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orama 发表于 2010-4-23 01:15:07

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范围:
GB/T 19889 规定了两房间之间在扩散声场条件下内墙、楼板和门空气隔声性能的现场测量方法,以及提供给房屋使用者确定的隔声效果的方法。
此方法给出随频率变化的空气声隔声量。运用GB/T 50121,可以把隔声量转化为声学特性的单值评价量。
测量结果可用于比较房间之间的隔声性能,以及将实际隔声量与规定的要求做比较。

术语:
室内平均声压级 averagesound pressure level in a room
L 声压平方的空气和时间平均值与基准声压(20 )平方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空间平均是指整个房间,但不包括声源直接辐射或边界区域(例如墙面等)对测量结果有明显的区域。室内平均声压以dB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测量房间内若干位置声压级
L由下式给出:



——室内n个不同点的声压级从到

声压级差 leveldifference
D 在两室之中的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或多个声源时,两室间所产生的按空间和时间平均的声压级差值,以dB表示,由下式给出:



——声源室内的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接收室内的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规范化声压级差normalized level difference
采用接收室内参考吸声量修正的声压级差,以dB表示,由下式给出:



D —— 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
A —— 接收室内吸声量,单位为平方米(m2);
—— 参考吸声量,单位为平方米(m2)(对于住 宅或尺寸相近的房间等于10m2)

标准化声压级差standardized level difference
采用接收室内参考混响时间修正的声压级差,以dB表示,下式:



D —— 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
T —— 接收室内混响时间,单位为秒(s)
——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0.5s

表观隔声量 apparentsound reduction index
入射到隔墙上的声功率与入射到接收室的总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对数乘以10;如果除了经由隔墙本身透射的以外,侧向或其他不见透射的声功率比较明显,则以dB表示,如下:



表观隔声量又称为“表观传声损失”
一般而言,透射到接收室的声功率由几部分组成,假设两个房间的声场都充分扩散,表观隔声量可由公式给出:



D —— 声压级差,单位分贝(dB)
S —— 隔墙的面积,单位立方米
A —— 接收室内的吸声量,单位立方米

测试设备

声压级测量设备
精度应符合GB/T3785-1983和GB/T17181-1997中规定的0型和1型的准确度要求,如果设备制造商没有其他说明,包括传声器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在每次测量前使用符合GB/T 15173-1994规定的1级精度要求的校准器进行校准。用于平面行波声场测量已校准的声级计,还需进行扩散声场的修正。



测试安排
在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两个空房间之间的测量,最好在每个房间内加装扩散体(例如几件家具、建筑板材)。扩散体的面积至少1.0m2,一般用3~4件。

测试方法
通则
除非实现约定好按倍频程测量,否则空气声隔声现场测量应以1/3倍频程测量。

平均声压级测量通则
平均声压级可以用一只传感器在室内不同位置的测量获得,也可以用固定的传声器阵列或一个连续移动或转动的传声器获得,在不同位置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取所有位置的能量平均值。

传声器位置
下面是最小的间距:
—— 两个传声器位置的间距0.7m
—— 任一传声器与房间边界或扩散体的间距 0.5m
—— 任意传声器位置与声源的间距1.0m
a)固定传声器的位置
至少应有5个传声器位置,并且均匀分布在待测房间的空间内。
b)移动的传声器位置
当利用可移动的传声器时,扫测半径至少应为0.7m,移动平面应该倾斜以便覆盖大部分可供测量空间。移动平面与房间的各个面(墙,楼板,天花板)的角度不应小于10°,扫测时间不少于15s。

测量
a)使用单个声源
使用固定传声器测点时最少测量10次(例如对每个扬声器位置,每个传声器测点上测量一次)。使用移动传声器时最少测量二次(例如对每个扬声器位置测量一次)。
b) 使用多个声源同时发声
使用固定传声器测点时最少测量五次。
使用移动传声器时最少测量一次。

平均时间
在每个传声器位置,对中心频率低于100Hz的每个频带,读取平均的平均时间至少取6s。对中放心频率较高的频带,允许的平均时间不低于4s。使用移动的传声器时,平均时间应覆盖全部扫过的位置且不少于30s。



测量的频率范围
声压级测量应采用1/3倍频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中心频率,单位Hz:
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并且能与按GB/T 19889 3—2005进行的实验室测量结果相比较,建议把测量的范围扩大至下列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单位为Hz:
4000,5000。

如果需要低频范围的更多信息,可以使用以下1/3倍频程中心频率,单位Hz:50,63,80

混响时间测量
按照ISO 354:1985,声源停止发生大致0.1s后开始从衰变曲线上计算混响时间,或者在衰变曲线上从声压级比衰变开始低几分贝起计算,使用的衰变范围不能少于20dB,也不能太大以至于使观察的衰变不能接近于一条直线。选用的衰变曲线的下端应至少高于背景噪声级10dB。
对于每一频带的混响衰变,要至少测量六次,至少用一个扬声器和三个传声器位置。

背景噪声修正
测量背景噪声级以保证在接收室的测量不受诸如接收室外噪声、接收系统电噪声或声源与接收系统的串音等外部噪声干扰。
背景噪声级应比信号和背景噪声叠加的总声级至少低6dB(最好低10dB以上)。如果声压级差小于10dB而大于6dB,对声级的修正可以用下式:



L —— 修正的信号级,单位为分贝(dB);
——信号和背景噪声叠加的总声级,单位分贝
——背景噪声级,单位为分贝

jxrado 发表于 2010-4-23 13:13:04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