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耳放的作用是什么?# I6 I; O* f2 N9 ]$ w$ i0 K6 ^
前言:/ f* }. |3 x. i
y# N* c: r$ y& a
“捆绑族”是随身听、耳机玩家给自己起的“雅号”,用来形容自己的随身装备。说是装备,还真一点不假,因为除了普通的随身听外,玩家们普遍为产品增加了一个耳放(此处为引子,与下文无必然前后呼应关系,亦无任何伏笔及其他隐含意义)。那么什么是耳放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耳放的解释。) ?5 a) m, o0 p2 r' |7 r
) L3 V- m/ E, P, p “耳放即耳机功率放大器,因为比较大的耳机阻抗很高,小的随身听是带不起来,推不动,就要耳放,有源的,接在音源和耳机中间”。这是百度百科的解释,虽然不够与时俱进,但也说明了基本的问题,那就是随身听推不动带不起来的耳机需要用到耳机功率放大器。4 E$ |( R3 J8 L7 y- B( F
- `0 f1 Y; c7 l6 c
: L0 O, q; K! k: ^3 O' ~$ H B% C耳放?需要么? 不需要么?' X, Q2 q3 x2 n* {4 y
! I5 i; f6 I8 |- i, t w( Q 不过耳机是不是真的需要耳放,并且如何才算是推好了耳机这个问题的标准在业内是有争论的。近期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网络资料,跟大家探讨一下耳机是否需要耳放?什么样的耳机需要耳放?如何理性的选择耳放?这三个问题。
2 O! f; T; X4 t* x5 L. O6 u+ Y. G7 m2 o* J; Z5 a& C% P- a
耳放的作用:0 @4 V0 [* N1 a" r0 j! @3 m
9 A3 M$ r8 Y2 s% S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耳放的作用不是“提高音质”,而是让耳机在充分的驱动下表现其真正的声音水准。" M+ H, M! h, O) r
! ^: e$ C/ F, b0 F* N6 g- g( @
! i- d; i" g$ F+ k5 Q0 a
- H1 K# z* ~4 P1 S$ s
耳机功率放大器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设备,而从放大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两类。通俗的来说,耳机放大器给用户的第一印象是声音大了,但是音量足够大说明什么?( N5 V8 j6 [* ~" x, S
* z% F& a4 U+ B天价耳放与普通耳放的作用都是功率放大5 M: I: n5 N. g( }' k& [
N- k, r- Z x1 d/ j0 D( i7 l 从电的角度来看,说明输出的能量够大,对于某种特定阻抗的负载来说,就是电压峰峰值够大。而对于输出的音质来说,音量几乎不带有任何意义(但如果达不到足够的音量,音质也很难说能令人满意,当然,足不足够也还得看个人了)。因为任何的模拟放大电路都有其线性工作区间,过了这个区间,电路仍然有放大作用,只不过变成了非线性放大。因此单纯地音量够大,并不能说明此时输出品质是最理想的。$ Y' B) R2 L# K4 e8 ~
5 N+ t. c: _& }# B { 理想的放大器应该是“一根带增益的导线”(纯理论上的探讨),信号经过这条导线的时候只有幅度的变化,而形状不发生变化。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是最顶级的放大器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 X+ l, R6 t0 T1 z
8 @# y' a4 F9 b4 O( t8 e, ~5 `3 M0 P7 B8 k3 _. x
什么样的耳机需要耳放:
- |2 [* m0 {: I" u1 m' }2 k3 }
R% @6 D( [; W- c" i) Y; S* p7 Y% e 如果能明白上一节的话,相信您也已经知道耳放的作用以及目前的耳放的特点了。那么你的耳机究竟需不需要耳放呢?关于这个问题,虽然发烧界存在着争议,但是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争论是各方观点角度的差异造成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得到更好的音质。而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不是简简单单非零即一的选择题,还是应该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分法来讨论问题。
4 D7 V0 C, }* l
0 N% s- A( R7 h; X. |' X {; e
( @7 ?# ]/ K; B/ tPX200/PX100用不用耳放意义不大8 c+ F& c+ b n3 H
, y0 \& x: p I( a @
其实不同耳机对耳放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低端耳机来说,大部分是不需要耳放的,因为设计者在设计时会考虑到产品的用途,它的前端是什么器材,有什么样的输出特点大致上会有认识。6 k3 r( |, B4 k/ a1 {
9 b+ I: v/ X* M/ i0 ~& O4 ^
! Z, ?8 a3 L# k7 @ ~3 O: l) G; {* \T1与T50p对耳放的要求也并不同4 ~: W, ~ o4 j1 o$ o' C' q- y, X
( m3 b3 A! @ [8 ^9 d 因此,这类产品通常直接用随身听、声卡就能获得不错的推动效果(也不排除加了耳放您会觉得它更好听的情况),典型的如:PX200、PX100,DT231、KOSS35/PP/SP、SR60/80、K240S K66 AD7/AD5等等,这些耳机本身素质有限,虽然配上台机和耳放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我们认为意义不大。
' n: @1 U# N5 w P5 [3 Z; Y3 R( v" u* `- G. y7 _5 g
8 j( h! O; }; z; ]9 ?! f- r8 k) a
HD600是出名的对耳放要求高的耳机
7 g2 t& `; ~$ f+ t8 } ^( B1 _- i1 G, E/ U2 C& [
“需要耳放”的耳机大多为中高端产品,如K601/K240M/240DF/K1000/HD600/HD580/DT831/DT931等等。以HD600为例,这是一款出名的对耳放要求高的耳机,高频细腻,延伸好,前端的音源和耳放甚至是CD碟片的问题都会暴露无疑,同时其低频有肥慢的缺点,必须要通过耳放加以控制,使低频的层次感和弹性发挥出来,而耳放要做到这两点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S- \: @1 f# ?2 S
4 [( z9 l2 g) _4 O( p; J" o
声卡和随身听以及CD机、功放所带的耳机输出其实都是个简单耳放,前两者受音源本身的限制不可能有什么好的表现(声卡指民用声卡),CD机所带的耳机输出也是个附设功能,甚至万元级的产品也不一定能把HD600完全推好。这并不需要什么金耳朵,只要有现场对比就能听出来。$ V5 k: u5 ?" F+ G8 @5 T
) o( R4 R9 u8 U# g% h- ?
如何看待听众的听感差异:4 z3 a& o8 u* |3 v9 w1 L/ O
# m" T5 {& r7 e6 A( N
' y! I; b# p# {$ Z& `: c8 Z; }
" Z( [5 ?% H, @3 P( w) y 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自然对器材的要求不同,我们不能拿少部分听觉不敏感的人的标准来进行推广。我们不应该对初级用户或玩家的感受有微词,但也不能以他们的观点为标准来衡量我们接触到的HiFi器材。其实,众多发烧友的实际听音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耳放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这并不需要传说中的“金耳朵”。# R5 X# ~" }. n: j/ T
J/ y9 z/ N+ h1 t% M
+ I7 Q4 C: V/ x4 y |2 B0 g" s- q
. n! m8 [& l9 V `4 U! ?% W
还是那句话,需不需要耳放要看系统、看耳机,用台式CD+耳放即使是听MX500也能听出比直接用板载声卡有明显的提升;但我们从来不会建议网友去这么搭配,因为系统配置不合理。同样如果你有了中高档耳机,而不配耳放,那是浪费了耳机资源,没有有效的发挥,这个系统同样是不合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