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卡采样率,越高越好吗(下)& _% p9 }7 L+ `( |5 I. L5 l' R* x' S
5 a4 r4 J0 h" j; ~! Z8 f
采样率,可能是我们刚接触专业录音声卡时,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名词之一了,时至今日,也可能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a$ i" ?0 g- u
3 p# I# H/ P' u* ~% C% ~7 a ?高采样率下,音质一定更好吗?所谓的过采样技术,在音乐制作中有何意义?' v. w m7 J% j/ n. F
0 T+ [+ K9 O! w g: i2 f4 u
今天,我们来稍微详细聊一聊有关采样率的话题!" X7 B$ B8 p ]8 Q# u
- Q: ^0 f7 E+ U5 G
#听不见的声音”1 [$ B0 ]2 `9 _+ @& y; Q$ P
! ^4 u# Y! Y1 i U' ]* f人类的听觉上限通常被认为是20kHz,但这并不意味着超过20kHz的声波对人类来说没有意义。2 p- A- W2 P0 h- p
?; Q. s$ ]9 z8 H
但从音乐角度来讲,20kHz以上的声音,确实有直接影响我们听感的能力。
# m9 i# p8 C* S
: Z/ W! V0 ?; r# J& W. q% T6 }# Y我们以演示举例说明,频谱仪中是一个纯正的7kHz正弦波:0 t7 r! z* Z& N& w- ]$ p8 _8 m) k
, {) t5 B( Q0 z% L; m) X$ A' v【7kHz正弦波】
% e8 \) }. b: Q2 P& p S' n$ |: z5 d& R. ?
现在系统的采样率为96khz,我们再添加一个25kHz的正弦波:
9 m% W4 ]/ z4 |0 n K( m9 u! J& ]5 s- k
) A( t4 c+ @ x1 Z L0 K/ w【7kHz&25kHz正弦波】0 }2 V* R& k) B
9 m1 R! r' C. Z1 ^: E& d; I, w7 N
可以看到,在DAW完美的线形和无失真环境中,听得见的7kHz正弦波,和听不见的25khz正弦波都被完美重现,互不影响。
# |$ O/ r& H7 m" k* L! I' g5 w1 [# {
' s" H. d) X: l" G/ @4 ~) R2 ^& N% i4 }: W# U2 \' n
; e0 d) P* c) p, G7 H- [2 z/ V' O
同样是7kHz的正弦波,我们加载Saturn效果器,使用Gentle Saturation算法,为其增加轻微的失真:/ n. v9 D) V3 t
s4 {# b* q' h6 M9 c- t* T6 B
. B1 s T2 c3 w8 M- P
【7kHz正弦波添加饱和器】
- k& U1 I! H1 M" d+ {$ E1 `6 [5 H% `" j
频谱仪显示,在21kHz的地方出现了三倍谐波,接下来我们再加入25kHz的正弦波,会看到两个正弦波相互调制产生了新的谐波:0 Z( x+ s; W& W% @
2 \% `; A( D) [* t: s: Z# E【7kHz&25kHz正弦波添加饱和器】9 b D2 [3 Q: i8 |% N- Q
/ O4 B7 O t5 }) I- [. L
分别在11kHz,和3kHz左右,这些新出现的声音都在20kHz以下,如果音量足够大,可以被很明显地听到。
* t) Y8 s) i! f" _; o. Q9 M4 h0 V( M# P5 O5 [3 [0 e4 k! y
% G l5 d) }8 A; F" G8 T' c% E% m
/ l! s1 ] @; O; O( M& I% B: `* A当然,现实世界中的信号,要远比这两个正弦波复杂得多,因此我们不妨再试一下将高频率正弦波,换成白噪音,并用滤波器去掉所有24kHz以下的声音:
' l# s( \/ y4 X# M1 |# a7 J* R8 |
+ Q0 g: L/ w. W/ h
$ B% v) S' ^: r7 v
【24kHz以上白噪音】
. J- O+ b3 I) m: V& I. j+ P& G' N2 U! g" V# `8 b
同理,添加饱和效果器,白噪音开始自调制,并扩展到了可听频率范围内:& q6 [) N' t% `+ X
5 t0 Q( I1 ^; _ ~5 P( m% b
6 J$ T3 Q# t. ]0 N【24kHz以上白噪音添加饱和器】% j0 Z. r1 q* a
! a y5 L2 F1 x1 ~! w$ R此时,加入7kHz的正弦波:
- X: z* o: m: q8 U- E! @. `0 @) c2 T# Z% k; D! k4 z
|. j L& p# {$ g& X2 e7 P
【7kHz正弦波&24kHz以上白噪音添加饱和器】# H3 \: D) u2 N" t* X
2 T/ t5 B$ s$ H高频率的噪音立刻分布到了所有频段!6 r+ X; q8 b- H2 ^0 i
h" `8 K4 E( y1 U
这意味着,除非你的播放系统是百分百线性,并且没有任何失真,否则只要加入超过20kHz的信号,就会调制出可听范围内的谐波,如果你直接过滤掉20kHz以上的不可闻信号,理论上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干净,音质更好的声音。3 \8 t: t( h! @! w D9 x
; I( a2 l* B& k& P! f2 E' ~
#过采样对音乐制作的意义4 ?6 I+ Q( n2 ~& N
/ s& C, e& ^0 K: n7 S& _
涉及到音乐制作时,情况又略有不同,单纯地做20kHz的高切变得没有意义,尤其是在使用非线性处理插件,比如饱和器或者压缩时。
+ `) ]" M( @0 |0 U1 D! Z8 b; ]/ M+ Y6 o2 F
为了更加直观的演示,我们在48kHz采样率的系统中,创建一个正弦波扫频,频谱仪中显示为一条20Hz-20kHz的直线:
0 c) p }" x6 ] [8 q. x: Q% F7 [: o& P
* _0 ]- q/ H0 H4 e/ `
【正弦波扫频@48kHz采样率】7 U2 B& @6 ?1 U
_+ e' T9 Z9 M5 u
添加Warm Tape类型的失真,先把Drive调到最小,确保只是轻微的失真。; Y' C+ A4 F B9 b
) |1 Y# _2 _: ~) w. n( f
这会给原始信号增加一个三倍谐波,谐波的扫频上升会更快:# a8 h, J5 z7 @3 [+ ~, x1 g6 f4 M
. f- I* p; j: `( _
]: U8 l7 I% n" a4 d) P【正弦波扫频添加饱和器@48kHz采样率】
& {! x; o5 |# [$ `, Y- r7 {4 {5 b' O7 D6 Q2 z. D. T1 O
当谐波频率到达采样定理(Nyquist Limit)中的上限,即采样率的一半,24kHz时,便无法再继续增加,但谐波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以叠频(Aliasing)的形式下降了(之前我们提到过,一旦信号频率高于采样率的一半,原始信号会被重现为频率更低的信号)。 C: z2 f# o/ `( u0 g8 L h
9 x6 ~ O* r, C# e$ k
叠频后的信号,不再与原始信号呈倍频关系,导致听上去可能会不和谐或不好听,叠频谐波的频率持续下降,直到0Hz,然后再返回向上,扫频结束时,它比原始信号的频率更低,也就是小于20kHz。
+ S8 u% _: c7 D# C( U
' v- a: s, t8 H2 t( [- Z* i
+ T9 ~7 h; {! e1 f+ `4 i" b% T. C. u# M1 @* l
同样的测试,但我们把采样率上调到96kHz,频谱表纵坐标可以覆盖高达48kHz,所以扫频达到20kHz时,还不到纵坐标的一半:
! I1 I( T9 Z7 z, b% z# H9 z
% ^# O/ p+ H3 @+ L: Q
7 Z( L9 a( i' j4 N( E5 ~4 d3 Q
【正弦波扫频@96kHz采样率】
- h1 G; B F+ L9 y
* e7 h; R Q- A2 M0 ]$ m添加同样的失真后:
; T, i6 T; Q. S( q9 q
' f/ t) ?' K5 Y. B& I【正弦波扫频添加饱和器@96kHz采样率】
3 ^ ^2 ^0 O$ b/ Z% q5 M+ i. L/ D' m( y1 Z% B
在到达采样定理上限(48kHz)后下降之前,三倍谐波,有了比之前多出一个八度的动态空间,而且在谐波大于20kHz之后,频率依然还有一个八度的上升空间,虽然是在可听范围之外。
* X5 m3 H3 C: Y$ s0 w+ ?$ j+ x& N* W2 s2 q. h
扫频结束时,叠频依然在36kHz!; B; m( Y" m* C$ `5 y1 J
. K9 X9 X! s' B- C! S% Y可见采样率翻倍之后,实际上多给了我们两个八度的动态空间,允许通过饱和器增加谐波,同时不会产生可听范围内的叠频!
. s2 u3 _1 s7 W W9 g5 j1 o* \9 |: e# {; c( \4 T% p+ K' m
, s. |- F- p; c' M6 i
' I2 G5 h( O2 S$ o; y& N$ `如果我们仅仅添加一个三倍谐波,96kHz的采样率其实已经足够了,然而,上面的测试只是添加了轻微的失真,接下来我们调大Drive,加大失真度,还是做同样的测试: R' a R2 ^ B+ h
0 z5 ~6 V& b* P! D H1 V5 |" C
+ X- z( I+ B) j6 t1 z
【正弦波扫频调大Drive@48kHz采样率】
6 B/ z4 R2 [/ J* ?
% D! z' j4 R2 ?7 L1 d通过失真而产生的多倍谐波们,频率快速上升,达到采样定理上限,继而产生叠频,并肆无忌惮地在频谱表中从上到下,反复来回。" Z9 l, {; a1 q* Y
9 n! x R* X" \- I ^2 A+ Q
5 p. x6 Y# M2 ?* v
【正弦波扫频调大Drive@96kHz采样率】
8 u# J4 u' R: R( }
* a) W' i0 M. j9 U4 r1 ^# j频谱看上去可能颇有美感,但听上去可一点也不像模拟失真了:在采样率48kHz下,可以听到一些明显的啾啾声,就好像胡乱而快速的扫频;96kHz采样率下情况好很多,但啾啾声依然存在,叠频也可以很明显被听到:
' Q! C2 U' E+ v% k+ o/ w6 ^% t& g' G# `/ I
8 m2 ]" ^; v$ } a0 m8 U
8 Y3 S0 x) O1 U7 w4 O+ s: D( E
1 Y+ b; B7 F( A% ]7 H6 D* a! o# g) }, D; |. s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将采样率翻倍,就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了。8 ^( c2 s2 J# ?, J
: H! E5 c- ^. n+ ~2 F6 P! P- u我们当然可以设定192kHz的采样率,测试结果也会更好:& J; u6 f8 P4 U K
$ {" O7 v3 T; a: B+ C3 @; v+ e【正弦波扫频调大Drive@192kHz采样率】
/ C! E' ~5 v1 @* `" t, }1 b
6 ]; ?& _( A O- {$ c注意,现在频谱表中,只有下面的四分之一,是在可听范围内的!
) I' w. X; I% z5 ?' A8 U8 K- a' _) v: i9 D
. ]7 A* e5 I+ a" K9 e
4 V5 t( U L. H# p6 ?- {4 e( S, \3 X7 K# ]
1 K( q0 ~4 N9 i5 R. R& ~#所以?9 o% h5 i# C6 m, U% u4 U2 ~
5 k: L9 O7 g% j1 r2 |$ C' ^
过采样的主要意义,并不在录音和播放多么精确,而是在于对音频素材处理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谐波!0 X2 n+ r1 M' p! D H
" K% q/ [) I8 i, r3 [$ p然而很多用过192kHz采样率声卡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将系统采样率设定到192kHz,绝非理想方案:相比48kHz的采样率设置,你的所有插件都会占用四倍的cpu运算,包括那些用不用高采样率都一样的插件,还有你的所有录音文件,大小都将是48kHz采样率下的四倍,而且,你并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只是有所改善!) {: Y1 K5 m6 e8 @0 Y
: ]! C& J3 c% u7 ^- m8 V6 f这也正是很多效果器插件内置过采样功能的意义所在!
& ^5 U. [' h# C, a5 Y6 \* J" u, n' {" h
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和设定采样率尤为重要,达到使用与经济的平衡,才是最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