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80|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会议系统技术的发展

[复制链接]

57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57
发表于 2006-5-5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议系统技术的发展
      随着国际上信息技术和国内经济及社会民主化决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会议系统也经历了从简单的会议扩声到现在的综合了高清视频、高保真音频、高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硬件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会议音频和签到、表决的数据传输技术也经历了从模拟化到数字化的发展过程。
     从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会议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会议系统采用全模拟技术;第二代会议系统在原有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控制技术,即“模拟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第三代则采用全数字技术,即“数字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其中,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会议系统由于应用了数字技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故也称为数字会议系统或智能会议系统。
    第一代会议系统是全模拟技术的会议讨论系统,系统结构和功能都较为简单,音频以模拟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使用者只需按动一个开关即可发言,系统中没有智能化的中央控制器,主要适用于小型会议室。
    第二代会议系统在保留音频模拟传输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控制技术,实现了发言管理、投票表决、会议签到、同声传译和视像跟踪等功能。由于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第二代会议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系统的功能也日益丰富,这些改进都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模拟音频传输的一个缺点是,传送每一路语音都需要专门的音频传输线,这就造成需要铺设的线缆数量众多,在布设空间狭小的会场布线难度较大,需加装混音器等设备,系统的操作控制也比较复杂。
   第三代会议系统是全数字会议系统,系统中的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以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其核心技术是多通道数字音频传输技术,即通过采用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技术,将会议设备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信号编码后在通讯线路上传输,实现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音频信号。与第一代和第二代会议系统相比,目前市场上成熟的第三代全数字会议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① 一条电缆可传输多路高音质音频信号和各种信息,有效避免采用复杂的多芯电缆,大大方便了施工布线,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②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只须将数字会议单元以手拉手的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和功能的会议系统,已建立起来的系统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会议单元而不会造成失真和衰减。
   ③ 中央控制器与会议单元之间的通讯采用数字通讯方式,会议信息不易被外界截获,并能有效防止外界对会议设备进行的非法操作。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6 16:37 , Processed in 0.028547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