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55|回复: 3
收起左侧

[资讯] 和弦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3094

积分

2

听众

1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094
发表于 2004-2-3 0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什么是和弦
0 M) r4 W2 @8 M! [. ~3 k+ S按照一定度数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称为和弦。和弦中的各音之间是一般三度关系,但也有不按三度关系的。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属性,可以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为音乐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和弦一般是三和弦,其从低到高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如果是七和弦的话,就多了个七音。和弦的不同功能属性是由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关系决定的
& h. q' r* [+ e1 @0 d- S- r二、和弦的分类及功能
0 ^- i* O! N. i: R(一)按音程分 # u7 ?) S+ R+ F  R: _# e. ^
1、三和弦:由三个音组成,各音之间是三度关系。又可分为大三和弦,其第一、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间是小三度,如C和弦
9 X) S" ]0 O; j; q4 _" p+ g' I% V6 q1、3、5;小三和弦,三个音之间均为小三度,如Am:6、1、3。 * Q8 g8 V) ]6 Y- `( p* V
2、七和弦:由四个音组成,各音之间也是三度关系。如C7:1、3、5、7。还可细分为大七和弦、小七和弦等,不再详述。 8 U6 ]$ x2 i3 {5 V4 n
3、九和弦:在七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用得不多,不再详述。 3 q9 ^8 ~  k1 Q# @* M$ B$ F
(二)按功能分 ; p; t. d- U4 K
这种分法直接关系到歌曲编配,故加以详细说明(为便于说明,均以大家接触最多的C调为例); 0 A/ s6 c. g4 t) @
1、主和弦 ! \5 u3 f1 L- ]7 X/ b/ S$ q
三和弦的一种,只有过是依其功能命名。是在和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和弦。它是和曲子的主干音(参见:主干音)紧密相关的,确定整个曲子的基调。如以C大调为例,其主和弦即C和弦:1、3、5;而A小调的主和弦为Am和弦:6、1、3.
7 r- [6 c2 J( n, B/ |/ v2、属和弦
9 F0 s; ^. _0 a9 z0 Q三和弦的一种,从其功能来看,对主和弦起附属作用,故名属和弦。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纯四度(四度音中只有一个半音程,这样的音程称为纯四度,因其音响效果是最和谐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间是半音)。如C调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纯四度是5,即G,则属和弦为G和弦:5、7、2。属和弦有倾向主和弦的特性,这在和弦配置中十分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会进一步讲解。 , }4 A* Z: _' F0 Z
3、属七和弦 - @& [4 ^  g: m$ b# I
在属和弦的顶部再叠加一个小三度音即成属七和弦。G7和弦:5、7、2、4。属七和弦比属和弦具更加强烈的倾向主和弦的特性.
1 k$ ]" v. w/ x& n3 k+ X4、下属和弦 9 F# d$ c6 g# o7 ]4 T
也是三和弦的一种。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下行纯四度关系。对C大调而言,下属和弦为F和弦:4、6、1. 7 T2 L; J$ ^+ o; U3 e$ K- z
5、副属和弦 3 E) Z) f( Z2 q  w
是指除大小三和弦和及属七和弦之外,并且由自然音阶中的音构成的和弦。如C调的F7和弦:4、6、1、3。在不太重要的地方用副属和弦代替主和弦,会有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 |$ E) ?5 a% [6、离调和弦 0 p7 P* `! x, Q
此种和弦中含有自然音阶的升降音。如C调的E和弦:3、#5、7,其中#5音是升降音。离调和弦可以大大丰富曲子的色彩。 , j% o) p/ [. G) E$ G
怎样理解大小调? 5 w) \+ p' f' E6 l6 H4 X$ k
编配伴奏,首先要明确歌曲是大调式呢还小调式,才能确定歌曲的基本情绪,这是一个大方向; 好比去一个地方,先要搞清楚大致方向,往南呢还是往北,然后才能选择具体的路线,确定坐车呢还是坐飞机。 通俗地说,按唱名来讲,以1、3、5 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大调歌曲,以 2、4、6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小调歌曲。 (所谓主干音,是指曲子中起支撑旋律的主导作用、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组音符) 一般来讲,大调式的歌曲具有雄壮、开郎的特性,典型的如我国国歌;小调式的曲子具有委婉、优雅、哀伤的特性,典型地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橄榄树》等到曲子。 大调式的歌曲和小调式的歌曲在吉它和弦的选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5 Z$ E( D# \" h' z5 t. M% e0 d9 ^
一、简谱知识 和弦知识
3 j* r& O8 A( d, t! n( T1、自然音阶:即所含七个音是没有升降的自然音。 * T* L) y- `( ~# {
简谱 1 2 3 4 5 6 7 1 9 _* i: l/ A" L9 K; V
音名 C D E F G A B C % ~7 d3 z2 R) j/ n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 @5 F! u5 y* M( X/ Z在这个音阶中 3——4 相隔半音,7——1 也相隔半音,其余相邻两音都相差全音,这也是吉它乐理中一个极重要的公式。在吉它指板上,半音是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
" p( m% q, `* N! x2 b2、变化音阶:变化音阶是指包含升、降记号的音阶,它是在自然音阶的每个全音距之间加一个升、降半音。#1 = b2 , #2 = b3 这是同音,但不同名称。 / N& T. a$ \' t7 _
二、和弦知识
: R3 f/ N5 W3 ]  H(一)和弦 & t7 ^" e2 ?4 h. Z$ e! Z) T9 Z4 w
和弦通常指同时响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音名的排列有C、D、E、F、G、A 和 B七个音其中任何一个音都可以作主音(即根音)加上其上三度音和上五度音,便构成最基本的三和弦,分述如下: % `' X, {! S/ e3 b6 f$ J
C :1 3 5 0 [& e) ?0 Y- ~' _) o% N: w
D :2 4 6 & [2 y  X5 U4 `$ T4 T! s6 e
E :3 5 7
3 P- K  i; F% I$ ^8 b# I+ y9 E8 b9 [F :4 6 1 / U: K7 W) P' k/ q8 w4 t
G :5 7 2 9 V" G4 B. o; f
A :6 1 3
6 x3 ?# Q  l- _4 }3 V# UB :7 2 4 " @( ]2 D( C" w- K
以上七和弦均由相隔三度的三个音组成,所以称为三度和弦,这七个三和弦便是一切和弦的根基。 % t. H0 k7 f, h- T. }
(二)三和弦
. @& D* P8 c6 N; y( Q; ~. C上述七个基础的三和弦,从音程上来说,可分出三种不同性质的三和弦 , g( V/ U6 A, w1 v1 G
1、大三和弦 8 n9 K' p4 ^$ D' O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四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C、F、G 便是。
+ u; m6 F! [9 z( m7 k+ T2、小三和弦
) O! \. f0 v! X) P. l0 B9 m1 F2 V8 K' B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三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D、E、A 便是。为了区别,写成 Dm、Em、Am 。 - t* L6 s  |9 x$ w* A( @
3、减三和弦
% T' ~1 S- M) U3 A4 M5 R主音至三度音共有四个半音;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B 便是。写成 B- 。 9 g- x9 l) K4 d
(四)七和弦
, v$ A* P$ [/ a7 j$ `( M# @由于上面的七个三和弦不够用,因此,在各三和弦的上方,加上一个三度音,便够成下列七个七和弦:
: c$ ?9 h  J9 \C7 :1 3 5 7 0 M/ |' Q3 C2 |0 H% j
Dm7 :2 4 6 1
# N7 A& P4 l) [9 ~( pEm7 :3 5 7 2 * M" Z. m( e/ d6 }9 a) H4 q
F7 :4 6 1 3 , h5 _  W% d# b6 R( k
G7 :5 7 2 4 3 f2 W+ I/ O! g6 i0 X2 R+ K
Am7 :6 1 3 5 ) N- Y* i# N; j+ I% p% G( y8 V
B-7 :7 2 4 6
+ ?6 k0 t' {6 [2 P七个七和弦中,在音名排列第五个音 G、即属音作主音所成的七和弦,是上述七和弦中最常用的一个,既属七和弦 G7 。 0 k% S: j0 z( ]4 N4 e  l: V, d
因 G7 的四个组成音:“5 7 2 4” 已包含了 G 和弦的 “5 7 2”。因此,在和声手法上,大调歌曲用 C、F、G7 这三个和弦,便可以伴奏一般简单的大调歌曲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9

积分

0

听众

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09-4-23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 09:41 , Processed in 0.033467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