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30|回复: 2
收起左侧

[资讯] 啸叫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

听众

-1503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0640
发表于 2005-1-3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十名世上最难听声音
    1、呕吐声
    2、麦克风发生回馈反应的啸叫声
    3、婴儿啼哭和金属擦刮声(并列)
    5、吱吱响的跷跷板
    6、拉得极差的小提琴
    7、“放屁”坐垫(一种坐上去可模拟放屁声的坐垫,一般用于恶作剧)
    8、肥皂剧中的争吵
    9、交流电干扰噪音
    10、袋獾的叫声
关于回授(啸叫)的详细解释
在实际当中,回授音有很多种。我们最常听到的“啸叫”也是一种。但我们要寻找的是那种可以控制音量,时间,音高,甚至音色的回授。“啸叫”是不可控制的。从不可控制的啸叫到可控制的回授,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首先还是从“啸叫”开始。分析“啸叫”产生的原因,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般“啸叫”的出现都是在用失真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在用延迟混响的时候。)是输入信号的过载引起的,这是第一个原因。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只要站得离音箱远一点“啸叫”就没有了。离音箱的距离太近,这是第二个原因。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啸叫”的声音不一样,音箱与弦的角度不对,这是第三个原因。不同的音色会有不同的“啸叫”,也就是说,音的频率不对。这是第四个原因了。
    知道了“啸叫”的四个原因,过载量,距离,角度,频率。我们要将“啸叫”变成回授,就要从他们开刀。
    首先,过载量。在吉他上主要就是失真度的调节。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量。只能是旋转你的失真度旋钮,寻找刚刚开始有一点“啸叫”得那个点。注意,保持你站的位置不变。这个点。只对你站的地方有效(你也可以稍微有些平移,但是保持和音箱距离不变)。然后,将你的吉他音量旋钮调到7左右。再将失真度调大一点。但不要有“啸叫”。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吉他音量旋钮来控制回授是否出现。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控制回授音是否出现,接下来的第二步呢就是要再上一个台阶——控制回授音的时间。(在这里我们的前提是,回授音与原音的主频律相同,也就是音高一样,最好在第一步里就调好)
    理论上可以说,控制回授的时间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是相当的困难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是理论多于实践)因为,这牵扯到相当精确的实际操作。
    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无限延长的音量音高一定的音,他里面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就是使得音箱对琴弦的共振作用所产生的振幅加强(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音量)等于琴弦自身振幅(音量)的自然削弱。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通过减小或增加琴与音箱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而这个点的把握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只要离音箱稍微近了一点,回授音量就会越来越大,而稍微远了一点呢,回授音量就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消失。所以其实际操作是很困难的。
    其实上面所说的恰恰是实现了对回授音的音量变化的控制。
    然而,怎么才能真正实现对持续不变的回授音量大小的控制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用一块压缩效果器。具体我就不细说了。二,又回到失真的控制。我们知道,如果失真度很大,那么音量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会有回授音。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控制回授音的音量。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将你的音箱音量调到你所需要的回授音量那么大,然后调节失真度,调到有刚好有回授音出现,再调小吉他音量,直到回授音消失。
    从第三步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个较高的阶段了,这阶段里,需要我们不停的实践和摸索。去总结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动态控制之路。
    我们开始要控制回授的音高了。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做好第一步和第二步。首先,要得到一个与原音高相同的回授音,以三弦的第二品A音为例,对其它弦制音,调出一个不大的回授音。然后呢,就是要了解回授可能会出现的音高。这要从音的自然泛音说起,一个音的自然泛音最明显的区域就是以这个音为中心的两个8度音之内。而这里的自然泛音最明显的就是上下两个八度音和上行与下行的五度音。这一共是五个音。
    理论上我们可以实现这五个音的回授。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实践中将其实现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音的频率特征和音的方向性!
    三弦的第二品A音的主频率在440Hz上,而它的谐振与泛音是多的不计其数。但主要的就是20Hz、880Hz、330Hz、660Hz上的音。第一种途径:我们可以通过用均衡起来实现这几个泛音。但是用这种方法去实现动态控制未免太麻烦了。那么我就着重说说第二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频率的音的传播都有其特定的方向性来实现。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的音,其方向性越强。所以,站在和音箱中轴线有不同夹角的地方,琴弦所受到的最大的共振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实践操作一下,就会发现最正面的回授一般都是高音,最侧面的都是低音。然后慢慢移动,就会找见这两音之间的其他回授音。如果没有,就要注意你音箱的均衡器,将中频mid稍稍给一些。
扩声中回授(啸叫)的解决
    在现场扩声中,回授(啸叫)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在很大程度上受话筒和音箱摆位的影响,所以在每次演出前应该刻意进行一番布置。
  首先,尽量避免将话筒安放在音箱的覆盖范围内,尤其不要放在音箱附近,如果实在难以避免,可以考虑将音箱的角度稍微调整一下;
  其次,应该注意对扩声现场的简单布置,舞台和音箱面对的后墙的可以布置吸声系数较大的幕布等;音箱尽量架设在高一些的地方,同时不能太靠近墙壁;
  再者,在演出前一定要注意设备的调试,反复调整(特别是均衡器的调节),将反馈可能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学会用调音台上的均衡和参量均衡来寻找反馈点,略作衰减来消除反馈。
  最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反馈高度重视,因为反馈不仅影响演出效果,而且容易损坏设备。
抑制话筒自激啸叫的方法

   话筒拾音的音响系统,都有反馈啸叫的可能。话筒啸叫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激时功率放大器会产生很大的功率输出,可能超出扩声设备的承受范围,烧坏功率放大器和发声设备。
    2.在反馈系数接近于1时,由于产生梳状滤波效应,延时声场与直达声之间的叠加,会使扩音声场比原声场在音感上变得狭窄。
    3.扬声器声场的延时反馈,会使整个系统形成一连串的延时回声,并且这种回声将加重梳状滤波效应,产生明显畸变的混响拖尾——刚响失真。
    4.啸叫时输出的声压很大,严重影响各种活动的气氛。
    消除反馈啸叫要从产生反馈啸叫的必要条件入手,只要能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达到目的。
    一、调整距离法
    既避免啸叫又能提升扩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话筒尽量靠近声源拾音,同时话筒应使用无指向性的。在这里明确一下,指向性话筒(尤其是锐指向性话筒)远距离声源的拾音衰减很小,调整距离对提升扩音音量和防止啸叫的作用不大。扩声系统是否容易啸叫,与话筒的灵敏度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高灵敏度的话筒都是锐指向性的,容易产生啸叫罢了。缩短发声设备与听众的距离,实际上可以提升扩音的响度。可适当的减小系统的总增益。若同时辅以指向性宽的近场音箱,话筒稍微离远点就能避免啸叫。
    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来说,就是话筒距扬声器越远越好,扬声器距听众越近越好。话筒应放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如果话筒有可能被拿着四处走动,扬声器应放在话筒无法靠得很近的地方。
    二、频率均衡法(宽带陷波法)
    由于话筒拾音和发声设备的频率曲线不是理想平坦的直线(特别是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放音设备),以及厅堂声场的声学谐振作用,使频率响应起伏很大。可以用频率均衡器补偿扩声曲线,把系统的频率响应调成近似的直线,使各频段的增益基本一致,提高系统的传声增益。
    应该使用21段以上的均衡器,在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应该配置参量均衡器,要求更高时,可采用反馈抑制器。实际上扩声系统在出现反馈自激时,其频率只是固定在某一点上的纯音,所以,只要用一个频带很窄的陷波器将此频率切除,即可抑制系统啸叫。
    三、反馈抑制器法(窄带陷波法)
    在要求很高的场合,如一些现场演唱的地方,普遍使用声频反馈自动抑制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自动跟踪反馈点频率,自动调整Q值带宽,自动将声反馈消除而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音质。其原理就是通过陷波抑制啸叫的。例如Sabine的FBX系列反馈抑制器,它是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9段窄带自动压限装置,可以较好地区别反馈自激信号与音乐信号,可在系统出现自激时,迅速作出反应,并在反馈频点上设定一个很窄的数字滤波器,其陷波深度也会自动设定,滤波带宽只有1/3倍频程,如此之窄的陷波频段,几乎不会对响度以及音色有影响。
    四、反相抵消法
    反相抵消防止自激在高频放大电路比较常见。
可以在音频放大电路中采用两个同规格的话筒分别拾取直达声和反射声,通过反相电路使反射声信号在进入功放前相位相互抵消,能有效的防止啸叫自激。
    五、调相法
    扩音系统的自激啸叫,其反馈回路是正反馈,如果把话筒信号调相处理,就会破坏自激的相位条件,从而防止系统的自激啸叫。有资料表明,当相位偏差值在140°时,稳定度最好;并且,调制的频率越高,系统的稳定性越好。为了使处理后的音质不发生太大的畸变,其调相频率的最大允许值是4Hz。
    最后,当各种设备调整好以后,决不可让其他人乱动,包括一些对器材性能不熟悉,只懂开、关机、调节音量大小的DJ
什么是反馈抑制器
反馈抑制器消除回授啸叫现象,同时保持足够音量和良好音质的方法、过程。在会议、演出、演讲、报告会等众多场合,良好的扩声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回授导致的啸叫现象是最常碰到也最令人头痛。不但刺耳难听,而且可能对扬声器乃至功放系统产生巨大危害。

    早期,人们常利用分段均衡器(EQ)作为声反馈抑制设备。由于EQ滤波器是固定不可变的,无法将其精确定位到回授点。另外,由于EQ滤波器的带宽较宽,陷波深度较深,使用过程中将损失不少声功率。反馈抑制器的出现克服均衡器作为声反馈抑制设备的很多不足。与分段图形均衡器相比,它有三大优势:首先是具有自动功能,设置好后,无须音响师手动调整;其次是能够自动搜索、精确定位回授频点;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优点是反馈抑制器的宏滤波器不必做得很深或是很宽,它比多段EQ滤波器窄数十倍,这意味着音响师可在保证不发生啸叫情况下将系统增益推得更高。
话筒拾音的啸叫抑制
    无论是上万人的大型体育场,还是家庭自娱的卡拉OK,只要是有话筒拾音的音响系统,就必然存在回授啸叫的问题。
    话筒拾音的啸叫现象,实际上是扩声系统中扬声器的声场反馈到传声器上,当其反馈系数大于1时会产生自激振荡。实际上,反馈系数即使不大于1,只要接近于1时,扩声系统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1)由于扩音声场进入话筒时,有一定的延时效应,声场与直达声之间的叠加,会产生明显的梳状滤波。此效应在反馈系数接近1时(即系统音量开大到接近啸叫)尤其明显。其表现为扩音声场比原声场的音感狭窄。
    (2)扬声器声场的延时反馈,会使整个系统形成一连串的延时回声,并且这种回声将加重梳状滤波效应,产生明显畸变的混响拖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刚响失真”。
    扩声系统的最大不自激放音响度,称为传声增益。我们要做的也就是在系统不自激的前提下,提高扩音响度;其次则是减弱刚响失真和梳状滤波效应对扩音音质的影响。达到此目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有调整话筒、移频、调相、延时以及频率均衡等五种。
    调整话筒
    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来说,其传声增益为传声增益=20lgD0-20lgDs+20lgD1-20lgD2式中,D0为话筒与听众之间的距离,DS为声源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1为扬声器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2为扬声器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从上式可以看出,增大D0和D1或减小DS和D2,都可以提高话筒的传声响度。具体地讲,就是话筒距扬声器越远越好。如果有可能,话筒应安置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这在大响度扩音场合当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此时的节目返送就十分有必要了。如果话筒有可能被拿着四处走动,建议扬声器应安置在人无法靠得很近的地方,例如,吊在空中很高的位置。
    缩短扬声器与听众的距离,可以在实际上提升扩音的响度。当然,为了在大范围内给出足够响度的声场,此时就需要大量的扬声器均匀分布在听众区内,并且要使用指向范围很宽的近场音箱,这种音箱的辐射距离不会很远,话筒稍微离远点就能避免系统啸叫。
    避免啸叫又能提升扩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话筒尽量靠近声源拾音,而话筒则应使用无指向性的。因为指向性话筒(尤其是锐指向性话筒)远距离声源的拾音衰落很小,调整距离对提升扩音音量和防止啸叫的作用不大。在这里应注意,系统是否容易啸叫,与话筒的灵敏度没有关系。只不过高灵敏度的话筒都是锐指向性的,所以容易产生啸叫。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5

听众

-1644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972
发表于 2005-1-3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穆频
    这是扩音的其它条件无法再变时,系统增音最有效的方法。移频增音就是对话筒信号移频2-8Hz,使扬声器声场馈人传声器之后,无法在原频谱上形成反馈。当然,移频增音并不能彻底抑制啸叫,只能使系统的传声增益提升约6dB。相对地讲,当系统的频率范围很大,或扩音现场的混响时间很长时,移频处理的增音效果就会越好,有时传声增益甚至可达9dB以上。
    由于移频增音会产生频率变化,因此在音乐表演当中很容易被察觉,所以此种处理方法一般只能用于语言扩音。
    无论是上万人的大型体育场,还是家庭自娱的卡拉OK,只要是有话筒拾音的音响系统,就必然存在回授啸叫的问题。
    话筒拾音的啸叫现象,实际上是扩声系统中扬声器的声场反馈到传声器上,当其反馈系数大于1时会产生自激振荡。实际上,反馈系数即使不大于1,只要接近于1时,扩声系统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1)由于扩音声场进入话筒时,有一定的延时效应,声场与直达声之间的叠加,会产生明显的梳状滤波。此效应在反馈系数接近1时(即系统音量开大到接近啸叫)尤其明显。其表现为扩音声场比原声场的音感狭窄。
    (2)扬声器声场的延时反馈,会使整个系统形成一连串的延时回声,并且这种回声将加重梳状滤波效应,产生明显畸变的混响拖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刚响失真”。
    扩声系统的最大不自激放音响度,称为传声增益。我们要做的也就是在系统不自激的前提下,提高扩音响度;其次则是减弱刚响失真和梳状滤波效应对扩音音质的影响。达到此目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有调整话筒、移频、调相、延时以及频率均衡等五种。
    调整话筒
    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来说,其传声增益为传声增益=20lgD0-20lgDs+20lgD1-20lgD2式中,D0为话筒与听众之间的距离,DS为声源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1为扬声器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2为扬声器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从上式可以看出,增大D0和D1或减小DS和D2,都可以提高话筒的传声响度。具体地讲,就是话筒距扬声器越远越好。如果有可能,话筒应安置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这在大响度扩音场合当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此时的节目返送就十分有必要了。如果话筒有可能被拿着四处走动,建议扬声器应安置在人无法靠得很近的地方,例如,吊在空中很高的位置。
    缩短扬声器与听众的距离,可以在实际上提升扩音的响度。当然,为了在大范围内给出足够响度的声场,此时就需要大量的扬声器均匀分布在听众区内,并且要使用指向范围很宽的近场音箱,这种音箱的辐射距离不会很远,话筒稍微离远点就能避免系统啸叫。
    避免啸叫又能提升扩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话筒尽量靠近声源拾音,而话筒则应使用无指向性的。因为指向性话筒(尤其是锐指向性话筒)远距离声源的拾音衰落很小,调整距离对提升扩音音量和防止啸叫的作用不大。在这里应注意,系统是否容易啸叫,与话筒的灵敏度没有关系。只不过高灵敏度的话筒都是锐指向性的,所以容易产生啸叫。
    穆频
    这是扩音的其它条件无法再变时,系统增音最有效的方法。移频增音就是对话筒信号移频2-8Hz,使扬声器声场馈人传声器之后,无法在原频谱上形成反馈。当然,移频增音并不能彻底抑制啸叫,只能使系统的传声增益提升约6dB。相对地讲,当系统的频率范围很大,或扩音现场的混响时间很长时,移频处理的增音效果就会越好,有时传声增益甚至可达9dB以上。
    由于移频增音会产生频率变化,因此在音乐表演当中很容易被察觉,所以此种处理方法一般只能用于语言扩音。
    无论是上万人的大型体育场,还是家庭自娱的卡拉OK,只要是有话筒拾音的音响系统,就必然存在回授啸叫的问题。
    话筒拾音的啸叫现象,实际上是扩声系统中扬声器的声场反馈到传声器上,当其反馈系数大于1时会产生自激振荡。实际上,反馈系数即使不大于1,只要接近于1时,扩声系统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1)由于扩音声场进入话筒时,有一定的延时效应,声场与直达声之间的叠加,会产生明显的梳状滤波。此效应在反馈系数接近1时(即系统音量开大到接近啸叫)尤其明显。其表现为扩音声场比原声场的音感狭窄。
    (2)扬声器声场的延时反馈,会使整个系统形成一连串的延时回声,并且这种回声将加重梳状滤波效应,产生明显畸变的混响拖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刚响失真”。
    扩声系统的最大不自激放音响度,称为传声增益。我们要做的也就是在系统不自激的前提下,提高扩音响度;其次则是减弱刚响失真和梳状滤波效应对扩音音质的影响。达到此目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有调整话筒、移频、调相、延时以及频率均衡等五种。
    调整话筒
    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来说,其传声增益为传声增益=20lgD0-20lgDs+20lgD1-20lgD2式中,D0为话筒与听众之间的距离,DS为声源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1为扬声器与话筒之间的距离,D2为扬声器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从上式可以看出,增大D0和D1或减小DS和D2,都可以提高话筒的传声响度。具体地讲,就是话筒距扬声器越远越好。如果有可能,话筒应安置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这在大响度扩音场合当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此时的节目返送就十分有必要了。如果话筒有可能被拿着四处走动,建议扬声器应安置在人无法靠得很近的地方,例如,吊在空中很高的位置。
    缩短扬声器与听众的距离,可以在实际上提升扩音的响度。当然,为了在大范围内给出足够响度的声场,此时就需要大量的扬声器均匀分布在听众区内,并且要使用指向范围很宽的近场音箱,这种音箱的辐射距离不会很远,话筒稍微离远点就能避免系统啸叫。
    避免啸叫又能提升扩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话筒尽量靠近声源拾音,而话筒则应使用无指向性的。因为指向性话筒(尤其是锐指向性话筒)远距离声源的拾音衰落很小,调整距离对提升扩音音量和防止啸叫的作用不大。在这里应注意,系统是否容易啸叫,与话筒的灵敏度没有关系。只不过高灵敏度的话筒都是锐指向性的,所以容易产生啸叫。
    穆频
    这是扩音的其它条件无法再变时,系统增音最有效的方法。移频增音就是对话筒信号移频2-8Hz,使扬声器声场馈人传声器之后,无法在原频谱上形成反馈。当然,移频增音并不能彻底抑制啸叫,只能使系统的传声增益提升约6dB。相对地讲,当系统的频率范围很大,或扩音现场的混响时间很长时,移频处理的增音效果就会越好,有时传声增益甚至可达9dB以上。
    由于移频增音会产生频率变化,因此在音乐表演当中很容易被察觉,所以此种处理方法一般只能用于语言扩音。调相
    扩声系统的自激状态,其反馈回路必须是正反馈,如果对系统的话筒信号予以调相处理,自激的相位条件就会被破坏,这就是调相增音的理论基础。
    实验表明,相位偏差值在140-范围内,系统稳定度最佳;并且,调制的频率越高,稳定性也越好。但过高的调制频率,会使处理后的音响产生可感觉到的畸变。为使调相处理到不被察觉的程度,其调相频率的最大允许值是4-4.5Hz。
    调相对传声增益的提升量并不很大,通常只有5dB左右。
    延时
    延时对扩声系统信号回授的阻断作用很容易理解,它就像是先对话筒信号予以录音,过一段时间再行播放一样。依此方式可避免扩声系统啸叫的场合也有一些,例如美式橄榄球的场内裁判话筒拾音,就是先对话筒拾取的信号加以录音,录完后再予播放。这样处理无论系统音量开得多大,也不会产生自激。当然,这是因为裁判的自发话内容很短,才有可能使用上述方法来阻断反馈的形成。
    延时对传声反馈的阻断作用,在延时时间大于50ms就有效果,当然,必须是在话筒的直达信号完全关闭时,才有效果,此时,话筒拾音的梳状滤波效应将减到最弱的程度,并且当系统的传声增益大于1时,系统也不会啸叫,而只是产生逐渐上升的延时回声。
    延时对系统自激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使自激建立的过程比较平缓。这样,调音师便有机会在系统自激初期还不太明显时降低音量。
    频率均衡
    由于厅堂声场的声学谐振作用,扩声系统的话筒从拾音到放出声场,其频率响应并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而是起伏很大的一条曲线。就一般情况而言,厅堂的频率响应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可达10dB。因此,用房间均衡器对其频响加以均衡,不但可使各频段的自激增益值互相一致,又可使系统的传声增益提升至少6dB。其调整方法如下:
    在系统的功放器前串入房间均衡器,并将话筒定位后,打开系统,将均衡器各频段钮子调到0dB;逐渐开大功放器音量,至系统正好不自激的位置,再将均衡器上的各钮子从低频的第一个钮开始,向上调到正好自激的位置,再下调3dB,然后再依次调整各频段的钮子,都是调到正好自激的位置后,再下调3dB,至所有频段都调完后即可。
    频率均衡的功能设置,主要是为了均衡房间的传输响应。由于一般厅堂的传输响应特性曲线十分复杂,所以房间均衡器的频段取点必须足够多,最好使用21段以上的均衡器。如果用用10段或5段均衡器,则均衡后的频响可能比不均衡还糟。即使是用21段的均衡器,处理后的音响效果也有一定的失真。在这方面,有一个经验性的说法,就是使用提升房间谷点的方法比衰减峰点在听音效果上更缺乏自然感。
    当然,对房间传输响应的均衡处理,通常都无法兼顾到百感效果方面的频率补偿,而当房间均衡与音色补偿之间有冲突时,此法就不太适用了。此时,可使用陷波的方式抑制啸叫。
    实际上,扩声系统在出现回授自激时,其频率只是固定于某一点上的纯音,所以,只要用一频带很窄的陷波器将此频率切除,即可抑制系统啸叫。介绍一种反馈抑制器
    目前人们研制出了一种声频反馈自动抑制装置,就是通过陷波抑制啸叫的。例如SabineFBX系列反馈抑制器,它是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9段窄带自动压限装置,当系统出现反馈自激时,此装置可以在半秒钟之内自动检测出反馈自激频率,并将陷波器设定在此频率上,从而达到抑制系统产生啸叫的目的。
    此装置可以较好地区别反馈自激信号与音乐信号,以使这种处理不致破坏音源节目信号,其陷波宽度可以是1/5倍频程或1/10倍频程。如此之窄的陷波频段,几乎不会对复音的响度以及音色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纯音音源来说,丢失某些音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反馈抑制器是目前抑制扩声系统啸叫最先进的设备。现将SabineFBX-1802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技术参数
    双通道,每通道9组独立的陷波器,每组陷波器的中点频率可在20Hz-20kHZ内自动调整。
    陷波器带宽:1/10或1/5倍频程
    陷波器深度:最大-30dB
    频率跟踪分辨力:1Hz
    动作时间:0.4s(@1kHz)
    信噪比:大于100dB
    总谐波失真:小于0.02%(1kHz正弦波23dBv)
    动态范围:大于100dB
    2.使用方法
    BYPASS:旁通开关。打开后设备电源同时关断。
    CHANA、B:通道A、B电平控制。设备工作时,此旋钮应置于LEVEL指示器上的CLIP灯正好熄灭的位置。
    REST:复位键。设备的内存总是存有最近一次的系统状态参数,所以设备在最初使用时,应先按下此复位键(保持4s),以使设备内存复零。
    SETTOTALNO.:陷波器数目设置键。如果不需要9组陷波器,可通过此键选择。
    LOCKFLXED:陷波器深度销定键。当扩音系统的传声增益不再增大,声反馈系数不再变化时,按下此键以减弱设备对音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FIFTHOCT:1/5倍频程键。此键用于选择陷波器的宽度,有l/5倍频程和1/10情频程两种状态,对于音质要求较高的音乐扩音场合,应选择1/10倍频程挡,以使其负面影响减到最小程度;而对于一般语言扩音,则可选择1/5倍频程挡,以使系统的传声增益提高到更高。
    反馈抑制器可以使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提高6-9dB。由于它对音乐节目信号仍有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因而在使用时,最好是只串联于可产生声反馈(如电吉它、话筒等)的音源通道里,而它不能联接于调音台的效果母线系统上。由于此类设备属近期研制的设备,所以大多数台子没有适应插接此类设备的母线系统,在此,我们可以使用两台调音台,一台专门用于传声器、电吉它、电倍司等能产生声反馈的音源,其混频信号经反馈抑制器处理后,送人第二台的输入端,并在第二台调音台上与其它音源信号混合成节目信号播放出去。
    当然,一些功能复杂的带编组调音台,其编组通道也可用于反馈抑制器,例如美国的MACKIE8编组调音台,此类台子的编组通道上有一MIX按钮,它可以关断编组通道进入主输出通道的信号,而编组通道上的直接输出接口上的信号则不会被切断。此时,我们就可以将输入通道上需要反馈抑制器处理的信号编入相同的两路(立体声)编组母线上,其混频信号经编组输出接口送出,由反馈抑制器处理后,即可送入输入通道,在主输出母线上与其它信号混音成为节目信号。
公共广播系统中麦克风的使用技巧
公共广播系统通常使用可靠性高、动态大的低中阻型心型,指向动圈话筒。
    电容式麦克风灵敏度极高,能够清楚的重现声音。前方接收的声音,增益最大。可以过滤来自四周的杂音,极适合在背景杂音多的环境使用。我们可以了解指向性麦克风在各方向的增益都不同,前方最大,两侧渐减,后方最小。在电气规格上,我们称它有较高的Fr比(Front to Random response index)。为使麦克风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必须先了解一些麦克风使用技巧。
1、演说者距离麦克风的最佳位置是15~40公分。
    如果距离太近,演说者的低音部分会因音量过大而失真。如果距离太近,会产生“近场效应”其表现是增加了过多的低音,讲话含混不清,严重的则完全听不清。但如果背景杂音太大,有时不得不靠近话筒讲话。此时可选用可衰减低音的话筒,较好的麦克风设计有内藏低音衰减装置,能够减低因太贴近麦克风所产生的失真困扰。如果没有这种话筒,在放大器上压缩低音也很有帮助。
如果演说者必须以较远距离讲话,则麦克风会同时收录空间里的其他声音,因而影响演说的清晰度。如果麦克风与扬声器同在一室,则扬声器所传出的声音会被麦克风收入之后并重复放大,情况则更为糟糕,最后可能会出现回声啸叫。
2、麦克风应该对准嘴部,至一直线。
    由于指向性麦克风接收来自直线方向的声音灵敏度最大,所以演说者在说话时最好将麦克风对准嘴部,至一直线,以避免音效变差。
3、说话时尽量保持一定音量。
    在公共广播系统中,亦可采用音量限制器,以保护扩大器。音量限制器可以帮助使用者控制麦克风输出音量,避免突然地音量失控,吓坏了听众,或损及音响设备。
    音量限制器的功用不在「校正」演说者因抑扬顿挫,而是在帮助演说者以清楚而且平缓的音调,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
调音台教程之信号处理设备之反馈抑制器
   反馈抑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扩声系统声反馈,消除啸叫声的一种设备。
    (一)传声增益与反馈
    1.传声增益
    所谓传声增益(GT)是指观众席上的声压级与话筒处的声压级之差。传声增益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扩声音质和效率,许多环境下要求扩声系统有足够的音量,微弱的音量听众无法听清,从而使信息的传递和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根据传声增益的定义,可表达成:
    式中,P观众为观众席上的声压;P话筒为话筒处的声压;P0为标准声压。
    对良好的扩声系统来说,其传声增益必须大于-6dB以上。传声增益与扩声设备、扩声环境、声场布局密切相关。
    2.声反馈
    话筒介入扩声系统,在提高扩声系统放声功率过程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直接或间接(声反射)的方式又进入话筒,使整个扩声系统形成正反馈,即声反馈现象。它能产生声衰变或啸叫,限制了传声增益的提高。声反馈的现象对扩声极为不利,它破坏了整体扩声效果,同时,声反馈信号很大,容易造成扩声设备的损坏,尤其对功放、音箱,使功放过载烧毁,使音箱高频单元损坏。扩声系统一旦出现声反馈,系统的扩声功率便无法再提高,放声功率受限,机器交通无法正常发挥。
    声反馈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扩声环境太差,建筑声学设计不合理,存在声聚集问题。
    (2)扬声器布局不当,演员使用话筒,直接进入声辐射区。
    (3)电声设备选择匹配不当,设备之间连接欠佳,存在虚焊问题。
    (4)扩声系统调试不好,有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稍有干扰,就自激。
    为了减少声反馈的现象出现,首先,应考虑扩声环境的改善,增加吸声材料,减弱声反射。其次,合理安排扬声器的摆放位置,避免话筒直接对准声辐射区。认真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正确连接,牢固焊接点。设备的匹配、技术指标也应在相同的档次上。系统统调过程,避免有些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如果,经过上述调节之后,仍存在啸叫现象,可考虑在扩声系统中增加反馈抑制器。
    (二)反馈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目前,世界上生产反馈抑制器的厂家不少,有美国的Sabine,日本的Roland和Sony,德国的Behringer。总的说来,其工作原理是相同的。输入信号经放大后产生的放大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检测器不断扫描,将声反馈信号捡拾,因为声反馈信号与音乐信号有所不同,声反馈信号的特点是开始时,不断增长,然后保持一定电平。把这种信号找到,由中央处理器立即告知数字信号处理器去设定频率,并在数字滤波器中找到此频率点给予数字衰减。其衰减量在-40dB左右,滤波带宽可调,从1/60倍频程~1/5倍频程。反馈抑制器使用得当,可使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提高6dB~12dB。
    在扩声系统中,反馈抑制器通常连接在均衡器之后,这时均衡器仅作为音质的均衡补偿,而反馈抑制器用于啸叫声的抑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反馈抑制器放在话筒的输入通道上。目前,常用的声反馈抑制器有Sabine公司的FBX-1802(双路);Behringer公司的DSP-1100;Roland公司的AP-700;SONY公司的FR-300。
中小型演出时合唱的话筒怎么摆设
通常,中小型演出在企事业单位的活动中较常遇到,这类演出群体相对较多合唱的节目发生。合唱话筒的摆设对拾取整个声音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应以不同情况获得最佳的声音效果来选定数量、摆布方式。
    一、合唱话筒(电容式)的选用及摆布、数量等是根据节目实际需求与现场扩音质量来确定的。
    1、先确定合唱队伍的节目拾音需求,如:有没有分高中低音声部队伍,有没有男女声二重唱等等。
    2、分析扩音声场及合唱话筒性能,如:如何补偿由于室内外各种噪声或近距离呼吸时的噪声产生的影响,合唱话筒的指向性是心型,还是超心型等等。
    3、现场扩音在合唱话筒拾音后声压能否达到所需声压,如:调整话筒角度、高度、拾音距离、扩音场所总功率是否足够等等。
    4、很多时候,合唱队伍人员的演出唱质素高低也直接影响话筒的数量与摆布方式,控制人员在保证声压足够的情况下认真调整电平,要特别注意声反馈的产生及不同区域的拾音平衡。
    二、演出时使用电容话筒进行合唱拾音,应注意几个问题:
    1、主扩音功率要足够;
    2、摆放位置尽量远离音箱,如果合唱演员不是很专业,话筒数量有限,注意将话筒尽量靠近演员。非特殊的拾音要求,尽可能不要超过舞台两侧音箱的位置,并且保持一定的距离(2米以上为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减少拾音器与发音体的距离,此举可以增强传声增益,让调音师有更多的信号电平余量去调整现场声压与音色;
    3、电容咪啸叫普便集中在中低频段,特别对低频更为敏感,而设备的声场调整设备以均衡为主,此时应当将所有拾音话筒的调音标准取电容咪拾音为调试标准,利用拾音器与现场声压的配合,(将电容话筒靠近音箱依设备与调音能力而定,一般采取2~3米位置进行。控制好电平,在主均衡上进行音场处理后,将电容咪摆回原位,这种调试方式往往能让调音台推子有足够的“余量”去满足最佳信号的输出),尽可能地通过均衡器找到啸叫点,并将其衰减3~6个DB,确保演出期间此频段的声反馈可能性降低。调整完毕后在调音台上再进行各种拾音话筒针对性的音色微调便可。
    4、室内进行合唱拾音,返送系统设备不够完善的话,一般返听音箱不给人声,只给伴奏音乐,这样可以减少声反馈的形成。如果系统较好的状态下,可以适当进行人声返送。针对不同的合唱节目需求,使用不同指向性的拾音器。同时也应注意拾音角度与音箱音源辐射角度、演出场所反射声角度的判断。
    专业人员的建议:
    1、现场演出,首先应该考虑合唱队伍有多少“声部”、每个声部有多少人,话筒数量不应少于声部数(当然每个声部能有2个话筒更好)。
    2、就像乐队一样,每个声部也有他们的“首席”,话筒当然要指向首席;因为是合唱,也一定要有“群感”,话筒还应该要兼顾该声部的其他人(就是说不应近距离拾音)。
    3、领唱可考虑专用话筒,应近距离拾音。
    比如用797的NT-1或者AKGC3000B的话,在合唱队前面摆一排,每只话筒间隔约3米,收前排的话筒高度约1.5米-1.8米,收后排的高度1.8-2米,领唱的前面专门摆一只或两只。按合唱的声部来布置话筒,这样也便于调音师对各声部进行电平和频率均衡。
演出前怎么利用均衡器快速地找到啸叫点
根据演出的节目需要,先选择适合找反馈点的拾音话筒。再依演出所需声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1、话筒:有节目使用电容式话筒的话,扩音系统用电容话筒查反馈点。如果没有,用动圈话筒。
    2、距离:电容话筒与主音箱平行摆放,相隔3~5米,动圈话筒对住主扩声音箱,相隔2~4米。
    3、检查音箱单元相位是否正常,检查系统连接是否正常,主扩声音箱能否保证预想的声压。
    4、要记住哦,只需用均衡的一个声道(L或R)去找反馈点就行了,最好用双31的,调整完了一个声道后,再将另一个声道对回去。
    5、均衡推子全设在0DB或-3DB处,微整好其它周边的正常电平旋扭(包括均衡),统调好调音台的电平(主推为0DB、单路推杆尽量保证在0DB、增益根据信号源而调整),使声音处在临界啸叫状态,然后开始在均衡处一段一段找反馈点。(以3DB或更少的量慢慢推,遇到啸叫要速迅拉下。)
    6、电容话筒中低频容易叫,动圈话筒中频与中高频容易叫,还要依现场的实际声场为判断标准。
    7、往上推一点点就容易叫的频点,降下3~6DB,往上推3DB以上开始叫的频点,暂保持在均衡原处或慢慢推上一点。往上推3DB以上不叫的频点,提升3DB左右或以上。同时根据音色的要求(对频率的认识)进行提升或衰减。调完一次后,再来几个回合确认,因为某些频点会受泛音的影响。
    8、如果此时能保证声压,无需进行太的动作,只需要调音台进行高中低的调整就可以了。如果声压不够,就要在第一次调好的基础上,再来一遍,如此类推,直至达到你的设备能承受的声压为止。
    容易啸叫的频点因声场的不同而不同,依设备的品质好坏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常在一些固定的场合操作,必然有常遇到的啸叫点。
如何解决声反馈问题之我见
    声反馈啸叫是一种扩声系统(P.A.)中经常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他是扩声系统所特有的声学问题,对于声音再现来说真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从事专业音响的人尤其是现场扩声专业的人,对声反馈啸叫真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由于声反馈啸叫而引来的麻烦举不胜举,广大专业音响工作者为了消除它几乎是绞尽了脑汁,但是,仍不可能将声反馈全面消除掉。
    声反馈产生的原因
    声反馈是声音能量的一部分通过声传播的方式传到话筒而引起的啸叫现象,在没有出现啸叫的临界状态,会出现振铃声,此时一般也认为存在声反馈现象,将音量衰减6dB后,定义为无声反馈现象发生。
    扩声系统声反馈啸叫的出现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话筒与音箱同时使用;
    (2)音响放送的声音能够通过空间传到话筒;
    (3)音箱发出的声音能量足够大、话筒的拾音灵敏度足够高。
    在扩声系统中当使用话筒拾音时,由于话筒的拾音区域与音箱的放音区域不可能采取声隔离措施,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中而导致声反馈。一般来说,只有在扩声系统中才存在声反馈啸叫问题,在录音和还原系统中根本不具备产生声反馈啸叫的条件。如录音系统中只有监听用音箱,录音棚中花筒的使用区域与监听音箱的放音区域是互相隔离的,不具备声音回授的条件;而在电影还声系统中几乎不使用话筒,即使遇而使用话筒,也在放映室中作语音近讲拾音,放映音箱距话筒很远,所以也就不可能发生声反馈情况。
    扩声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某些频率的声音过强,当提升话筒录音量时,由于这些过强的频率先到达声反馈所需要的强度条件,如果该频率的反馈类型恰恰为正反馈,则必然在此频率上出现自激振荡现象,自激振荡的频率的高低,表现为啸叫声音音调的高低不同,总体来说,导致系统中某些频率过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房间由于共振和声反射等原因使得房间中某些声音的频率过强
    任何一个房间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声学共振腔体,共振会使某些频率的声音被格外地加强。建筑声学告诉我们,不同体型和容积的房间简正共振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房间的共振频率;还有,吸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反射和吸收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吸音系数差异很大,吸声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对不同频率的吸收不尽相同。故房间的声学状况对于声反馈啸叫来说,作用不可低估。
    2、音箱频率响应的起伏与振铃模态
    音箱的发音单元为扬声器,由于材料和结构等多方面原因,任何一个扬声器都不可能保证频率响应曲线绝对平直,肯定会有某些频率为峰的情况,而且频率响应绝对平直的扬声器也不见得十分好听。基于此,在音箱放音时,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就会出现某些频率声音过强的现象,这个过强频率的声音就可能造成声反馈啸叫。扬声器安装在音箱中,音箱腔体的机械共振和腔体的声学共振会产生一种振铃模态--RM,音箱存在的振铃模态会导致声染色的发生,也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某些频率成分过强,在这些频率上产生声反馈啸叫并非不可能。
3、话筒对某些频率的拾音灵敏度过高
    话筒的频率响应特征是决定话筒声音风格和适用范围的重要条件,与扬声器一样,话筒的频率响应曲线也不可能保证绝对平直,对某些频率的拾音灵敏度过高的情况再所难免。这就是说,话筒对于各个频率的拾取来说不能一视同仁,这就会造成对某些频率的声音输出过强的问题,其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这些频率声音出现声反馈现象。一般来说,话筒的高频灵敏度偏高,故更容易在高频产生啸叫。
    声反馈的危害
    声反馈现象一旦发生轻者会造成话筒路音量无法调得很大,调大后啸叫非常严重,对现场演出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或话筒声音开大后出现声音振铃现象(即位于声反馈临界点时话筒声音的尾音现象),声音存在混响感,破坏音质;重着导致音箱或功率放大器由于信号过强而烧毁,使演出无法正常进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从音响事故等级来看,全无声和声反馈啸叫属于最大的事故,故音箱师要进最大的可能,避免声反馈现象的发生,以保证现场扩声的正常进行。
    能否将声反馈啸叫充分抑制是衡量一个括声专业音响师调音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音响师应该知道那些方法可以将声反馈充分抑制掉。因为啸叫抑制得好,用话筒演奏和演唱时音量就可以开得很大,演唱者和演奏者就满意;否则演唱声被伴奏音乐压住,听不清楚,或无法充分将话筒声音扩大,一旦将音量开大就会出现啸叫,令人十分扫兴。
    由于声反馈啸叫而烧毁音箱高音头的情况不胜枚举,因为在声反馈状态下,信号将很强,会使功放出现削波失真,削波失真就产生大量的高频谐波,这些高频谐波送入音箱高音单元后,高音单元无法承受如此强大的高频信号,就会造成音圈电流过大烧毁的情况;再说,声反馈状态下,功放会由于输出过大而发生过载,在过载状态下,功率放大器极有可能烧毁。
    综上所述,声反馈对于扩声系统来说是最大的敌人,音响师要充分认识到他的危害,声反馈不仅使声音效果不好,还会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影响现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很多重要的现场演出由于声反馈啸叫问题,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故音响师要了解声反馈发生的机理,掌握抑制或消除声反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音响师。
    声反馈的抑制方法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2

听众

-1503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0640
 楼主| 发表于 2005-1-3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括声实践中,音响师们总结出了许多抑制音响系统声反馈的方法,建筑声学专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消除声反馈的措施,电声技术专家们研制和开发了多种电声设备,以减少声反馈现象的发生,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抑制、减少和消除声反馈啸叫的方法。
    1、使音箱的声音不容易传到话筒中之所以出现声反馈就是音箱发出的声音传到了话筒中,如果想办法使音箱发出的声音不容易传到话筒中,就可以减少声反馈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让话筒远离音箱。
    这种方法在歌舞厅很难实现,因为歌舞厅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如果这样做势必回受到条件的限制。但在剧场或大型演出场所中,这种方法会有一定作用,如可以考虑可以将话筒吊在乐队或舞台上方拾音,这样既可以保证话筒距离声源够近,也可以尽可能使话筒与音箱远离(2)减少话筒路的音量。
    这样做会带来演唱或乐队拾音量的损失,话筒路阴凉受到限制,演出效果受到影响但有时音响师不得不采取减少音量的下策,根据演出情况实时控制音量的大小当有振铃现象发生时,要及时将音量拉下来,以避免出现啸叫。演员手持或佩带话筒经过音箱前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声反馈啸叫。
    如果调音台的参量均衡器带Q值调节,可以采取音量补偿措施对话筒的声音加以适当补偿,方法是:将均衡器的频带调到话筒拾音音源声音的频带范围,将此频带进行进行提升处理,出现啸叫前立刻停止。
    (3)利用音箱和话筒的指向特性。
    这一条往往会起到一定作用,大家知道话筒和音量都具有指向性,如果话筒的使用位置不位于音箱声音的辐射区域,音箱的声音就不容易传到话筒中:同样道理,如果音箱没有位于话筒的拾音区域,那么话筒就很难拾取到音箱的声音。所以,在使用话筒时最好不要让其与音箱正对;或者话筒应尽量避开音箱的放音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当调整音箱的角度,使音箱的声辐射区域尽量不覆盖话筒的使用区域,也可以要求演唱者避开音箱的放音区域。
    2、使用能抑制反馈的声处理设备消除声反馈,也可以通过声音信号的处理来解决,目前,各电声设备生产厂家研制了多种可以抑制声反馈的设备:
    (1)频移器。
    这是一种可以改变声音频率的设备,工作原理类似变调器,它能够将声音信号增加5Hz,破坏了产生声反馈的条件,从而抑制了声反馈。但是,该设备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语言扩声时使用起来效果很好,对声音破坏很小,但是在演唱和乐器中就会很明显的声音变调感。这是因为语言的频率范围是在130至350赫兹之间,仅仅5Hz频率的变化不会使人们有明显的音调变高感觉,但是在声乐和器乐扩声时就会有变调的感觉了,因为声乐和器乐的下限频率为20Hz左右,5Hz的音调变化人耳已经明显的感觉出来了。   
    (2)均衡器和反馈抑制器。
    这两种设备都可以有效地衰减反馈频率点的增益(拉馈点),扩声系统之所以产生声反馈,肯定是因为系统中某些频率的信号过强,如果衰减这些过强的频率就能抑制住声反馈。均衡器与反馈抑制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均衡器需要音响师根据啸叫的频率手工将馈点拉下来;而反馈抑制器则毋须音响师动手,它可以自动发现声反馈频率并将其衰减下来,衰减的频带宽度和衰减量由机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几乎不会对音乐造成任何影响,还会使话筒拾取的声音变得好听。
    (3)压限器。
    压限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弱自动改变输出信号放大量(增益)的设备。用于抑制声反馈时可以将压缩比调到。:1(此时它为限制器),将阂值调到反馈临界点。这样,当音量大到即将产生声反馈时,声音信号强度超过7I阀值,强度不会再继续增加,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声反馈了。但是采用压限器抑制声反馈会带来声音动态损失,故应尽量少用这种方法。
    3、搞好房间建筑声学设计
房间出现声染色是导致声反馈啸叫的最主要的声学原因,房间建声条件不好,会导致严重的声反馈情况。如前所述,作为一个腔体的房间,产生声学共振是不可避免的,而共振会使声音中的某些频率得到加强,在这个频率上产生声反馈啸叫是理所当然的。消除房间声染色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减少简正共振现象的发生。在建筑声学设计中,有许多种减少和消除室内简正共振现象的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有关建筑声学书籍,本文不再赘述。
    室内存在凹面反射也是导致声反馈的主要原因,凹面反射会引起声聚焦现象的发生,而声聚焦会导致声场内局部音量过强,当话筒在位于声聚焦的区域拾音时,由于声音能量的回授量很大,极有可能发生声反馈啸叫现象。室内设计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凹面反射情况,如果房间中存在无法克服的凹面,可以将凹面作成漫反射结构,由凹凸不平面组成,这对减少和抑制声反馈有积极的意义。在选择室内装修材料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吸音材料和吸音结构对各个频率吸收(反射)均匀的问题,以减少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反射或吸收不-致的情况,这不仅对房间的频率响应特性的改善有好处.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消除声染色现象。
    4、合理选用音箱
    音箱的某些声学特性对声反馈有重要的作用、这些特性包括音箱的指向特性和频响特性,其指标将决定音箱在使用时声反馈的严重程度,音箱选用得当,声反馈啸叫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音箱的指向特性是音箱各个方向声音辐射的能力,指向角度大的音箱,音箱发出的声音容易直接送到话筒中,声反馈啸叫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指向角度小的音箱,减少了音箱声音直接回授到话筒的可能性,声反馈就不大容易发生。所以、在满足听音区域声音覆盖的前提下,选择指向角度小的音箱对于减少声反馈发生来说将更为有利。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影响音箱频率响应特性的原因主要有扬声器的频率特性和音箱的娠铃模态(RM)。购买音箱时,在保证音色和音质的前提下、可考虑挑选频率响应曲线平坦且无明显峰凸的音箱,因为过强的频率峰凸极有可能诱发声反馈啸叫。1998年。美国EV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振铃模态退偶技术一RMD,它的英文BjnglVdeDecOUPLing的字头缩写,采用振动阻尼和声学吸收的方法旨在消除音箱的腔体声学共振和箱体的机械共振、减少声染色,使用带有RMD技术的音箱,不仅再现音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声反馈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5、合理选用话筒
    话筒的主要作用是拎取声音信息,在拾取声音信息时应尽可能做到拾取想要拾取的声音,避免拾取到不需要拾取的声音,这不仅对于提高拾取的声音质量大有稗益,而且也可以减少声反馈的发生。
    话筒的灵敏度高低对于声反馈啸叫的影响力最大,灵敏度高的话筒(如电容话筒)就容易产生声反馈啸叫,而灵敏度低的话筒(如动圈式话筒)就不太容易产生声反馈啸叫。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灵敏度较低的话筒拾音,但是,有时在拾取较弱声音和较远拾音时,不得不使用多只灵敏度较高的话筒拾音,这时,音响师一定要有无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否则声反馈啸叫可能会对演出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指向性是话筒对于不同角度声音的接收能力,指向角度大,拾音区域广泛、但也容易将扩声场的声音拾取下来,造成声反馈啸叫,如压力区话筒(PZbt)由于拾音角度大(可达120度),就很容易产生啸叫;话筒指向性从指向角度方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有强指向、双向(90度)、锐心形(105度)、超心形(115度)、心形(131度)和无指向性(360度)等多种。
从抑制声反馈的角度来看,指向角度越小越好,有些话筒说明书上标明具有轴外排斥特性,也就是它的指向角度比较锐直,有良好的抑制声反馈的性能。话筒指向特性的选取切忌失之偏颇、因为指向角度太小会造成拾音区域也相应减小,所以在选择话筒指向性时要综合考虑,不要顾此失彼。
    话筒拾音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出现峰凸也会引起声反馈啸叫,话筒的频率响应为话筒输出信号随频率变化情况,假如话筒拾取的声音各频率音量一致,由于话筒的频率特性曲线不平坦,话筒输出信号肯定不会在各频率上完全一样,致使输出信号在某些频率上过强,这就为声反馈啸叫提供了条件。在挑选话筒时应注意其频率响应特性,尽可能不要有明显的峰凸,很多好牌子的话筒在出厂时要经过频率响应曲线的测试,并经过责任工程师签字,因为即使是同一型号的话筒,其频率响应曲线也是有一定差异的。
    与声反馈啸叫做不懈的抗争是音响工作者的责任,随着音响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除和抑制声反馈的丰段将会越来越多,但是,从理论上讲,扩声系统根本消除声反馈现象也是不很现实的。笔者认为,对于声反馈啸叫,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不能苛求绝对的效果,只要通过努力,能够使声反馈减少到不足以影响演出质量的程度,就可以说声反馈抑制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均衡器和激励器在扩声系统中的连接和使用
激励器、均衡器在扩声系统中的连接是非常灵活的,下面举例说明:
    (1)串联在调音台输出的主通道(左右声道)上
    ①均衡器的调节:
    a.用推拉键对扩声环境进行频响补偿,弥补环境扩声中的听音缺陷(房间均衡处理)。
    b.抑制反馈啸叫频率,找到啸叫频率,做12dB衰减,使整体扩声增益提高。不过,不要超过3个频点,否则,会影响整体的扩声均衡。
    c.利用面板上的低切键按钮可把200Hz以下的频率切除,防止低频共振或话筒跌落引起的低音冲击,损坏功放或音箱。
    d.在噪声环境下,讲话扩声,用推拉键可以剪辑声音,使声音更租透彻宏亮,噪声较低。
    ②激励器的调节:用于综合声音的补偿,主要针对音乐声和演唱声进行。先进行高频和泛音补偿,再进行低音补偿。关闭低音旋钮,将调谐旋钮放在12点位置,调混合比例直到镶边声出现,再调节调谐旋钮,使声音明亮,清晰,再调混合比例,使镶边声不出现。接着适度调节低音流量和保持时间,直至满意为止。
    (2)利用调音台上输入部件INS插孔或左右声道输出部分、编组输出部分的INS插孔,将该路上的声音信号通过相应的放大调节后,从大三芯插头的芯线引出,送到均衡器上进行频响补偿或送到激励器上作音色补偿。经过它们加工补偿的声音信号再引到大三芯插头的环上,送回调音台。
    (3)按照效果机与调音台的连接方式将均衡器、激励器接在调音台上,单独对某些声音信号进行音量、音调、音色、音品的加工或补偿。
避免啸叫及演唱话筒音色调节
1、避免啸叫:
    监听系统,按第一步里面的方法调好一只话筒的电平,先不加调音台的话筒均衡,调音台通道推杆放在0的摆位是否合理了。
    调完监听的啸叫点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调节主扩声系统,如果主扩声是双声道系统,先关闭一个通道,推调音台的输入推子,逐渐加大音量来找啸叫点。调好一个通道后,关掉这个通道调另一个,两边都调好后,再把两个通道同时推起来再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啸叫点,再通过均衡器消除。
2、在啸叫问题得到解决后,进行话筒音色的调节分贝位置(如果给舞台监听的信号是取自推子后辅助输出就这样做)。话筒放到舞台上主要位置,打开监听输出总控(AUX)逐渐推高输出,等话筒引起某个频段啸叫后,微调AUX旋钮使啸叫稳定在某个音量水平上,然后调整对应的均衡器,使这个频段的啸叫消除,再继续提高音量,等另一个频段的啸叫产生后,再通过调节均衡器消除,依此类推,等调音台输出电平推杆或AUX旋钮调整到正常位置(比如0dB),话筒不再产生啸叫了,OK,拉下调音台推子。此方法用于找出声场内容易引起共振的啸叫点,然后适当降低话筒通道的电平,找个人上台对着话筒讲话,再逐渐提高话筒音量到正常位置,如果还有啸叫的,再通过均衡器消除。操作要点:一定要控制好电平,让啸叫出现后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后再调节就比较准确。操作一定要慢,不然一叫起来,就没办法逐个找到正确的啸叫点了。房间内的共振点一般都在5-6个点左右,如果反馈点过多,那就需要检查音箱。
    人声话筒:用一只品质比较高的话筒作为参考,(我推荐使用SHURE BETA87A),调节话筒输入通道的均衡,使使用的话筒的音色尽量接近用来参照的高品质话筒,详细方法参阅我以前发的帖子。完成这一步后,话筒音色一般都能满足大部分演员的要求,然后让演员对话筒试音,按演员的要求,对调音台通道均衡做适当的微调即可。
    加效果:话筒原音色调整好后,可以把混响加入,用效果器选择合适的效果类型,打开调音台的对应的AUX输出,同时调整效果器输入电平和调音台辅助输出电平,对话筒讲话,看输出到效果器的信号是否过大或者过小,一般把此信号控制在0分贝。效果器混合比设置为100%,然后逐渐开大效果器的输出电平,检测输出回调音台的电平是否正常,如果正常了,逐渐加大效果器返回的旋钮,根据演员的要求,把效果器的量设置到合适的水平。加效果以后,由于人工混响的存在,可能产生新的啸叫点,一般容易在低频段出现第一个啸叫点,最好效果器返回是接入到调音台的线路输入的,这时就可以调节这个输入通道的均衡来消除啸叫。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8 18:30 , Processed in 0.04081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