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j7 Z. m! v, _6 c( N
极具战斗精神的有线耳机品牌“兴戈”于近期发布了被定位于旗舰级的动圈耳机新品EA1000,售价1380元。 它采用了源自准旗舰EA2000(1999元)的1DD+1PR架构,即10mm动圈式主动单元+6mm轻型复合振膜的被动单元(用于提升低频韵味),并使用了该公司历时三年研发的SDPGD基膜多层溅射紫金振膜(简称紫金膜),据悉在动态、瞬态层面比该公司传统振膜有着更优异表现。其余还有些技术上的革新在此不再赘述。 我在前不久的深圳音频展上,简单听了下它,当时觉得很不错,尤其是升级线下的版本更为梦幻。 以下(末尾)是细听体验报告: ![]()
3 A, t- B: P; S4 P. Y4 C; NEA10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
4 C% T# H) W: \# G纸质特别,图案很神秘,包装盒体积不算大。 1 w( a8 P3 R4 [/ h$ Q! X+ Q" K
兴戈向来有在包装设计上表露“致敬科学”的习惯,但这次比较特别,EA1000的包装内外多次对法国数学家“费马”给予了“点名道姓”的纪念,考虑到数学在耳机工程设计上的运用,想来也是自然。 ![]()
# J$ W2 d% L) M0 a包装内还有更细致的对数学、费马以及人类关系的感性表述,颇具人文情怀,令人动容。 ![]()
- t, Z: y. q! Z' I' }. n配件并不丰富,但实用性完全够了。 比较没想到的是,EA1000提供的耳套只有1种,每个尺寸2对,但视觉上,你可能以为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耳套。 ![]()
- p0 a: Z3 U5 m* |! D% u耳机从头至尾设计感高度一致,且通体散发出银饰般的光泽,看着很美,很值钱。 若遗失,可能很快就被别人捡走…… 2 Z* Y% F& s0 ~5 q; [3 G
EA1000导管可换。拆卸后,透过上图这个“洞”可隐约看到里面的“紫色”膜片,挺令人兴奋。 ! S& ^2 q6 U# G$ Y8 Z4 g) a
导管的安装与拆卸,包括日常佩戴时的稳定性都没问题,综合品质非常好。 不过这里面的“黄铜”导管由于材质特性,未来变色的可能性还是挺大。但也不会影响性能。 " f: r0 Z8 p0 a3 T
侧面fermat,也是EA1000的代号。一如EW100被厂商称作“桶鲨”一样。 ! H3 Z# B5 R1 m, O9 a
耳机线粗度适中,手感很高级,视觉观感也挺高级,光照下会很闪,真的很“首饰”,送女人可能也是很理想的礼物? ![]()
, p" A- m" ^7 X3 L线身小部件都是镜面外观,我仔细看了下插头外壳,感觉这次的镜面工艺要比EN1000(千元旗舰)精细,肉眼几乎完全看不到那种粗糙,非常高级。 ![]()
8 j- g% j7 g$ A3 _. E1 O; P水晶面板+金属底壳的腔体配置,明显是EA2000的外观设计下放,区别只是EA1000的“外壳缩小了一圈”。 总体上看,它也是比较小巧的。 关于佩戴:我个人是左耳腔体略滑,戴着它做俯卧撑时,会较容易滑落,但在正常听歌姿势下,还是很稳定,也很舒适的。不特别挑剔的话,这个佩戴可以打个95分,相当不错。远好于兴戈早期作品铜雀系列和EM2R、EM2、EM3等老旧机型。 ![]()
. L% F' q1 e% \5 X+ q声音相关: EA1000是典型的低阻高敏耳机,实在是太好推了。 频响曲线也很科学,音色自然,结像饱满,所以它几乎可以搭配任何能发声的前端。 另外,搭配某些便携播放器,即使用低增益,音量开至三分之一也能获得相当可以的响度和满足感。值得一提的是,它这个特点,兴戈EW200也有。 所以,从买家角度来看,如果你预算超过1000,想闭眼买的话,那EA1000肯定是首选之一,因为好伺候,不挑搭配。 EA1000音质很好,即便不对比,也能感到其基础素质要比兴戈上一代千元动圈旗舰EN1000(999元)要好大约一个档次,其声场不再是EN1000那种贴着颅内的类球形,而是有了扩散至颅外的感觉,真正展现出了超千元级的横向声场。究其原因,跟这次声学设计中对动态、瞬态的双提升有挺大关系。这些提升对声音的响应速度,分离度和层次感都有助力,听着令人“兴奋”,特别是在前端很好的情况下,它那凝聚力和通透性简直就像是听到了“世界最好”的耳机那样。这里小作夸张。 默认导管(不锈钢+红圈)下,EA1000低频很给力,那种往下钻的势头很明显,对大提琴、竖琴的场景氛围营造简直不得了,适合热爱低音,但又重视整体均衡的发烧友。 另外,此时人声厚度也是三个导管中最强的。人声距离更近,氛围更暖,口型稳重而柔和,相对另两个导管,此时女声的“秀丽感”不会太好,但厉害的是真实度仍很高,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嗓音老化问题。 黄铜导管下,EA1000对各频域音色的表现相对另两个最“中正”,自然柔和的同时,又凝聚准确,线条感控制得非常恰当,还原度似乎是最好。杂食性也可能是三者中最高。听“交响乐”也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解析相对比较高,音色相对中性,听一些不良录音或渣品质的音乐,有时会比较难听…… 不锈钢导管+黑圈下,一如官方所言,分离度、女声比较出彩,此时低音量感适度,下潜不算好,整体横向声场很好,线条感明显,结像略微细瘦,适合热衷“通透”、“华丽”的烧友。我个人有较长一段时间都在听这个导管下的它。除某些音乐稍微欠缺低音的氛围烘托,显得单调之外,绝大多器乐、女声为主的音乐,它都非常过瘾,顺滑感一流,比较仙气,适合热衷通透的烧友。 三个导管下的声音粗听近似,但细听确实各有特色,又由于每一种导管下的声音完成度都很高,以至于我一度纠结到底选哪个作为“常用”。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兴戈品牌对“调音品质”的苛刻追求。真的,只有做到变态级的自我要求,才能让用户产生“哪个才是最好”的困惑吧…… 可惜的是,手里很多千元档耳机暂时都不在手上,所以这次没法像以往那样做进一步的得罪人式的参考PK。 不过,仍可以简单错位比较下临近价位的,如水月雨BlESSING 3(1999元圈铁)和自家EM6L(699元圈铁)。为方便,这里只谈3.5插头下的感受。 相对EM6L,EA1000在硬素质上的领先不小,它那更强的基于动态和声场的规模感让它能表现出音乐中更深层次的韵味和更多一些的远景弱音细节。不过,若具体到音色上,两者差异却又并算明显,似乎只是高频 乐器的听感上略有差异,毕竟EM6L是动铁高音。 嗯,总体上,两者都有着兴戈特有的那种人声稍凸显,整体又较柔美的均衡风格。不同于天使吉米的均衡克制,也不同于水月雨的中性均衡录音室味儿。也就是说,在眼下大多数耳机都开始走均衡调音方案时,如果厂商够用心,还是可以走出各自不同的“韵味”来。 对比BlESSING 3,硬素质上,两者没完全拉开差距,但低频素质,我个人觉得EA1000还是更好,激昂,下潜深,量感到位且不影响其余频段,BLESSING 3就相对有些“空气感”,凝聚力似乎不够到位,以至于少了那种“重量”感。 人声频域两者音色有差异,BLESSING 3似乎是在追求一种“高度的平滑感”,近似平面振膜的自然柔和,它在这一块极其耐听,极自然,只是少了些激情和亮度,显得情感表达在某些时候不够炽烈,而EA1000的人声韵味就比较传统,即动圈式的“高饱满度的悦耳”,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它只在某些时候,嗓音气息会相对刺激。两种风格,我觉得难分高下。 乐器高音的听感表现,BLESSING 3结像体积小巧,形态轻盈,听感细腻,梦幻而阴柔。兴戈EA1000就很动圈,较大气,带有一定感情色彩,饱满度高,形态挺拔,有明确轮廓和更亮一点的亮度,结像体积相对略大。前者仙气飘飘,有烟雨氤氲之感。后者晶莹璀璨,力透神经。 结语:若不是兴戈还有个EA2000在2000元价位盘着,我常以为EA1000就是该品牌2000元的东西。它的声学结构,玩法和音质,无一不透着“饱和式”的深思熟虑。设计境界之高,在2000元内,注定是动圈小耳机的经典。
. F1 B% w# d- q$ d* r7 P3 s1 v
3 X" f0 k( y0 \( a$ |;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