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2209|回复: 2

[耳机] 使用耳机混音需要注意事情?

[复制链接]

123

积分

3

听众

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23
发表于 2009-2-20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使用耳机混音需要注意事情?. p/ O8 f) w) l! |
1 H& X0 }% q) o) n- h1 i
8 |  }# Z" i8 S
在耳机上混音有的时候会有所帮助,同时也是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使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有着一些需要考虑的特别之处,Joe Albano 会在这篇文章里为你一一道来……
: b  R0 H! Z9 W7 m* a2 z) U0 M, P4 {) e7 z, b4 }! M" r. E
随着音乐播放器便携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更多的使用耳机去消化他们播放的音乐。这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 耳机可以提供一个非常亲近的听觉体验,同时也能保证听觉的隐私,无论你是听者或者是邻居都会喜欢这种方式。但是当进行混音的时候,使用耳机来进行监听可能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0 T7 P4 U4 u7 C* b: T& p$ p5 {+ ~) [1 V  ?  Q% |. A' X0 n; K/ ^& y- W
为了混音监听: r- c0 ]3 A4 G
5 D- M/ }" N/ U7 f/ x1 a8 P
混音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听众听上去都觉得不错,不管这首歌是在什么样的回放系统中进行播放 —— 专业的监听音箱,或是没那么高品质的家庭 Hi-Fi 音箱,现场扩声系统,汽车的音响系统等等 —— 混音的结果必须在这些迥然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色。当然这也包括耳机,从高品质的录音室级别监听耳机,到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随机赠送的便宜小耳塞。& `1 F/ g& e% D6 \5 u& Y
) X* D3 R  e- S2 J+ V3 ~

5 j9 e0 r' C$ j  `9 C. P6 f
% [' r7 U0 u; i+ `! l) W% l  |* \- _; t混音师一般都会在混音的过程中,以及完成后,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回放设备上测试自己的混音。当然,也包括手机。但是在混音的过程中,保持一个统一的监听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99% 的混音师应该都会推荐专业的监听音箱胜过耳机,因为耳机与音箱听觉体验的区别。下面是一些混音师需要注意的使用耳机的注意事项。5 B4 u6 \* F# Y; J# N% m: B
3 e2 K/ S7 N6 B# ?1 I
内部 vs 外部
+ k2 {6 c5 q+ R0 a2 C7 X& m& y) B( O6 x& q% I
混音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立体声像 —— 混音需要有一个好听且宽的立体声场,同时也要拥有一定程度的前后深度关系,在一般的立体声音箱的设置下可以体现出一个三维的声像。但是当我们谈到立体声像,在耳机里的立体声体验和在音箱上的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时候在耳机中,我们会更清楚的听到一些背景元素,而这些背景元素其实原先设计并不是为了让人清楚听见,而是在不被人过度注意的情况下增加混音密度的。+ G7 j0 i" N: _* f) }5 m: ?6 C

4 x, r2 G: w- r7 k# U8 y: i% P5 ~这种细微的声音,比如背景和声、乐器的叠加轨、额外的打击乐等等,在耳机里听上去会更加清晰一些,同时一些效果,比如混响和短延时也是。一些非常轻微的叠加录制、或者短小的延时效果在音箱上听上去会不那么明显,但是能为整体的混音增加一些饱满度;但是在耳机中,这种相同的效果可能会更容易被人注意到。
* u; z5 S/ i- o, X7 |" I% c8 x( S; C* w% w8 V
听觉串扰' m5 d* R- s: J
3 v% i9 j, U) B: n! A
这些耳机和音箱听音特性的区别是可以被科学解释的。理论上,一个立体声录音是由为了左耳聆听的左声道,和为了右耳聆听的右声道组成的。但在房间内用音箱播放立体声录音,我们的两只耳朵分别都能听到左右声道的所有声音 —— 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声音轨道的混合现象—— 左耳能听到右声道的内容,右耳能听到左声道的内容 —— 叫做听觉串扰(Inter-Aural Crosstalk)。这也是为什么立体声音箱的声像有效范围被限制在左右声道音箱之间,而不是超过音箱之间的距离范围,形成一个更宽的角。同时这也造成了一些细节损失(同时也包括一些房间的声学特性,比如反射和梳状滤波效应)。% \/ v: P2 {7 a8 ^* y4 }& ]2 ^7 {
& A' C5 |" v$ ^: r8 h* ~1 D
但在耳机中,听觉串扰并不会出现:这归功于耳机的声学构造,立体声信号中的左声道只能被左耳听到,右声道也只能被右耳听到。这就是为什么耳机总是能够表现出混音中更加细微的元素(比如背景声音部分以及一些微小的效果元素),而这些在音箱上则更难被听到。
3 u% g* ~) ?! \/ \& W0 F9 _$ }) k, {! G
2 E& L" N  J9 b2 _* R

5 H& T% A( ]. E6 V% i4 U8 Y听觉串扰) J1 p4 s# P+ `, y0 v

; ]; q" ?- H3 ~5 a这可能是耳机用户的优势,但是作为混音师来说 —— 如果你在耳机中混音,平衡所有的元素,它们在别的耳机中听上去应该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在音箱中回放的时候,可能会发现缺失很多细节,整体的混音可能听上去混响过大,声音昏暗。
, J& x& H1 \2 |8 u( l5 S2 ]2 G- Z% W7 G*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偏向于主要在音箱上做缩混 —— 混音的结果会在别的音箱系统中听上去正确,同时在耳机中会增加额外的细节和清晰度,并不会损失细节。混音师只需要在耳机中再次检查一下,保证在耳机中的声音区别不是决定性的,再做一些针对耳机的微小调整,就能保证混音在音箱和耳机中听上去都不错。( r! y+ J5 p' w6 J; H6 w

9 n2 z8 ?& r6 l9 D& `宽度# L& l. ^0 K- n$ [5 E1 }

3 m& g- {% M1 T" x% u6 X# h同样的考虑也会发生在音箱和耳机之间更明显的区别 —— 立体声宽度。当然,混音师不能控制音箱用户如何摆放他们的音箱,但是我们可以参照最正常的重放配置 —— 大约 60 度的摆放角度(当然混音师也都会检查单声道的兼容性)。. u, i4 x1 K4 a8 S# z) n. _" p$ e
1 e3 L5 \" H1 E+ d9 |. j# H4 o- Q
但在耳机中,立体声场不会像是音箱一样在物理空间中有从左到右的空间,它的实际空间只有听者的左耳至右耳的距离。在混音中立体声的摆位也是重要的平衡与提升清晰度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耳机听感与音箱听感不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 至少在一般的耳机上(有的耳机有着特殊的功能,像是声场模拟,以及特殊排列的耳机单元,或者外部的声场投射等等,不过这只是非常少数的耳机才有的功能)。4 D& }+ U+ a0 R$ [1 _
- t& G: @+ r: o& m# w; m
低频
. Q; l$ _$ K0 A0 ^* [
- l& F$ e7 n- X& z: s" G6 p$ ~4 y在任何一个听音环境中,把低音做对都是一个挑战。即使音箱是比较好的混音途径,所有有经验的混音师都会知道房间中的低音回放条件通常来说都因为驻波的问题一片混乱。但是,耳机也会出现一些低音问题。耳机在不同的人的耳朵上的位置都有一些小小的不同,而且低音的表现也会因为海绵和皮罩的不同产生区别,甚至在同一副耳机上,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佩戴的位置区别)戴着听上去的声音都可能会不一样。耳塞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然大部分的耳塞都没有高品质的低频响应。
3 ^, x- O* ?3 c" R4 M. v1 k+ E& w) v# X2 F/ s

; |; N) z/ F6 T1 {& V0 c# z- z/ o
9 N5 }3 z, w. \8 Z当然,低音的听感在每个房间都是不一样的,在耳机中和音箱中的听感也是会出现差别的。在使用耳机监听的情况下,身体感受不到低音对身体的震动,就算耳机的低音下潜做的很高品质,仍然会导致混音师下意识的提升低频的量,导致整个混音听起来过于昏暗或者臃肿。4 P( Q1 j+ D# I& F" ^! \: _
  }* T! l  a! }9 w
声压级!8 v0 N3 I& ?! v( r
+ A$ |- c) Z% P0 K5 ?  G
, X1 h% \6 {) W, v7 ~9 c

( N/ A- v# i# _* E2 |; S6 B- _终于,我们又提到了监听音量的问题。有经验的录音师会避免自己在过响的环境(比如 > 90 dBspl)连续工作太久。很多录音师会遵循推荐的 83 dBspl 的监听声压,偶尔在更高或更低的监听音量下检查混音。但是对于耳机监听来说,监测监听声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缺少低音部分的体积会让耳机的声音听起来没有音箱那么“响”。听力损伤较先在中高频区域产生影响,耳机用户如果过度提升自己耳机的音量(来填补缺失的低音震动感),可能会更容易让自己产生听力损伤,以及耳鸣。7 }# D5 e4 W' D4 G2 q% d$ F1 ]
: c4 U* o' ?( K5 g$ M4 z
总结
& P; ]! b9 R) B3 w0 I9 E4 P- ]. i
提到了这么多需要注意的点,话说回来耳机监听其实是混音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虽然大部分的耳机声音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但是较好的耳机们(也是很贵的)可以为我们提供上佳的细节和全频段的响应,也不会受到房间中可能会出现的声学染色 —— 只要你足够熟悉耳机的特点,在混音中做响应的对策即可。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09

积分

3

听众

12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09
发表于 2009-2-20 |
不错,分享了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2

听众

544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7939
发表于 2009-2-20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