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21-3-12 18:16:31
|
只看该作者
5 X5 R* p: F" F3 L i, ?硬件功能部分
+ c- ?3 F0 ?# A. m& o% V( C+ V! b$ z
3 ~7 S8 [% b/ f% L8 q& h. J. Y
% n P- _1 n- r f) m
- y' a4 O! i+ k& u输入部分:R 2x2声卡包含两个复合接口的话筒 / Line /乐器DI接口,并分别配置两个GAIN旋钮进行增益调节,每个通道都配置INST按钮用于切换乐器DI和Line输入增益级,共用的48V开关用来控制两个通道的幻象供电开关。INPUT SELECT开关用来切换模拟或S/PDIF数字输入源。9 O& W7 u1 a- P3 I, g1 g' {: f
8 d! ?5 s8 `- E3 M
* {" C9 X" n) j
" f9 ]* v8 P1 \1 u$ {
+ A; } J- _9 x3 j+ x2 w0 p: v8 }
输出部分:R 2x2声卡包含两个大三芯平衡输出接口和一个大三芯非平衡立体声耳机接口,它们的音量分别通过MONITOR大旋钮和HEADPHONE VOLUME小旋钮单独控制。DIRECT旋钮可以用来调节硬件监听和软件监听混合比。MONO按钮用于切换立体声/单声道输出模式。S/PDIF输出接口没有开关选择,始终输出模拟输出接口的镜像信号。2 [- \ f! L- h* X2 u9 F
( R+ [' }" v/ Q0 r; _" Z8 H
0 j1 _; b& S! }% r3 q$ N数据和供电部分:简单的USB-C接口负责解决所有供电和数据传输问题。5 P, \$ t2 q* a H1 t% `8 g, @
3 Z+ B2 I* \+ t7 _% w. @6 q9 z
v2 i g+ S4 p* k( ~总的来说,黑狮R 2x2声卡在硬件部分的功能设计上和绝大部分双通道个人桌面级声卡相似,包含常用的模拟/数字通道以及常见功能,上手使用还是非常容易的。
" ~" k' L8 ?5 V1 h7 j
* A, F) c1 [# k+ \( S" y) N音质和电路部分
8 T( w' \5 u, w! c2 y) K
1 ?0 T/ L( G9 {+ a* d$ K' y' s2 W" [5 P3 {. T
a+ I" y8 p8 J
& p! o- G: A8 ^# v6 z5 l
话放部分:分别使用舒尔SM58(经典动圈)和sE 2200(经典中低端电容)进行测试,由于不是歌手的原因,只能通过积累的录音经验以音频制作的角度分析R 2x2的话放品质。
0 n h5 ~+ m0 W1 ?6 z; Z
& P* Q" b# P) V% r' r8 E, GSM58在R 2x2上的表现让人惊艳,相比其它同价位甚至稍高价位的声卡自带话放,R 2x2在推动SM58时表现出的特点非常接近高品质独立话放。高频部分突出了,并且延展性更强;中低频部分力量增加,更加扎实。推力尚可,GAIN拧到3点位置就能得到合适的信号。这与R 2x2官方标称的55dB增益范围相符,没有虚标问题。* Y% [" d, w+ w1 p0 A# Y6 y
% q$ K* R# _7 a% G; a7 H/ D
sE 2200作为中低端电容麦克风高频部分不像很多其它品牌有尖锐的高频,整体比较平直收敛。在R 2x2的话放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微笑曲线”,但整体向上有些偏移。低频部分很平直;中低频部分和SM58一样增加了量感让声音更加扎实;高频部分表现非常抢眼,华丽、细节丰富,并且完全没有扎耳的听感。整体感觉清透有力,模拟质感十足。# g: n- \+ [% }
5 J) q, U0 G7 g' i! I
( o1 R/ Y/ t& _
# n$ R1 p- j7 B! V S% x# r耳放部分:分别使用铁三角M50(动圈)和Avantone Planar(磁平面)两幅耳机进行测试。
& ~" i* ^7 w; b" N9 `8 j: N0 [) |. t) n- }
铁三角M50在R 2x2上中频细节改善明显,全频段层次分明,低频部分在听感上相比其它同价位声卡更富弹性。美中不足的是高频部分,R 2x2将M50原本过于毛糙的部分突显了出来。这个问题在M50X上应该会得到改善,毕竟M50X的频响优化更加出色。& G. S. }& Y; s4 W& i9 Y" \! [
- j& L0 I" Y9 SAvantone Planar是Avantone刚推出不久的磁平面耳机,声音是典型的磁平面那种平直、还原且声场定位准确的类型,也是前不久送测的样品。磁平面耳机非常不容易推,并不是对耳放的推力要求有多大,而是对信号品质要求很高。这次对比R 2x2的其它声卡直推都不能将Planar的声音推到位,基本就是不同程度的糊成一片。在R 2x2上,立竿见影的,磁平面耳机所有的优势特性都表现到位了!这是第一次,在声卡集成话放上,将Planar推到位。非常难得。
3 b* \0 [1 t4 ]4 E4 V+ d5 h
* k7 q | r; C8 m1 m$ p/ f
& T: n2 Z# Q2 [
- S# _2 ^9 t" U
总的来说,在模拟电路部分的主观试听表现上,黑狮的确名不虚传,将个人桌面级声卡事实上设计成“模拟话放+模拟耳放+声卡”的集合。我一直认为,声音是主观的,虽然客观数据能反应声音在信号学上的品质,但无法完全反应声音听感上品质。取一个平衡点,将最终听感做到硬件框架和成本约束下的极致,就是好声卡。
" g' A! }+ X* q; s5 Y# G: \4 \* W' U1 t6 `' \/ v: O
) p* x) c4 U8 a) k5 Q
( S ^7 o; M8 h拆开R 2x2的机壳后着实震惊了,在声卡全贴片拼芯片的时代,黑狮居然使用了大量各种铁素电感、薄膜电容、电解电容等等传统模拟设备常见的经典原件。这样的经典设计势必对设备供电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在USB BUS供电的前提下,黑狮使用了远大于一般声卡的供电部分面积以及复杂的电源设计。
, k$ W3 |9 }& M! x: {* N4 X* W7 B7 p/ _- [! w& t# S
4 K' g4 f9 [: G3 V# ]* o/ e7 f0 c; k; g+ |8 J3 w
不仅如此,每一路输入和输出通道,包括话筒、耳机还有模拟输出,都使用传统模拟硬件设备的设计方式增加了滤波模块,这也是听感上模拟质感和纯净度的主要依据。来自Vishay、Nichicon和Wima的音频专用电容原件也在整体的声卡音质表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黑狮是真正在用模拟硬件设备的设计理念制造声卡产品!/ i5 O6 |8 G0 T" ?% `
/ n& l! I3 f! Z' H( S- l8 k
总结
; k& [% k- D% W( b* T O) T+ `3 B4 p0 x" q0 O
$ O" P+ I: D- \4 w
: A) O5 m- S3 n/ R# U# t目前的声卡圈,特别是主流个人桌面级声卡这个领域,几乎已经完全倒向参数和芯片的山呼海啸中了。也因为用户购买时往往是自己第一块专业声卡,缺少主观的对比参照,导致现在市场参数流大行其道。
" ?; k$ j# U8 c; z5 M
" ~) G, F/ q% b9 R& | i
: O( M& [7 d' ]
往小了说,大多数人关心的极少的能看懂的参数只能反应声音在信号学领域上的品质,和最终听感还是有很大差距。比如经典模拟设备,听感上就是值钱,但如果实测数据,特别是THD,那按照现在的参数流标准,十几万几十万的设备都可以直接楼下垃圾回收了。我一直坚持,声音好坏是一个偏主观的定义,信号学上的品质好坏能够作为参考,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耳朵。! a' E0 D2 E% e; n2 D
; Z1 y z5 b7 ]& _( ]6 |# j( V
往大了说,现在的市场环境造就的唯参数论甚至导致了部分声卡厂商通过各种方式“制造”漂亮参数。虽然从严格的技术角度,某某厂和某某厂“制造”出的参数确实是有依据的,但因为取样点不以最终使用环境作为标准,这种参数毫无价值!如果大家统一取样标准,甚至实测参数远不如很多友商。对于这种行为,我只想说一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8 P1 B) c0 v, T" C( h
[ Q* [* ]1 g+ X! X4 ]
# h: G! ~/ G7 \: x5 S$ Z' }/ C% L4 D/ a6 O2 Q* V* ~
黑狮R 2x2的出现代表声卡产品的理性回归,我们能通过这款产品明确感受到黑狮团队在产品设计时以用户核心体验为出发点的理念。如果你对音质有一定要求,并且有自己对于听感的一定理解,那你一定会认可黑狮R 2x2这款声卡。如果你预算有限,又希望获得相对不错的模拟录音和回放品质,黑狮的R 2x2也一定会适合你。4 W4 d, b9 V+ |& `
0 d5 E( X/ G7 \9 R4 }* e6 l在这个年代,黑狮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