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耳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仅是用于营造个人聆听氛围的工具,更成为了追求完美聆听体验的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所以在当前形势之下,人们对于耳机,尤其是高端耳机的需求与日俱增。
c. `2 H8 T7 F$ P, ?0 j( H* n, q: w5 K- p3 }
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购买耳机时,都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理念,究竟什么样的耳机才适合自己?这个耳机的价格是否值得我去购买?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并没有去认真的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会为大家梳理出一些在选购耳机时常见的误区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给出一些购买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d( H. ]" p m0 G- }
7 G: y# C$ f+ B& ?, `7 L- O& P
. M: X% g7 H6 D2 x/ N0 n1、价格越高=器材越好?
- a/ y; z& g+ `) C# _' S这可以算是最常见的误区之一了。在购买耳机等音频产品时,最要不得的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因为不同的耳机所带来的聆听风格不同,所以一些价格较高的耳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可能还不如一些价格较低,但符合你的聆听风格的耳机优秀。听感这个东西,是一个十分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只有充分的了解自己所喜爱的音乐风格,并且对于自己的主观听感有一个初步的把控,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u' q& a) Q+ B& F2 x0 k
# i: a, c. g, b) _0 g- q d5 \购买建议% P: B+ R' F5 v+ o5 Z/ X
在购买耳机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同一款耳机对于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表现上可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举一个简单的例子:HD650是一款素质很高的耳机,但是我相信绝对没有人用它来听流行乐,因为这款耳机本身就是用来听古典乐的,它在流行乐上的表现非常糟糕。8 p( H* d; k) i$ X& k" ~
7 G; T3 G* P. v( o. q/ Q- K2 ?- H2、盲目崇拜国外品牌?0 M3 M, j _% ?- |% K6 R/ o
这也属于新手在选购耳机时经常犯的错误。的确,品牌效应存在于任何一个领域,但在选购耳机时,其本身的品牌恰恰是最应该被忽略的因素。这里拿大家再熟悉不过的Beats和降噪界的王者BOSE做一个对比。
. c9 j9 }3 f& k& ]4 w: U3 E8 g% I! g- g4 ^/ r) S* g6 K% G
相信在大家的身边,绝对不乏使用Beats耳机的人,但在真正了解耳机的人看来,Beats耳机只不过是一个项链罢了。以持有量比较高的Studio系列来说,它的最新价格是2888元,并不是十分便宜。再来看BOSE的王牌降噪耳机QC35,价格是2878元。. U7 s% M5 B' E+ ?
; H+ ]9 @. }8 L/ ^' `$ p9 X让我们对比一下两家公司。BOSE拥有多年的声学技术积淀,其降噪技术可以说是所有民用耳机里表现最好的(这点绝非危言耸听,包括社长在内都体验过BOSE的降噪,给出一致好评)。反观Beats,没有任何的技术积淀,原本只是一个和魔声公司合作的小公司,但却在近几年因为频繁出现在各种电影当中并且拉来各种明星代言,而为人们所熟知。虽然外观的确符合“潮”的要求,但是就耳机本身的素质而言,却完全对不起它的售价,甚至在一些耳机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上,beats的表现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而它的降噪表现也远远不及同等价位的BOSE耳机。可见,盲目追求国外潮牌,换不来绝对的好音质,甚至还可能完全达不到先前的预期。
4 ~, _2 t9 {" s! P# `: t
, ]+ Q7 d4 q2 W$ Z购买建议, O5 c" Q! Q0 m% r
购买耳机时,不要盲目的崇拜大品牌,一些国内的老牌企业表现甚至会比许多国外大厂优秀,如果身边有精通音频器材方面的人,不妨去问问他们,让他们给出一个购买建议,但我在这里还是要强调这一点:听感是一个十分主观的东西,任何人的建议,都不如自己的主观听感。所以购买建议虽然可以参考,但绝不能让它左右你的判断,最终还要依据自己的听感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6 F& G, M0 [$ I j `, Y
9 M2 u/ t; E6 b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