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音室的声学设计
7 Q7 x& P2 w0 r; ~6 p " }$ h& W1 Y# Z! d4 _5 c$ ~% x
电视台将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房间,改造成语音配音间。
W( \4 F) s N4 D% O$ } 一、小面积配音间的声学设计 # S5 R) s: ~* j" @6 Z0 U
根据办公环境的要求,唯一可提供出来进行改造的房间为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长5.40米、宽3.60米,位于办公楼的一层,其正门斜对着办公楼的一楼大厅,一侧墙的墙外是公用楼梯,二楼也是嘈杂的机房,外部噪声环境较为复杂。根据该房间的实际情况,配音间的建声设计与考虑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3 s* M+ m& Z7 b- _7 l% x R
1、小面积配音间的建声设计特点
" ?" c5 g$ W i4 U) K( u+ ~ a、声学条件的差别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大。比如,在具有相同混响时间、相同声源的一大一小两个房间里,再增加一块相同的吸声材料板(吸声率一定)。由于在小房间里吸声材料板与声源较近,达到吸声材料板的声音能量就较大,那么实际的吸声量也就较大。同时,由于小房间里传播距离短,所用的时间也很少。也就是说,增加吸声材料板后,小房间的混响时间将比大房间的混响时间小的多。
V3 |9 D8 X5 P j8 N$ M6 Q/ V b、装修后,实际混响时间调节手段的制约因素大。在装修后,小房间里参数实际调整的余地都比较小,空间需求也比较高。
( ?. }. M1 O: C c、通风的设计要求高。一是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二是要求对通风通道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 B% z. _9 b& v2 ~5 q) L% A: ] d、小房间的简正模式影响较为突出。简正模式(某一频率驻波的一个重叠叫做一个简正模式)说明了房间固有简正频率的分布情况。小房间的长、宽、高比例要尽量避免互成或接近整数倍,以防房间内的声音在某一频率得到过分的加强或减弱。 , A+ r: `( Z( ]5 f8 C# o G1 E1 d
e、小房间可颤动物件的低频声染色。在装修中装饰板、吸音板、木地板、灯罩和通风口护网都要固定稳固,否则它们随声波的振动在小房间内极易形成严重的低频声染色。 ) u g3 I: A) L% M. \3 c6 _
f、小房间的混响时间的计算可以不考虑空气中声波的衰减。 ( }) o v ]! [
2、隔音效果的考虑
0 ~' Y3 b1 ^" A3 b! _) ]( z* w由于将改造成配音间的房间的外部噪声环境较为复杂,所以配音间的隔音效果是设计之初的考虑重点。分析配音间的噪声来源主要是门外大厅的人声和大厅电视的噪声、公用楼梯固体传声的振动噪声和天花板固体传声的振动噪声。根据国际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小型(语音)录音室的噪声评价曲线应满足NR20-25[2]。NR25噪声评价曲线:[3][4] 0 U) Y, ?) e; j: a, l8 ]
配音间与其它房间相邻时的隔声量的计算公式:[3][4]
}$ h, y* R# J. c2 H7 T% J: o取T60=0.4s,根据公式(2)计算求得,配音间内的平均吸声系数应为0.18。
2 ?+ b6 B) ]: s3 c, G, ^. z 二、配音建的改造与装修
7 R! T7 _6 V3 t" K 经过反复的研究与计算,最终整体设计方案如下:
. g" A. p, S$ r! t# [# p 1、配音间改造方案
6 V. d9 b$ E9 L8 b. {0 z1 E 改造时,将原有的一扇开向户外的玻璃窗封死,原有办公室木门打掉,重新定做隔音门。整体改造采用建造"房中房"的思路,在原来的房间内,采用混凝土充气砖(180mm厚)建造内装隔声墙体,室内用玻璃棉及亚麻布吸声,多孔板后填充玻璃棉吊顶天花板,栅格木地板(非实铺木地板),双层10mm厚玻璃隔音窗,人造革填充钢架门。
4 ~4 x" K5 ~! _: I6 h% V* K 以上隔音量是指单独材料的隔音特性,其平均隔音效果为46dB。在实际应用中,隔音材料还要与原有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实地监测隔音效果平均提高了7dB,满足了设计要求。 $ X4 Q2 ]/ N; ]/ U; f. \
根据平均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5),经实地测量与计算,改造后配音建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184,满足设计要求。以下是各部分构建的具体结构:
7 ^( j, N N/ R6 }1 A) ?% B' H1、内装建声墙体 - r M0 }% }2 c6 R
配音间的内装建声墙体构造设计。内装建声墙体的主体采用180mm厚混凝土充气砖搭建。内装墙体与原有普通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隔离固体传声的振动噪声。内表面装修采用木龙骨架填充100mcm玻璃棉,粗亚麻布外包,最后,整体喷涂防火阻燃液体涂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