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入耳式耳机优缺点 深入耳与浅入耳7 I7 g& l: v i. w! b! {$ f
8 ~0 v8 t4 b, H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即IEM的英文全称: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会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 j/ l9 Y8 w+ e
入耳式的优点:1:降低外界噪音对聆听音乐的干扰(也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2:实现了和耳朵的最亲密接触。大大减少了漏音。这个好处有两个利用方向;(a: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b: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目前低端的入耳耳塞多是利用了a。而高端的入耳耳塞多是利用了b。
8 A+ F' [: @5 e" ]入耳式的缺点:1:对部分人来说;佩带入耳式耳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对有中耳炎之类的耳朵不适合2:使用入耳耳塞;可能擦伤耳道。3:多人使用;容易交叉感染某些病菌4:发声原理非自然(通过细小的导管在耳道内发声)8 d! g0 r: H0 K
何为深入耳?何为浅入耳?呵呵;这个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提一点个人看法:凡是导管+耳套的都属于深入耳(如ER4、E4C等)反之属于浅入耳(如OVC的T10)% a' _$ T+ f9 ?/ a' ^% h
2 k, Y- Y9 V, l+ [5 _+ D% [
深入耳式耳塞的特点:
9 P" F+ G9 H. t4 Z2 }9 O5 {2 p1:比较好的保证了音频性能的一致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高档的入耳式耳塞都是深入耳式的原因)举个例子;大家常常说的px200;有的说它低音猛,有的说它没低音。在排除个人听音偏好之外。有个不容忽视的就是px200在形状各异的各种耳朵上;漏音情况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大家听起来声音差别好大,但只要大家都把px200用力捂在耳朵上;相信没几个人认为它低音不足。
3 [% @' A/ @ o) f5 ~由于普通的便携耳机和耳塞都必须对声音的低频作一定的补偿,提升所以;这限制了他们音质的提高,而深入耳式耳塞在不同耳朵上都能有比较一致的封闭效果。
, ]( z; X7 Q" ^7 ]. |0 Z% e: Y3 h3 G2:深入耳的耳塞能有力的保证降低外界噪音和减少漏音6 Z1 }1 k% X. E0 ~
3:深入耳耳塞对耳道的刺激大
* X' X/ v7 b9 Y4:卫生清洁是个大问题
5 V: L. w( l A9 d9 \浅入耳式耳塞的特点:
o3 n& _5 g" A9 @% j' L1:与深入耳式耳塞比较;浅入耳的耳塞在降低外界噪音的效果上大打折扣。$ X$ P4 I; _$ k: _$ L$ A+ o
2:成本大大降低。(节省了各种复杂的入耳套和特殊部件;浅入耳的耳塞套基本上就是一个硅胶环)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比较关注。现整理了一堆资料结合个人看法说说。 1:在嘈杂环境下;由于优秀的隔音能力;高档的深入耳式耳塞在保护听力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V0 ?' ~# ~* h# W% [, p
2:由于入耳式耳塞是非自然发音;长时间听会对脑神经造成损伤。(注意;不是听神经。这一点是网上查询所得。人收到声音之后;大脑就会对声音分析定位。非自然的这种出声会造成脑神经疲劳。)8 m- E7 g1 _" |: E! g! v2 q
3:频率高的声音最伤耳朵;伤的主要是听感神经。强有力的低音主要摧残的是鼓膜
; s: [& p4 t6 V7 h% E) j; _4:人体自身会产生各种内噪音(如内脏活动的声音啊)这些声音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耳朵传出体外的。入耳式耳塞使用时会堵住并反射这些声音。容易引发耳鸣
% c2 o$ T! G% S# y5:入耳式耳塞可能擦伤耳道;引发病菌感染。从而影响听力和耳朵。
% ?5 w% t p( G7 @1 E6:人体耳道的长度一般是2.5~3.5厘米。根据物理知识。当耳道长度d=(λ/4)+(kλ/2)时。会引发耳道共鸣,正常情况下;引发共鸣的声波频率是在2500Hz~3300Hz之间。而入耳式耳塞由于缩短了耳道;引发共鸣的声波频率将提高到4000~5000Hz之间。注意,这个频段的声音对耳朵伤害最大!![λ为声波波长;k=0、1、2、3……]
. r2 Q; S& X5 M% j( a S2 z0 W- c# O结论:
: C; Y. w% T2 a$ K: j1: 短时间(不超过1小时)适当音量听 高端入耳耳塞不对听力造成大的伤害。
6 t# o2 b" M3 \: N6 J2:长时间佩带入耳耳塞(不管发不发声)容易引发耳鸣。/ P" b S3 H3 b/ @2 c% v
3:低端浅入耳并以低音为卖点的耳塞=耳朵杀手' L% e" @% [9 F2 h
4: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使用隔音好的入耳耳塞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3 O! r/ p( x% a- x2 p. Z5:强烈建议入耳耳塞使用者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交叉使用。, |& {% G$ A/ z
再补充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与上文无关:0 F5 ^( B% {! e# d$ K
音乐靠空气震动传播,这会使空气压强产生改变。
3 c; f) W. Q& ^! Q' n! m! A8 `. s当使用入耳耳塞时,耳道,鼓膜,耳塞形成了一个封闭环境。3 q: Y- w8 R |' }- b% r+ R9 A- M
音乐空气震动的产生的压强改变无处释放,就会致使耳道内压力越来越高,而承受这增加的压力的,是耳塞,以及我们的鼓膜,耳道。! I$ V+ Y! e" f$ q' k) Y
因此,长期大音量使用完全封闭式入耳耳塞的,会给鼓膜以及耳道造成不适。有些人使用表面光滑的硅胶套入耳,听时间长会发现耳塞会有逐渐滑出耳道的迹象,
+ }8 V' m+ M' O; {" n+ I& }也与耳道内压力改变有关。6 T* Y+ g* s2 c+ D! U
有些人喜欢加大号入耳耳塞套,因为卡的紧,封闭的好。这种做法我看还是有待商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