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80|回复: 1
收起左侧

[耳机] 最强耳机导购贴

[复制链接]

24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07-10-10 05: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强耳机导购贴
) P# U3 ~4 e; L7 z5 m  g$ o% l  P   U+ o& I) {. d! k$ f

8 z0 R& [  m' }# \. M* G& |3 L买一副耳机要知道些什么?什么耳机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装备?+ |1 U- ^6 e4 F& ~5 T; d
首先要了解耳机的品牌.
! {8 ~8 q* z1 ]  ~* |- O; g和买其他东西时要选牌子的情况不同,买耳机之所以要选牌子是因为各个品牌的耳机有其自己的特色.无论风格造型,音色音质等等,现在各大耳机厂商都基本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喜欢疯狂的低音来听摇滚的话,老鸟们会推荐你买高斯的耳机,而且基本是火花塞和PP,也有人会说SONY的也不错的原因.所以了解现在各大耳机自身的特色是买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的第一步.
' `/ X& F% d( k3 m5 {影音巨人----SONY
( R! c. J6 V/ p无论众多发烧友是多么的不噱SONY,但是SONY依然是耳机届的第一品牌(好多人不爽这句话阿.....唉),其耳机历史的悠久也仅次于拜亚动力.其独有的SONY音,以及强大到另人发指的品牌效应是现今消费级耳机市场上无人能及的.很高兴看见EX85  EX90 EX700等高端产品的推出,这位巨人有复苏的迹象了.
8 {- l- c6 k1 H& ~自身特色:
% K- k+ p$ J' R) e$ \4 q0 X9 wSONY音!其实蛮难解释清楚到底SONY音是什么样的,过耳难忘是最好的形容.澎湃的低音,非常暖人心田的中频.自从合并掉爱华之后,其重低音技术又有了一定的提升.6 U! y3 ~8 X  @- g
世界四大耳机生产商----AKG:国内称“爱科技”。(翻的真烂!!!)奥地利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47年成立于维也纳,现在也归美国人了(汗!)。它的经典产品有在专业领域具有极高声望!在消费级市场上的产品基本延续了它HIFI级的品质.中国的消费对其也比较熟悉了吧.2 B. d; s; L3 ]
自身特色:声音流畅自然,中频优美迷人,声场开阔。2 U. f% m* t. X9 s- ?
世界四大耳机生产商----BEYERDYNAMIC:国内称“拜亚动力”或“拜尔动力”。(这个翻的赞!)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24年成立于柏林,也就是它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DT48.由于其立足于高端以及专业的领域,所以比较少有消费级的产品推广,但是最近也渐渐开始重视这一块市场了* i/ c3 q# U1 i1 t8 E/ \/ k- R
自身特色:和德国人的个性一样!声音严谨,温暖,细节清晰,忠于原声!
7 f% R3 o9 w; z5 p4 ^世界四大耳机生产商----SENNHEISER:国内称“森海塞尔”。也是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HIFI级品牌了.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成立于1945年。其著名的静电耳机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吊的东西了.发烧友垂涎三尺,不仅是其高高在上的天价,更是其特有的声音魅力.$ M* _! m9 C  A
自身特色:清新自然,如涓涓的流水3 L2 l. z' K  ?/ E7 s$ t
世界四大耳机生产商----GRADO: 国内称“歌德”。GARDO是世界著名的HI-END耳机品牌,本是一家美国家族小厂,1955年成立于布鲁克林。恐怕中国消费最熟悉的是它参与设计并制造的爱丽丝了.其M1 M2至今仍是入门级HIFI的首选.其耳机美系烙印非常明显,外观简洁古朴,低频强悍.也真是耳机入其人啊.
  m9 b: z$ W1 u9 p2 J. m$ z自身特色:声音富有活力,中频艳丽透彻,低频强悍。
* K$ _5 u6 H' B: g& n耳机中的艺术品----AUDIO-TECHNICA: 国内称“铁三角”。日本的著名专业音响器材制造商,它的耳机产品一直以中高档HIFI耳机最为著名,也是一个从高端从下发展的耳机品牌!其艺术监听A系列,空气动态AD系列和旗舰木壳耳机W系列是目前HIFI友的最爱.
8 S; c; x6 @4 c; @' j' R% T自身特色:它的产品易于驱动,造型前卫,工艺精良,佩戴舒适,声音温暖清晰。(特别是人声)
6 Y& z3 R6 B) j* z- X* |8 ^静电之王----STAX: 国内还没听见有翻译的.....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静电耳机制造商,号称日本的半个HI-END品牌,成立于1938年。STAX的产品线不长,但是款款经典。
* \" W0 [0 y; A8 q# P. G自身特色:价格合理,声音轻盈柔和,富有飘逸的美感,具有丰富的细节
* O5 t6 X, X7 E2 w, Q无冕之王----ETYMOTIC:国内称“音特美”。其本来其实是美国的一家小公司,以助听器和HI-END耳塞产品为主,现在不一样啦!它的ER4系列耳塞是高档耳塞中的经典产品.消费级市场罕见它的身影.
. ]. f* n3 ^- r: G2 N自身特色:声音忠实自然,完全HIFI的特色.- H2 a% ]- }( `; k- Z/ I
入耳鼻祖----Westone :国内称“卫士通或威士通”。世界顶尖音乐用耳机耳模和医疗设备用耳模的制造商。其旗下产品基本都采用了透明的塑料外壳设计,但是造型与外型都谈不上精细。可是作为一个有制造医疗设备背景的制造商,佩戴感受还是十分的令人称道的,隔音效果也十分的不错。1 H# C- i, X% Q7 v
自身特色:具有音响系统的音场,细致入微,独有双单元压电式。
3 l2 q9 m& D8 M5 X) f, o, `* A市场上的耳机品牌是相当多的,很多专业和民用音响企业都有自己的耳机产品,例如舞台专用的UE,台湾品牌PRO2(德国注册而以,不是德国的),以及舒尔,天龙等等.随着MP3的迅速发展好多企业都开始涉及耳机业.上述所介绍的品牌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比较知名的,当然每个品牌都有其好或差的产品,盲目的崇拜品牌效应在耳机届也是行不通的.此外像STATON、IXOS、JVC、PANASONIC、TECHNICS、YAMAHA,PHILIPS等等,耳机的品牌浩如烟海,并不是他们不强,而是他们往往不是专业生产耳机的厂商,自身特色不是很明显,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 J* N& ]+ V6 N7 U6 C补国货
. j6 W! T4 S& y) q2 a3 X% }补国产耳机品牌:
9 V8 \6 v/ b, v( t7 oOVC----一个靠代工而起步的厂家.早年为许多国际大品牌比如SONY,JVC,KOSS等的耳机代工,生产规模庞大!前期彩色系列,以及近期主推的金属系列耳机外观颇有个性,就音质而言(本人只听过V30)各频段基本达到一流水准,只是声音缺乏自身的特色.要成为国际耳机的大品牌路还很长.
8 v2 o  u- m* Q) J2 k5 w4 G达音科----和OVC一样,之前都同属耳机生产代工工厂,2004年底才逐渐树立自身品牌,达音科在产品线上有所不足,规模也远没有OVC强大.但是产品却是做得兢兢业业,有板有眼。音质方面低音下潜较深,富有弹性,但是量却不多,可以说是相当有水准的低频,中频一般,高频相对比较糟糕,延伸度不够,音场狭窄,头中效应明显,舒适度稍差。以前本人做它的促销....很熟....* y0 p! H8 b4 k( x0 ~, h
  歌美-----一点也没买过,也没听过......不敢随便写来误人子弟,希望大侠帮补..+ I" p+ |% e$ E* L
漫步者----说起漫步者,相信很多电脑玩家会想到的音箱设备,想到经典的 R1000TC北美版,R1900TII,正是这些产品的存在使得漫步者在音频领域成为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得到人们的认可。2003年末作为传统的电脑多媒体音箱厂商,漫步者开始涉足耳机市场.但是它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开始走模仿的路子,后来走哗众取宠的路子,都没有走通阿.音质特色:感觉清晰通透,不足的就是在交响乐之类混合性强的音乐方面,解析力的欠缺.9 ]; N% U, i) {+ u+ N* U9 c
总结一下:由于我国耳机行业晚,而高档耳机的研究需要长期的经验的积累和对音乐的理解。国内耳机厂商的规模和实力一般来说要弱于国外厂商,全新的设计一款耳机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投入,完成一款较为高档的耳机在研发中的投入并不是每个厂商都愿意付出的。  从2004年开始,国产品牌的大量宣传与造势,精美的包装,精细的做工,较为成熟的音质开始代替了原本做工粗糙,音质低劣的形象。   * ^. `0 Q- ?9 [% N$ ]+ {
国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商开始注重品牌效应,开始积极的宣传并努力提升自身产品形象及质量水平,一批耳机品牌开始渐渐的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达音科,漫步者,歌美等等这些都是国货可喜的进步!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国产耳机在价格方面应该具有绝对的优势,通常两款音质素质相当的耳机里国产的售价仅有国外耳机的一半左右,而前提是这家耳机商比较厚道,有些不思进取的厂商仅仅做了个漂亮的包装盒,抄袭了一个好看点的造型变开始漫天要价了,而实际音质还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当中国也能出个“orphues”的时候,哪怕价格与森记的相当,我也会全力顶之!   
; A" ?6 }6 f3 d3 Y了解各个品牌的特色之后,因该可以选出一个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于是接下来要选的就是佩戴方式了,各种不同的佩戴方法的耳机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缺点,选错了往往会在追悔莫及
9 u, t$ O% u* V" k% ?" }看中国男篮比赛去了................................稍后继续..........................
# P% L, R$ F. D0 O* |继续:
1 w) d5 L8 S6 |: l3 I: |. o先要介绍一下耳机的三大发声原理. g' ?) @4 K* w9 \: X* n
动圈式:它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电动扬声器,和音箱里面用到的扬声器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结构也大同小异。上图中的小红圈是细铜线或者细铝线或者镀铜铝线等金属线绕制的,有2条小小的引脚,分别接入信号源的正负极。这小红圈被称为“音圈”,它一头于振膜相连,一头悬挂(不接触)在永磁体当中,当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变成电磁体,将和永磁体产生排斥或者相吸的作用从而驱动振膜产生声音。限定动圈式驱动器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磁体的磁容量(这主要影响动态,瞬态,力度等),还有振膜等。这种电声原理已经诞生几十年了,它早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因此,它并不神秘,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中国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驱动器来。动圈式驱动器技术成熟,久经耐用,可靠性好。
+ t% w( I3 @5 S1 \$ e( `静电式:它的发声原理不同于动圈式,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一张极其轻薄的振膜置放到一个静电场中,输入信号的变化导致电场变化驱动振膜发声。静电式的原理让振膜避免了冲程运动,振膜变形幅度小了很多,因此静电式的原理从理论上就能提供更细致的高频。但是目前音源多采用CD格式,静电式的高频优势很难在 44.1kHz的前提条件下体现出来,但随着音源质量的提高,等192khz/24bit的时代到来之后,静电式会体现出更大优势。由于成本高昂,静电式耳机数量其实很少。0 n# S* c# l' I* Z$ Y
动铁耳机: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动圈是直接带动振膜,而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  单元位置方面,传统的动圈耳塞无法将整个发音单元放入耳内,而动铁式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由于耳道的几何结构要比耳廓简单的多,属于类圆形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8 s: e+ G/ K0 z1 U4 \
(以上参考网络资料.....)
: d; t& U/ i: g9 o1 ]所有耳机基本都是以上三种构成的,而动铁正渐渐成为入耳的新宠
, g/ \# O; b1 A  f佩戴方式介绍/ U9 d4 N0 V( |+ P& ^1 ]
这方面介绍太多专业术语没有意思,直接进入正题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4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5: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耳塞
0 w  C/ A1 x: @- h2 }' F( a. M) n耳塞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但是由于入耳以及半入耳耳机的发展,这个词已经变得很微妙了.我这里说的只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 J9 V& f+ w1 y, z: Z  w1 B- Q入耳
* `& W5 o. N* s1 c" q$ f% C5 v" A耳塞由于尺寸的限制,其本身会受到很多设计上的限制,让声音源更接近鼓膜会让人觉得声音更清晰,于是诞生了入耳式。它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音质,优秀的入耳式耳塞,其音质表现甚至不会比贵上好几倍的耳机差劲,但是由于离鼓膜太近,它对人的伤害也是最严重的。为了追求干净的听音环境,入耳式耳塞往往会设计成完全封闭耳道口,这样的隔绝绝不是好事,太容易造成事故。另外,入耳式耳塞均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听诊器效应,线在衣物上的摩擦声被放大并通过线材传递到耳中,这确实很烦人。恩.....还有风吹的声音
# ~! `. i9 `9 U' o4 A6 l耳挂式
3 `: o- [6 M+ y, A/ ^4 d将耳机上附着一能折合的挂钩,使其能挂在耳廓内侧。这种佩戴方式还不会破坏发型,便携性和舒适性也非常不错。但由于其悬挂方式不可能做到紧密贴近耳廓,所以始终会存在漏音问题,这会让音质下降,因为是悬挂于耳廓,这类耳机不应该做得很重。由于佩戴方式的约束,这类耳机不可能冒出顶尖音质的产品来,但是做到音质不差,外观出众,够酷够拉风却是可以的.2 l/ M( k* b1 [! q  h
后挂式% D9 ~9 [/ v/ u! q! t0 z
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材质为金属,塑料等等),从脑后绕过耳廓夹住耳机,使耳罩紧贴耳廓的耳机。这种耳机基本也不会破坏发型(长发的难说了),这种耳机佩戴上不如耳挂式的舒适,但是它能让耳罩紧贴耳廓,漏音问题基本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头带弹性一般较大,所以不舒适感会多一点,这种头带很难设计成自适应性的,大部分这种耳机的固定物是无法调节的,头太大的或者头太小的朋友,都会不合适佩戴。便携性也变得很一般。
) ?4 d% _7 c3 X9 a" |头戴式
0 Z- j0 J& b: T7 t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材质为金属,塑料等等),从头顶部夹住耳廓,由于不用考虑轻巧问题,耳罩一般都设计得比较大,顶级耳机几乎清一色都是全尺寸的设计。(我称之为全罩式)也有小的,用外力压在耳朵上的(我称之为压迫式).这种耳机发展得非常完善,一般都能做到头带自适应,耳罩可小幅度旋转,这些小特点让佩戴变得舒适起来。但是并不适合便携,即便头带被设计成可折叠式,它的便携性也不会比塞入式和耳挂式的好.
2 y% n; v8 }# p' j# C( d佩戴方式全项大比拼:( t- [& Y& _* r7 Y" K
隔音效果:
0 ]1 A8 ?( M" d* G* F耳塞最差,耳挂次之,后挂第三.头戴中的压迫式排名第三,入耳排名第二,头戴全罩式为隔音之王.) V/ m# q( S  p; N# N7 U
佩戴舒适性:& K' J$ I0 ^$ s& S8 |2 ~
这方面其实很难有标准的,像我就觉得耳挂非常不舒服....大概我耳朵长得怪,呵呵.基本上耳塞是最舒服的,好的可以做到轻若无物.而头戴的除了会过紧,使头不舒服外(俗称夹头),天热也是个大问题.
3 ^- J" X8 a1 `拉风指数:6 l  _$ t/ n  T! z: ^2 U
头戴全罩式以及耳挂最吸人眼球,虽然UE通透的色彩是耳机里的一绝,但是实际佩戴效果一般阿,塞在耳朵里的眼神儿差的看不到的说.....
8 C$ M  i0 y( L! ?音质音效:
$ j' h+ w, d- H" Y- E由于先天的优势,头戴全罩式毫无争议的成为第一.绝佳的隔音效果和庞大的发声单元使之笑傲群雄.而除了耳挂外,其他耳机均不分伯仲.特别是动铁和大尺寸发声单元在入耳耳机上的运用,基本其他耳机已无致命缺陷了./ v1 m7 B( g) o, `. v% F( c3 l
携带方面:0 I9 g; Y% n  i% D8 ?2 \) {
按照"麻子"(上海应该听得懂)大小来讲,一目了然.体积越大的越不方便吧.
: u+ K+ ]2 ?4 n$ _, b音源方面:' U3 Z, {* C( u3 e4 f
头戴全罩式这方面最为挑剔,由于往往阻抗大所以普通的随身器材很难推动(关于推力和其他耳机方面的一些常用词汇,会另开篇讲).而其他耳机,除入耳的动铁外,基本要求不高.........
% p$ T" D( p+ d2 M' M  I累了,明天还上班........明天继续...........& W' }5 g  ^2 d
继续, E+ M$ |. V9 u. d, g
选定了品牌和适合自己的佩戴方式之后,就要开始从茫茫的耳机海中挑选了.往往耳机商会给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参数,这些参数有什么用呢?还是要了解一下地
- @0 g& g2 C/ {阻抗' L( m( o% ]) E# Z
耳机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简称,单位为欧姆(Ω)。一般来说,阻抗越小,耳机就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俗称的好不好推)。耳机的
3 F2 X4 s5 i  A$ \7 D  G阻抗是随其所重放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而改变的,一般耳机阻抗在低频最大,高频时最小。不同阻抗的耳机主要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台式* l. Y& z: D) I
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设备上,常用到的是高阻抗耳机,有些专业耳机阻抗甚至会在200欧姆以上。。而对于各种便携式随身听,
* ~3 p3 X% ~6 u3 b/ G例如CD、MD或MP3,一般会使用低阻抗耳机(通常都在50欧姆以下),这是因为这些低阻抗耳机比较容易驱动。所以阻抗的大小与耳机的音
( k& O% ]# {+ l- F; {9 c7 }7 E, D质没有什么关系。当然,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时声音效果更好。  @' W4 F  C' [4 A$ y
补充说明:由此可见阻抗大小与音质无关,仅仅可以从这个参数判断耳机是否好推,适合什么音响设备来用。但是实际上,这个参数也
, ?) z: A9 l2 j! i9 R- \- J$ n有不准的时候,例如一个30Ω的耳机不见得比37Ω的好推。。。。这也有许多因素有关,但是30Ω的比60Ω的好推是肯定的。. l  o3 n! E. g5 ~% C+ w  V8 |0 H
频响& p+ i3 g3 h" r" \
全称: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耳机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
, f6 E+ G2 f. L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表示耳机对信号的响应情况。这个数值是一个区间,区! a' F# e+ d5 }4 x
间越大越好,即使超出听力区间,也会以其他方式塑造音场感觉。2 F/ |$ k) _6 `& A( V
补充说明:这个参数其实有点虚拟的感觉,例如著名的SONY的E888就是以其独特的生物振膜来达到一个超大的频响范围,但是实际上有
/ b! ]' A9 T, x2 L5 M3 |多少效果呢?很难说拉。声场有比较厚到是有的。
- f1 k1 `6 X. ^1 D0 \& R1 C灵敏度
# }; W& Z  p9 S  l0 Y9 N; Z# ~平时所说的耳机的灵敏度实际上是耳机的灵敏度级,它是施加于耳机上1mW的电功率时,耳机所产生的耦合于仿真耳(假人头)中的声压级, u' G: N. I9 [) ~4 I. p" [
,1mW的功率是以频率1000Hz时耳机的标准阻抗为依据计算的。这个术语大概有些难懂,简单说就是灵敏度高意味着达到一定的声压级所0 v* X" O5 }; h( c+ i* b0 H
需功率要小,这样耳机就越“灵敏”,这也是对随便设备而言。对于HIFI攻防上用的或者台式机而言,灵敏度越大爷就意味着你所听到
- ]; l- Q, E6 g- Y噪音(电流噪音)也越大(随身数码上叫底噪)。: Y7 ]! z% c1 S3 X
补充说明:从上述的可以发现,其实这个参数也没有越大越好还好越小越好的一说。现在主流耳机的灵敏度基本都达到了一定范围内,; T, V. [, }8 U3 ^  G4 X' E# b/ [
这个参数可以说不说明任何问题。2 L" v6 h7 x; [( \( F- d  g& U
谐波失真
+ b6 M6 q& p) Q8 {谐波失真是指耳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会产生谐振现象而导致耳机重放声音时出现失真。(许多厂商开始用改变耳机材料来尽量减少谐
/ b" W5 m& s/ m7 @% c" A振现象)尽管耳机中只有基频信号才是声音的原始信号,但由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谐振现象(在原始声波的基础上生成二次、三次甚至
! m/ O& _) T2 a* E, b3 {多次谐波),这样在声音信号中不再只有基频信号,而是还包括由谐波及其倍频成分,这些倍频信号将导致耳机放音时产生失真。于是! ?. \3 D3 |2 M6 U
就有了总谐波失真,它是指用信号源输入时,输出信号(谐波及其倍频成分)比输入信号多出的额外谐波成分,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 M' T# x% D% {* ?6 l一般说来,1000Hz频率处的总谐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耳机产品均以该频率的失真作为它的指标。所以测试总谐波失真时,是发出7 i7 y# K+ B7 M& Z
1000Hz的声音来检测,这一个值越小越好 。1 z  B1 U8 }- S
补充说明:这是耳机的参数中唯一一个是越小越好的数值。但是问题是在于现在耳机的发展使之基本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采用金属以' }4 V8 x9 P: {* o- Q1 Q
及其他方法对这方面的影响其实也不大。各大耳机厂商的数值基本也一致。
9 |! u' Z. z3 h/ {总结: 可以看出,耳机商所给出的参数基本对于判断耳机音质的好坏没有什么帮助的.作为知识大家了解一下就是了.
# f7 L( L; E4 g- o; X+ x接下来就要遇到价格的问题的,何况现在什么国际版的,散装的,各种东西满天飞,另我们看的不知所云,
* A8 N9 q6 R# k: Y% J耳机的价格以及区别  s' B3 u( N  I: g4 [
首先要介绍世界上现今耳机的生产现状。耳机的主要生产制造状况分一下几种:; w7 Z: g$ `& S0 `) ~% p0 L
1。在本国本厂生产。例如日本的SONY,耳机为MADE IN JAPAN。但是由于成本等各种因素,这种耳机的数量很少。于是就有第二种。
" p8 d# U' I: }  R6 V; y2。在他国本厂生产。例如: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这种耳机数量巨大,出口至世界各地。甚至可以在奥地利买到MADE IN CHINA的AKG耳机。但是又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限制:例如产品税率,政府支持度,成本大小等(甚至可能是耳机需求量太大:当年很多MP3用森记MX500做配机耳机)。于是又有了第三种。
' `  J( `5 Q' n$ T7 \3。在他国他厂生产。例如现在大名鼎鼎的丰达。其实不止,据我所知:上广电就代工过松下和歌德的。OVC也是靠代工起家的.这种形式是其他厂家在原来的品牌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代加工。注意,这种产品当然也会被原品牌而皇之的当行货来卖。也就是买行货的森海,有可能买到的是丰达代工的。(这个其实还牵涉到关于公模和其他很问题,下面会举例说)- q: q1 A5 J8 N/ `% t
就质量和音质而言,以上三种没差!- G/ Z2 J; }  i9 g4 H' J7 \
然后就是销售了:
- M! y8 E/ Q3 Y% K9 @0 g) m1。行货。以上三种产品都会被拿来当作行货销售。出厂后加以正规的包装和售后服务就是了。
( K& ~1 G( L* h$ Z: z" \) V8 L2。水货。水货的概念原来是国外产的东东,逃税进关。但是耳机不是手机,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首先国外85%的耳机是中国产的,其次国外的价格和中国价格基本相等。所以耳机的水货基本是上诉的第二三种产品加以出口的包装,但是根本没有出口而是转内销了。所以买到的水货非MADEINCHINA就是宣判了你的死刑了。99%是假的。(当然要除掉特别高端的一些特例)所以现在TB上很少看到有水货的说法了吧
5 O( D3 A6 _' F2 o- A3。其他不合法的“货”。由于各大论坛的测试,或者是机器的配机耳机等的需要,要许多耳机在没有加以正规包装的,甚至不包装的情况下就出厂。这就是所谓的工业包装和散装。不要小看这部分,量非常的大!!!!有时甚至大过行货的量。还有一些呢就是代工厂的一些尾单,就是多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会在非正规的渠道中
6 _( q1 p7 k9 ?: M& \" J就质量和音质而言,以上三种没差!
( \, z( f& H- e7 O9 C4。组装。由于售后的维修,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会有一部分的耳机的零配件流出来。把这些东西自己组装起来来卖,这就组装货。由于技术,场地等各种原因的限制,这种东西的质量比上诉三种要差。一般一些非常高端的耳机,千元级以上的,买来听听还是不错的,总比意淫强吧。  y& D, ?# y. v& _
5。高仿。用淘汰的原厂的磨具,和自己做的发声单元来制作的产品。除音质外其他和原来的产品几乎看不出差别。当然仔细看的话做工的精细程度还是不同,这也就是许多网上真假鉴别方法的来由。; Z' M1 S( J% v! N7 N" O+ _
6。假冒。这部分就是地下小作坊的所为了。和上面的大肆造假不同,这部分基本可以从外观上分别出来。有的则是有各种不同的耳机零件拼起来的。耳机的风格也让七八糟。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5 17:30 , Processed in 0.031454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