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57|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关于一首歌的制作流程

[复制链接]

1293

积分

1

听众

3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293
发表于 2022-8-5 2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一首歌的制作流程
: `5 T7 @$ q8 {2 R3 w* S
! o' G- w1 N/ H% K' t! S& R                歌型万万种,本篇以常见的Band Sound 歌曲为例来说明。(配器:鼓、贝斯、AG、EG、PN、Violin、Viola、Cello)
" Y9 M) p- ~  y( n0 k) i/ `
, S" h8 j4 k+ d  p5 h                收歌:
( T$ r, k$ o4 H* e8 T3 t2 s 34-1603291T135442.jpg 8 y) s5 C- u) P9 s
                通常是在确立(或尚未确立)专辑走向后开会(或不开会)决定曲之后,若原作的词不适用,则发出去征词,再经过开会(或不开会)决定词。当然当中还可能经过多次来来回回的歌手试唱及修改词曲等等事项,这部分细节就不详述了。
4 S) }) U) g( N8 v! ~0 W. c/ R( a& i# s9 S% k1 Q
                ↓
7 s8 w/ W* m" C5 w5 ~
4 P$ c, `7 |- n7 R                订工作时间、掐预算:
1 h7 f0 Z7 {4 f/ L# B0 ?+ l) ?3 e  e( ^( g, I6 n
                这首歌一个月后要上数位,预算只有12 万,要怎么分配时间、这个预算够找什么人来助拳。
/ c$ `& g1 A/ z' t0 y1 A5 k( x( i
                ↓1 p# s9 M& w% K

, s# Z: `' l+ \1 x                跟歌手对Key、决定速度、段落进行:- L* d# W6 l& m8 `

- x0 \! o3 u) V( {- T) L, B4 D$ P' a% K+ u                这个步骤很单纯,却极度重要,因为必需确定这些资讯后才能发编,而一旦发编后Key、速度、段落就不能轻易更改了,因为那是很大很大的包,不止会造成编曲老师及乐手很大的困扰,也浪费大家的时间,并降低工作顺利度&愉快度。所以这个动作必需确实做好,制作人要确定歌手音域是否适合他自己觉得适合的Key,有时歌手觉得适合的Key 听起来并不舒服,或是制作人判断最高的那一句唱假音会更好听,那就必需定相对应的Key 之类的。$ {& O6 T; y* ~* ^1 a
$ d+ ^1 D: \; ^! C7 i. ?2 d
                ↓
+ |1 \( t% g% q% z8 |: {7 i" S& V) \1 o
                发编:. O8 b1 e5 ?* ?2 h! g
; _$ c+ O' d/ [  ^
                依据曲风,从经验里找出擅长该曲风的编曲老师,例如(一般而言)钢琴歌就不应该找吉他手编,吉他歌就不应该找KB 底的编曲老师,同样是吉他编曲也有的人擅长AG,有的人Blues 拿手,有的人速弹超强等等,这时候就是考验制作人的判断力了。
& h5 }: ]$ Z8 G. T( w3 n- d, c2 D9 u  n
                . i9 e# r" a: F( {
  I8 m0 q* T: B: d  ]+ e* _
                与编曲老师沟通时必需提供确定的Key、速度、段落进行等基本资讯,然后讨论想法、风格、配器、手法等等,尽可能具体,例如:$ ~: {1 v$ i9 o& Q: [1 i

! I. Q: {1 J0 ?1 v               
, p1 V1 @4 Z! o2 |2 L* q
: H2 l9 b4 x8 d# y+ t$ p                前奏从AG + EG 进来,不必有明显的弦律线没关系,我想留给歌手哼哼哈兮;
$ ]2 }' o3 f7 [+ `3 S; i( s% a: W. F) ~" Y# S/ t5 T
                1A 的EG 可能单纯一点每个和弦不要弹超过4 根弦;0 v% `- D: U( {- O0 T0 W: S8 l

; I  j, o1 L* p) V" Q3 a4 S" U                1B 时加入钢琴,不要花俏压扣就好;
  f# g0 Y3 _2 e- w7 h# p
7 y- I6 v  J6 D- S  f% B                1C 前一小节简单过门进鼓,加入2 把Rhythm AG 当左右门神,1C 的每个人都安份不抢戏,插音尽量少;
, t8 I. x2 c! z1 `/ l. I5 @
4 ?0 G6 o  H5 C0 ^: I2 O6 a                间奏4 小节用弦乐拉简单的线条做小;  F1 L; I& L: g. k7 j2 v2 j& P9 r
$ A" R0 I* I) q! N, h3 Q% M- J
                2A 弦乐fade out,让AG arp 搔一下耳朵;$ _5 E6 e1 R) f2 @. T! ^

$ v% Z, R: c: p$ l7 U                2B 弦乐低调进来,在2C 前一两个小节Build up 就好;# h1 y" V; c5 E* n9 {: g

& O! @+ H6 L7 ^/ x6 W1 {& n( o                2C 时除了原本的Rhythm AG 左右门神之外再叠2 把Fuzz EG,这时候Fuzz EG 取代Rhythm AG 成为新的门神打开宽度,弦乐也可以插Vocal 的洞走几个句子;
! [0 D8 a5 y8 [- z  m1 W8 \' k% E
                3C 先把鼓收掉,只留下钢琴和大提,3 小节后再过门进鼓进入最后大乱斗,这时候的洞留给EG 插,弦乐长音;
* ^# D" _' c# ~0 J! ]) i/ r
& y1 e& [0 S- |( P! `                尾奏留AG、PN、Cello 就好,谁走主线给老师决定。
3 K; T5 B4 I( I8 z. G6 J7 i6 B+ N/ _9 q! V6 i; R
               
: t. H; O5 P; u4 o
! s* R7 B/ p8 {9 o- U                像这样,制作人有想法时指令愈具体、愈明确愈好(尤其是在修改时),当然,很多时候提供Reference 给编曲老师然后大概讲一下也可以,方法很多种,只要沟通顺畅都OK。但千万不要做一件事,就是制作人及公司都没想法,然后让编曲老师「试」,试到了是运气好,试错了如果要请老师重编一个版,请付Double Price 或加钱,因为这是制作人的大失误。就算去吃热炒也不能叫厨师自由发挥上菜,上到了不喜欢的菜叫他再炒一盘然后只付一盘的钱吧!?会被打吧这样…… - ]4 o: |! ~1 j5 b& }' r
- f' Q) p* {; l# m" R
                ↓$ q9 U" f6 f* E6 e

% L7 a- \# Y. k1 H; c                确定所有人员的时间:
# L" @, _- b! x* F- E9 t0 \( l1 C- @9 b$ J0 X& _, v% V
                每个乐手老师的档期、录音室、录音师、混音师、混音录音室、Mastering Engineer、Mastering 录音室等等,一旦定了时间就不能轻易更改,因为会影响别人的其他工作。除非交情够好,不然尽量不要前一天才发通告,这样很硬,而且很可能会找不到原定的第一人选。. p( C( j9 t( x7 B
# [: V1 W9 ?: C9 X. M; L: `
                ↓
: w2 l6 C  [0 z
9 s0 c1 o0 I% f                (如果是独立制作或乐团的话,必需制作工作带)0 g7 G& j6 l$ Q0 o2 {3 f) y, q

9 [- p7 F. q( d3 _* h/ o                也就是包含完整编曲概念的DEMO,工作带的目的是确认编曲,想像MIDI 档录成真实乐器后会长什么样子,它的作用是在录真乐器时提示乐手该做什么事,并且反覆对照以确认正确性。工作带可以避免团员们记忆的失误,例如吉他手记得这个扣是4/5 但主唱说是5sus4,贝斯手记得最后一次副歌好像上次练团的时候有说要做XXX,但鼓手说屁啦后来明明就改成YYY 了等等。简单来说,工作带就像画图的草稿,除非你是李奥纳多达文西,不然过度的自信是很危险滴~% D) b+ F5 h( h6 q! N, o7 A+ u! e

; n' q+ [$ _9 e# @- ]                ↓
6 D7 \4 L; G; @& c, V4 _  d, i7 w
                完成编曲,进录音室:6 o/ e& v( ]9 [$ U) L5 C9 R0 e

3 L2 |% Q# |) a; \  P( k+ E                跟编曲老师拿到分轨档,确定档案没问题,跟约好的乐手老师进录音室录音。
* n( B1 o8 \: y$ D" f, ~- X
6 m: t( u. c1 @               
# h  \' B/ x7 A, k4 d8 u- Q5 `# |/ s: ]7 p$ I
                录鼓时要判断这颗小鼓、这颗amp 是不是适合这首歌?任何乐器正式开录前都要花时间调好tone、确定micing 没问题了才开录,花上一两个小时是很常有的事,因为source 会直接影响混音结果,甚至整张专辑的sound,这个环节不做好等于自废武功,所以我一直都建议大家去有好的录音室录,怎么判断好的录音室?你看一下你喜欢的专辑的CD 歌词本,如果这张专辑的sound 是你喜欢的,上面印的录音室理论上就是好的录音室。0 m  d, b6 G8 T, `" `" U
( l  a3 C* o& G7 m; `' Y
               
$ S' ~& Z: c# A  I. m# f5 @: [. o7 N+ e# ~
                而录音时千万要注意录的Level 不要太大,最大的音量大约70~80% 左右就好,再大就恐怖了,录破的风险很大(很多在音乐里听不太出来,但实际上Clip 很严重)。我拿到过很多分轨,波形几乎都顶到边了,光用看的我就吓破胆……
) f9 K( h$ V$ F/ b
6 k7 Q1 d# g! ?. K: b" s                $ A7 v6 L; P& n5 W) Y. J0 S2 l' v

" |7 X( n# ^. `) B                「录音录破是耻辱,会上新闻头条上壹周刊!」 「录音要录好不要录满啊!」
, p% a5 e+ w% j0 Z0 z. k' F% k1 B" U) ~7 W
                ↓
6 h4 X! D/ k  t) g" X
) c- l5 L3 z( o; q' G                Editing:2 B5 B. @6 l' ^

/ f) m5 h( v' t$ D                例如今天的进度是录鼓、贝斯,明天录吉他,那么今天一定要把鼓、贝斯剪好,因为今天不剪好,明天的吉他(以及之后的所有乐器、人声)就会跟着不正确的Grooving 录下去,而这是事后Editing 非常难救回来的,一步错,步步错。(所以若时间允许,我习惯在录音时就一边挑take,录完就挑完了)所有接点要逐一检查,是的,一个都不放过,不是有接就好,而是要正确做好,要注意sustain 有没有因为剪太碎而出现不自然的现象,这是很常出现的通病。另外,录完之后一定要整首歌(当天录的东西可稍微拉大声一点)完整听一次,确定都有录到要的东西没有遗憾了,收工。9 {$ B, c" U4 J3 ?8 o

2 U& _- P/ I' G                ↓
9 H  Z1 y% s9 E* v( q. V6 z  ]% F* _- i+ V: }( o, _9 b
                重覆上2 个步骤,录完全部的乐器,并确认在进行每一个下一步之前,每一个上一步都已正确地完成。因为上一步未正确完成,下一步、下下一步、下下下一步都会无止境地错下去……
% D3 d1 Z; X4 r  \' l$ i/ n( \" D
/ k, E0 z, F0 c6 |" f                ↓
4 A7 u0 N6 p6 X) J! {, s
9 G& K; b% g6 b, p1 J" j/ f+ c                花个半小时~1 小时制作一个Rough Mix,配唱用。
; h8 g8 J1 V  G/ \- P; b: E3 v
/ V3 q3 x% Y- A8 u                ↓
% K, h: P+ K- H  G0 f' f# D3 X+ ^. ?
" g6 n/ }5 v8 J                配唱:
$ r! y- c5 A2 \* F
7 ]: [1 G* \% Q) N' d/ {                这就很没有标准答案了,每个人的审美不同,配唱方法都不同,有的人注重音准和拍子;有的人注重表情要到,音准差一点没关系自然比较重要等等的,但大原则是在顾及所有技术层面之下(健康的波形、喷麦&口水尽量少一点、录到好的频率、挑选适合歌手的mic / pre 等等)录到歌手的情绪。
- A& v0 i1 D3 d5 a" f% Z$ k5 h; l" W* w% S1 D% l  k3 `
                ↓
* S2 Q% M. p* e. U: N) `
# T1 F/ U" I4 u: |4 Q' S$ a9 q( t4 J                Editing:; N& p# n- K3 V7 @. \
$ e! {$ {6 c5 e
                我的习惯一样是配唱时就一边挑take,录完就挑好完整的take。所有接点都认真检查有否正确接好,整轨完整听一次,确定都有录到要的东西没有遗憾了,收工。# l7 p) J3 p# a  v

/ X$ B, r3 U+ e5 {$ i* A: s2 o                ↓
" E4 h7 a! a" @* @
. \/ R' ]4 N0 d, l# M                合声:
8 r/ J  n) i' q
  E% J. t7 ?7 r* I- d                跟配唱类似,但合声的目的是要包Lead Vocal,所以务必不要抢戏,有跟字的地方要贴紧一点,每个声部原则上最好都录偶数轨。我的习惯是合声尽量唱准,除非很明显造成困扰不然基本上我不会去tune 合声,因为理论上有一点Pitch Shift 会感觉比较宽。尤其R&B 那种合声要咪很大的要唱更准,更不要去tune 它。
1 \. v- w' U8 R! |! w  k
6 D" T$ G& E7 {" G  F                ↓3 L! z* u+ z$ W# z. d3 q
: }* _& ]  _! q0 ?8 V  F. s( e
                到这边整首歌就都录完了,这时候要再检查一下session 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有没有哪边不小心录破了,看看有没有别的take 可以救的。3 R+ H6 {) X0 U# u; ?# \& Q) M' P: x0 |
9 s, ?$ h- Q; G4 r  c: i1 i& L1 f
                ↓
! M( m  |) Z- t0 }! S& P' l, ?9 Y3 Q5 z0 n# S# Z2 w
                Tune Vocal:
9 U9 h, T& \/ q( t5 q* t4 y
0 ?6 b9 F( G: ]                这个工作必需由配唱的人(制作人或配唱制作人)来进行,因为tune vocal 这件事就极度重要,它就是在帮歌手再唱一次歌,大至音要tune 多准,小至抖音的程度、滑音要不要少滑0.1 秒等等,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歌手的表情,而最了解这首歌要呈现什么表情的除了歌手之外就是制作人了,所以这个工作不要假手他人,务必亲力亲为。9 }8 B$ C, a( u8 R" i2 E- t

: D  T8 n5 y. O; F8 u( u                ↓
0 g- y# R* g! q& O0 |7 d4 Z. H3 j. l
                Editing:# s  }2 c0 f3 C, X) ]6 X. @

& F2 h2 @7 e" r) {2 E: V7 b                最后将tune 好的Lead Vocal 捅进session 里,再一次检查所有轨道的fade in / out / crossfade 是否正确做好,轨道名称是否清楚明确,有没有缺档(空白region),有没有忘记捅进来的轨道。" k# U+ |' {$ M0 C

# h3 o2 d0 @7 W% X                这是交给混音师之前的最后确认,务必认真、确实检查好,因为混音师的工作是混音,不是帮你检查fades,虽然混音师也一定会检查每个fade,但制作人没做好除了浪费他的时间之外,最重要的是Editing 会直接影响这首歌的Grooving、Timing 以及Bugs 等等。7 }; _% j3 I; ]

# P: ^, j3 `7 G% {! |; R2 {1 f                因为混音师的工作是混音,他是混音师,不是Editing 师,不是制作助理,更不是擦屁股师,他也无法代替制作人决定到底是所有人来跟鼓点呢,还是鼓去跟其他人等等的,Editing 除了决定take 之外也是在不断修正编曲,每一刀、每一个fade in / out / crossfade 都影响重大,是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把关工作。我认为光是看Editing 的整洁程度就能大略知道制作人的功力,可算是制作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假设混音师有100 轨要处理,而每一轨有20 个接点就好,那这首歌就有2000 个接点,就算他非常龟毛的尽力检查,仍然很有可能漏掉其中1 %,也就是20 个接点,想想看,一首歌有20 个接点没接好,这有多么可怕!!!
3 s, b* U! _& M. n, }7 l6 R$ H1 B1 `/ F* O1 u5 {1 G
                若Editing 没有完成就交给混音师某个程度上就已经半放弃治疗了,当制作人都放弃治疗的话,这首歌的命铁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9 O) [# k* a1 a- u) P2 f0 L+ ^' d& P! O' U1 u' u
               
6 X/ `6 J9 m$ H9 K
( Q7 \: w( I7 J4 \( n8 d                2Xf2E6aEU7n685eHEbXGYHrmWn2y7a62UWBrtZzodVdD2 P1 t8 T" A. J7 F7 B7 ^
5 E& _: U) ]/ `9 c5 F) f/ J
                0 A/ w" Y( I3 b( I% z; D- o- a

& R) {1 Y' a( c1 O- u1 H$ T                再啰嗦一次,混音师的工作是混音,所以交给混音师的session 必需是完美的档案,也就是零错误、零Bug,让混音师可以100% 将精神用在混音上,而不是在开始混音前先花掉一两个小时来debug,这最前面的一两个小时是混音师精神最好的时间,应该让他将这么充沛的精力用来处理混音,而不需要去担心session 里的bug。
3 `6 b8 X9 _. d8 }6 ~; E7 \( S1 m6 w! h* p% Q
               
: p! C0 w" c6 X
& X6 X6 M2 G; a0 [  B) m7 z                (没有夸大,我曾经拿到一个session 在开始混音之前先帮他Editing + debug + 检查分轨就花掉整整4 小时过,都还没开始混音就没力了......)( B) g. `  @& z( E9 A% b8 F

0 B2 ]7 H" ^! Q; P- a                ↓# ]& `- P2 `' }9 J. o
  \2 t3 ]9 `5 ]  U; }1 V
                混音:
3 S. x$ f  u$ y4 d9 t% z: `  c6 x, v8 V0 t5 |
                将上一步骤整理好的完美session 交给混音师,沟通好混音方向,离开录音室出去鬼混一番,在混音师交待的时间回来听咪。
8 I" B9 t2 m/ b* v& C# j: p" t& h; L3 K& V; r/ d' g* F  t
                听咪时若有任何想修改的意见都不要客气,歌手能到场更好(因为这是歌手的专辑,制作人、混音师等等所有人都是在帮他完成他的专辑),而修改的意见务必具体且明确,不要有那种每个人理解会不同的词汇(例如:这个钢琴我希望它有在大草原旁的湖边大树下钓鱼的感觉;我想要让这首歌呈现一种前所未见的绿意……)。( r9 K! [+ v/ B) F1 E% n

  i' T' [" _( {6 A, o( |1 x' \, R; @% L5 y                . V. w$ s2 K& Q* ]$ s. T" N

# f: {3 Q  _% k( U: M: M6 v! E                若是到录音室听咪的话要了解今天完成混音后基本上是没办法再修改了,这不是因为混音师难相处不给修,而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制作人到录音室亲自跟混音师确定这个混音OK 了,Print 出来之后混音师的工作就结束了,要再修改不是不行,但除非他是in the box(全程只用电脑,全Plug-in)混音,不然要recall 硬体上的参数回来再修改的话,一方面很花时间,另一方面由于analog 的缘故,每天电压、机器温度、室内温湿度等等都会有误差,运气更差的可能真空管烧掉换了同厂牌同型号的同一支,基本上就算所有参数都调回去原本的状态,tone、sound 也一定会与原先的混音有所不同,所以analog 混音的情况下原则上就是全神贯注在听咪的当下确认混音是你要的,一旦print 之后就不要再轻易更动了(因为多数情况下其实只是回家听了100 次Mixdown 之后又想要动一点点小东西,但却有可能会得到与原本的mix 不同的sound 的风险。相信我,如果你在吃饭时间将outboard 关掉,吃完饭再打开,什么都没动过,但整个sound 甚至Balance 绝对会跟吃饭前不一样!)。
+ K* v1 L9 A. H. O% q7 @+ ]+ b( X  R2 }8 M
               
6 F. `7 r" U8 g: _( ]1 j) v$ ]
/ l1 U! Y4 @; t! u& b                混音这件事情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永远会有想要动这个动那个的想法,但制作人的任务之一就是决策,并且要懂得取舍,如同上一篇所提到的,每一首歌的命不同,当print 出Mixdown 的那个摸门,这首歌基本上就告完成了。除非是重大的理由或是miss,不然我的建议是信任混音师,他的耳朵理论上一定比你好,他的耳朵可以过关print 出来的Mixdown 基本上就不会出差错才对。' ~& O: R% u/ |: \! Q' |/ x

/ U5 e3 d  K: `% M                ↓
4 n1 t- ]$ S( I  ~9 T
8 `; K. R0 z6 ?: m  k; N  Y5 T                Mastering:7 V; U, H( m8 H8 I( X; M. h

4 R* G3 X5 s' E, J8 A' Y( X                这个阶段,整张专辑的歌都咪完了,制作人一样必需在进行Mastering 之前整理好所有档案(例如十首.wav 48kHz/24bit 的Mixdown + MMO),用网路寄或当天带到, m% L* s, L+ i+ d& p9 N
  u- [( m7 B9 P, R0 N4 k1 l) h; z
               
0 K7 I' y4 \% U6 Z9 M1 w! d" x9 J+ R/ l+ C5 K
                Mastering Studio 给Mastering Engineer。
1 c" {0 W: \% ^  h7 p
* N  e+ n) l2 b8 X$ t# L# ~7 W8 M9 P                这时候要做的是调整整张专辑的sound,要先跟混音师沟通好专辑的方向,是要主流大声还是保留动态,或是整体脏一点没关系等等。
5 p$ m" ~" U& E7 _' _
+ t2 Z2 ]" g) U! ^$ T/ |                7 i! _+ Q# ?! Z* j4 E2 V: \3 l

4 L# M9 c8 Q! t" J2 t9 Q                Mastering 不是用来救没咪好的混音的,所以请在混音的时候负责地跟混音师沟通好再下达Print 的指令。
0 f" z. W! b0 k( `4 p0 l& z% O3 C- W- T4 S
                ↓. Z6 j6 W% p3 M9 V* n2 [: N' I

7 i+ o  Y6 j) Y9 q* M                带着母带嗨森地去压片厂~~(或是交给公司)
( x& f) c5 W/ z# }3 ?/ A6 Q- O; G7 t, {9 ]4 c3 k3 S6 L2 l
                8 P: t3 u$ y8 }. B. ]2 N
! B! ~# }7 ]2 Q
                ★★★★★注意再注意★★★★★
! m3 G7 [5 p, T, B- `, w: ^/ p* q! O4 m1 [, V. b
                # L; O9 {& X. Y5 ^1 m5 l1 j0 z; Q

. j9 b3 q& Y1 P1 V' v                -进行每一个下一步之前,每一个上一步都要正确完成:" {8 u9 Q2 W. E' ^
; Q! d( W! k" @8 f
               
. H  i  B% D* Q" p0 Z* z" e6 v- q
                例如Editing 必需100% 完美做好,不是指要把每一拍剪到Grid 上,而是所有Region 要「正确」做好fade in / out / cross fade,不是有fade 就好,而是正确做好,每一个fade 都要「听」过确认接点没有问题,才是负责任的Editing。
5 B) E, r) G- ?$ ?8 `0 A' ^  S; X/ h& D3 J( I) Q/ ]2 q
                * ]. J& w- r" V: l# H1 k. H

% m8 s& K6 k: T1 E$ z; z                - Editing、tune vocal 等工作不要假手他人。, X- W/ {5 O; K3 I9 ~9 ?

$ D6 u$ R0 a) T4 L7 K2 n- X4 d                ) Q; S5 P3 X0 g2 {; H$ m5 j9 l
; G3 Q) w9 f4 [+ e( a
                -录音时绝对不要麦克风架了就录,要试录看看,用耳朵确认录进来的东西是好的,有catch 到乐手、歌手的表情/sound,录音时千万不要有声音就高潮了,还有非常多东西要确认,必需要很没种的深深害怕万一没录好会很丢脸,只要出一次包以后在业界会留下千古臭名的!% e9 E! d( y$ g4 U

' A4 w/ a2 P, f6 v: U5 E                # z; p. s8 v1 \9 l! Q& B
, }7 j- T2 m2 u
                -每一轨的名称一定要取好,Protools 里能显示轨道名称的长度有限,命名务求简单明了,不要中文,不要有那种「歌名+乐器名称(又臭又长)」、「XXX copy」、「XXX .dup1」的。
& [, N! N; S& c4 e) u
# S& F# W" u; |; h3 A  h               
5 p# l6 y% y% L5 l$ h* [* a  f7 \7 |
                -千万不要有「录的tone 不好没差,混音师会处理」、「混音不好没差,Mastering 可以救」之类的观念,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补救的,预防胜于治疗啊施主~
# Y. x8 D/ _! H9 r
/ }+ b) P/ x. j6 D/ A8 r. w                7 ~* ~- _7 a- H6 M2 }

+ z8 X6 l8 c$ W                -以上步骤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如果有遇到需要逆的状况十之八九应该是犯了错,所以更要切记:进行每一个下一步之前,每一个上一步都要正确完成!!1 P, N! w! B! L: g8 }
+ [, s8 h1 Y4 Y4 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9 10:47 , Processed in 0.03425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