! ~' w% l
为什么要引入同属的概念呢?首先,我们很容易得知以下两个推论:5 j! o N4 P6 ^
- B; u; f/ {/ S推论一:任何相距大二度音程的两个音之间有两个等距中间音,一个是中间的半音,另一个是它们的同属。也既是说N和N+2的等距中间音有两个,一个是N+1,另一个是N+76 f) N, O: H V( k( k7 g
* t" O6 H' U, y$ D推论二:一个音N的下属音移高大二度就是音N的属音。- j1 V$ j# R: r5 p1 ?( @4 _
/ ]0 Y2 L, W) x# k) E
推论三:平均律体系中大二度存在两个等距中间音,小二度不存在等距中间音(当然也不存在同属音)
, }) ?% }7 B/ {$ ]) M0 K, K0 s* G
) A c1 Y3 m8 y2 _& \; |既然同属是一对大二度的一个等距中间音,那么从一个音N过渡到N+2途径N+7就很顺理成章了。当然N+1是更加直观的一个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不用N+1——毕竟半音有时候听起来太别扭了。
s, g1 o5 M' d& Z9 C+ g" i8 ^6 e! ^7 |4 {' ?! x
在钢琴的伴奏肢体里面(后面钢琴的章节中我们会做详细的介绍)我们往往追求更多的和声饱和4(请参考延音踏板章节中相应篇章的论述)和不确定的和声色彩,比如我们要用柱式来弹奏一个C和弦,往往弹奏C、D、G这3个音,这样一来我们的和弦饱和度就变成了2,不确定的色彩很浓;看来有点跑题,其实跟我们属音的话题还是有很大关联的——C、D、G这3个音之所以可以和谐,是因为G是C、D的同属音,很神奇的是如果没有这个同属音,C和D之间原本是那么不谐和的,而出现了同属音以后一切变得微妙了;同样我们用钢琴演奏C和弦的柱式时偶尔也会用F、C、G这3个音——不难看出C在这里成为了F和G的同属音。由此我们不难得出
9 v5 ~. B5 k% U: [ |& T
) ~/ r" Y: l: e/ t6 G" C, i( ?( L% c构造一个和弦的和弦外音的方法之一:以某和弦根音a和其属音b中任意1个音为同属音反求第3个音。0 r! E$ T) x P, N. {2 O9 k
2 x2 {4 E* A( K' ?8 d0 @
上例中面对C、D相邻的大二度,听起来多少有些阴霾,如果我们需要减弱这种气氛,就把D移高8度,如此展现的便是两个直观的纯5度了,事实上我们在钢琴的分解伴奏肢体中常常运用C-G-D(升高8度)-G这样的型式。
) I+ f( M! n6 V& D! `9 |; O; D+ t2 H0 `8 m+ w; l3 \2 o. i
从上面的构造方法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到C在钢琴演奏中最常用的两个实际和弦构成——C-D-G与C-F-G,这也正是我们在钢琴伴奏里面最常用的两个C大调的柱式和弦。
! m) w' |9 B2 C# y9 T1 X- }: E& R3 g
属音关系的两个音之间在音律上有什么联系呢?说到这个似乎要扯远些:管仲在其所著之《管子·地员篇》中提出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将一根音律为n(其对应十二音律中的音高)、长度为l的音律管(某种吹奏乐器)平均分成3份,“损”指“减”(即从3份中减少1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1/3),先损后益;当然你可能需要有一些起码的物理学常识——管子越长音高越低。
) _/ g6 S$ K1 p6 H( G
; _! C* B, }4 d9 b- C将第1根音律管的长度去掉其1/3减至l*(2/3),其音律便升高到n+7(增加了5度),这样就生成了第2根音律管;将第2根音律管的长度增添其1/3变为l*(2/3)*(4/3)即l*(8/9),其音律便又回落至n+2(又回降了4度),第3根音律管也就生成了;依上述两部的方式继续损益,我们又可得到长度分别为l*(16/27)、l*(64/81),音律分别为n+9、n+4的第4、5两根音律管,现在一个五声音阶出现了;当然你还可以继续损益下去,最终得到完整的十二音律(见下图1所示) 。
! d, ~' W" N0 f5 j+ e+ ^) G3 F* }0 g
- J/ U; \) t {
8 g4 M2 A- M8 I4 g, c$ S
图1
# t, t2 K# b2 x) D) Y+ p+ E
# r2 P% M+ {+ Z' `“三分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升高5度再降低4度的关系,再按音高调整排列;注意到我们若将降低4度视同于升高5度后的低8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又叫“五度相生”了。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音的属音是由这个音衍生出来的。另外,请注意音n和其属音n+7所对应的N大调及N+7大调两个音阶中唯一的区别是N+7大调将N大调的4音n+5升高为n+6(对应为N+7大调的7音);n和其下属音n-7(或n+5)所对应的N大调及N-7大调两个音阶中唯一的区别就是N-7大调将N大调的7音n+11降低为n+10(对应为N-7大调的4音)。1 E. S) j8 |1 o6 f! {* ~! L
2 z: [: l5 R! l8 J% w [+ K
§6-3电声Bass声部的几个平凡实例" e+ ? t3 t9 C
) A% _7 K# }5 j/ s
【例1】一个乡村乐典型的Bass伴奏实例,见下图2所示之Key Editor片段:8 k- e6 `0 R% Y9 w) v
* q( A$ }2 W4 D. P
" B3 `0 {' v% \7 O; S/ H
P+ L2 u& e, p2 E4 }图2; l; s0 E: a8 E% i& c4 ~, ]$ ? k
: Y' ]( t/ w+ M5 d9 f6 V# V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D大调“1-4-5-1”级的和弦走向:D - - - | G - - - | A - - - |D - - - :||9 n [0 Y; d) b) i
, E: C# q; [% o: M3 @& {首先,练习过传统钢琴的读者都会知道,无论如何你总是可以将钢琴里最常见的伴奏型之一“1 5 3 5”理解为一种向上行发展的伴奏型,而这种乡村乐里的Bass一般恰恰相反,更习惯于向下行发展;故此每小节里的音高走向一般都是呈“高-低-高-低”地以和弦“根音-属音(移低8度)“的顺序依次起伏。
8 ~( {" ~1 {7 ?
7 A- v5 i. |- I3 m2 P其次,这种起伏也不是必须被严格恪守的,注意第2、3、5、6、8这几个小节均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第1小节的第4个音是A1,我们可以理解为为就近连接而将G2下移一个8度到G1,那为什么我们不索性就把这小节设计为“G1-D1-G1-D1”呢?因为G1到D1构成的音域过低而不易被听众的耳朵所察觉;而第6小节的第1个G2之所以未被移低8度是因为为了就近连接第5小节末尾“D2-E2-#F2”的上行音阶。8 l* v: R# T/ t9 t
, p6 x0 R; q3 d0 }4 _6 v再次,每个小节的第1个音一般是和弦的根音,另外的音主要考虑到了其属音(当然可经过转位),例如第1小节的“D2-A1-D2-A1”的D2就是根音,而A1是它属音的转位;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7小节的前2个音为了就进连接改为“E2-A1”,这是把“根音-属音”的形式做了逆序。
I4 W' C8 u. y1 M9 ] 最后我们还常常在相邻的小节衔接处添加一些过渡音使得这个bass很灵活而不会像电子琴里的自动伴奏一样僵硬,比如上例里面我们在第2小节节末添加了bA1过渡,而第3、4小节节末我们分别添加了上行和下行的两个音阶;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配合音阶等的过渡我们常常会同时用到8度的跳跃。
/ @! O. j+ E% I" h; [" T- o5 S9 L6 r2 Q5 A5 F6 c9 |- U% ^2 m) j
【例2】一个摇滚乐Bass伴奏实例,见下图3所示之Key Editor片段:& F, m# J0 ]6 E- C7 Y, L2 J+ K" `
4 D$ @+ U7 |$ j K v& P3 ?: {& F
8 G' S% I5 o) w! {. R) J! U- v
4 \' B9 F Q( M- t
图3
7 V6 F ~1 L: T' O2 R$ y( _8 [* x y5 ]9 l! B
这个经典的摇滚乐Bass伴奏型几乎全是等距的同音,我们的例子是一个C大调“1-6-4-5”级的和弦走向:C- - - | A - - - | F - - - | G - - - ||
% P" N2 }7 A- S! Q* D4 F3 x" k" I, x+ z7 m Y" D6 c
首先我们看到Bass这里演奏的全都是和弦根音,这不是绝对的,之后的例3就将是一个反例。. u* q2 b$ r7 r9 X& |2 N
9 p$ E. C1 b# Y- e: S其次,可以看到每个音符就像是被量化过的一样在每一个8分音符开始的地方被触发,似乎完全没有突出节奏;真是这样吗?Bass很重要的一个功能便是突出重拍。可能有很多读者会对Spectrasonics公司出品的Trilogy Bass虚拟乐器音源大加褒奖的同时,抱怨过它对力度响应的不够敏感,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电声Bass,它不像很多综合音源中的电声Bass音色对力度支持可以好到像在弹钢琴一样,那才是不正常的——真实的电声Bass演奏力度应该是比较均衡的。那么我们靠什么让人听到节奏感呢?8 a5 a6 K _* v1 X1 W
. d# n3 y7 }. \1 c5 ~$ b' `
为了表达强弱的对比关系,在电声Bass演奏中我们常常依靠音符的时值和音高的变化。在例2中,我们将需要强调的音演奏得比较长,比如第1小节的第1、6两个音,8分音符被演奏满了,而其他的音都是16分音符的时值,这时候大家就会听出我们在强调什么音了;不仅如此,仍以第1小节为例,我们还将我们要强调的第1、6这两个音移高了8度,重点被更好地突出了。1 A _5 c: b# R; X4 u% Z
& \- ?4 [4 R3 y4 r. i o/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的课程,在§1-3中我们提到了节奏的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最常见的便是我们将一个4/4拍的小节分为8个8分音符,然后将这8个8分音符分为3组,每组包含2~3个8分音符,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三种最常见的组合方式;第一种先是2个8分音符接3个8分音符再接3个8分音符,我们称之为“2-3-3”,类似地,后两种分别是“3-2-3”和“3-3-2”。这样的节奏分划是用途最广的,在吉他、Bass、鼓组甚至弦乐等旋律乐器中都极为常见,在鼓和吉他的章节里会分别介绍到;而讲到鼓的节奏分划时我们还会去讲解所为的“7-9”和“9-7”,届时敬请留意。回过头来继续讨论“2-3-3”、“3-2-3”和“3-3-2”,有时我们会将其中相邻的某两组合并;在例2的第1小节里已经不需要判断它是“2-3-3”还是“3-2-3”,总之它是“5-3”的节奏分划。+ \* w& E0 T' I" ^1 T1 @$ M; K3 u
R* ~4 \* S; r( ]; @5 A6 n最后提醒大家的是音符的长短和力度至关重要,虽然我们说电声Bass对力度的响应不敏感,但对于很多虚拟乐器插件我们写入的音符事件的力度值直接关系到它会用那个力度分层触发相应的演奏法采样,本章后面的小节内我们将以Trilogy为例进行详尽论述。下面我们再举一例,说明Bass也可以完全不去碰和弦的根音。, n) [. d! b& B5 e# l' a4 p; a
( i4 M7 a) d5 r( A; M h【例3】仍然是一个摇滚乐电声Bass声部的实例,见下图4所示之Key Editor片段:
: |3 p( y5 b* [4 U$ e( S( s8 b% a. V# x
2 y4 |% G* O. A: U9 Z. S# q
* C7 K5 a2 U5 H. A5 s" S4 |: d图4
9 D: C/ B) }$ x" d- O5 a/ T
( u# a" l" j; D在这个Bass伴奏型中,依然几乎全是等距的同音,这8小节的和声走向(以“X”表示休止符)为:" s: A( d) l1 G# b+ b& m
; U) M- W) `' W. m
C- - - | G4 - - - | F - - - | C – X G· | Amb7 - - - | Emb7 - - - |F7 - - - | C9 – X G·||' V. A) ~ v+ f8 t8 ^" G0 v
( W: O6 b% a2 {2 y. ^ _) a; L
很多读者或许以为Bass声部的每个小节内纵然可以出现一些除了和弦根音n以外其他的音,例如和弦的3音(n+4)、5音(n+7)等等之类的,但和弦根音n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音只是作为点缀或过渡,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佐证即是Bass音的保留。为了Bass音被保留我们可以完全抛开根音。
' @1 S/ b5 _6 l" \
& E# W) r d3 V' L# s, x" G3 f当然做保留绝对是要在合理前提下的,这样Bass声部听起来不但不会不和谐,反而更有冲击力;保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之后的取消保留,就象一个弹簧被一直被压缩着然后突然释放开。也就是说Bass在保留过程中可以一直弹奏同一个音,这个音可以是某个和弦的根音、随着和弦的变化,它又变成了另一个和弦的5音、7音等等。例3中前3个多小节Bass声部一直在弹奏C这个音,而它则是从第1小节的和弦根音变成了第2小节和弦的4音,又变成了第3小节和弦的5音……最终在第4小节的最后3个8分音符被释放开;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保留的Bass声部听起来有稳定的一面,另一方面其他声部和声的变更使表面上的平静蕴含着推动,最终爆发。
& O) {: t! y, D4 D6 q) `
, f2 |: P5 F1 n. e5 V: R【例4】再来看一个节奏Blues电声Bass声部的实例,见下图5所示之Key Editor片段:( V# x; h* @- [' j: H- d# L) o
3 x4 s. C; O% y, Q
( Y1 A1 T6 v1 D/ w: a6 A8 J! H
9 X6 M; [, t' O/ n图5, P) P" l3 O! N' J5 t( f k, H
. R, t" B5 ?0 q4 k# {
通过这个实例要告诉大家的是,Bass不一定仅仅只是伴奏声部,它可以演奏动机性或旋律性的乐句;你可以在脑海里设想在每个小节的第2拍和第4拍加上响指或拍手音响的效果。这次我没有给大家看和声谱,能猜到其他声部(比如钢琴)的旋律是什么吗?当然可以是和图4所示相同的旋律但不精彩;其它声部的旋律也可以是这样的(如下图6的Key Editor所示),没错——我们的Bass声部和它平行,每一个音都是旋律声部对应的下属音:
2 ]: b7 C9 |$ P4 h: d$ m( g9 ~, K7 w
( h" [3 ?. h4 i8 @+ b
& E# i# A. [3 R1 w
图6
7 i0 G3 o: a7 X4 T+ C2 Z, x- z- T d! B1 Q; d a7 z1 R/ \
【例5】接下来请看一个的士高舞曲中合成Bass声部的实例,见下图7所示之Key Editor片段:9 p" k3 [' ]4 }4 w% [; y
! I0 o8 q9 v" j! L- o7 X
; b: v% s: O L ]7 Q. k6 j% o( S7 i1 w @3 [/ S
图7
! G! s+ f7 j7 N
. K5 Q, g# D4 H7 ^的士高的节奏感明显而稳定,地鼓和军鼓等距地轮响构成了它的基本节奏型,故此Bass也一样。在一般的流行歌曲的配器里,吉他的5弦、6弦两根低音琴弦往往伴随地鼓和Bass一起,而1弦、2弦两根高音琴弦则伴随军鼓被触发,这就是“高配高、低配低”的方式。的士高里也不例外,BassDrum配低8度的Bass音符,SnareDrum配高8度的Bass,这种等距、等时值的8度轮奏在的士高的Bass声部里再常见不过了。* E" X+ u9 Y6 t
+ o1 }. t4 n' I$ K" p' L另外应该说的是很多时候Bass声部的某个音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一个和弦。 _( H3 k5 X- J' T! P3 v- I
: w8 n/ h! b; A5 ^! X9 E2 X- [4 I% Z) f例5里面很可能我们其他乐器声部演奏的和声是:Am - - - | Am - - - | F - - - | F – G - ||" i/ Y2 n" O1 l0 A
7 U8 v- U; ~' [& l9 e8 w$ U) N/ I8 q
注意第4小节的第1个和声F,Bass声部里却用到了D这个音,按照§2-1里的说法这个和声已经变成由Dm和F构成的一个饱和度为2的混合和弦,而按照常规乐理里的说法你可以称之为F6,但与其说F6倒不如说是Dmb7;从F到Dmb7的变化是由Bass声部的D音引发的,是的没错,它完全改变了这个和弦;将饱和度大于一的混合和弦拆分到不同乐器声部中是提高编曲交响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K5 q! C* \2 D+ y9 C, o$ J7 q
+ c; N y2 c8 ]6 v【例6】再来看一个摇滚乐或HipHop电声Bass声部实例,旨在说明Bass虽身为低音声部同样要注意疏密得当——它不一定永远要保持连贯而被铺满;Bass声部的Key Editor见图8所示: q6 Z7 x' b7 j8 p# q7 f8 y/ r
- H* Y* p2 \0 G+ y P5 D# R% I9 h3 l. R
- o2 w5 y5 Y9 G
9 Z+ R+ I L1 g图8
/ G4 T+ T" m* x8 v7 @+ H# P0 r" T& {) Q) P: o3 T
其他声部的和声如下:
# x7 G( @$ ^: c7 [) m( s3 Z( f" d) d& s, {
Dm- - - | Dm - Am - | Dm - - - | Dm - X Am · | Dm - - - | Dm - - -| Gm - - - | Gm – Am - ||6 U$ X3 @; v/ G) H
5 T/ i7 E, k6 Q; d- B
【例7】Bass伴奏看起来类型繁多,其实基本伴奏形式有限,很多都是藉由某些基本形式派生出来的。比如下面这一段旋律(Key=D):6 J3 j9 j% ~6 N, Q
% ?5 d6 h. A. j$ [9 s3 5 36 5 | 3123 3 0 | 6 1 6 2 1 |6535 5 0 | 3 5 3 6 5 | 6176 6 0 | 65312 3 1 | 1 - - - ||+ b2 ?1 }! W7 u/ o* n
% j% O& _% Q$ V- u8 U0 {
我们为它写如下的和声谱:D - - - | Bm - - - | G - - - | A - - - | D - - - | Bm - - - | G - A- | D - - - ||。, J" w# @( w2 p6 I
, h: t% C# ~. C其Bass声部就可以在例1的Bass节奏型之基础上演化成下例7中的样子(详见下图9):, g4 z3 h% A2 S1 _9 q6 ^5 c D; e
7 O7 C- y! L9 {6 f1 Z" z5 }
# B' h- E- m2 y& _
5 {; T) ^3 [/ j. T- t图9
3 {2 g1 r9 {. z* T/ d: B8 U- u, \: S
2 g( F' R! \0 E3 t2 T; b7 ~' i现做如下说明:- n" a* L- J- C3 ~1 ?( E
" g/ F. {) C* g! X0 z' @
1. 较之例1,大部分的音符仍然是和弦根音和属音,只是换了新的节奏型
7 a3 t3 r$ v" c: i; a0 c8 v) f J, ]# ~5 a$ Y: I5 Q
2. 第1小节的“XOOXXOOX”的节奏型是这个Bass片段的主要节奏型;而第2、3小节中的节奏型“XOOXXOXO”可以看作是“XOOXXOOX”和“XOXOXOXO”混合派生出来的节奏型,我们以第2小节为例分析,该小节旋律的第4拍是个空拍,我们不希望让这拍里听起来显得很空,于是就把“XOOXXOOX”里最后一个“X”提前了一个8分音符
7 z. v9 d$ C3 @, e# A z& H7 L1 ^, p4 A2 _5 u
3. 在第4、第8小节等标志段落性结尾的地方我们常常会让Bass声部跟随旋律的节奏;例如第4小节Bass声部的前3个音A1、E2和A2就分别对齐到旋律里“6535 5 0”加粗显示的3个音,如此旋律的节奏感就得到了更好地突出4 ?( E1 Z7 ]; J' |
% j4 c/ y$ R" @0 l3 r: l' ?8 _
4. 此外在第4、第8小节的后半小节也常常会用到一个上行或下行音阶的过渡连接;仍以第4小节为例来说明——我们要把和弦A过渡到D,注意到D刚好是A的下属音,于是我们这里就用了由A1、B1和bD2这3个音组成的上行音阶连接到D2;也就是说如果要从以一个音n为根音的大和弦过渡到以其下属音n+5为根音的大和弦,我们往往用到n、n+2、n+4、n+5的上行音阶;类似地,如果要从以一个音n为根音的大和弦过渡到以其属音n+7为根音的大和弦,往往会用到n、n+11、n+9、n+7的下行音阶- a! ] w5 i( m. r( K {
( Q0 }3 p, Z" ]8 `3 e$ t
5. 请看最后两个小节,旋律中本应在第8小节第1拍出现的音被提前了半拍,当然我们的Bass跟随了,其实如果希望突出这种先行的节奏感其他声部也应该同时提前半拍,这也针对鼓组声部,节奏的还原应该在第8小节的第2拍开始;之前说过在鼓的章节里面我会介绍到所谓的“7-9”、"9-7”的节奏组合,而第7~8两小节其实便是典型的“7-9”节奏组合
! b4 x1 T" r, y5 F% i
/ j; V; J" H4 c0 D9 p7 g6. 最后一小节的末尾Bass用了“G-A-G”这3个音,可以假想之后一小节接F和弦,Bass也会自然地过渡到音F,这是一个下行音阶(后面的内容里我将会详细说明)——从A到G再到F;但如果后面的小节开始又回到C和弦,我们就可以把结尾处Bass的3个音改为“G-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