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频喇叭好吗?什么是全频喇叭8 k+ C5 t* u0 l9 w/ s. d
1,全频喇叭不是真正的‘全频’,德国人就叫‘宽频’,美国人叫fullrange,就是全频,所以,你要忍受它高频不够高,低频不够低。至于高频能到20khz,那么低频肯定就会差几十赫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喇叭,你只能玩的它尽量完美。一般来说,不完美才有玩头,是对喇叭技术的无奈,也是唯一的途径,即没有完美的喇叭。; U: I3 X1 x) d& K8 Y: J+ B
2,玩全频是一个系统工程。你的胆机算不算够格?你的CD机有没有毛病?因为通常全频的效率都较高,好的全频又非常透明,像一个照妖镜,系统的任何毛病都会在喇叭中反映出来,并且还有喇叭本身的毛病。玩全频之前,对用的单元的特点要尽量搞清楚,不然,整治的方法可能就有误。你如何去整治,那就要有水平和耐心。整治的过程,也是水平提高的过程,研究的过程。
# H- ]3 w* D- \" X6 D$ q+ V3,建议用障板,不用箱体或者号角。箱体的本身的几个面的倍频(半频)谐振波的共鸣干扰,让喇叭的通透度大打折扣,并且,箱子的一旦结构不合理,重新再作,就会非常麻烦,作好也非常不易。厂家或高手有大量的试验作基础,可以做出比较完美的箱声,普通的DIY一族的失败率会非常高。Qts在0.7左右的玩障板最好。Qts太低,虽然高频可以很好,但是需要箱体或者号角来增强低频,并且也不是一个线性的增强,得失要自己衡量清楚。
+ E$ w* x' p0 I: K' Y: F* k; q4,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和觉得好的全频喇叭登录出来,连同整个系统,并且多谈谈自己的发烧过程,和调音手段,大家一起讨论长短。讨论多了,选择就会正确很多。
6 l! k: Z! p% F9 O4 C0 E5,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玩全频的永远是少数派,就像玩直热单端胆机的和玩石机的比是少数派一样,原因有很多。你还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既不能孤芳自赏,也不能求全责备。玩全频有时候是个心态。
& b2 j8 T( X% {9 P% R Q其实,这些是最表面的东西,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 ^/ b2 k" f6 E6 h
虽然总想补充些,但是,由于水平太低,不知道怎么才能说得更加深入明白。5 C N2 m- }8 @5 X0 F
无限大障板是一种理想,没有实用价值,因为没有办法做到。有限大的开放式障板就是最好的妥协。障板仅仅是隔绝声短路,几乎没有任何音染,是能够反应单元品质的唯一最佳方式,所以,如果有合适的高素质单元,用障板可以得到最佳的频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乎标准的障板。. ^4 a( k% N5 f3 {
密闭箱体是无限大(因为密闭)障板的一种模拟和近似,目的是完全隔绝声短路或者叫谐振,但是,由于太小了,造成效率降低和箱体本身的强烈的谐振点的存在,声音反而不干净了;为了要把背波完全消耗掉,不能不加入很多软质的吸音材料,也会让声音朦朦胧胧。7 Y! l! \- X) K4 Y4 [7 @; O
为什么大部分厂家选择导向式箱体?& d, _4 V) g' j1 e: L- L& b
因为可以大大减小箱体的容积;* ?& @: E6 r) G& k2 ^3 b( ?
可以降低单元的Fo的重播频率,就是老兄说的降低到喇叭本身Fo50%左右;
; i8 M" u7 a# i n可以通过调整,得到某个低频频段的效率增强:这个最符合我们人耳的听音曲线,就是等响度曲线。4 s& Z; x& x: q1 q3 J1 Q
可以提高效率大概一倍。
% F- u- C) Z* Y$ F) _1 @1 {6 v }缺点就是容易有很强的谐振频带使得频响模糊;4 q2 }8 w1 u3 F: Q" B: U: q
超过低频下限的频率降低太快,是18db的滚降斜率;
- \7 B- {( L2 u' _2 t+ x5 r2 |! Q箱体Q值决定的上、下限频率以外的频响非常模糊,并且导致临近阈阀值的频带的频响都大大受到影响。
/ d& X6 O/ o' E( `" h为什么全频单元不适合箱体?) f* } A, y8 r: T0 C( N0 A' V
因为全频单元需要的是把后半波全部导出来,而不仅仅是某个波段,就是要尽量低的箱体Q值。这样,导向孔要大,导向孔的深度要小,箱体要尽量大,这是大部分古董导向箱体的材料用的很薄的原因。即便是如此,还是有箱体的Q值,有导向频带,频响很不容易做到均衡和通透。如果必须要箱体,借鉴收音机的后开放式可能要好的多。' O7 {3 N: W+ r7 r6 Z
大家经常看到的低Q值的做成背负式号角的,问题就更多了:中低频的量是绝对增强了,但是全频最可贵的透明度就大打折扣了。这点希望用背负式号角的同学们要当心,不要被中低频的量的过多的优点给冲昏了头脑。
3 v9 I' `# L" ^7 |$ E8 h# b: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