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11 2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2、3D音效:底部和顶部都配置了喇叭' @/ C1 p; A& w' U& U
! u: e7 k8 t( `, r, ~iPhone 7 和iPhone 7 Plus 均配备了立体声扬声器,分别位于底部和顶部,音量比 iPhone 6s 也提升了一倍,动态范围也有所提升,也就是音量更大了,可以和山寨机抗衡一把。另外,苹果这种双扬声器的设计也给虚拟3D音效带来了无限空间,未来用户可以体验到沉浸式的空间音频效果。9 y4 Y o+ l M/ F' V
7 A# B0 t% H/ J
* Q' y: {: ~0 I- C3 H6 ]
! M9 h. g3 p. g. f$ {7 T, D: W) v
: o: ^ H5 c: s
; d0 M$ J e8 u; @
& }/ P9 n, u3 l v. \3 k0 C6 c W
! [& o% h4 m5 q; A
立体声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实际上,苹果这种双扬声器布局也不新鲜,很多山寨机早就玩过了,但是为什么苹果要单独拿出来炫酷一把呢?这主要得益于VR的火爆,3D视频体验铺天盖地,但是3D音频进展却始终缓慢,而手机的扬声器配置就是主要制约因素。
9 b) g" {# Q" a0 T' V
& U2 Q# J1 }8 g在此之前,大部分著名的手机实际上都是单通道的扬声器模式,根本无法支持空间音频效果的扩展。通俗来说,就是用户无法从手机播放的声音中感受到声源的位置。但是要实现这种空间效果,手机就至少需要两个声道(至少两个喇叭),并且最好两个喇叭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2 z. j" M9 p4 p8 B+ y' H$ ^+ ?( i, s) h& M2 s/ ]4 T4 a
至于单声道和立体声的差别,有必要回顾一下电影和影院的声音演进历史。
2 D1 {3 ]; B" c8 I/ B
# e6 M6 y0 f% A- [( p1 P$ y0 ?+ y电影和影院是声音最主要的载体,最先进的音频技术肯定是首先应用到电影音效。电影最开始时是单声道(Mono),然后是立体声(Stereo),其后是环绕声(Surround),再其后是5.1和7.1声道,理论上接下来将是9.1、11.1甚至13.1声道,很多公司实际上就在研发更多声道的技术。2 U- m& p* e# a: n3 ~2 w
4 u1 w6 D* p4 q5 G* I2 o
简单来说,声道可以算是喇叭的个数,但又不能这样简单辨别,因为一个声道也可以驱动多个喇叭。事实上,人类的耳朵还是太敏感了,声道的增加也无法带来最为明显的质变。其实早在1953年,早期电影立体声最伟大的改革者之一Harvey Fletcher就说过,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声道,而是要让人感觉声音无处不在。因此立体声相比双声道,实际上在算法方面做了更多的变化,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空间效果。
. y) F, }1 [% D
& ?, s& z9 q _
; V# ]) I/ m* v! D) B, {, A
0 R2 j* \. ]/ n7 j5 s
W9 n0 E! j9 B1 _# }* J* m2 A, t
立体声音效包含了很多声音效果,其中和空间相关的就是虚拟环绕声(Virtual Surround)。顾名思义,虚拟环绕声技术就是在双声道的基础上(即苹果底部和顶部的两个扬声器),通过基于HRTF的算法处理,使聆听者感到声音来自多个方位,产生仿真的立体声场。; M, k; e: t1 h
% h* _# C0 s+ }9 z
HRTF(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即头部相关传输函数,主要是描述人的听觉系统对不同方位声音产生的频谱特性差异。这项技术主要基于人耳的特殊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于1896年通过实验发现人的两只耳朵可以感受到同一声源的时间差与声级差,人可以通过这些微小的差别准确判断声音的方向、确定声源的位置。但是这个特性局限于确定水平方向的声源,不能解决三维空音声源的定位,因此苹果的立体声配置更适合放在桌子上或者双手拿持着播放,这样用户更容易在虚拟环绕音效的“甜点”位置。
! b' F9 E! G% i/ k7 ?8 f+ g& Q( d3 j2 \$ g1 A# f
虚拟环绕音效也是非常传统的技术,SRS TruSurround、Qsound Qsurround、Aureal A3D和SpaTIalizer N-2-2DVS等技术早就非常著名,当然还有杜比实验室的VSS(Virtual Surround Sound)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手机上受制于扬声器的配置限制,始终无法发挥作用,现在苹果打开了这个空间,可以说,手机音效时代已经来临。而苹果带来的这种音频技术变化,也将带来音箱产业更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