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的色彩,就是听到和弦时我们心里产生的感觉。和弦不同,感觉也不同,这就是色彩的不同。 ) B. j6 p0 t5 R
色彩,是个比喻的说法,不是真的颜色,而是指在听觉来历产生的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不稳定,以及明、暗、浓、淡等等的感觉。
9 p; E5 A5 O& l/ h2 i, L
在古今中外的钢琴音乐里,作曲家们写下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和弦,以及同一种类和弦的许许多多具体运用情形,这才有极其丰富的和弦色彩产生出来。在各种各样的和弦中,初学者至少要先懂得并能感受出三种和弦的色彩:
( ` w! n* f& n i
(1)、大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明亮、开朗的,好象是晴天,有稳定的、协和的、完满的感觉。大调式的乐曲总是用大三和弦结束。 ( \' E" \9 N4 t. S. D u; S+ c
(2)、小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暗淡、压抑的,好象是阴天,但也稳定,也协和,只是程度不及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乐曲,通常用小三和弦结束。但在巴洛克时期,有时小调式乐曲也用大三和弦结束,以求得更大程度的稳定感。 & c) d. i# W* z# e0 C1 |1 @
这是最基本、最一般的说法。在具体乐曲,因为种种其他因素,特别是调式调性、音区、和弦音的排列方式、前后和弦的连结方式等等的不同,和弦的基调色彩会有种种微妙的、有时是很大的变化。 7 L0 h1 Z0 p1 E6 o6 M! r
大、小三和弦色彩基调的不同,构成了欧洲音乐作品中种种变化、对比的最重要的和声基础,初学钢琴,就要从听觉感受上理解这一点。
& S6 Q& V8 G; E(3)、属七和弦的色彩,不协和、不稳定。属七和弦一出来,好象在说“事情没完,必须解决”,有进入协和、稳定和弦的强烈的倾向力。
0 j$ v0 A0 Z! {6 l
协和与不协和,并非“好坏”之分。它们相互依存,相比而生。和声最根本的,就是稳定——不稳定——稳定的不断往复关系。可见,协和与不协和都是乐音运动、乐曲发展所必须的。 / j" s/ A- z' d0 w
C(Cmaj)=1,3,5(C,E,G) 大三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 色调协和,明朗+ w# t# r" p% N
Cm=1,b3,5(C,bE,G) 小三和弦 小三度+大三度 色调协和,音响效果黯淡
% T) d" H. c2 bCaug(C+)=1,3,#5(C,E,#G) 增三和弦 大三度+大三度
; q" j" k" O- G6 [6 d( E' Q色调很不协和,有扩张感
2 @# |# L8 w& ?' nCdim(C-,C°)=1,b3,b5(C,bE,bG) 减三和弦 小三度+小三度
3 E0 d6 X" q: V7 W, g/ r7 A色调不协和,有收缩感7 d2 ?; \: O* G
C7=1,3,5,b7(C,E,G,bB) 大小七和弦
0 c0 W: U2 N$ ~. k" c. Z' O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属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 K% R7 n% I# P) g
Cdim7=1,b3,b5,bb7(C,bE,bG,bbB) 减七和弦 减三和弦+根音的减七度音
/ @% B+ P5 A' I& w3 E- X5 s# mCmaj7(CM7)=1,3,5,7(C,E,G,B) 大七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第七度音
! l8 S" F0 d' q* Z9 a大三和弦+七度音
9 o0 r; O* s! |$ U, K' dC6=1,3,5,6(C,E,G,A) 大六和弦 大三度+小三度+第六度音 大三和弦+第六度音
! N- F2 p/ m8 L8 sC9=1,3,5,b7,2(C,E,G,bB,D) 属九和弦 属七和弦+第九度音
: l; n$ M- [* u6 iC69=1,3,5,6,2(C,E,G,A,D) 六九和弦 大三和弦+第六度音+第九度音
8 a$ E! t, y" I+ `; ZC11=1,3,5,b7,2,4(C,E,G,bB,D,F) 十一和弦 属七和弦+第九度音+第十一度音* M2 C' S, z. g0 {; A7 ~+ M
C13=1,3,5,b7,2,4,6(C,E,G,bB,D,F,A) 十三和弦 在弹奏时可视需要删减部分音5 x; j0 r1 V ]% `$ W. E
Cmaj9=1,3,5,7,2(C,E,G,B,D) 大九和弦 大七和弦+第九度音
* i" z9 [2 [/ R& yC7-5(alt C7)=1,3,b5,b7(C,E,bG,bB,) 变化属七和弦) H \4 e9 w& W" a
属七和弦的第五度音降低半音而成
- V' d; e' z7 H9 H& p. NC7+9=1,3,5,b7,#2(C,E,G,bB,#D) 属七增九和弦
" A6 g) Z! y' Y* q有属七和弦+升半音的第九度音而成
% `6 H! L3 w" h( DC7-9=1,3,5,b7,b2(C,E,G,bB,bD) 属七减九和弦
% e4 ?/ E( K* d( w+ P9 h0 y* }由属七和弦+降半音的第九度音构成% P& M- v6 t1 Y/ h% p0 P" b3 q( n T
Cm6=1,b3,5,6(C,bE,G,A) 小六和弦 小三和弦+第六度音. V; a& g' P' u9 D
Cm7=1,b3,5,b7(C,bE,G,bB) 小七和弦 小三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
b( [, n) L% mCaug7=1,3,#5,b7(C,E,#G,bB) 增大七和弦 由增和弦+降半音的第七度音构成
$ M( k0 G9 O- cCaug9=1,3,#5,b7,2(C,E,#G,bB,D) 增九和弦 由增七和弦+第九度音构成
. |" G( y7 N/ F) I7 f2 M' p. ZCaug11=1,3,#5,b7,2,4(C,E,#G,bB,D,F) 增十一和弦
, m) M2 y! p3 s+ \2 ?6 U由增和弦+第九度音+第十一度音构成+ U7 g3 |' `+ u* ?- r% h$ }+ c
Cm7-5(alt Cm7)=1,b3,b5,b7(C,bE,bG,bB) 变化小七和弦1 p9 l2 ^. c5 A% p! t" Q
将小七和弦的五度音降半音构成* I/ a$ @5 k9 H `: S# C5 N
C9-5(alt C9)=1,3,b5,b7,2(C,E,bG,bB,D) 变化九和弦
$ y# O5 ?- ]( G: ]将属九和弦的第五度音降低半音而成
! p& c5 H/ W: r0 T8 U, y/ {+ J, uCm9=1,b3,5,b7,2(C,bE,G,bB,D) 小九和弦 由小和弦+第九度音, Y X0 f4 g9 H3 n
Csus4=1,4,5(C,F,G) 挂留四和弦 将大三和弦的第三度音改成第四度音而成% h: F K6 Z# o w3 e7 e
C7sus4=1,3,5,b7,4(C,E,G,bB,F) 属七挂留和弦 由属七和弦+第四度音
@+ Z5 p D( iCm7sus4=1,b3,5,b7,4(C,bE,G,bB,F) 小七挂留和弦 由小七和弦+第四度音构成
! R* J( F. Y6 P# ~. e I# d* \初级的和弦编配知识
, ], n2 Q/ x( F8 m# f1 U吉他伴奏中最常用的和弦有大三,小三,属七,大七,属九和弦等,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些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编配规律和音乐功能.
2 J: L% Y9 \! n1 G0 s2 W对于民谣吉他弹唱,这两种和弦已经足够了; P9 s, z( J( _; s6 Q) G
I(1,3,5)大调主和弦,用在歌曲的乐曲开头和结尾,色彩明朗,宽广
0 x! D/ m" C# |- \8 _ R+ m- cII(2 ,4,6)常用在V7和弦之前色彩柔和
& C/ X4 j; w+ d$ ]( c0 O PIII(3,5,7)常用在V7和弦之前或V和弦之后,色彩暗淡
& v d9 u2 W& NIV(4,6,1)常用在I和弦与V和弦之间,音响坚挺,趋向不稳定,常出现在旋律副歌高潮乐段中
: K% S$ R; ]. Z7 H9 r* OV(5,7,2)常用在V7和弦之前或I和弦之前色彩热烈,常用烘托高潮
6 o# k2 j K: ]& n2 S$ yVI(6,1,3)小调主和弦用在小调歌曲开头和结尾色彩暗淡,抑郁
/ h& W: T; Y) d, \8 p' AI7(1,3,5,b7)常用在I和弦和IV和弦之间。有倾向IV和弦的特点,功能近似于I和弦
# ?& _3 G9 p9 F3 Z1 V' H3 M/ e5 Z6 iII7(2,4,6,1)常用在I和弦与VI7和弦之后,趋向不稳定功能近似于II和弦
6 p3 G, N9 Y# C+ h$ P" v- o: z( IIII7(3,#5,7,2)常用在I和弦或VI和弦之前,极不稳定,有趋向稳定的强烈要求,功能近似于III和弦
3 C7 x6 R h$ `$ SV7(5,7,2,4)常用在曲调即将结束处,色彩最暗,最不稳定
7 o6 N" n- {# \. J( X' b* _: rVI7(6,#1,3,5)常用在II和弦与II7和弦之前,有倾向II和弦与II7和弦的特点,功能近似于VI和弦
" }- ~- L7 j& v* {) b大II7(2,#4,6,1)常用在V和弦与V7和弦之前,有倾向V和弦与V7和弦的特点,功能近似于II和弦 $ k0 y6 S3 W& a; z0 q+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