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1|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镀铍膜片的进击:今年HIFI圈新品牌Twisture创始型号D-MAJOR,音质探究

[复制链接]

1289

积分

12

听众

71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289
发表于 2024-7-18 2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聊下今年HIFI圈新品牌Twisture的创始型号D-MAJOR,中文名D大调。
写到这,突然想起周杰伦早期那本《D调的华丽》,那这耳机是不是也很注重“华丽感”呢?

! ^) n' j( x) ~# }1 c+ e2 i
回主题,这里的“D大调”是个镀铍复合振膜的有线动圈耳塞。它有两个版本,分别是299元的无麦版和309元的有麦版(牛的是附送高品质手机小尾巴)。由于颜值、音质和性价比综合起来很超群,所以“过日子”的发烧友们给它送去了很多订单。
(延伸阅读:铍(Beryllium)是第二周期第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元素符号Be,是一种灰白色的碱土金属,属六方晶系,质硬,有展性。铍及其化合物都有剧毒。铍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液,是两性金属,铍主要用于原子能反应堆材料,宇航工程材料,各种合金,X射线透射窗等。耳机行业由于竞争加剧,近些年,也开始加大对铍制膜片的开发与应用)
新牌子幕后故事我不清楚。不清楚也好,避免心理干扰。
但在拆开包裹并体验了近一周后,感觉它整体品质还真是高,以至于我内心不止一次想到“洗牌”俩字。额,这牌洗的也忒快。眼瞅着近两年好几个300到500元间的“卷货”一个个的震撼上市,但没想到D-Major作为新品牌,仍能稳稳插进这些卷货的夹缝间,并彰显存在感。这很吓人。
从性价比和调音完成度来说,D大调的出现,让我有点替某几个新品焦虑。
9 D9 b+ U4 s& g& N/ z: V8 r' m, ?" D
Twisture的步伐很快,渠道铺得也远,美国发烧友们早已测评了一圈。看了几篇,评价很高。其中一个评语,说是100美元以下巴拉巴巴的。大意就是它可以挑战两倍于其售价的动圈竞品。
而我也预测,如果它能被日本经销商提名到VGP2025(今年12月发布),那估计1万日元以下的受赏没跑,甚至金赏也有一定概率拿到。
说了这么些前言,其实它也有缺点,这部分,我会连同音质描述一起说下。
6 w6 c6 Y7 `$ a% n( g' v' c
较大的工整的包装,感觉品牌文化已经很成熟。

3 H1 o" b8 ]8 H& k
频响曲线,这似乎是它默认所谓“参考”导管的曲线,貌似是低音适度,中高音较明亮。
# p. X5 ?& a" w" U" c8 u
300元的耳机附送了3种导管,两种类型的6对耳套,1个类似森海CX300II那种的加厚型黑色皮质收纳袋以及1条比较有高级感的,手机/电脑/平板用的迷你解码耳放。
很明显,它也是目前400元以下性价比“最”厉害的有线耳塞之一。
% x3 f. C+ H( H  k2 r* p
D-MAJOR拥有漂亮的镜面面板,电镀外壳,锌合金壳体,内层似乎套有树脂,面板中央有半透明圆形“小窗”,可以隐约看到内部器件。小窗表层还凸起一个圆形的浮雕纹理的品牌logo。
耳机整体颜值和工艺细节,都令人惊叹。
/ ~! U9 t9 B/ O: N& e$ r不过,电镀外壳也可能会出现在连电使用播放设备时,偶发电耳朵的情况。如榭兰图,竹林鸟青鸾等耳机都出现过这种事。不过,D大调似乎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未全做成金属电镀。
* N, {# o& o- q  p
2 Q' R: D3 n% h- q, {略重,整体体积较大,佩戴后对耳部的修饰感不错,“自带时尚气息”。7 ~4 L/ d0 o8 }8 Z* c3 u
连同精美的线材在内,它是适合出街的。
2 x0 D% f5 b: x佩戴舒适度也不错,但入耳后,日常使用的稳定性和牢固感,我个人感觉不够好,至少是不适合运动时使用,包括在上身前倾引发的线材移动也有可能会把它从耳洞里拽出一点。
7 e# ~. ^( X3 `8 w
& c1 Q7 e/ s" w3 S5 x4 k2 g( v. o) A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还是因为后腔底壳设计得太过于“小巧”和“圆鼓”所致。
; r4 K! j0 i7 _2 m) D1 z这使得它在耳内的固定,几乎只能依靠耳套和这一点点鼓起来的后腔,与常见的类定制造型的耳机壳体相比,支撑面积是有所不如的。而这也是它造型清奇所带来的人体工学上的瑕疵。
+ H: }" Z5 Y7 Q: ]8 `4 e) m9 M  f4 Y1 ~, i* {8 B
这外观在今年的国产耳机中,大致是600到700元水平,放在国外品牌中,差不多是1000到3000元档次吧。
, f( `' J4 x% x+ V# C- C' y* b9 E
. a( |) k7 N, S6 w) @泄压孔还挺大的。双pin接口,公头的外壳设计得有点特别,看得出是特意定做的,为的是符合产品的整体设计感,展现和谐。$ T* k& e, r6 l3 ?" x% e: S
" i$ _  ~; X9 M) r" i* O) E" S6 ]/ o
导管的拆卸和安装都挺方便,没发现异常。
1 z1 U+ i# G- C. T# P) f8 P手机小尾巴的耳机插口外侧有一圈镀金,很美。, s% }3 e- z; k% q, @; z. C

! G% s7 q5 M" m, Y/ b. V7 w这种级别的纯镜面插头外壳,搁几年前都是1000元档耳机才有的,比如兴戈EN1000。今年卷到300元级别了。. M2 j0 d2 W( A

- n# y3 p$ t. B" C, k! j6 J2 V线身晶莹剔透,扁平化设计,随手扔在一边,自然形态就是上图这种完全的舒展状态,顺滑性一流。不会像麻花形态那样,出行影响心情和使用的乱缠绕情况。
& n6 R8 `9 A, H2 w' j9 M- Y3 }
) @  e/ J/ q9 Y# F/ s8 f+ p# X: ~透明而精巧的塑料分线器,电镀镜面的束线器和插头外壳,连同镀银OFC线,所有这些亮丽的材质也都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 [/ z7 _) p1 h- v9 y7 ]: STwistura D-MAJOR音质相关:①10mm镀铍球顶复合振膜单元:意味着柔和与犀利;/ s; x* z( E: B% S1 n6 U
②22欧,108dB:意味着很好推,很容易出大声;0 ^, ?+ G8 Z, S3 c# Z
③3个导管:目前超出200元的很多耳机都有这种设计,早已不新鲜,但对于发烧友来说,有这个就意味着“更高一些的盲狙成功率”,也可能意味着“变相的省钱”。毕竟很多人都希望能尽量在一个耳机上实现更多的音色可能性。/ z+ q5 x) @% E% Q
④1个较高音质,精良工艺的手机小尾巴(线型解码耳放)。看着不便宜,零售可能50元到100元之间。记得弱水的千元档耳机也有附送这个,但颜值和做工没有它这个好。
* a  n9 [! N' v2 o: f9 y. v/ V该小尾巴的驱动力相对几百元的同类,算是一般,但比纯手机转接线又好很多,完全够用,至少推这个高灵敏的D大调毫无问题。出来的音色平顺,宽广,有淡雅的清爽感,似乎与耳机本身偏亮的风格中和了。非常匹配,非常耐听。2 ?& J5 X6 W% g2 `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耳套,分别是白套和透明套,后者的外观和水月雨清泉套以及TRN海螺标配套近似。我本人不太喜欢这个套,主要是入耳密封性不好,它很依赖临近导管那部分底壳的人体工学支撑。当然,也有很多人能戴好它,比如耳朵偏小的。
( _& ]; q6 h7 @; A: y  b: {然而“透明套”是出厂默认就安装的,不出预料,我确实戴不稳,也完全戴不好,以至于初听“绝望”,后来换了更大一点的透明套,没想到依旧戴不好。那声音除了薄和亮,我是感受不到任何美。
9 W' Y+ `5 h; _" c搁置一夜,想起很多耳机都是因耳套问题导致的不如意,于是第二天耐着性子又换另一种耳套,即白色那个。没想到白色中号套也不行,我都要拿刀了,最后不得不尝试大号耳套,没想到问题一下子解决,而且好听的要命。
0 ^- i$ A! g" F5 P! Y, R: {7 B* pD大调通过“三种导管”提供了三种味道的声音,且每一种都有较明显差异,这从频响曲线上也能明显看出。而且这种差异比起一些同类设计的竞品来说,改变似乎更大,通常可换导管的设计要么是变化低频,要么是中高频变化,然而D大调是低频和中高频都变。这可能会提供更有趣的听觉(折腾)体验。
) I2 l5 J2 ~9 p# W7 q" ]2 N' }4 K0 D6 Z( V, T0 L9 Z( K5 p$ c1 ~
具体到听感,如果你耳套戴的合适,那这三种都会很不错,起码都会有量感合理的低音和很清晰的全频细节,但问题是它的“频响基因”偏亮(3k到5kHz之间的高增益隆起),因此,从“耐听”的角度出发,最适宜久听的几乎只能是“红管古典”。
3 b  x8 Y7 m' |4 Q4 j然后是“黑管参考”(出厂预装),最后才是“蓝管流行”。4 v, C8 F, C* i3 v) c& @3 R
从美国发烧友那边的反馈来看,似乎也是这么个顺序。
; K1 m2 L) e! i; z% j* y! b基于“红管古典”的D大调,有着下沉够深,反弹够快,无丝毫淤积感的较多量感的低频,应付低音节奏多的的摇滚、流行、电音、舞曲都没问题,且由低音、人声和高音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规模感(横向声场卓越)也很大,动态和声场明显是奔着千元去。对比我手里的森海塞尔IE200、威士顿AM PRO X30,以科学HIFI和听感结合的悦耳性为标准,D大调是更好的那一个,它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手里那些贵价洋品牌HIFI耳机的价值。- f+ K& B3 N  j3 P5 a; G/ p
人声位置因中高频明亮感有些许强化,故在颅内的位置也会比较靠近眼前,只是中小音量下,可能感受不到,若大音量时,会隐约察觉低音与人声相对更饱满,且比较靠近双眼位置的情况,这和我认为的理想的“人声居中,器乐分布上下四周”有些差异。& O4 {$ h; V6 v+ [& e
不过,由于全频能量都处理得很均匀,因此听感通常都还是顺滑自然的,而且,它这种明亮的声底并未出现可感知的恶劣齿音或高音刺激,这也让我觉得很强。对比之下,更多的国产科学HIFI耳机,为避免明亮线条所带来的刺激,都选择了尽量降低高频段增益,以略显平庸的动态换取声音自然的做法。* e8 {9 q% }' g
男声、女声都没有厚度偏大或偏薄的问题,相对售价更低且配置同样丰富的TRN海螺,D大调的规模感、人声饱满度和真实感都要更胜一筹,全频更舒展,只隐约在大音量时,显得纵深感不够,当然也就这一点瑕疵,
) d  N" g. J5 K相对同样是镀铍振膜的499元SIVGA鹊来说,D大调的人声会更为自然和干净,音色还原也更准,不会有人声性别的偏向性,而“鹊”就带有一些对嗓音厚实度的倾向,这会略微影响年轻女声的轻盈透亮感。换句话说,“鹊”更偏重人声低频段和整个低音区浓郁而扎实的韵味,而D大调就偏中高频,即便它低频下潜也深,但由于高音乐器的亮度很盛,所以还是会比“鹊”更容易让你听到轻灵的高频泛音,只损失少许醇厚与密度。有趣的是,鹊的高频泛音体积感似乎总是更大一些。后续若有时间,我再仔细感受下两者的高频差异。; g3 i( _1 ]# j+ s. e' }, r
相对399元的天使吉米4U,D大调的亮度更高,整体动态更出彩,人声和器乐感染力似乎受益于此,会有更饱满,更透明,低音也更劲的听感。而天使吉米4U(默认旋钮下)更倾向于展现自然宽松,音色偏淡,佛系的感觉。当然它更厉害的还是四种不同场景下声音质感的变化。
" X6 S+ L' r) H. g& l( C( a其实这两款耳机,如果从鲜活感和饱满度层面来讲,D大调会是更好的那个,但如果你更在乎4种风格的差异玩法,那4U也仍是该价位某种意义上的究极体。
1 R- j# A: g5 F4 I* m其实这两款耳机也都有各自的小缺憾,但考虑到总体的高水准以及偏低的定价,又都不太值得挑剔于此。
  e% K8 G, y, _) h5 U; O有趣的是,D大调的“红管古典”也因低音丰厚,中频略前倾,显得不那么适合大编制古典,反而更像是那种可包容通俗流行、爵士、小编制、部分器乐ACG的杂食风格。算是歪打正着?成了某种新型调音方案的创新……! _% B4 D8 t& Y
默认黑色导管是“参考”,低频比“古典”再偏少点,中高频增益再多点,声音的透明度变得更好,颇有监听器特征,但从音乐欣赏的角度看,可能不是最优选。不过,这个导管下的调音水平仍值得充分肯定。设想,如果某天你听腻了“古典红色导管”后,换上这个“黑色参考导管”,可能会觉得声音又“清晰”了一些。* K& @" z/ x* T
至于蓝色流行导管,低频质感和量感都不算出彩,加之中高音相对更亮,渣录音下会放大更多瑕疵,正常录音下,还不错,也可以听很久。不过,如果你本就喜欢通透华丽的声音,那这种“清亮风味”的流行味道可能也会被你爱上。
& Q& t$ y+ |$ l! h; N/ \8 Q& a总之,我个人总体上还是更倾向于“古典”和“参考”,尤其是“古典”,此时的它,横向声场、亮度和厚实度都可以兼顾,自然+澎湃+微甜+透明,可以说是相当好听。
% o3 _, B# X- W从音质、配件和商品设计感来说,Twistura D大调是完全可以再加100元卖的,但他们没这么干,而是非常有魄力的,用低价却超高品质的企划方案先抢一波市场热度再说。可见“领导层”的高瞻远瞩。/ d/ p, Q0 k& L. N8 k, a* h. Q
  w4 F5 _4 n* N' s- E
' s2 x# X8 k. C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8 05:47 , Processed in 0.02437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