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Kinera子品牌“凤鸣天音”推出自家首款入门级有线动圈耳机“应龙”,售价149元,参考哈曼曲线2019调音,通体白色。 1年后,“应龙”进阶版“深渊黑龙”发布,售价提升50,来到199元,同样参考哈曼曲线2019调音。颜色以深色的蓝绿为主色调。 通过官方描述的基于中国古代《山海经》的故事,可知“深渊黑龙”也是“应龙”,只不过这条龙是换了个颜色。 那相比“应龙”为何价格涨了50元呢? N# U h# N k2 r& Q
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外形设计所带来的品质提升。声音也有微调。后面会谈下。 本篇篇幅不会长。 
7 \( s# w0 [5 }. [/ W$ ~6 c3 |! F包装很小,比烟盒大不了多少。 外部图案和内部说明的文案设计都很讲究。看得出子品牌Celest凤鸣天音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品牌文化。 ) }* \' \) e! j" \7 ~
出于支持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深渊黑龙”设计了4个版本,包括安卓版、苹果版、带双麦版以及本篇所谈的这个最便宜的3.5mm插头标准版。 最贵的版本售价约240元。 ( @ }5 a5 y! |9 R/ l+ v. p
内部陈列很简单。毕竟心思都用在外观设计和调音上了。为了卷的赢,现在很多厂商都在简化包装内的陈设和配件。 说到配件,这次比之前的白色“应龙”,要少了3对耳套。也就是只提供了3对耳套。 这三对耳套造型矮墩墩,孔径很宽,明显是为了凸显人声和高频去的。你可能会忧虑,这样的耳套,低音会不会不够爽。实际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它的目标是冲着哈曼2019曲线,这个版本的低频量感着实不少,所以使用宽口径耳套合情合理。 而去年的“应龙”默认安装的耳套似乎是“均衡”型。 q1 t+ E. |" {" i$ |
这是国外某博主测试的曲线,我对比了下电商平台凤鸣天音官方店铺提供的图,总体走势是完全一致的。 略有差异的地方是,20到50Hz超低频区域,博主测试的更“顶”,缓降趋势看不太出来,而4k到8kHz之间,又比官方提供的更好,显示出更多一些的高频信息。利于高频 乐器的清晰度或亮度。 
5 N; q; [- E) I本体和耳套如上。 做工整体比“应龙”好些。 而且档次感也更好,比如线身上各种“金属辅件”的应用。如线材顶端双pin的公头和线尾插头的外壳,还有分线器和束线器这些,都是金属制。 对比之下,“应龙”全是塑料。 " `: M) H5 f5 p' x* N
同样,面板档次也上去了。 之前“应龙”是用了一个类龙鳞的银色饰片。而这次,黑龙的耳机腔体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神话中的龙鳞”。 据悉,耳机面盖灵感来自深渊黑龙的龙翼,细节之处,通过将某种特别设计的凸刺物放置在面盖上进行有规则的排布,实现了深渊黑龙坚实鳞片的观感。 面盖颜色非常考究,设计师用神秘的紫与蓝绿渐变色,营造出黑龙鳞片在阳光下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腔体的颜值很高,实物比照片要好看和生动许多。电商描述页那些,包括我拍的照片,基本都没法还原它的真实质感。 : q& Y+ s+ b; o r, b2 ~
具体咋形容呢?就你好像真的看到了神话中的东西,犹如仙境里的活物。 说真的,市场上树脂壳体的耳机,发展七、八年,大都没什么新鲜感了,甚至是售价一两千的那些也比较一般。 这次凤鸣天音能搞出新花样,是值得夸赞的。 
0 Q& ]. B% ?! K, \ g9 y' k0 @7 S# Q插头外观设计也很不错,看着顺眼。希望质量可靠。 & d u. t7 Z) I# b- A
整体很轻,易于携带,掉地上也不心疼。 
( O! D: }7 R3 e' o* J' J线身外皮坚韧,略粗。颜色时尚,与腔体的搭配相得益彰。 线芯是无氧铜。如果你买的是带麦升级版本,线芯材质会镀一层银。 
) A5 }" c6 A8 w7 q / S R# x, y4 v$ O0 G
佩戴稳固性、隔音性和舒适度都和“应龙“差不多,都挑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毛病。 只因耳套的差别,这次我稍微需要适应下,主要是微调插入的深度。 
7 x2 i" |0 B2 k出音嘴的金属滤网和“应龙”一样。 导管未设计有卡槽,不利于耳套安装时的明确性,好在使用过程中,一切还好。 ( B$ k' H( D0 g4 G9 |) Q ]* P
腔体的母座部分还是K厂老传统,浮于表面,没有出于安全和牢固方面的考虑,比如下沉式设计。因此,使用时还需多留意,避免公头双针被压弯。 + \: ~' v& a1 \. k* U9 v
声音方面:灵敏度105dB/mW,阻抗32欧,和应龙一致。 不知是不是厂商真的微调了低频和高频的曲线,但我确实感到两者有些许差异。 应龙相对“中正”,线条结实,横向声场够大,高音细节不错,但结像的风格,少了点秀美和灵动。音色大气、伟岸。男声相对略胜女声。 “深渊黑龙”,相比“应龙”,其人声稍内凹了一点,稍显薄了一点点,低频的存在感相对多了一点,高频的穿透力、透明度和信息量相对“应龙”略胜。我是时不时就会被它的高频撩一下。 即便它的低音看似是很多的,但由于耳套和频响曲线的科学性,致使即便低音丰厚,它的全频均衡性和自然度也仍是很好的。 这次的音色更温柔了点,在某些歌曲下,某种音量下,会相对“应龙”少了点“立体”,但结像的边缘,这次要更“润泽”,更柔和。除非某些特定的歌曲、前端下,它可能会有明亮、干脆的感觉。通常情况下,都是较温柔的。 总体上这次最大的改变是“柔和”、“细腻灵动的高音”还有“比应龙再多一点的低音”。 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让它非常耐听,动态表现也不错,但是比起更贵的耳机,会有点落差。 考虑到199元的价格,如此高的颜值,还有基本挑不出毛病的哈曼2019风格的三频曲线。 个人非常推荐。 之所以非常推荐,还有个原因,就是它的初听感受比“应龙”更好点。没齿音、不粗糙、略厚的低频、柔润的人声、细腻的高频。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对液晶高分子振膜音色(生硬感)的理解。
{+ r2 j- Z6 ?5 M* l/ o3 r ?- w4 F6 A# o9 F% ?7 w.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