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9635|回复: 1

[资讯] 混音视频教程《Cubase混音独立民谣》

[复制链接]

78

积分

2

听众

-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78
发表于 2007-12-6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1•认识作品音轨

这是一首独立民谣作品,不同于城市或乡村民谣,独立民谣总是在写思想层面的一些内容,没有情与爱之类的缠绵和口水歌的搞笑。独立摇滚、独立民谣、独立朋克等等都是不迎合大众口味的思想性音乐作品,欣赏他们可能对于一般层次的音乐爱好者们显得很困难。但对于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作品内涵的深度决定了它的艺术价值,我常常给学生们讲授音乐的写作,编曲、混音会用到我总结的一句话:“没有思想的音乐如同腐烂的水果,没有思想的人形同走肉!”。首先声明一下,因为课件软件均为仿立体声效果,所以同学们所听到的声音不是真正立体声效果,仅为教程里作为演示,真正的混音效果需得到源混音工程才能实际的进行监听对比。(欣赏音乐)

这首歌曲中所使用的乐器音轨包括:主唱、伴唱、鼓、贝斯、民谣吉它、电钢琴、十二弦民谣吉他、小号、作为复调背景的民族乐器兴都库什乐、立体声泛音这么多音轨。

来一个个的看看乐器的各个属性,首先乐器的排列就是我混音的先后路线,从主唱人声与伴唱—>底鼓—>贝司—>军鼓—>筒鼓—>踩锸—>手铃—>吊锸。然后是民谣吉他—>电钢琴—>12弦吉它—>小号—>兴都库什乐—>立体声泛音。这个路线遵循了先人声处理在到低频打击与低音乐器,完成了套鼓的修饰继而进入和声乐器的处理,再到旋律乐器最后是点缀性色彩乐器。从主要到次要的行进会让混音的思路更加清晰,也避免了次要乐器与重要乐器冲突打架的情况发生。

主唱与伴唱我最先处理,因为任何乐器都要围绕在人声的周围次于人声重要性。主唱与伴唱是我在sonar中制作midi时就压缩好的。至于为什么不在混音的宿主里去和其他乐器一道来混音?原因是我喜欢用人唱的歌声来作为编曲的主旋律,而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音源音色当做主旋律用,人声作为编曲的主旋律更能激发起自己的创意和灵感,死气沉沉的midi音源音色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在使用sonar工程里做编曲时就对人声做了多段压缩但并没有做EQ处理。如今进入到cubase进行混音我就不再对它们压缩了,所以你看不到我在音轨FX机架放置压缩器,我只放了一个均衡。

套鼓被我分为了各个部件以便方便处理,就是分轨导出。我将它们放入到一个文件夹内。有些同学会疑问既然套鼓是个整体的乐器何必要分为单个部件呢?这不是破坏整体吗?其实这要看你的作品是何种的风格,不侧重于打击乐器的混音大可不需要将鼓分轨导出,或是套鼓质量非常高的音源,你完全认为原始音色无须在做处理了那么直接导出为整体套鼓的一个立体声音轨也可以。一个被当做教条的概念是越是重要的,靠前的跨越频谱区段很大的乐器,例如套鼓就是如此,并且套鼓包含了筒鼓、底鼓军鼓、镲类这些小部件,它们的生意有完全不同个性,这样的一个组合性乐器被分轨导出的可能性就极大。

此外,像钢琴、吉它、贝斯这些频谱跨越很大的乐器极个别情况下也有本分轨导出高频与低频分开音轨处理的可能。

除了套鼓以外,另一个要详细说说的是十二弦吉它轨,这个乐器也是被分轨的,原因是12弦吉它除了在走solo声部之外还担任了切闷音的技巧,这种需要力度打击感的切闷音无法与正常的solo演奏处于同样的处理手段,那么只能分轨了。其他乐器轨都是常规的立体声、单声道音轨就不在多说了。

2•主唱、伴唱人声的混音

在上节课认识了作品音轨,我们也知道我将按人声、节奏、低声部、和声节奏、旋律与付旋律、色彩点缀声部的音轨顺序开始混音,那么我将从作品的什么乐段开始混音呢?常规的混音都是在乐曲高潮段落进行混音,这是因为高潮区即副歌区是作品中所有使用到的乐器都可能同时发声的乐段,也是最拥挤的段落,必须控制好这个复杂的拥挤段落的所有发声的乐器,只要控制好了其它的段落将不再是问题了。

人声主唱轨(试听音轨),首先静音所有音轨,只打开人声主唱轨的均衡,因为事先已经对人声主唱进行了压缩因而不再需要压缩。这里或许观看我的教程的人又有一个疑问,人声轨可以不在其它乐器的伴奏下单独进行压缩么?是的完全可以,工作室效果的混音必须人声凌驾于伴奏乐器之上的非常分明,而现场乐队效果的混音则需人声与整体乐器交融的非常平衡,两种结果你来选择,如果渴望获得现场乐队效果的混音则需对比着主伴奏乐器来调整人声音轨了,那么可能先处理节奏打击乐器和低音,在处理人声与和声节奏乐器了。人声主唱轨的压缩器也就需要在别的乐器伴奏下来对比调整了。

当我在对主唱混音的时候,已经在辅助发送总线为人声主唱发送了混响环境。在有空间环境下进行人声、乐器的调整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先完全干音环境里来混音完毕后,在为所有音轨发送空间环境。相比之下前一种是在带有空间混响的监听去下做EQ、压缩的调整,会因空间混响的原因与第二种完全干音环境下做调整EQ、压缩有些不同。这些不同就在于有无空间环境而影响了我们压缩、均衡的各项参数数值。我们提倡在有空间环境效果下去对任何的音轨乐器做调整,这样做出来的混音会很有空间感。而完全干音环境下的作出的混音,虽然在最后也为全局音轨发送了空间效果但依旧会在空间的真实感和广度上缺乏了许多。想要弥补这个空间上的缺失就重新在发送了空间效果后再次调整压缩、均衡各项参数,势必很麻烦。

在空间环境下做混音的一点难题是在乐器音轨还没有做均衡、压缩的最初它可能是一个听觉非常混浊的乐器,此时若将空间混响发送给它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都是先干音环境下调整了压缩均衡之后立即将空间环境发送给他,然后反复听取它在干音时和赋予了空间环境后的听觉效果,再加以精细调整,这是一个折中的好方案。

好,现在看主唱人声所插入的处理器,只是一个waves的单声道音轨器,其中我只是用了它的EQ模块,原来的用意是在使用均衡的模块同时还利用压缩模块的扩展功能提升音量,后来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只使用了均衡模块。高通滤波锚点在96hz形成了低切,257hz锚点提升了人声中低频的形体感,而在5k之上做了一点削弱的处理不让此段位高频太过明显。很简单的设置没有刻意地提升或衰减过度的现象,保留了最原始录音的人声质感。最后主唱空间混响发送给了主唱人声音轨,发送量是50%,人声主唱声像处于中央位置。

伴唱人声也是只用了waves的复兴均衡器在261hz做了高通,这个段位正是主唱人声提升的那个位置,因此伴唱人声在形体感上被削弱,这样避开了主唱突出了主唱,并在500的段位也做了衰减使伴唱人声变得纤细也失去了共鸣感,再通过降低音量推子和加大发送空间环境就将伴唱人声拖到了空间声场的后排。注意,发送给伴唱人声音轨的空间效果不是主唱人声的混响,这以后我会在提起。

伴唱人声所发送的是段空间混响,量是60%。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78

积分

2

听众

-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7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
3•底鼓

立体声的底鼓,声像是中央,原始音源底鼓就是立体声的故此我保留了它的立体声属性,(音轨听取)有些混音师会强调midi音源导出一定要单声道或立体声,其实我们应该根据自己作品所需要的这个乐器的特性来判断导出为单声道或立体声。你编曲时在midi音源中选中了这个乐器不会是毫无缘由的!可能你喜欢它的真实性,可能你觉得它非常有个性,或可能你就是喜欢它的立体声氛围,总之你选中一个音色总是有理由的。那么编曲完毕后导出音轨时就需考虑被你选中的这个乐器你要保留它的什么属性?往往其他的属性我们在midi工程中不能选择太多,但立体声氛围却是我们能够进行选择的。【有关立体声与单声道的话题后面将还要说】

这个底鼓我对它的分析是不需要强化它的起震感,因为底鼓在主歌段落的打击是一种力度,在副歌段落的打击是另一种力度,副歌段落的打击充满了起振感并且这个原始的起振感非常真实,如果刻意地在强化起振感提升了5khz的段位就会丢失底鼓敲击的真实而过于人为修饰化了。所以只需在250hz下衰2dB的量来削减中低频的浑浊,来突出了主唱人声,还记得么主唱人声是在250hz附近做了提升形体感的。

高通滤波在70hz切掉了过低的低频频段以保持底鼓声的清晰。常规的歌曲混音低频段基本限制在底鼓、贝斯的截止频段40—70hz,这个低频段位的截止频段是安全的,在低的频段人耳已经难以辨认。

再来看看文艺复兴压缩器的设置。Waves中有两个经典压缩器文艺复兴和C1,它们各有特点。C1压缩器据waves说明书所言它可以让声音变的甜润,对鼓的打击起振感有明显提升改造效果,而文艺复兴压缩器从名字上看就是一款复古的压缩器,可以让声音在保持原始的基础上获得我们所喜欢的温暖老旧的压缩效果。

-10bB的门限、启音20释音75,比率4:1可以让底鼓得到正常的压缩,没有过分就像使用均衡一样。初学者可能都会对任何处理器的设置都作一番毫无意义的调试,岂不知往往原始的效果正是最好的或是稍稍的修饰即可。

最后一个短混响发送给了底鼓。【这是一个waves的真实混响器的小剧场预制。底鼓是低频打击乐器,越是低频乐器越不需要丰厚的长的混响。】(音轨听取)

4•贝斯

它是一个单声道无品的贝斯,声像在中央。这种贝斯的音色不同于常规电贝司的音色那么硬朗,它是连绵不断比较柔缓没有强音头轮廓的。无品的贝斯的低频也不像常规贝斯下潜的那么深,更多地是在中频、中低频段的弹奏。(音轨听取)

文艺复兴压缩器门限-17.8dB,启音释音都在36ms,比率3.7:1,增益了4.1dB使无品贝斯让我感觉了满意。我要强调一下压缩器的增益选项,提升压缩器的增益和提升经过了压缩的音轨音量推子所得出效果是不一样,

若是没听懂我再简单地讲。比如没有放置压缩器时的贝斯音轨原始音量推子放在了-17.71我感觉与整体乐队的音量配合很合适,后来放置压缩器经过压缩后贝斯的音量会因为压缩而减小,那么我通过增益提升了4.1dB的音量补偿后才感觉与整体乐队配合的比较音量上很合适。细心的同学一定会问及一个问题,若是不提升压缩器的增益,而是直接将贝斯音轨的音量推子推高到与整体乐队配合音量上很合适岂不是一样的结果?我想大多人都会这么以为,因为贝原始斯轨的音量推子已经被拉的非常低了,经过压缩后会声音更小,何不直接推高音轨音量推子得到提升贝斯音量呢?我的回到是这样的直接提升音轨音量推子与在压缩器面板上的增益所得出的声音效果是绝不一样的。压缩器面板上的增益是将通过了压缩后的结果给强化了使其更加效果分明,而音轨的音量推子提升是在经过了压缩后的结果整体的升高,却没有强化压缩器产生出来压缩的效果。

一个试验你可以得出验证的结果,A•将压缩器的增益设为0,而推高音轨推子音量。B•将音轨音量推子拉低然后提升压缩器的增益到与A一样的音量大小。就会听出来A与B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EQ的设置非常简单,低切了43hz之下的频段,提升了78hz的贝斯常规频段。原始音源的贝斯音色我已经相当满意了无须改变它太多。最后短混响也发送给了贝斯。

在混响发送项之上你还会见到一个电子胆管器发送过来的发设置。我这样做是让贝斯的声音通过电子胆管温暖一些,粗糙起来,因为midi的音色怎么都没有真实乐器的那种亲切、温暖随意和粗糙感。电子胆管利用发送为贝斯赋予了这些感觉上的味道。(音轨听取)

5•军鼓

(音轨听取)声像在中央的立体声军鼓使用C1压缩器,我不需要它有过强的起振感,因为军鼓音色也是主歌、副歌两种不同的力度触发的敲击,还不算太大的区别,若是太大了我就有可能分轨来做了!C1压缩器使用的门限-23.4dB,比率4:1,启音27ms释音72ms的设置为军鼓提供了一些起振敲击力度。均衡器159hz是低频截止频段,320与500hz提升了军鼓厚实的木质鼓壁敲击的感觉。其他频段都没有做动作,这是因为midi编曲时音色择选的合适,如果当初选音色时出现了问题,后期混音就没这么轻松了。所以做音乐时花费精力时间去精选乐器是很有价值的。

发送给军鼓的是两个空间混响一个是军鼓环境和一个短空间混响。我将于后面谈辅助发送空间环境的一节课里再讲关于这些的知识。

6•筒鼓

筒鼓必须是立体声音轨,因为它是一组由大到小的筒鼓组成从左到右的排列,声像位居正中。立体声可以展现出从左到右的筒鼓敲击的声道游弋变化。若是一定要用单声道的筒鼓就很麻烦了。需要一个个的导出每一个单声道筒鼓,然后在宿主中混音在一个个地设置每一个筒鼓的声像位置。(音轨听取)

该音轨上文艺复兴压缩器以-18dB的门限,启音19释音5,比率3.8:1来进行处理,注意启音释音的设置,启音19ms可以让筒鼓的敲击起振顺利通过压缩器,在19ms后才对筒鼓开始压缩。释音是最短的5ms它可以让声音动态在低于了压缩器门限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到原始未压缩的状态使尾音不受到压缩。这就是压缩器处理筒鼓的方式,即能给筒鼓以平衡动态的压缩,又不会因压缩而削断筒鼓的自然延音。扩展器也是筒鼓常使用的处理器,它可以扩展筒鼓的打击动态,使小的敲击更小大的敲击更大而更为明显提升筒鼓的色彩。

均衡器的设置,低频截止在96hz,提升了557hz以增强筒鼓的腔体共鸣,高频在3k位置也升高一些亮度和临场感。

筒鼓因为是立体声音轨,不需要设置它默认的声像位置。凡是立体声属性音轨的乐器基本上都不做声像的重新定位,这会破坏原始音色的立体声氛围,除非有意要这样做!筒鼓的空间环境是长混响中型厅效果。(音轨听取)

7•镲类与手铃

踩锸是单声道音轨,我只用了音轨器在均衡上衰减了8k的刺耳亮音,却在3k之上一点提升了敲击踩锸的打击临场感。

没有用独立的压缩器,只用了音轨器自带的压缩做了这样的设置,门限在-30dB,比率3.5:1,启音7ms释音32ms。用来平整踩锸连续的闭镲开镲的力度悬殊,它位居声场的L32,还可以更接近中央。(音轨听取)

立体声的吊锸我没有做任何处理。高频乐器有时就是无须做任何修饰拿来就用,我们都知道高频乐器与别的乐器有遮蔽的可能几乎不存在,特别是无音高打击乐器。吊锸发送给了长混响中厅效果。(音轨听取)

手铃有与踩锸很像似的声音频率与共振峰,这么像似有可能出现互相遮蔽现象,其实只需将它们两个最为接近的乐器分列左右声场即可就解决了问题。踩镲与手铃同样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发送了小厅的短混响。(音轨听取)

8•民谣吉它

以分散和弦音形节奏出现的民谣吉他在声场的L30,没有变化地从头到尾演奏着,和它做对应的是电钢琴,它们一左一右的分布于对等的左右声场位置(音轨听取),民谣吉他音轨是单声道的在它的效果链上首先是文艺复兴压缩器,门限-20启音4ms释音27ms比率3.6:1,增益了3.2dB。

作为这个乐队的民谣吉他是不需要过分突出的,它担任的功能是像链条一样始终牵扯在整首歌曲的旋律过程中使听觉感到紧凑与连贯,所以在乐器较多出现的乐段可能不认真听就听不到民谣吉他的伴奏,但若是将它静音则会立刻缺乏了连贯紧凑的感觉。所以压缩器在平整了吉它动态的同时压掉了原音色的部分明显较硬的音头感,让它不太起眼的工作着。

均衡器在做了167hz频段低频的截止,高频的5k与7k段位提升了些临场感和金属弦弹奏的力度与亮度。.

空间混响是长的中厅效果以50%的量发送给了民谣吉他,在之上发送了粗糙电子胆管用来产生温暖效果。(音轨听取)

9•电钢琴

分布在声场R33的电钢琴是与民谣吉他交相呼应的乐器,民谣吉他在L30的声场位置。混音的空间声场就是这样,若有一件乐器在偏离中央的左10以上就要有对应的乐器并且伴奏属性大致相同的分布在声场的右10的大概位置,使整体声场的声音能量不至于偏向一侧,这样对等乐器空间分布能够产生出良好的立体声效果,即使你在声场空间监测仪上看不到丰满的立体声辐射却能听的到平衡、均匀不做作的自然声场效果。

压缩器门限-21dB,启音19ms释音92ms比率2.7:1增益1.9dB。通过压缩保留了部分电钢琴的原始动态,他可以在压缩器控制的范围内有时力度大有时力度小,这样会提高人性化的感觉。

均衡器在96hz低切掉之后的超低频,高频的5k下衰了一些降低尖锐感明亮度让电钢琴位居在声场的中场。

发送给它的空间混响是长的空间效果,发送量是60%。

10•十二弦民谣吉他

这个立体声的十二弦民谣吉他在本曲有两个用途,前段的主歌中是切闷音奏法的节奏音型(音轨听取),后面的段落承担solo华彩的演奏(音轨听取)。因为同一个乐器不同的演奏风格技巧让音色的听感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就需要分轨处理这个乐器了。不需要midi编曲工程中的分轨导出,因为两种演奏技法没有重叠的现象,可以导出为同一音轨而后在混音工程里对音频条切割成两部分在拖放到新的音轨中即可。

先看十二弦民谣吉他的切闷音奏法音轨,音轨器的EQ在156hz做了高通滤波,350和700hz衰减了一些中低频不让这些和人声近似的频段影响了人声的清晰,在近7k的高频提升了亮度和临场感。(音轨听取)

C1压缩器-35dB的门限,比率3.6:1,启音3.20释音90,增益4.0dB,使切闷音得到平整动态和修饰音头的作用。毕竟切闷音奏法是不需要在音乐里明显听到的,感受到它的存在是目的。短空间的混响以40%量的发送给了这条音轨,之上也发送了粗糙电子管50%的氛围。(音轨听取)

十二弦吉它另一个正常演奏音轨的处理,音轨器的均衡仅仅在114hz做了低频截止,其它不做任何调整而保留了原始音色频率。压缩器29dB的门限,比率3.6:1,启音11,释音66.通过这样的压缩强化了吉它的音头,因为十二弦吉它正常弹发只在间奏部位出现,所以将它处理的轮廓粗壮些没有害处。

同样,粗糙电子管氛围也是发送给它50%的量,然后是短空间的混响50%发送给了他。对十二弦吉它的两种演奏技法音轨的声像都放在了左19的位置。(音轨听取)

11•小号

小号是单声道音轨,在乐曲中出现在solo中的主奏与最后副歌反复段落的复调织体(音轨听取)。压缩器以-15门限,4.8比率,启音9释音38做了压缩。

均衡器在142hz做了高通滤波,979,1251hz提升了少量的小号共鸣,其他乐器在这个段位是危险的部分,提升过了容易产生穿透力很强的喇叭共鸣,这种讨厌的共鸣遮蔽一切。但在号类乐器的这个频段适当提升会有铜管真实的共鸣感。(音轨听取)

空间发送之上发送了粗糙电子管氛围30%,下面是长空间混响70%的发送量让小号靠后一些。(音轨听取)

12•兴都库什乐

这是个立体声民族乐器,担任了乐曲中长音复调旋律与和声的功效,因为它才使乐曲的最后的solo段落浪漫起来也丰富了织体。越是不同常规乐器的音色越是能起到这样的效果,但别滥用,点到为止。(试听音轨)

对它的处理是压缩器-32dB的门限,3.5:1的比率,启音9释音347,增益了2.0.压缩器在长的释音控制下对被压缩了的部分延长了释放而使乐器的演奏效果平滑了许多,而启音不需要让它产生明显的音头感和冲击力,9ms或在低一些的数值都可以。

EQ在211hz做了低切,其他没有做频率处理。不需要去处理的地方任何的多余动作都会使原始音色变坏,这取决于你的听觉的分辨力,所以混音的学习历程应该由练耳朵开始而不是盲目地操作。

该音轨发送到长空间混响,量为70%位于空间的中场。

13.立体声泛音

立体声泛音音轨只在很小的音乐时间用到了一次,它起到的效果仅仅是添加色彩增加趣味化而已。(试听音轨)

看到了?这一轨我没做任何处理,也没发送空间环境,原因么?很简单,我认为不需要了,它出现的只有很短的时间,又没有夸张的动态可压缩,频率上的听觉良好不会与别的音色打架,而它自身已经携带很重的空间感,再赋予它混响就多余了。

14•辅助发送总线•军鼓

辅助发送总线是为干音轨提供环境空间与其它效果色彩的。它提供的效果是依附在原始干音轨并与干音轨一并输出的。因为这个特性,发送总线效果是可以保留原始音轨的原始音色属性的,不像插入音轨效果那样必须完全修饰取代了原始音色在做输出。

我们来看这首作品里所用到的辅助发送总线,首先说用于修饰乐器音色发送总线军鼓环境,【军鼓的空间环境就是来自于这个军鼓环境的发送总线,这条总线上有一个真实混响器,预设是板式的长混响,在混响之后的机架效果链上有一个音轨器,我使用了它的门限功能截断了混响的尾音,均衡在580hz做了高搁架提升了一点混响的中频房中感温暖度。这是一种常规修饰军鼓的技法,使军鼓延长了自然的延音。最后又一个空间混响发送给了军鼓,这是主混响之一的的短混响小型厅效果。这种一个乐器被发送了两次混响原理是第一个混响是为军鼓塑造音色,第二个发送混响才是营造空间。】(音轨听取)

它发送给军鼓音轨用来修饰军鼓的尾音,这条总线上有真实混响器,用了板效果预制,

板和小房间混响预制很适合套鼓的音色修饰,对于爵士、乡村摇滚和淳朴老旧的民谣、朋克作品小房间效果会给套鼓以过去年代的那种怀旧的房中感,而当代城市民谣、流行音乐用板式的预制比较流行和前卫,有明亮清晰的早反射能让人容易的听出空间的存在。

这是真实混响器的参数设置,基本未改变什么,一些混音师会强调原厂的预设不能去用,用了会越用越差的效果,这仅仅代表了个人的观点,其实原厂预制是设计效果器的工程师们精心编制反复调试的一套套参数,每一个选项上参数将链接另一参数,一直关联到一个整体的混响预设。我们绝对可以直接调用这些编制好的预设或经过轻微改动,但我们一定要精心去尝试该使用何种预制是自己的作品所需要的。若要去修改原厂预制,尽量不要大量改动其参数而使这个预制面目皆非,反而起到坏的效果。

在混响器下方是一个音轨器,我利用了它的门限功能对混响器的混响尾音做了切除,注意阈值和启音释音的参数。有许多混响器都内置有门限混响预制,直接调用即可,就无需在利用别的门限器去做了。还要注意音轨器的eq在586hz以高搁架频点提升一点低中频的温暖厚度。(试听音轨)

14•粗糙电子管发送总线

Midi任何的编曲都避免不了冷硬机械和死板!在高端的采样音源也是如此,体积庞大的采样音源的乐器音色的确逼真,各种演奏技巧也的确比真人现场演奏都精彩和精确,但缺点甚么?缺点就是太精美了,精美的没一点错误,干净的就像神仙在演奏。但这是不真实的,要还原现场的演奏效果除了在氛围环境上入手外另一个总要因素就是原始乐器音色的粗糙化处理,特别是对吉它、鼓、贝斯、铜管乐器。当然对于其他乐器包含人声也是可以尝试做这样的处理,只不过发送的量要精心调整,使用了却让听众感觉不到在使用是混音技术中很有价值的一句话,对压缩器、均衡、空间混响的应用非常重要。

粗糙电子管发送总线上插入一块电子管胆管器,蓝色的胆管让生意平和的产生电子管温暖的失真,驱动数值在6.0dB。它对作品里的几个乐器轨发送了电子管失真效果。(试听音轨)

15•空间环境混响总线

用以生成环境空间的有人声主唱空间,短空间、长空间总线。

人声主唱空间总线放着两块混响器,真实混响和文艺复兴混响,为什么要这么用?来做个解释,这两个混响器各有特点,真实混响器的立体声氛围非常好,是其他混响器比不了的,生成良好的立体声环境靠的是优秀的早反射效果,真实混响器正是在早反射设计方面很是出色,而文艺复兴混响产生出后期混响尾音也就是自然衰减非常自然平缓柔滑,基于这两种混响效果器的这两点特性我使用了串联式连接了两块混响并各取其的优点。只使用真实混响器的早起反射,然后使用了文艺复兴混响的平滑尾音衰减。(试听音轨)

再看短空间混响总线,它用来发送给前场乐器的空间环境,使用的是真实混响器的小厅预制,参数基本没有变化太多知识拉宽了距离,关闭了直达声。(试听音轨)

继续看长空间总线上的真实混响器,它的预制是中型庭的效果,同样也是只拉宽距离关闭直达声。声场中在中后场的乐器都由它提供空间环境。(试听音轨)

混响器,不需要你由零开始去自己设计创造一个空间,当然你执意这么做也没人拦得了你!通常是我们直接选取一个合适的预设轻微调整即可。但想彻底使用好一样东西,就需了解它的各个选项参数的意义,这的确需要花费精力时间,不过它值得你这么做。

这是一个作品乐器分布图,其实应该在最初刚进入学习教程的时间将它展示出来,但后来我考虑还是放在空间环境一节课中来将它展示会好些。(看图)

尾言

有同学会问我,你的缩混教程为何从来都没有用手把手一个一个地从零做起的方式进行讲授?现在我告诉你,没有一个混音师可以在短短一小时内做完一个精致的混音工程,也不可能一边讲解一边去创意灵感,有的只是事先做好了全部混音之后再去翻版自己的混音步骤演示给大家看,而这样会丢失许多自己在讲授课程中本想要给同学们讲解的混音知识要点,因为只顾操作了。还有一个原因是目前的屏幕视频录制工具基本上都是仿立体声的录音,因为不是真正的立体声效果所以在教程里直接进行混音的监听与调试对于观看视频教程的同学们根本起不到什么教学的价值。唯独你拿到了原始混音工程,对着教程去通过监听音箱来上手操作才能真正起到学习的价值。

所以我的教程都是以原始的成品工程来逐步分析讲解各个乐器的处理方式与手法,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丢失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因此还望购买观看教程的同学见谅!某些知识层面含糊不懂的可电话或网络咨询我。

关于混音中一些非常精细的细节性效果,可能对于刚入手混音的同学们很难靠自己的听觉分辨出来,不要急!这需要漫长的知识积累,试验和耳朵多的接收优秀混音作品效果的熏陶才能逐渐锻炼出能够听出声音好坏的耳朵来,只要有可辨好坏的耳朵,再加上混音知识的积累就不能作出好的后期缩混作品来。如果让我总结究竟是前期的编曲困难还是后期的混音困难这个问题的话,我只能说它们各占一半,都需要感悟的灵性和对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艺术就是这样,灵性好的人在前期、后期的学习上都会领悟的很快,并能举一反三的进行推进式学习,这将加速自己的学习的进度调动自己的学习的热情。一个缺乏了学习热情的人,再简单的知识也对他来说难于登天!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