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0396|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载] 现实题材歌剧精品——《呦呦鹿鸣》

[复制链接]

104

积分

2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04
发表于 2008-3-2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现实题材歌剧精品——《呦呦鹿鸣》
“青蒿提取虽已成功,药性数据却不明朗,人体实验箭在弦上,错过时间将错过临床,我向组织主动申请,愿意以身试药……”演员吕薇自如、纯净、平稳的歌剧唱法征服了观众,观众席上掌声不断,这是来自浙江宁波创排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于3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两场的现场实况,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3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专门对《呦呦鹿鸣》进行了研讨。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参演剧目之一,《呦呦鹿鸣》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宁波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为题材,歌颂她呕心沥血并做出卓越贡献的精神事迹,讲述其发明青蒿素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浙江原创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歌剧创作与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多元化融合民族歌剧的有益尝试

  2015年,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邹建红亲历诺贝尔颁奖典礼,在见证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后,他决定创作《呦呦鹿鸣》这部歌剧,集团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吸引了国内舞台艺术各领域中的优秀人物加入《呦呦鹿鸣》主创团队。据记者了解,该剧由孟卫东作曲,咏之、郭雪编剧,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导演,中央歌剧院朱曼指挥,青年歌唱家吕薇主演,由宁波市演艺集团与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出品,曾亮相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第三届中国歌剧节。

  创作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并不容易,演绎真人真事则更难;描述现实中的科学技术、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更是难上加难。廖向红曾表示,剧本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大半年时间打磨,易稿17次,其中有5轮大改,既要表现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又要在音乐创作上入脑入心。

  在剧本创作上,编剧以平实的语言将人物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音乐创作方面,唱段流行、通俗、接地气成为一大亮点。孟卫东以“写中国观众听得懂的歌剧,演员爱唱的歌剧”作为创作理念,将宁波马灯调、江浙民间音乐、民歌、戏曲元素巧妙融合,形成一种流畅的江南音乐风韵,自然无痕,赏心悦耳。老年、中青年、童年屠呦呦分别由女中音、女高音、稚嫩的童声来塑造,构成三声部,让戏剧冲突在音乐形象上更加丰满,增强了音乐表现力。剧中《呦呦鹿鸣》《药行街》《青青的小草》《高考啦》《滴滴答》《别来无恙》等曲子旋律优美、简洁舒展、过耳难忘,述说性、倾诉性与音乐性有机统一,各种音乐元素将剧情推向高潮,被歌剧界专家认为是“近年来民族歌剧一次有益的尝试和突破”。

  体现真实性通过反差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上的吕薇一袭白褂,一副眼镜,以清淡如菊的表演塑造了科学界女精英的动人形象。之所以选择吕薇来出演屠呦呦,廖向红表示,吕薇的气质、形象与人物的精神风貌很契合。事实也确实如此,清丽的嗓音、姣好的面容、曼妙的舞姿,成为这位江南百灵鸟风采和魅力的见证。

  对于吕薇而言,这也是她第一次演绎一位科学家。“一直以来,科学家这样的人物在舞台上塑造得比较少。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生活可能没有那么丰富,人物的情绪起伏和情感爆发不太好捕捉。”谈及创作压力,吕薇如是说。

  “好在编剧和作曲给演员做了很好的铺垫,作曲家在排练之前已经给演员做了很多阐述,导演攻克了合唱这一关,用50多天为70多位合唱者精心排练,导演也根据编剧的要求,让我们看一些关于屠呦呦的书。”剧中,吕薇要从16岁演到60岁,她表示,接到这个角色以后,她认真阅读了两本关于屠呦呦的书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该剧是真人真事,剧组力求做到全方位综合的“真实”,如演员如何做实验,实地采风体验;后期制作更严谨,200多套服装和200多件道具,细致到接近原貌,而对人物的塑造更要尊重其真实性。对于如何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吕薇有自己的理解:“女科学家工作方面的严谨,生活方面的不拘小节这两种反差,对人物的塑造很有优势。所以,在塑造这个形象时我会有意识地从这两方面进行塑造。”

  对于创作方面面临的挑战,吕薇笑言是年龄。“由于出场时的年龄是16岁,对现在的我而言,开始的把握并不是很准确。所以,在一些形体和状态上的塑造是我面对的压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吕薇会在家观察自己的小侄女,偷偷进行模仿。在演唱方面,吕薇也做出一些调整,比如,音色、语气要尽量贴近人物年龄,后面人物的年龄与吕薇的年龄越来越接近,塑造起来也会容易些。

  潜心打磨打造民族歌剧匠心之作

  《呦呦鹿鸣》凝聚230名演职人员的心血,演绎了一台质量上乘、融入大量浙江民歌元素的现实题材民族歌剧。演出中包括独唱、男声合唱、二重唱、女声合唱、童谣合唱、混声合唱等艺术形式,在交响乐团伴奏下,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将真人演绎与道具、灯光装置等虚实结合,展现了一个真实质朴的故事。

  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傅显舟说:《呦呦鹿鸣》让他们看得泪汪汪。对此,吕薇表示:“这是一个现实题材,涉及人们在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协调,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在吕薇看来,一部好的民族歌剧,剧本的内容是根本。剧本首先要成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的音乐才能走进观众内心。而民族歌剧无论是题材、演唱,还是在导演手法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尤为重要。吕薇介绍,这部歌剧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宁波药行街、宁波话、宁波菜等,更是将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贯穿其中。歌剧的剧本是根,但歌唱同样重要。在这部歌剧中,吕薇坦言,在演唱方面音高的把握、旋律的走向、音质的体现等都要跟原著及乐队指挥有细致的磨合。

  《呦呦鹿鸣》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收获了来自业界的好评。在3月20日举办的研讨会上,《呦呦鹿鸣》获得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杨乾武表示,《呦呦鹿鸣》是一部单纯、正派、阳光、独特、动人的原创歌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说,就剧本而言,《呦呦鹿鸣》为当代歌剧剧本创作提供了范例。此外,人物关系清晰、时间逻辑分明、故事铺成结构合理、剧情推动有序、音乐从叙事到抒情的过渡和融合贴切……

  但不可否认,《呦呦鹿鸣》在细节处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乐评人指出,尽管歌剧中有几段音乐旋律很好,如《学做神农尝百草》《短短的路却是那么漫长》等,但作为歌剧音乐,应该更丰富一些,可以让吕薇的唱功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对于这些建议,主创人员表示,他们将充分吸收专家建议,不断改进,努力让《呦呦鹿鸣》日臻完善,打造民族歌剧的匠心之作。

  据悉,该剧自2017年5月在宁波首演后,目前已上演20多场。《呦呦鹿鸣》将于5月12日、13日进京,亮相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