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5-5-31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二、 LED支架
06、镀银层过薄
市场上现有的LED光源选择铜作为引线框架的基体材料。为防止铜发生氧化,一般支架表面都要电镀上一层银。假如镀银层过薄,在高温前提下,支架易黄变。镀银层的发黄不是镀银层本身引起的,而是受银层下的铜层影响。在高温下,铜原子会扩散、渗透渗出到银层表面,使得银层发黄。铜的可氧化性是铜本身最大的弊病。当铜一旦泛起氧化状态,导热和散热机能都会大大的下降。所以镀银层的厚度至关重要。同时,铜和银都易受空气中各种挥发性的硫化物和卤化物等污染物的侵蚀,使其表面发暗变色。有研究表明,变色使其表面电阻增加约20~80%,电能损耗增大,从而使LED的不乱性、可靠性大为降低,甚至导致严峻事故。
07、镀银层硫化
LED光源怕硫,这是由于含硫的气体会通过其多孔性结构的硅胶或支架缝隙,与光源镀银层发生硫化反应。LED光源泛起硫化反应后,产品功能区会黑化,光通量会逐渐下降,色温泛起显著漂移;硫化后的硫化银随温度升高导电率增加,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泛起漏电现象;更严峻的状况是银层完全被侵蚀,铜层暴露。因为金线二焊点附着在银层表面,当支架功能区银层被完全硫化侵蚀后,金球泛起脱落,从而泛起死灯。
08、镀银层氧化
LED发黑初步诊断中发现硫/氯/溴元素越难越难找了,然而LED光源镀银层发黑迹象显著,这可能与银氧化有关。由于存在于空气环境、样品表面吸附以及封装胶等有机物中的氧元素都会干扰检测结果的判断,因此判断氧化发黑的结论需要使用SEM、EDS、显微红外光谱、XPS等专业检测以及光、电、化学、环境老化等一系列可靠性对比实验,结合专业的检测知识及电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09、电镀质量不佳
镀层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金属沉积层的结晶组织,一般来说,结晶组织愈细小,镀层也愈致密、平滑、防护机能也愈高。这种结晶细小的镀层称为“微晶沉积层”。好的电镀层应该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平均、连续,不答应有污染物、化学物残留、雀斑、斑点、烧焦、粗拙、针孔、麻点、裂纹、分层、起泡、起皮起皱、镀层剥落、发黄、晶状镀层、局部无镀层等缺陷。
在电镀出产实践中,金属镀层的厚度及镀层的平均性和完整性是检查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镀层的防护机能、孔隙率等都与镀层厚度有直接关系。特变是阴极镀层,跟着厚度的增加,镀层的防护机能也随之进步。假如镀层的厚度不平均,往往其最薄的地方首先被破坏,其余部位镀层再厚也会失去保护作用。LED全彩显示屏
镀层的孔隙率较多,氧气等侵蚀性的气体会通过孔隙进入侵蚀铜基体。
10、有机物污染
由于电镀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含有机物的药水,镀银层假如清洗不干净或者选用质量较差以及变质的药水,这些残留的有机物一旦在光源点亮的环境中,在光、热和电的作用下,有机物则可能发生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导致镀银层表面变色。
11、水口料
塑料的材质是LED封装支架导热的枢纽,假如PPA支架是水口料,会使PPA的塑料机能降低,从而产生以下题目:高温承受能力差,易变形,黄变,反射率变低;吸水率高,支架会因吸水造成尺寸变化及机械强度下降;与金属和硅胶结合性差,比较挑胶,与良多硅胶都不匹配。这些潜伏题目,使得灯珠很难使用在稍大的功率上,一旦超出了使用功率范围,初始亮度很高,但衰减很快,没用几个月灯就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