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n( U7 [4 K' m 网上流传耳机是细菌的温床,一旦戴上耳机,耳朵里的空气难以流通,温度也随之升高,耳塞表面的细菌将因此快速繁殖,不利于耳朵健康。这个传言是否真实?为此,MacaW小编查找资料,查看到以下报道:
7 V2 ?/ `0 ?( q9 }. z
& `+ N) C! }# g5 M) R, a+ o$ e多数市民从未清洗耳机; R& }) N. e! G5 S5 O
5 O- ~) _- v* }+ t, T. N进行实验之前,进行了随机采访。一位群众说,她很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使用耳机的频率也很高,但从未对耳机进行过清洗,“应该不会有多少细菌吧?”
* A/ E0 v& L% U5 j$ ]; y/ l1 `; }/ [# ]$ t: J' P
也有群众也表示,他从未清洗过耳塞,“反正耳塞是自己用,应该不会有多脏,所以觉得没必要。”不过,也有疑问:“我若是要清理,应该如何清理才好呢?用清水还是专门的消毒液?”" }6 L r! r9 Y2 b2 I3 u& e
类似的疑问,在随机采访的多数人当中都存在。只有少数市民表示,如果看到耳机上有脏东西,会用纸巾或湿巾擦拭,但也没有专门清洗的习惯。- q# Z. K7 F) d# U: a! M
9 F$ L0 I1 \, { |! c5 n1 u入耳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更易藏细菌
# L& L9 f: A# x" ~. g% o% d8 r
5 \6 B. A! M! L; T实验道具:三副用过的耳机,单耳耳塞式为1号,双耳入耳式为2号,双耳耳塞式为3号。; y- G/ L% T! H" H
4 w, `0 O' W9 D9 P
实验工具:无菌生理盐水、灭菌吸管、无菌培养皿、医用灭菌棉签等。
$ }2 O% Y; z' M# _4 N
~& E0 k* ~( i; x( s% i实验人员:南昌市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应艳(注: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负责)- m4 C& \- p$ S) i8 ]
1 i/ _5 {* F0 {& |- x2 {入耳式耳机可进入外耳道
z; }, ~( ?/ v: r( Z( X5 X+ R
三副耳机送到了检验科,其中两副耳塞式耳机,使用时卡在内耳轮,并不会探入外耳道;而另一副入耳式耳机可以直接伸进外耳道,与耳道上的皮肤接触。到底哪种耳机藏匿的细菌更多?口说无凭,实验为证。8 {# Z! P S1 E+ Y' d4 v) g
" ~: h& f1 a8 x+ S最先对1号耳机进行消毒,然后用棉签对耳机进行涂抹取样后,将棉签放进试管里,在试管中注入10毫升浓度为0.9%的无菌生理盐水,并进行振荡,这样可使棉签上的细菌均匀地混合在生理盐水中。之后,实验员从试管中取出1毫升溶液,倒在无菌平板上,再加入培养基。. ^. J0 ^3 E/ _$ p: C/ p6 _4 z
1 J8 g6 J; s4 Z( N( U; W
而2号和3号耳机,在实验开始前,实验员将两副耳机的左耳均佩戴了一个小时,右耳则保持原状。之后,实验员对2号和3号耳机也进行了取样。在3副耳机全部取好样后,实验员将5只平板放进了36℃培养箱内进行细菌培养。" c% @6 A: `# i1 C; X
8 Q, I. s% B; M: K& \6 h
佩戴1小时细菌繁殖近5倍
+ F7 W8 V+ @2 {3 N9 {- `& k& l; Z7 P7 S; L! z0 c
经过48小时培养,记者看到,5只平板中有4只有了白色斑点。实验员解释,这是经过48小时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有多少个菌落就有多少个白点。记者发现,唯一没有白点的是消毒后耳机上的采样。
3 X- K Z) D* u9 \' [+ e5 O之后,通过实验员计算发现,1号耳机无菌落;2号耳机左耳是佩戴1小时后的样品,菌落120个,右耳是无处理的耳机,菌落25个;而3号耳机左耳也是佩戴了1小时后的样品,菌落25个,而无处理的右耳菌落数是9个。由此可见,入耳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更易藏细菌。入耳式耳机在佩戴了一个小时后,细菌比之前繁殖了近5倍;而耳塞式耳机佩戴一个小时后,细菌比之前繁殖了近3倍。
$ F& X5 D0 D' |
: D% ]- {& p# r7 A& W实验员表示,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分裂时间一般20~30分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佩戴了一个小时耳机,细菌最多繁殖近5倍,若是常年不洗就会加速细菌繁殖。2 K$ U: o3 @% j, G z
) {2 V `8 g4 U% ~: N; B1 ~) x; p
耳机长时期不清理小心患病8 c S- V4 D( i) x1 O& J
$ j, P( A L, I0 Z( d7 b. X专家表示,耳机长时间没有清洗会黏附许多细菌,千万不可轻视这些细菌,虽然大家总觉得很久没清洗耳机对身体也没多大影响,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当人体抵抗力好的时候,它们不会让人生病,若某个个体抵抗力下降,它们就会让人生病。所以,为了自身健康,还是要定期对耳机等贴身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并且,自己的耳机就是给自己使用,切勿给他人使用,以免生成更多的细菌。
9 m' N" B, {3 b. n# h1 A% L0 G. M8 o) }
至于清洗方法,该负责人表示,可用质量较好的湿巾消毒,也可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擦拭,具体操作时根据耳机质量来选择消毒方法。$ {* e: R/ R9 E7 b- ~
1 _ S# V5 A/ _6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