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戴式和入耳式哪种好
s3 l, N+ q1 G+ o6 h2 i" _# f一般来说,头戴式耳机的音乐氛围感与空间定位等都要比入耳式更好一些,声场会比较震撼,有身临其境的效果。相对的缺点则是体积比较大,携带起来并不太方便。而入耳式耳机最大的优点则是轻巧、便携,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空间,外出携带更加方便,同时搭配手机使用也会比较容易驱动。* r- v# [3 h0 ^' k1 [
, T6 i2 ]7 q/ I& i7 @
从佩戴舒适性上来说,其实头戴式和入耳式也各具优点,并不能直接区分哪类更好。入耳式耳机佩戴轻巧,不容易捂汗,不过笔者建议大家在使用入耳式耳机时要避免音量过大,因为入耳式耳机更接近耳膜,容易损伤听力。而头戴式耳机的包裹性更好,长时间佩戴也会容易捂汗,尤其不适合在比较炎热的夏季使用。其实在头戴式耳机中,还有一类采用“压耳式”设计,这类耳机在佩戴舒适度上则不如“全包式”头戴耳机。* \* p j" b9 J, i$ ^
\/ c3 |1 _# a/ _+ g当然,得益于头戴式耳机的罩耳式设计,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隔音效果会相对好一些,而入耳式耳机的隔音效果相对一般,尤其是半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几乎为零,只适合在一些相对比较安静的场合下使用。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现在有很多拥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机,在使用上不再受到环境的限制,也成为当下潮流人群的选择之一。
$ c4 P& P$ G( e3 ]; z9 r, W
* y- B+ r0 q/ n& c/ n该图片由注册用户"科技纵横谈"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 V* {- ~! ^6 j
; o. j) G' \ }/ Q: K& R5 ^
头戴式耳机哪种音质好' s5 P9 _0 h, a( \4 e# ]1 @0 _7 g
1、根据佩戴舒适度挑选' ^1 f8 \& `: [* b. v$ k
头戴式耳机相比较于普通的耳机体积更大,所以重量上也会重很多,因此佩戴的舒适度对于选购头戴式耳机非常重要。而影响佩戴舒适度的因素有很多,材质、结构等都会有影响。' l5 L8 K- |" C! F+ |2 `8 O/ r/ ?
9 b* x0 B7 F! y3 e! t3 w
1.耳罩材料
% C. W2 P8 Y8 p4 u8 _
& f* x+ o: \, u$ `3 H影响头戴式耳机舒适度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而找的材料。一些低端的产品主打性价比,价格低就意味着成本低,耳罩的材质都是使用的人造材质,所以柔软度、亲肤度和透气性都很差。而质量上乘的高品质的则价格会贵一些。
0 Q1 H+ M2 n8 s9 c
% k9 ^: b. M2 I6 V W' {它是俗称天鹅绒的绒毛,是一种类似编织网结构的类型,在舒适度和透气性上都很好。不过它的缺点是吸收汗水之后不容易清理,从而耐用性会下降很多。最好的材质就是真皮了,细致而且透气性好,亲肤效果也好。不过价格也最贵。& w1 i$ S6 e; T3 l7 w. B9 U
$ V5 {8 A$ n+ s2 j* ]
2.耳机结构
1 G7 w) A- |2 F; }
% g2 J6 u, l w. m7 k k+ C影响舒适度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耳机的结构。耳机结构一般来说都是卖家的一个宣传方式,比如便携式头戴式耳机可以折叠,高品质耳机强调耳机外壳材质等。选择前需要考虑耳机结构产生的重量问题。对于专业级的发烧友来说,耳机结构对于音质影响很大。
2 z) e1 a/ Z. Z% O' f3 Q- W% S) D
挑选建议:佩戴的舒适度是影响小白选购入门级头戴式耳机首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小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耳罩的材质。一般来说,选择编织网结构的材质性价比会比较高。而预算充足可以考虑真皮材质。耳机结构对于小白来说挑选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现场试音后进行选购。
( g M2 N% l- S) J0 Q% M- N$ g; e2 G- L. Q. h V/ u" F8 M
2、根据单元材料挑选& l) \& E: V( a S6 U
头戴式耳机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而耳机的单元材料不同,也就意味着耳机工作原理不同。一般来说,市面上的头戴式耳机可以分为三种工作原理:0 x$ L+ t! I2 \1 `3 e1 s+ h6 ^
% G+ C* |2 X/ M4 v+ d. u
1.动铁耳机
6 x k8 o( \" N7 w ~8 q& f1 ]% {1 `" \* Q# V
动铁耳机并不是新技术,最早它用于电话的听筒,后来用于助听器。动铁耳机内部的音圈是缠绕在一个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作平衡衔铁的铁片上,这个衔铁其实就是动铁单元,而这块衔铁通过磁力的作用下带动发声。
\* a. O, _( {* z% x! m1 t
! i" X9 t& ?, c- w" `动铁耳机的振动效率更高,所以响应速度很迅速,对于细节的回放较为出色,它很擅长表达声音的细节和层次感。不过目前动铁式的耳机主要用于制作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基本上不会采用动铁式的原理。
" W" Y# N' h& W5 E$ o0 n, p3 S2 B' u" Y+ X* X. s
2.动圈耳机
% S1 s6 t; H- p$ h0 t$ g2 y# t' h! @/ J& m0 J5 ]& @
动圈耳机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耳机,而且价格都普遍比较便宜。动圈单元的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它的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b7 N2 o5 J" Z! b& Q7 [' p. r C
" ^- ~' R7 @/ }* [3.平板耳机
6 ~2 X. I+ y0 P, P. l `
5 P/ t E- K# S+ U平板式原理也叫做等磁式原理,平板振膜耳机的驱动器类似于缩小的平面扬声器,它将平面的音圈嵌入轻薄的振膜里,像印刷电路板一样,可以使驱动力平均分布。平板耳机都为头戴式耳机,加上轻巧的振膜质量,使得瞬态响应速度敏捷,在音质上,大动态能够给人带来宛若演奏现场的震撼体验。8 p* g2 f9 b8 k. c" S$ n
2 D; a; j. l+ w- h1 d/ | U, R$ N
4.静电耳机& t k3 t! X4 o f
! L+ i) g A0 u+ s+ }1 z" g
静电耳机的原理是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可以精确到微米级,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也有电池供电的。与动圈耳机相比,静电耳机有两个很大的优势:一是振膜可以做得极薄极轻,所以便携性更好。* H# b# Z7 U5 S% s% Y X/ ]
/ U' ]+ X$ {) `' F另外就是静电耳机可以控制振膜的最小点要比动圈耳机小很多,所以它的反应速度快。不过,静电耳机虽然好处多多,但是核心技术只掌握在几家公司中,价格比较昂贵,不太适合小白入手。+ y* [9 Z% W! |4 x4 Y
* G! L7 M3 Q% a6 L; G
挑选建议:耳机的发声单元材料的不同,决定了耳机的工作原理的不同。对于小白选购入门级的头戴式耳机来说,动圈式的头戴式耳机就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平板耳机可以尝试,如果预算充足,静电耳机则是不错的选择。: [: y6 k6 z/ W- v% ]$ t3 C
* |8 T3 w2 d+ z p" y 3、根据开放程度挑选/ u! `5 f6 j# d) J7 Q0 Z% S
头戴式耳机不同的开放程度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来说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头戴式耳机可以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密封程度不同,不同的开放程度决定了耳机的不同使用场景。
( F+ u: u( p: j& \" A& D4 T+ q* l6 s# N: z) Q q5 K& F
1.开放式
/ ]4 @" J, n3 n, I$ L, w7 ?# B' K) U6 p1 i+ ]4 Y' Z2 t" `" W
开放式的耳机主要的特点就是在耳机外有很多小孔,一般来说开放式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戴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不过,它的缺点是声音可以泄露,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k7 E; k# j0 s7 ~% w5 }: G
0 v5 a1 E ]6 R* i" S5 W4 h8 M2.封闭式) a6 u; T( n0 h( U7 d- F& b' Z
( c2 ]* v1 [6 N+ Y, \9 q# v封闭式的耳机就是与开放式的相反,耳罩能够全部包住耳朵,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的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很常见这种封闭式的耳机。但是这种耳机的一个缺点就是对耳朵的压迫比较严重,不太适合日常使用。3 O* ]! J% z& f+ \$ Q) y
, J( S+ Q* Y& M4 F+ ^; y3.半开放式# b4 k3 h2 w. x, o9 t+ \3 g* ^" U
' V" }* g! R' a3 }
半开放式的头戴式耳机是介于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的一种耳机,综合了两种耳机的优点。这种耳机可以设置声音只进不出也可以只出不进,能够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是想要上下班路上使用,半开放式的耳机非常适合。% s9 i' h t* p8 q/ F& P2 f$ n |" T
" q& L; \" g: q6 p4 a1 o
挑选建议:对于刚入手头戴式耳机的小白来说,刚一入手一款入门级耳机最好选择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的耳机,声音比较有质感也很真实,很适合平时上下班路上使用或者家里使用。8 L5 d9 @7 N7 p' D! o
0 U6 M( n1 q3 E! z9 w总的来说,头戴式耳机是音乐发烧友的标配。随着它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这种耳机,入手一个入门级头戴式耳机,从佩戴舒适度、发声单元材料和开放程度考量,可以很好挑选一款心仪的耳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