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耳机带来的冲击
Apple耳机带来的冲击根据2020年全年的统计,苹果(包括Beats)耳机出货量达108.9百万个,三星(包括Harman等子公司)耳机出货量达38.3百万个,小米耳机出货量25.4百万个,Sony耳机出货量15.1百万个,Edifier耳机出货量12.3百万个,其他品牌出货量总共232.1百万个。总计所有品牌出货量达432.1百万个。以市占率来说,苹果一家就占了25.2%,三星8.9%,小米5.9%,Sony 3.5%,Edifier%,其他53.7%。
如果把统计范围缩小到True Wireless Stereo耳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无线蓝芽耳机,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苹果一家就占了将近50%,接下来是小米、三星、华为、Realme、JBL、Oppo、QCY、Jabra、Amazon、Bose、OnePlus、Beats、Jlab、Sony、Vivo、Skullcandy、Jaybird、Bragi,以及其他。所谓「其他」,就是有上百个我们音响迷常见的品牌,其所占总比例与小米差不多。
苹果原本只是计算机制造商,市占率不是Windows的对手,后来看到音乐市场的潜力,先推出iTunes,接着2001年推出iPod,开始涉足音响市场,三年内销售超过一千万部,到了2004年已经占了美国市场50%,一举主宰这类播放器的市场。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创造了另一个传奇。2017年,iPod各型产品全部停产,苹果宣示进入iPhone结合Apple Music串流时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台湾的KKBOX早在2005年就推出,当时iPhone尚未推出,KKBOX的主其事者就已经看到未来的串流音乐市场,可谓眼光独到。我们所熟知的Soptify是在2006年才推出,Qobuz在2007年推出,而Tidal更是迟至2014年才推出。目前,台湾的音响迷大部分都订阅Tidal与Qobuz,只因为这二家平台提供CD或Hi-Res质量音乐。
事实上KKBOX几乎已经全面提供CD质量(Hi Fi)或高解析音质(HR),但是因为大部分Hi End音响串流播放器中都没有KKBOX Ready,所以音响迷反而少用KKBOX。目前所知大概只有BluOS、Play-Fi或Chromecast支持KKBOX。据我所知,KKBOX已经在跟ROON洽谈,或许以后可以透过ROON来播放KKBOX。另外,如果家里看电视听音乐是在同一个空间,也可以透过智能电视内建的Chromecast,以eARC或光纤等数字输出连接音响系统来播放KKBOX。为何最近我一直提KKBOX?因为想听李宗盛,您在Tidal或Qobuz上听不到啊!
音响进入串流时代之后,播放系统或耳机已经越来越IT化了,芯片变成决胜关键之一。高通、博通、瑞昱、络达等芯片影响了无线蓝芽耳机的声音表现,而Apple AirPod Pro更是以自家H1芯片链接语音助理Siri,可以直接声控播放歌曲、调节音量、打电话等。从无线蓝芽耳机的激烈竞争中,已经隐然可以看到未来音响世界的改变。
未来许多单打独斗的小厂还有多少机会能够生存下去?未来缺乏IT设计能力的铁杆Hi End音响厂商路子会不会越来越窄?Apple光是取消3.5mm耳机插孔就逼死一堆耳机制造商,真无线蓝芽耳机的风潮兴起也让携带型音乐播放器的市场越来越窄。由于手机功能越来越强,手机搭配真无线蓝芽耳机几乎已经成了一般人听音乐的管道。未来,如果苹果进军Hi End音响界的DSP主动无线喇叭,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苹果的HomPod虽然卖得不好,预计四年后将停产,但内部满满的技术含金量如果转入Hi End音响的DSP主动无线喇叭,届时大概没几家品牌能挺得住它的冲击吧?
汽车开始进入纯电动、自驾时代,耳机已经进入真无线蓝芽时代,音响呢?整个世界在变,音响业不可能自外于大变动中的世界,我们虽然还无法确知未来会如何?但至少要先有思想准备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