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 1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行音乐为何适合当汽车音乐$ _9 D1 j, ~( f& b; n" |; r
# @6 P' y2 b* \( a0 a4 U3 Q电子乐器凭借Wave-table发出的有限的泛音,以及电子通奏低音,再加上大动态,大输出的低音信号,这些就构成了流行音乐。在播放流行音乐时,产生的震撼力就可以把一切其它噪音压制住了。对于汽车音响中的超重低音,日本品牌基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声部,并且是用主声部来处理。这样,当然就放弃了各单元的衔接,并且故意造成+3dB或者是+6dB的加强,营造一种夸张的效果。这也就是“日本声”的特点。7 Z# g5 g* O- J
/ D9 x! [# x. _% r# B
美国人张扬的个性,多元的文化,则对汽车音响的要求有一点不同。美国蓝调音乐、爵士乐、黑人音乐的发展,使得对音响的要求各有侧重。爵士乐主要以低音提琴作为拍点,发出的声音比流行音乐的电子低音要复杂得多,虽然力度上要小一个数量级,但是对于重低音系统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作为伴奏,所以不能喧宾夺主。8 H( p2 V% o) x7 Q
$ Y M/ D4 {6 a6 z
像JBL,BOSE,BOSTAN ACOUSTICS,PLOK AUDIO等品牌都是家喻户晓的,美国还有一些重量级的厂家,比如Mark Levinson,Mcintosh,则彻底走Hi-end级别的,专心于最真实的重播。当然最真实的显然也都是天价的产品。1 N- t7 v0 q5 T/ ^) R& m, G
' H. L6 I; i: w: t9 H
( Q; x2 w8 B( m到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故乡,听惯了自然乐器以后,对电子乐器发出的音色没有变化的声音,是难以接受的。典型的古典音乐会,是不需要任何电子扩音设备的,所有观众凝神静座,控制自己不要发出任何声音影响别人。自弹乐器尤其是弦乐器,泛音会发出复杂的声波,在高频段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音响上对于低音要求更加高了。因为,既要满足定音鼓的脉冲音源,又要模拟大提琴这样的持续音源。这就使得中音和低音的平滑性非常重要。高中低频段,要做到完美无缝地衔接,这在家用Hi-fi设备中间,就已经是一个昂贵的追求了,更何况是在空间狭小的汽车车厢里面。* W8 M4 t! D# E/ h
+ j& n6 i+ W% D$ n/ }这就也是为什么欧洲没有什么专业的汽车音响品牌,高端的汽车音响,都是由Hi-fi公司生产。没有作Hi-fi的经验,不可能在欧洲汽车音响市场上有说服力。欧洲的Hi-fi文化非常浓郁,并且绝对偏重古典音乐,使得大家对音响器材的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欧洲声”就是这个由来。当然,“欧洲声”还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比如偏向传统的英国声,偏向甜美的丹麦声,偏向冷峻的德国声等等。
7 J4 k7 D8 v# k7 @* p5 U* ^, h+ T
# H1 v" y& p( v. C5 {8 w. b$ a0 I- ~1 y9 x% ?! ~, y4 R
欧、美、日的音响文化区别必然会影响到汽车音响产品的功用。如果你是一个古典音乐迷,各种欧洲品牌可以给你充分的选择;如果你喜欢New Age音乐,或者是爵士乐、蓝调,那么欧洲声和美国声的区别,就够你“头脑风暴”一阵的了。如果你是疯狂的摇滚乐、重金属乐迷,千万别买欧洲声,欧洲声没有这个能力给你震撼,而日本声则是最适合你的。
5 O% Q, X) _8 N* M* e2 g$ |& V, m( z& Y& E w0 Q e
象VDO, GRUNDIG,Blaupunkt等欧洲一定规模的品牌当然是希望多方兼顾,而美国很多喇叭也是粗狂的要命,对流行音乐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