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9912|回复: 0

[音色] 童声合唱——音色训练

[复制链接]

987

积分

3

听众

116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87
发表于 2010-2-16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童声合唱——音色训练



合唱是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集体歌唱形式。合唱艺术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随着合唱事业的发展,童声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为此童声合唱简直就是“天籁之声”,纯净、优美,给人一种天使飞来人间的感觉,听者几乎每根神经都为之牵动,令人心旷神怡。但对于指导合唱训练的教师而言,如何得到清澈纯净、空灵柔和的童声,保持童声自然纯真的音色,都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它是合唱训练中最关键且较难把握的问题。童声合唱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它与成人合唱相比,具有清纯、率真、明快的特点,因此它除了具备与其他合唱一样的特点外,更应突出“儿童化”的特点。教师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生歌唱。



一、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克服胸声“喊唱”

童声训练的第一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解决了音质问题,音量自然产生。



在合唱训练中,一些教师对儿童唱歌的发声方法认识不足甚至是错误的,盲目地认为唱歌就要唱得响亮,让学生用“带劲的”、“大声的”、“有力的”、“自然的”声音唱歌,于是学生全部用胸声来唱。这样就使声带慢性肥厚,或者在唱歌开始的瞬间就条件反射地使声带变得肥厚,这样对儿童的声音起了破坏的作用。



英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哈蒂曾说:“儿童时期没有得到正确指导的歌唱,使许多将来也许能有良好嗓音的孩子,一辈子就这样被毁掉了。”



要改变这种“谁唱得响就是唱得好”的错误观点,我们要设法培养学生只使用头声区唱歌的习惯。可以用“说悄悄话”的感觉来启发学生获得有气息的“轻声”,用像蚊子叫那样轻柔细弱的声音,使声带振动与共鸣相配合。并将用“胸声”与“头声”的方法唱歌相比较,让学生自己感受两种音色的不同,而后得出结论。



“头声”要比“胸声”更动听,用“头声”唱歌要比用“胸声”唱歌轻松,嗓子决不会因长时间练习而发不出声音。



特别是唱高音,“头声”可以不费力气地唱得很高,并且干净有光泽,而“胸声”则会声嘶力竭,发出刺耳的声音。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彻底抛弃用胸声“喊唱”的方法。



特别是低音区时,学生极易使用胸声演唱,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地告诉学生“声音唱得越低,越要唱得像高音那样”,唱低音时——定要用“轻声”唱。



可以把“头声”形象地比喻为“楼上的声音”,“胸声”为“楼下的声音”,让学生从中体会头声发声的要领。中小学音乐课堂都提倡“轻声”唱法,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能在课堂上解决好“头声”、“轻声”的唱法,就已经为合唱队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正确理解“轻声”唱法,克服“虚声”

未经过歌唱训练的人把音阶从下往上唱,用胸声一直往上唱,到了用胸声唱不上去的地方,突然变成另一种贫弱的声音,这就是从“本嗓子”一下子变成“假嗓子”。这种声音听起来统一,有一定的位置,但音色暗淡,不能发出强大的声音,且没有张力。经验不足的老师往往把这种声音当作是好的声音。



如果说“喊唱”的克服比较简单,那“虚声”的克服就不那么容易了,往往有的合唱队学会唱轻声之后就怎么也亮不出来了。如何让学生在学会“轻声”后再把声音亮出来,也就是如何使头声富有充实感,确是个难题。但要想达到合唱的较高水平,就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其实产生“虚声”的原因很明显,由于教师要求学生不许大声喊唱,那么学生就由过分用嗓变成不敢用嗓,音色也由太亮变成太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这两种方法的焦点是,教师必须搞清楚具有头声唱法的“轻声”唱法是在气息的支持下打开喉头的歌唱,而“虚声”是喉头上挤、漏气的歌唱,因为没有打开,没有呼吸支点,声音就没有充实感。这种发虚的声音,不仅没有歌唱效果,同样也会损坏声带。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1、充分运用所有的共鸣腔,进行喊唱练习。学生用“虚声”唱歌,但决不会用发虚的声音讲话。因此让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高位置的声音来呼喊,可以尽快克服“虚声”。可以选择适当的母音来练习,如“啦、啊”等,呼喊时声音向远处送,先短后长,先弱后强,先低后高。嘴形不宜张得太大,唇、舌仍要放松。口形张好了就不要乱动,直到做完这个练习为止。



2、保持气息,把气息变成声音。生活中,人们开玩笑常喜欢吓唬人,如悄悄地在别人背后冷不防大喝一声“嘿”。这种声音既响亮却又不是大白声,它既有气息支持也有一定的位置,既有音量又有力度。从这个生活现象出发,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训练,孩子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练习时先吸足气,作好准备再“嘿”,开始时一口气一声“嘿”,当找到感觉后,可连续“嘿”。不过每次要坚持一口气一声“嘿”,这时孩子的感觉肚子有点累,声音也出来了,而嗓子却不累,这就对了。


640.webp (2).jpg

三、把握好童声合唱的音色,克服童声成人化的倾向

学过美声唱法的教师在指导童声合唱时,过分追求美声音色,往往会出现童声“成人化”的现象。这种方法无疑是科学的,但不能用在孩子身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歌唱过分注重假声,声音发“空”,音色虚暗。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撑大声音,喉头僵硬而出现僵硬的声音,从而失去了童声优美、纯净的特点。童声成人化的倾向是非常有害的,应该避免。



美好的童声在音色上应该是“既结实又明亮,既圆润又通畅,像银铃般清脆透明,歌声流畅自然”。有经验的教师应该知道合唱作品的风格不同,合唱音色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演唱外国作品,声音位置略靠后,音色较暗淡;演唱中国作品,特别是民歌改编的作品,则声音位置略靠前,音色稍亮。演唱抒情的作品,适合用暗淡的音色;演唱轻快活泼的作品,则适合用稍明亮的音色。



因此,要训练一支具有美好声音的童声合唱团,决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辅导老师不仅要掌握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且要有比较全面的修养,在多方面不断提高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儿童歌唱训练方面获得成功,引领更多的孩子步入童声合唱的艺术殿堂。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