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6838|回复: 5

[转帖] 听音乐的人不得不了解的知识

[复制链接]

6521

积分

2

听众

-88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521
发表于 2006-6-1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5 r% M- g4 M% p: Y, L1 Y* U6 v# K" A+ ~
音场表现 - 音场的位置、宽度深度$ P6 @. r, d( N3 O8 O; [6 h

* @/ P8 k* ^& ?6 r四:音场表现
5 j% I; p3 n! w3 d/ j8 d3 k3 m! M, N, ^, b) @* G1 V5 Z4 O8 `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 w2 A: S! I+ K* _
" v- U3 u' @0 U4 K
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 k, e% B! g& x5 e8 j
- F* c3 ~8 e+ [
1.音场位置
0 R) f# v0 |+ s2 i, G( f' `; n5 E' f0 l
! E' l# t$ m& r% E$ ?( k6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3 w0 g! s! f( J' r" {9 Y: g
9 b. `$ X* Y; m' O# W! C
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 c: ^6 _  U" }& t
) k8 j. }. a: X+ W) t2.音场的宽度' X- Y0 L- z  d) E: D0 n1 U

2 n8 L0 a1 o5 f0 Q4 p9 |/ [& {,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那里才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墙壁之内而已。
1 ^; M1 C( X& M" A! ^
  g. w# J; S0 ]) x! {0 L% E3.音场的深度" G& C6 p, `  r% C

! Z' O7 x& g5 F! p) w: {6 l+ w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 p9 |: j& B) u1 `

; U3 g0 ], z6 _五: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8 M5 j. L# H: e/ B1 R( d0 }2 e

- o- K, j+ \7 T0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272

积分

2

听众

-16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272
发表于 2006-6-19 |
继续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073

积分

2

听众

-6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073
发表于 2006-6-19 |
。。。。

画龙点睛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464

积分

2

听众

-5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464
发表于 2006-6-19 |

 

[em05]精彩!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55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55
发表于 2006-7-5 |
[em02][em02]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17

积分

3

听众

11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17
发表于 2006-8-9 |
闻所未闻,简直匪夷所思!丁页!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