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73|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二胡弓杆贴琴筒的程度问题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

听众

-1573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872
发表于 2006-6-4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胡弓杆贴琴筒的程度问题

  个人看法是弓杆要以琴筒为依托,把弓杆和琴筒的接触点当作一个桥墩,而另一个桥墩是手。这样在弓子运行的时候会稳定而不会出现敲打琴筒的声音。
  这里所说的依托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死贴琴筒。需要根据音色调整力度。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弓杆贴琴筒时作用在弓杆上的力量是向下的。就是那种下沉的挂着的力量。太极中讲的沉肩坠肘既是。
  弓杆与琴筒间向下力量的贴合程度最终影响的是弓毛擦弦的角度。也就是说,弓杆贴着琴筒,向下沉的力量多了,自然弓毛贴琴筒会多一些。弓杆贴着琴筒,向下沉的力量收着,力量方向接近水平线,自然弓毛会贴着琴弦多一点。
这样就由弓杆贴琴筒引出了根本的发音源--擦弦点。弓毛与琴弦接触的角度问题。因为作用在弓杆上任何力量最后都是通过弓毛传道出来的声音,所以弓毛是关键。
  有人说弓毛给琴弦压力多点好,有人说弓毛贴着琴筒走好。个人认为贴弦贴筒造成的结果只是音色亮与厚的改变。
  贴筒子多,弓毛成柱型,力量是向琴弦与琴筒的夹角里去的。就是说静态力量方向是向正下方的,即垂直于地面。这样出来的声音厚实,浑厚,类似美声唱法。音色厚重,可多用于北方的乐曲。比如一枝花,秦腔一类的。
  贴琴弦多,弓毛成片状,力量方向是水平的的,平行于水平面,完全水平弓杆自然会离开琴筒。这样出来的声音清新明亮。类似民族唱法。音色以亮为主。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分配弓毛贴弦与贴筒之间的比例就可以做到音色厚与亮的调整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896

积分

2

听众

-11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896
发表于 2006-6-4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8 18:22 , Processed in 0.02321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