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小型影院正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设计的时候就会提出 “吸音怎么吸?用什么样的材料?放多少?放在哪里?市面上买的扩散体可以改善音质吗?”这样的问题,在工程完工的时候又会提出“这样的声音就是最好的了吗?还有没有改善的可能?怎样改善呢?”等等。. E8 w0 E/ D4 P" W
- G2 K `1 \ z7 r5 r# w w! T6 D/ c8 V
, W& R7 t. p1 z( E7 I# N/ q- T ?+ n- `6 ^2 X: j v
因此,中电声学与清华大学建筑声学研究所联合编制了一项《小型影院声学设计与认证标准》,该标准致力于为小型影院的声学设计及认证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及方法,并对音质效果欠佳的影院提供整改方向。
( @3 z4 T% P5 k( T, ]3 r" @, ?! p+ W' c3 y; Y; A/ \
1、等级及适用范围
$ V. b! w! V5 I+ | v
3 K- Q$ ~" S" f8 C4 C3 |' A 针对容积小于等于500m�0�6的小型影院,根据小型影院客观技术指标,主观认证指标的综合考量,为小型影院制定了四个等级,即:
) U$ p! e% R- J" A' ], H" x* N" x9 m8 ?' j% h
小型影院声学认证B级 (不达标)8 L7 c2 @" C1 m1 c2 C& F o
( z z5 _% ^2 Z 小型影院声学认证A级 (标准级)' w; V8 C. j8 }0 G5 u* D. A
2 x C- a0 e( D! {; g8 t; `
小型影院声学认证A+级 (专业级)% C) e1 X Q) ]2 O+ Y+ n
+ c/ i4 g h' V, J) O
小型影院声学认证A++级 (实验室级)' X; g7 x- p$ }
1 H l9 e- j( ^4 C 2、客观技术指标
( Y" I% @# H: L) i6 e' |9 P8 X' e- n" a' z8 W: L2 D2 Y
2.1 背景噪声限值1 U5 S% ^0 Z4 o& W7 T8 j# S: C+ ]
: ]# z$ h& k2 b9 e9 ?/ f( Z
最高上限为NC25(噪声源设备正常运转)。7 L1 _( E3 e) O1 d; |& R. m+ D5 R
! V+ \% y" n! C8 e) g 安静的背景噪声是音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房间保持安静,才能体验到声轨的每一个细节,音质设计才有意义,否则再好的声音效果都会受到外界噪声的影响。& ^! C9 i# n g- {( T
7 {* u' K" @- f$ Q& R5 S4 b- Q& C: M8 M
小型影院一般属于较私密的空间,更具个性化,因此在使用时更希望不受外界干扰而专注于欣赏。为此,根据实际情况及参考其他国家的设计指标,选择NC-25(噪声源设备正常运转)作为背景噪声限值。
! n% B3 G* j5 T) \: R0 Y
0 r, z; f: ^$ {9 u& K: Q5 d 背景噪声的控制,需要从房间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通风与空调设备消声、管道系统的隔声减振、室内放映播放设备降噪等方面综合考虑。
: \4 M$ W0 c J! K' W6 ^7 A( J5 b K( ?, h2 ]9 |
9 J1 { e4 C& Q
2.2空气声隔声. @$ U! c' Y5 W# w7 D+ N
; G& ~3 J( p& k# s/ R6 p
当声源在室内发出90dB(A)以上白噪声时,临近敏感房间(横向、竖向)的声压级差大于等于45dB(A)。+ g: r* l, G k+ J' u
; c$ ~5 b; t7 W0 f( e3 P: B: R 良好的隔声意味着:该房间可在任何时间使用并不干扰他人,也不会受到他人干扰。以家庭影院为例,正常放映时,声级范围约在85-105dB(A)。因此良好的隔声不仅是对室内背景噪声的保证,也是防止房间使用时对周围房间及环境造成影响。* F4 e, M) G! {0 e
2 W- q8 p0 {% ~* V0 S 实际设计中,墙体经常是由不同的构件组成,比如门、窗。墙上的每一构件有不同的传声损失,而门、窗的传声损失低于其他部分,致使墙的隔声效果降低,组合墙体的隔声量与墙和门窗的隔声量以及面积有关。
7 \- P w# T% u- M- [( M" F3 p& r. q t
为达到上述要求,建议设计时,构件空气隔声量达到:墙体Rw+C≥60dB;楼板Rw+C≥60dB;隔声门Rw+C≥45dB;隔声窗Rw+C≥40dB。# P* r* {) Q3 R; X8 \
# j2 x& e, f6 l. a# c 小型影院在放映时存在较多的低频声音,隔声设计时应保证250Hz以下声音的隔声量,可采用多层复合隔声板,并带有空腔,各构件之间有弹性连接等隔声构造方法。* N% g( T2 g# U! _7 q
9 f- |4 w* J1 V$ N4 x9 l9 }5 Q2 K3 H4 n% a+ J
1 E( a. ~) l* f2 z$ {8 C6 p1 o( H: u, q/ u" e4 G. q0 X% M
2.3 中频混响时间(500~1000Hz); n! {4 m. \, f$ \' C+ M2 _! j0 G
! d9 T Z, S" i6 [9 @ Q
当声能密度达到稳态时,若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室内接收点上的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有一个逐渐衰变的过程,室内声能密度将逐渐减弱,直至趋近于背景,这一衰变过程为“混响过程”。 b! L5 b C( e& [3 f2 K& e# U
3 n$ I& @# G' k# m1 _
混响时间为在室内声音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后声源停止发生,平均声能密度至原始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即声源停止发声后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长期工程实践证明,混响时间是目前音质设计中能定量估算的重要评价指标,它直接影响听音效果。
) I- B0 j4 I) j; C6 N4 Q: N0 C! f
1 k# [1 }. r9 i1 o4 [. D0 u; Q! _+ r 混响时间与丰满度、活跃度以及清晰度等主观音质感受有关。混响时间长,将增加音质的丰满感,但如果这一过程过长,则会影响到听音的清晰度。混响过程短,有利于清晰度,但如果过短,又会使声音显得干涩,强度变弱,进而造成听音吃力。因此,在进行室内音质设计时,根据使用要求适当地控制混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6 [& c, ]+ }3 F$ L) o7 c/ l8 h' S
空间用途不同的房间应该有不同的混响时间。由于影院对语言听闻清晰度方面的要求是首要的,所以语言听闻要求较短的混响时间,以保证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
& c; J' G- X0 u& j7 A( M5 a7 x& P2 e
+ I+ ]5 g( F1 c% R- o+ @' P5 g5 R( q, n& Z- Q
' v! | V# D, u. s- ~
, @' h4 a/ y, G5 z* ` M5 v3 d" V! Z
2.4混响时间频率特性
! v6 U4 ~- ]; H- j7 X! p! H9 A
: z, |; X' S! h 各频段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应在标准范围内,中频要求平直,低频可以略高,高频可以略低,但不应超出上下限规定。
_& H0 _( Z2 |: F" C1 U1 m' K8 Q. d
$ }3 [( L0 N' t8 R8 r5 H; D 因为材料的吸声量是随频率而变化的,因此混响时间也随频率而改变。混响时间计算通常采用125Hz到4000Hz的六个频率。精准地还原声轨录制的音色,需要房间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尽可能保持平直,考虑到人耳低频灵明度比高频灵敏度低,同时兼顾吸声处理时高频吸收比低频吸收更容易实现,因此,低频混响时间可高于中高频。
! { Q6 p" R. m9 V( O4 G9 k V: F0 N5 X
2.5 声场不均匀度6 Y) a! E* `7 ~9 C. l$ u
- Q9 y3 Z7 A+ ^, P
指标:观影区的声压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应大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3dB。% A7 a& j2 @1 f
- i7 Z+ r# b. I7 y
良好的声学设计不仅要保证听众能听到,而且在每个座位听到的响度基本一样。在小房间中,声场均匀度要求房间应具有良好的声扩散处理。如QRD(二次剩余扩散体的缩写)扩散板在录音室或听音室中是常被用到的一种扩散结构。) B8 V5 _8 O1 {7 m, `# [
8 e2 I+ [$ N/ t0 x
3、主观评价指标
4 W3 j' l0 ^* A+ d5 R d( E& p
& k9 v" q8 Y7 h% x0 n: |; a 长期以来,在与声学有关的行业一直流行着一些评价音质的行话或术语,例如丰满、活跃、温暖、干涩、沉寂、空间感、视在声源宽度、环绕感等。本标准针对小型影院从声学评价到环境的装饰及舒适度等方面,提出整体认证标准。
# j- n1 P4 w4 M3 h* x, e$ ^
( R0 V ^: I1 H) D0 _3 E: [; I3 S$ ?# K/ o3 t3 B% M! X k
, \7 |5 s4 w0 H4 P
3.1、无明显声学缺陷
# H6 ~. I* J0 {# b3 H9 `: D# R; u% D `
4 Z7 W/ L6 Z. i3 r& B5 M 小型影院中,如果房间体形(尺寸)不合理、声反射(吸声)布置不合理,则容易出现一些声学缺陷,会严重影响听音质量,如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声聚焦、声遮挡等。
- @; Y, P% T7 s
% z' x: A1 @% L- Z8 r% M 回声:强度和时差都大到足以在听觉上和直达声区别开的反射声或由于其他原因返回的声音。
) C& o3 G" `, P0 X; D3 w. O5 l$ \) `+ k
在室内,当声源发出一个声音后,人们首先听到的是直达声,然后陆续听到经过各界面的反射声。一般认为在直达声后约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可以加强直达声,而在50ms以后到达的反射声,则不会加强直达声。如果反射声到达的时间间隔较长且其强度又比较突出,则会形成回声的感觉。时差越小,声级差越大,则干扰越小。回声感觉会妨碍语言和音乐的良好听闻,因而需要加以控制。
' b1 L; d" T& G$ K6 A) W @) M1 y7 b* W4 A- T
; x6 ~3 q1 U& a& k% k9 p3 K) |
; {9 J4 J+ A5 v, _3 T
颤动回声:声源在两个平行界面或一平面与一凹面之间发生反射,界面之间距离大于一定长度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回声。
' w4 u6 _( u5 v3 p0 O/ c: w6 ^- {0 u7 _
一对硬质的平行墙面或硬质的顶棚与地面,经常会产生颤动回声。如击掌或脚步声等单个脉冲声会产生多重回声,听起来音调很特别,类似于“噗噗噗”或“啵啵啵”。这种回声包含多次重复。
" M1 p- I& f* K( g; R+ b1 y7 L' T2 Q2 [6 d! G2 U4 i/ D' W
处理方法:合理布置室内不同的吸声特性的装修材料。应避免光滑平整的反射表面,最好采用不规则的或凸的表面,使声音漫反射,均匀分布于听音区。
4 r c r7 B& Q C2 F) w3 V& P
+ f9 B7 x+ L- }: x& ?/ K$ P, m! Q 声染色:普通小空间内的空间尺寸较小,与低频部分波长相近或者与低频部分波长呈简单的倍数关系的房间容易产生共振现象。* X0 f0 N2 O. B: ?7 t
' [, n' _; h M# f% l 声聚焦:像光一样,当比声波波长大得多的凹弧面反射声音时,声能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一区域致使声音过响,而其他区域则声音过低。
2 L1 ^% E$ W* i1 T/ T
9 C2 i. g9 G( Q 处理方法:应避免凹的表面形状。如果美学上需要凹型的反射面,最好先做吸声或扩散材料(按照需要)之后再在这些材料上做凹形表面的透声面层。或者改变凹曲面造型,并做好吸声、扩散处理。& h9 u) X2 c) C4 B: J) ?( M&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