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一首歌曲配弹即兴伴奏不仅仅是单一的运用和弦与音型,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核心,更好地表达音乐。现在,我们从以下几种风格的歌曲来看看如何对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 ~6 s) T, K$ b
' y2 a7 }. K5 a# J+ K( S: g一、儿童歌曲5 S, s. C. @* S
" {2 `8 ^3 z! P, `3 Q# P0 w [
为儿童歌曲配伴奏,一定要有利于儿童歌唱,这类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主要是应该与儿童单纯、活泼的特点相适应,形象要鲜明。学习儿童歌曲的一般都是小学低段的孩子(1—2年级)。因为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会很模糊,因此,在弹伴奏时最好带上旋律,左手可根据节拍做出不同的伴奏织体。! V3 h3 v. }" u3 {4 O6 j
( n0 g6 K' K& E% A2 }4 t4 I$ E* P5 X5 ^ N* v( T/ ~7 `
! h3 {5 k5 H! v9 W% U" I/ h, e; r0 e; _3 d
二、进行曲
% K1 N- M" z5 l7 v
' B$ d0 I! G) r7 j: P进行曲是用于列队行进时的一种音乐体裁。情绪激昂,节奏强弱分明,其主要特征是结构方整,速度适中,如同行进中的步伐节奏,铿锵有力。常常用附点音符来增强旋律的紧张度和推动力,给演唱者一种豪情满怀、奋勇前进的情绪。音乐形象十分鲜明。8 j# F. n* ?# I& |! d; S
9 x& c2 u1 ? W0 S' c) i* F% f3 T+ K( p
/ |* b) ], h( T, w- T# \* X+ t
6 x- Q o& r5 w5 N
! W0 h# Q2 Z. |# w+ {
三、舞蹈性歌曲
$ ], Z2 ]1 {& f. _4 X
0 S* X2 j1 l. W舞蹈性歌曲泛指能够载歌载舞的歌曲。有些歌曲与舞蹈动作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说藏族的弦子等,其音乐都具有舞蹈的特点。在儿童歌曲中,也有许多具有舞蹈特点的歌曲,如《娃哈哈》,这种节奏感十分鲜明,让孩子们听了之后会不由自主地跟上节拍拍手、跺脚。舞蹈性歌曲的结构方整,情绪比较热烈,在弹伴奏时要注意力度、速度的把握。
- {: x3 f% Q* q! Q
7 p4 k0 _3 J4 I1 g9 h) A; ]6 T0 K. g1 k* i1 T% Y
四、抒情性歌曲
1 e& M0 X u* f( S1 ^( o/ ?" o9 g. |2 [$ |2 l5 [( m. ?9 H# Q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体裁,抒情性歌曲的特点是:在旋律、节拍、节奏、力度等方面都比较自由,内在的情感十分丰富细腻。它有赞歌、叙事曲、夜曲、摇篮曲等多种形式,表现手法多样,伴奏时一般采用分解和弦、琶音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境和色彩,常用不带旋律的伴奏音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