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3-24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扩声系统
7 `* H7 X5 `' a% G6 t! H 设计思想
: L4 C, v, {% A" `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业主方所提出来的有关该系统的扩声系统具体应用需求,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
9 o7 C- F: G6 l6 p8 q4 O 2 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 f8 {1 t; A% A# g; A0 Z) Z/ d
2 报告厅的应用性
+ I2 ]& ?. ]# p) a. i# m* |( w3 |9 W3 V 2 极易伸张的扩展性- w; K |6 N1 w
2 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 R) B% k* N0 } O% B
根据上述标准和甲方技术文件要求,我方进行了设备的合理化配置、计算机辅助声学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将本工程项目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SI制。5 I5 C4 [7 @6 b; ?7 C
设计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
|7 N/ R/ L) |3 N( z7 f% v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
3 p. }$ x+ e; @ s% ?& M" [0 l3 | GB4959-8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 w, k8 d% A, f8 n- O WH01-93《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 M7 C! B5 Z- O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9 E5 A. f* I: s3 B7 R
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2 u& |8 Y0 c0 [6 C
GB/T15381-94《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1 l; ? ~8 G; } GB/T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 V, H+ ^% i$ p3 |% K$ O 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n- N8 u2 R& e( D0 i, Q
JGJ/T16-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z9 P8 K7 r, q/ n
GB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3 t) X8 e% D# Y t/ q3 u
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1 x+ {; x) A- m& }( i& V, @) j6 v 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8 s4 A9 b& \4 u1 A& ]& {2 I
GB120206-89《声频设备一般术语和计算方法》/ B, ]7 f& L8 }3 s
以及其它现行的国家和行业一级语言与音乐标准及规范,招标技术要求,招标设计相关图纸和材料表。' ~, ^8 y( U( X! p$ P% q* u) ?, c
设计指标% s1 A2 p/ K$ Q; _* Z! ^' R1 n
为了使设计的目标具有可“度量性”,以原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我们认为所确定的报告厅厅的设计指标,应该为本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将选用国家《语言音乐兼用一级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2 w( L6 h, C, {3 D; I. ^) A& Q
[
0 s, w! V) q" T
9 v& @- }# P9 K% @ 足够的声压级3 p) z- C3 N' s J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节目信号。设计所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与之相匹配的功率放大器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经计算完工后的观众厅内的平均声压级为99.7dB(min:98.9dB\max:100.9dB),声场不均匀度1000-4000 Hz
) p J. s3 ?; q0 R% N ≤2dB,完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厅堂的指标要求。
' D- V9 O8 }, X, O- A: u4 h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1 l( i6 L* C* n) L3 s: v1 n 设计中所选的扬声器为吸顶印象,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安装,根据听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恒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听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预见声场均匀度是良好的,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也可证明这一点,我们设计的声场不均匀度为1000-4000 Hz≤2dB,所以这种分布式音箱结构具有极佳的声场均匀度效果。
3 U( M5 X% Z8 w, j- C
K( ?9 {8 t& @, d
3 k; y2 v& l- J$ t7 _; ]; V4 @! Y
4 H$ X. Z3 }5 _- W/ e- \
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 q, i6 s; O S/ U V
系统中对每路扬声器都进行参量均衡的调整,使其在指向性控制范围内各频率声束宽度变化很小,没有过激点和陷波点,而且在扩声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连接有一台房间均衡器(在DSP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中),能提供足够的手段改善观众厅和舞台区耦合空间声场对传输频率特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平滑。
3 M; }6 S3 H+ Y; H% p8 a 良好的传声增益
! G5 ?! O- D l. S! H. z7 X: q 系统中的扬声器布置合理,主要表演区均在主扩声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外,所选用的扬声器采用可变指向高音扬声器,-6dB角外的声能衰减迅速;另外,选用的传声器为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因此,系统的传声增益要达到设计目标是有保障的。
3 g7 `) P& N; ?/ g: X 低的系统噪声
6 w- p5 H8 o. Z& s$ Y& G 系统噪声的产生及引入,主要跟设备的档次以及系统配接方法以及周边设备的数量有关。显而易见,在设计中所选的设备均采用了本底噪声较低的优质产品,系统采用星型接地,几乎所有周边都包含在一台数字媒体矩阵内,可实现周边设备拖拽式调用和UI控制界面设计,因此,实现指标中所要求的本底噪声指标可以得到保证的。
~; S( t9 o. E5 b 系统适应性强,方便扩展
( f' f U$ G4 Q5 J9 T. d 通过对设备体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除对上述客观可测量指标进行重点考虑外,还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放宽系统的适应性,除可以满足会议扩声要求外,它也可以满足多媒体音乐播放的要求,整个系统有效重放频率宽度为35Hz—18kHz,系统的调音台和处理设备,都保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 \7 L6 Z& |( \2 J/ K# I; p+ a$ \ 可靠性高、技术成熟9 G' s0 r( [& s6 V. V
系统在设计中,在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级、功放的功率储备、扬声器的保护、音频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以及主控调音台等环节引入冗余备份的设计理念,功放与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处于最佳匹配状态,这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除对音质高保真重放有利外,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操作管理方便! h4 D' ]' ?1 |' `& G' i3 a! O
建立计算机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分析
" ?, t$ y, `! L [ 在通过对整体设计的理解,我们采用MARTIN吸顶音箱专用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对音箱的数量与排布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建声环境进行专门设计,对系统的可行性预计找到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