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法
对位法第一类写作:
要求对位声部(Cpt)必须以一个全音符与C·F的一个全音符相对。
(一)和声基础
协和音程: 完全协和音程(同度、纯五度、纯八度)
充实的协和音程(大、小三度;大、小六度)
不稳定的协和音程(纯四度)
不协和音程:柔和的不协和音程(大二度、小七度)
尖锐的不协和音程(大七度、小二度)
暧昧的不协和音程(增四度、减五度)
(二)二声部对比复调第一类写作规则(一对一)
1、声部进行:两个声部最好形成反向进行,斜向也可以但只能出现一次。平行、同向进行暂不能使用。特别是结束时要反向进入主音。
2、和声关系:两声部旋律音点的结合,除了大小二度、大小七度,纯四度,其他音程都可以使用。
3、禁忌规则:
A 纯八度、同度只能用在开始的第一小节(音)或结束的最后一个小节(音)。
B 严禁平行五、八度、隐伏五、八度音程的出现。
第二类写作:
要求对位声部(Cpt)必须以两个二分音符与C·F的一个全音符相对。
二声部对比复调的第二类写作(即一对二)规则相对于第一类来说,相对的稍加松弛。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点:
(1)声部进行:旋律可以做适当的流动,加强了独立性,二声部仍然保持反向进行。
(2)和声关系:可以采用和弦外音,但此时只限于经过音(倚音、换音等暂不能使用)。由于使用经过音所形成的纯四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关系允许出现。
(3)禁忌规则:除由于使用经过音所形成的纯四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其他地方都不可以出现。还要注意平行五、八度。
除了上述三点基本规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在开始小节空二拍,这样可以使两声部错开,声部对比性强。结束时,终止前一小节的两个二分音符必须都是协和音。其功能意义:
(1)用两个和弦音级进或跳进到主音。
(2)同和弦转换,绝不能用不协和音进入结束的主音。
2、跳进的协和音转换,在第二类对位中处在小节强拍上的协和音用跳进的方式进入另一协和音,如同同和弦转换。这种进行的功能意义是改进声部进行,改变旋律的音域,以取得旋律变化。
3、由二度进入同度的经过音,必须禁止使用。用作辅助音由二度离开是可以的。用作经过音时,由二度同向进入三度效果不好,但并非不可。(禁用同向)。
和弦外音:分为旋律性质的不协和音(经过音、助音、换音)和和声性质的不协和音(倚音、留音)两种。
(1)经过音:
不协和音位于弱拍或弱位,插在两个协和音之间,形成直线上行或下行级进进行。其节奏感觉不强。
(2)辅助音:
不协和音位于弱拍或弱位,插在两个同音之间,形成上、下级进进行。主要作用是对一个单音加以装饰。
(3)换音:
也有称为邻音。跳进到弱拍或弱位的不协和音后,再级进到下一强拍的协和音上;或级进到弱拍或弱位的不协和音后,跳进到下一强拍或强位的协和音上。上行或下行均可。
第三类写作:
外音公式:
一、骈枝音(Cambiata),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常见的音调,5个音为一组:
1、 第一和第五个音是协和音,而且构成上行或下行的级进关系;
2、 第二音随着第一音之后或上行或下行均可,与C·F声部的全音符构成不协和音程。
3、 第三音沿既定方向(前两个音的进行方向)作三度跳进继续向前,它与全音符可能协和也可能不协和;
4、 第四音反向级进,如第三音协和,则此音不协和,或反之;
5、 第五音沿着第四音的方向继续级进,和全音符保持协和。
二、双重辅助音: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简单辅助音连用构成的外音公式,其间省略一次重复音,因而为4音一组。
1,第一音和最后一音是同音,与C·F声部的全音符构成协和音程。
2、第二音级进离开,或上或下行均可,与C·F声部的全音符构成不协和音程。(四度为不稳定的协和,此处归为不协和音程中)
3、第三音反向三度跳进,低于第一音,与全音符构成不协和音程。
4、第四音反向级进,回到第一音,与全音符构成协和音程。
三、连续经过音
这是连续的同向级进,4个音为一组,其中第一、第四与与C·F声部的全音符构成一个和弦,因此在第三拍上形成了一个“强拍经过音”。
第四类写作:
一、在福克斯的第四类写作中,Cpt声部以连续切分的二分音符与C·F的全音符相对。
延留音的三个阶段:
(一)准备:次强拍谐和音程进入,通过连线将时值延长之后一小节的强拍。
(二)延留:由准备阶段的音符延长而成,与另一声部构成不协和音程
(三)解决:延留的不谐和音程必须向下解决到协和音程。
二、写作要求:
(一)声部进行
(1) Cpt声部亦由弱起进入,即从第一小节次强拍进入。并保持这一节奏,直到最后一小节的第一音。
(2)倒数第二小节终止连续切分,最后小节两个声部都是全音符。必要时允许连续切分中断一次。
(3)如C·F在上方时,Cpt声部的第一个音须以八度音程进入。
(二)和声关系
(1)协和切分,从Cpt声部中次强拍延至后一小节的音符,可与C·F的全音符形成协和关系。
(2)延留音切分:二度留音不能解决到一度,而是上行解决到三度;七度留音必须下行解决到六度。
(三)禁忌规则
(1)准备音与解决音不可形成平行五八度。
(2)每小节强拍之间的平行五八度仍被禁止。
第五类写作:
在二声部对比复调的第五类写作中,对位声部以混合的节奏与C,D声部形成对位。综合运用前四类写作的写作规则,使对位声部的旋律相对自由的发展。
二声部对比复调第五类写作的基本规则:
(1)声部进行
以前四类的声部进行规则为基础。另外,在节奏、时值方面又有新的要求。以二分音符为基本时值,四分音符为辅助时值;附点节奏不能用,也就是说附点音符,八分音符暂时不能使用。留音(第四个音,最后一个音)可以用八分音符除外。全音符在对位声部中只用一次。两个声部的音域不能超过两个八度,否则容易造成旋律的呆滞。
(2)和声关系
七和弦暂时不使用。留音的预备音只能用二分音符,不协和音可以用四分音符,解决音用四分音符。
(3)禁忌:避免平行五、八度等同前四类。
点赞,欣赏,学习了啊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