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54|回复: 0
收起左侧

[乐理] 五线谱和简谱的由来

[复制链接]

152

积分

4

听众

61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52
发表于 2020-2-27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 d. N( W# ]6 b; y$ R& G( U五线谱和简谱的由来
* [. @( @! ~0 ^7 U! I7 ~5 D
) x& C4 ~7 A" g
, w: M% w- n2 V' J' N, X9 \目前,我们使用最普遍、最熟悉的乐谱就是五线谱和简谱,二者皆为舶来品,五线谱是十九世纪西方宗教东传的伴生物,简谱则是本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者们自日本带回来的“经”品,它们的来历,爱乐者、习乐者不可不知。
+ T3 V1 {+ _# Z6 a: U* a% c' G
) w+ \" D2 ~. X1 f- H7 n# p; `① 五线谱
( L$ o# [5 J5 w* t" C/ Z0 N; E0 Z8 G3 s1 I$ b5 W. |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C/ Q6 g# u7 W' _2 c5 O3 Q
* t/ X1 @! L. |4 W8 i$ Q1 g& M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5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0 P, z3 a" M4 K+ H
: q! s) j" {$ m& l+ w%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2 h' X4 J# i  B4 A2 y, o
. F" j5 F( g4 t4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j6 n* j" \% p
. n7 [5 S& a$ q/ B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 B- y4 g6 @& b6 \
; T  H0 g: i! a& k. u! N$ A; N t01220ed0a6eb0efc26.webp.jpg 5 T# \. W6 ?6 ~% E( U

% Q" ?  i+ `$ Z# C1 e
- V! K/ ?; `0 G. H- k8 k+ h# E2 J. B! W2 W( c2 X) N9 |& |
9 o7 V' A3 n4 I4 X1 _! @
# O+ [9 }6 e" b9 _& L: E  K$ ?( a
( S9 U) s9 H$ X# A5 e, i
② 简谱
: N, F. J. e5 ~6 Q: O9 u. p
- q( }9 N/ K! n9 x5 D0 D# [( v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E% j8 J) F, f7 G( s9 J

) n& F$ A8 {7 z* J% C3 B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家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棱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5 Z- b6 k3 ?* q5 d) K! j4 g  L1 k
. r$ Q! z: X) K/ J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Y- ~# \" [; m* L; S8 a6 M" {* c" R

( ?# J# x8 J4 E! A" H% F" F* m9 z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教育体制,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个国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9 17:31 , Processed in 0.02751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