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08|回复: 0
收起左侧

[编曲] 吉他编配和弦的方法与步骤

[复制链接]

3794

积分

3

听众

11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794
发表于 2019-12-12 2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编配和弦的方法与步骤
% O& r- Q0 s; i9 w  h, V# O+ g' t8 G, K: O2 _. T
  第一集!
5 H' U$ ]+ O, N4 E. L) p3 a
; v; }' s  @) Z" z  和弦编配一步步(一)
. ~! _  }( G( q. Z  ~9 ~6 A% n
1 S5 @( H( {+ ^7 Q1 i  当你拿到一首很美的旋律却又不知怎么为它编配的时候是不是很着急?我相信所有的朋友都有过这种经历,没关系,跟我来,我们一步一步的去做,我会用一到两首最通俗的歌来举例:! p7 T1 Z9 A$ Q) W" b6 E1 G

: m$ n, S( d2 |. j0 N( ?1 z  =====================. c" [8 B7 k" [8 x/ F4 [( e6 _
6 Z' q1 {! |6 I: S& S
  一、确定它是“大调”曲式还是“小调”曲式:& e% M3 d3 k& K8 q; I5 Y  A+ p

2 z9 ?3 e2 w1 `) S) R  =====================& Y  @$ @* F/ |! t6 }

! Y# n: O2 `9 _4 ^/ X0 I4 L  什么?不会分析,不能确定??? 555555……那么好吧,告诉你一个最笨的,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准确率在85%以上:
6 s% k; b! b& P; q! M$ b& U# G9 }, U) ]; m4 ^# K
  (1)看看乐曲的开始和结束,确立主音,决定主和弦:
, E0 O, }' X) F1 d/ b2 t% B& C. J; \! s9 F6 V$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开始并不是指乐曲的前奏,而是指真正刚刚进入主旋律的部分。分析一下开始的1——2小节和结尾的1——2小节,看看它们的旋律内容,是以135为主要内容呢,还是以613为主要内容,请注意:大多数的旋律会以进入主音而结束作品(当然也有故意不解决的半终止,后面我们会讨论)。
! H6 c1 D! |! F, H3 q+ i3 M: r" ~; p4 m& c( S! d. y& t3 R5 o
  好了,进行到这一步即便是初学也应该能看出旋律的构架了吧,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应该能分析的出乐曲是建立在大调音阶上还是建立在小调音阶上。
' |' G8 Z# ?) D" E& A6 W" l/ I8 z: t/ B# M5 e( d% a1 i2 B
  (2)初步划分乐句段落:
0 A# [! j6 Y- C
  Y( B% E: g; n# Q5 w* \$ S6 B  把一段文章分解为一句一句的话对大家来说很容易,其实音乐也是一样,你总能感觉出乐句和乐段的存在,但是到底几小节算一个乐句呢?4小节?8小节?这个就要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了,呵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 k2 z/ k; x  Y
0 G5 i" M# G, x1 F# M! X/ ?
  真正的主旋律进入是在第一小节处,也不难看出第一个大的乐句是结束于十六小节,这两个小节又都是以什么音符为主要旋律结构呢?哈哈,“ 1、3、5” 啊。
  O2 d: s3 d* X( y, ?
- [6 g+ \& g+ ^5 ~  u  好,放心用吧,主和弦135,不会错的。3 Z* M; s9 u: G

- O' F4 D' H% V  再把这个大乐句分析一下,不难找到一个就好像一句话刚刚说了一半,需要喘一口气的位置处;对了,就是第八小节,我们把这个位置叫做半终止乐句,再看看他的旋律结构,呵呵,“ 2、5 ” ……知道该用什么和弦了吧,没错,就是属和弦572。* x! {+ @, \5 p- b" t

$ S  V6 {3 I* P2 F  先请大家永远记住一句话:最好的和弦连接只有 V -->I(属-->主),我们把它叫做“解决”,千万不要小瞧这句话的份量,今后我们用到的所有和弦连接几乎都和它有关。它直接影响到你所做的编配是否成功……6 O$ ^+ E* e! {7 W1 f$ L. s
0 \1 t; k5 U  ?
  刚才说到哪里了?哦,对了,半终止乐句,那么下一步就该毫不犹豫的“解决”了,冲丫——进行到主和弦135,完成了第一个 V -->I
9 f9 g$ s1 }; d5 t2 Z9 m7 `
. \( ?" e$ g8 t: }. ?  继续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小的终止或半终止乐句,没错,就是第四小节和第十二小节,根据旋律结构分析,他们都是所谓的半终止,用什么和弦???当然是用属啦:呵呵572又来啦,继续“解决”,冲丫——到主和弦。7 w0 r" Z7 h3 ^# x4 \2 x
' z7 `! H' `6 @0 S& }# x6 _/ [
  看看最后两小节,还记得我说过的 V -->I 吗?嘿嘿,写上吧,属和弦。
" [6 I0 k! g9 s! C6 Y" k9 q- `0 C$ n
  再看看我们的谱子,毫不夸张,当你完成了所有小乐句的 V-->I,也就完成了一半的编配。
8 |! j; t5 B: L0 i% m  u3 `9 k3 u8 w
9 x: y$ n5 u% d+ [$ s9 i  如下图:
6 p& m# M' l3 f/ e' ?, s2 J& u" P$ P
  接下来我要谈到的还有:8 O$ s  b# V, O0 U4 ?, `
2 m: [6 u& a) s( h" a' [
  重属和弦的运用
+ |$ ^+ ^$ B8 E" f# e1 I; s2 f) w3 s0 @
  替代和弦的运用6 ~- k8 g% }+ n' {3 G0 B. t

& g3 n8 `' P3 ?  增三和弦的运用5 t1 e) E: n: ~' k

( {2 M. \" Q- ?) a  减三和弦的运用
9 W/ I$ L& q; E/ R
- q! Q& Q4 S% E6 q* O* d, u/ d* {  挂留和弦的运用
  A( g. E) T% X9 P: Z5 w: Y/ T) Q1 l+ i6 m) ?; X) @5 O$ Z: u
  ……3 E8 e3 a9 r5 F) X3 x& y

# q( ?1 B9 c! m; L  z# a  32111这里,不难看出连续的两句就像拷贝的一样,几乎丝毫不差,中心旋律都是32111。
/ w% T+ K/ K9 H" f4 i/ H) P, @1 Z
2 V9 ?) H+ [6 o0 K  设想一下,连续两小节的相同旋律,如果和声保持不变效果会怎样?我敢保证的说,多半情况下会很单调,不会好听的,所以一定要有变化,但绝不是你所说的级进下行。
, J* E, T; ^) q" d" n& D+ i; T. |1 y% `1 a
  请再记住我另一句话:连续进行的单一旋律(或称简单旋律),一定要有变化的和声来衬托。, x  A5 z; w' a! W1 P3 u% L4 S
- {" U; m5 ^+ m/ j' z5 v, J
  我想你老师用的也是最有可能用到的进行方式应该是这样:+ z  u- y. [1 A. I6 Q, f0 a
5 p$ m! |( v/ t/ n' V0 j
  6   #5   5  #4, f7 Y6 n& U4 P
* Z! o1 J9 F7 M8 s
  3    3    3   3
. Z. U1 |$ v9 S) a: C; L4 q3 _1 j8 L1 U- @; O- o0 Q- r( a& e, V% N
  1    1    1   13 Y$ x3 J5 D5 W

+ `- L" h- r( ^  6    6    6   6
5 l1 Q0 Y$ L) R
; }/ v7 D& D$ Z$ c! L1 c9 X  两拍变化一个和弦,他们分别是:⑥m--->⑥m+7--->⑥m7--->⑥m6……8 x4 @- T# g; R
/ D( O. x+ X4 \0 O
  这应该是六级的冠音半音下行,而不是级进下行,0 s, ~0 X: q1 t6 P( T
/ d9 D# U# ~, f* v# M  d9 f
  第二个问题:这里为什么用1大呢?后面重复的时候,你就用6小拉!
! v" T+ m: n& K9 P, Y' ], }( s3 j3 I% P0 A0 L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V-->I吗?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小的半终止乐句,必然也已经用到了V,那么和声向下继续进行的第一个选择必然是I,这也是我不得不在曲例中暂时用了个I的原因,当然可以用其它来的替代,但那是后话,续贴中你会找到答案的。0 C8 ~$ R( Y& z  E
7 g" @% t* ^& L3 h. v% g
  后面重复的时候,你就用6小拉!
! }: O/ v9 H) ]+ T' u: f, Q
! i  r" j  u3 K  L, \- H" m, _3 U  和弦编配一步步(二)
& o8 s- B8 i" Y7 O5 r! |7 F1 @2 p0 C. F5 P; O# ^4 k+ E( f
  我们来讨论一下重属和弦,单单从字面上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解释:属和弦的属和弦,也就是属的属,呵呵,有点绕嘴,其实想一想还是不难理解的,先看看下面的进行:
& X; z8 ~- b% H; _) ?* {0 S' U% F/ f
  II-->V-->I……唉。还是这样来吧,D-->G-->C,直观一些。
, z: f% Z! u) ]" ?. Q2 |0 X6 \8 Y, C8 }: G
  其中G-->C应该没什么疑问了吧(V-->I啊),好,再看看D-->G,其实它当中也暗含着V-->I的解决(实在不明白的朋友可以设想一下1=G),有点想明白了吗?
. f6 M3 ^, G  q3 H9 o3 }3 o* a0 H+ u' \/ N0 {! Z2 N
  对喽,这就是上一贴中的曲例(月亮代表我的心)曾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2大呀?”的解释。5 e1 @: Q; o- q$ U9 R: P# c7 s

: U7 S) _! N/ ^5 \; ^  结论:重属和弦(II)用在半终止乐句的属和弦(V)之前最为贴切。. f* G. |' w. \+ h

0 Z$ }: x; N+ ~1 v  ]/ t+ t# [8 F  需要注意的是,和弦的三音与旋律音千万不要打架,(2#46如果撞上旋律音中的4会很难看的)那该怎么办呀?嘿嘿,换掉呗,这是一个该谁去适应谁的问题,终究是旋律在先的嘛……
, A* w; f. x' X7 t' x$ K" T3 S# a2 q- [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连串的进行:7 ]: h1 t# A8 u% R& Y; L

7 K: D, s7 E8 |6 N  III-->VI-->II-->V-->I-->……- Q, x: Q& c) U. }9 ^- p1 y
; S  [4 P% o) c9 E
  现在我们再来说点题外话……; ~7 s/ T, @) ^* }, O9 n
7 r8 |( \# h6 h$ v! W0 ]( H  O
  呵呵,有点开窍了吧,同样,你还可以在E-->A-->D-->G等等一系列的和弦进行内部找到此种内在因素……8 H* y8 f, Z& W. @( L. S

- Y5 ^6 i: |4 n. u, j$ d; ]  OK,合理的和弦进行(或称联接)最好能拥有共同的声部或半音进行。; r2 Y4 w, D! M7 x8 C1 n

4 M' ~) c. N% T) M6 A  我们再把上面给的联接扩展一下:IIIm-->VIm-->IIm7-->V7……都是合理的进行……
2 v/ \+ u* [5 R! g6 b! f7 r# Z3 R/ i9 i" ?* k& A! q- s
  赶快试验一下吧……
( q3 s4 g7 b% D9 V# ]) G7 F& U- @7 O1 H" n7 f& B- W* j$ f# D
  1,对了,虽然此贴名为探讨重属,其实要说的还是重属之中暗含的V-->I,去仔细分析一下吧,II-->V,III-->VI……
. V9 J6 S2 P+ H1 f6 D& @6 F! z% s! ?( `' \: e0 n: J( _7 e
  它们其实都是属-->主的进行结构。
1 c' C- _- _, i! Y; j- X% i" i1 m. i0 U3 M
  2,那其实不是3减,而是I7,试想一下,I-->IV与 V-->I有什么区别?
/ l% m8 e  p! m* R/ _( D2 \% h3 F# r3 I6 z1 \
  进程关系是一样的,之所以变化到I7,只是为了强调向 IV 的倾向性而已,这就好比 G-->C 的倾向性不如 G7-->C 强烈一样……
) W! H% c, l5 @4 x1 O0 Y: {
3 d. Y: A% ?+ s1 _  3,正确写法应该是4 b6 1,这是4级小三,为什么?是为了和声内部的简单旋律连贯性,还记得最上面的第一个图例和一句话吗?, ?7 j) ~6 F% G# R
# G) o2 `, E7 u7 x. y4 a
  OK,合理的和弦进行(或称联接)最好能拥有共同的声部或半音进行。8 v5 I1 U# X: |2 b5 o
) x' |8 Y& q& |6 y" y
  呵呵,这个4m 只是随手出来罢了,想运用自如的话需要你有扎实的思维功底和大量的实际操作……) N: [. c4 @' ?& n

  _1 u9 Z! h4 k1 m1 A  和弦编配一步步(三)
! H0 S$ b+ N& j  E
; w$ T2 l* W" M2 x: {" y7 j" a" ^  我们简单讨论一下替代和弦,其实朋友们在玩即兴时或多或少肯定都用过此类手法,只是自己不太清楚罢了。
* R. h+ C5 q9 o! \0 w
' [$ j6 i" T* K6 F; ?; ^  大多数人对使用3个基础和弦来做遍配都能做到信手拈来,如:I-->IV-->V…
. T9 U0 H+ m; ^7 [# W; @
, Q- P9 F/ L/ U+ Q0 @& b  感觉单调是必然的(多数情况下),嘿嘿,想办法添一些肉进去,让它丰满一下。& ?8 S) O1 _7 }% R

+ X& s4 K+ w& q0 K3 u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两种基本“概念”(姑且称之为“概念”):) o) N3 g- x0 B, M+ I

3 z0 m0 R. j2 l. V- f; n9 n4 k  一种是同级和弦概念,) T+ \/ I% D  b& A
% X/ w9 `8 x# e6 H8 C
  C大调的主/下属/属分别为 C F G
: X  m) Z% S8 N) W2 o1 b" D. d  |  N5 g9 ?6 {
  a小调的主/下属/属分别为 Am Dm Em
5 j1 N; S3 G8 ~3 c1 Q! _* u8 a+ b6 V3 ^* C' W
  大家能看得出来,他们是关系大小调中的同级和弦。
6 q( A9 u5 X$ F% f" ~2 |( Z1 T! r. t$ o. C
  另一种是功能组概念(续贴中再讨论它)0 _3 A) a. |- M+ S/ S4 |* e

$ P# m" m- ]; J, s' h9 |, d  7个三和弦分为3组功能分别是:主功能组、下属功能组和属功能组,其中副三和弦全部划归为下属功能组和属功能组。" }* K+ n  F4 G7 T, A

. F) ]. m% A# ]* q1 z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便可以简单的玩玩替代和弦了( i8 U! W% @  d2 q
& @5 [9 s( ^2 ?/ w, L
  确定调式调性以后写出下图的编配并不难:还是以《月亮……》为例,首先用正三和弦简单遍配。( D( e5 L8 Y; y
$ m8 \9 i5 c* m4 s# d# q0 Y9 T
  如此一来则会感觉到丰富柔和了很多,当然这样还未达到最佳。需要继续推敲。这里我们不必细谈。1 J# f) u# ^* a' s9 A  T+ X- M
& D$ q+ h$ c  R& }  y  @2 T
  初学者可以死记一个重属和弦位置上的的替代和弦,它就是降七级替代,多数情况下都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v$ R' j* _+ |. v( W+ O% `( s

. W# {, J7 n1 E, U- O' u' L& z  _4 d3 A6 N4 h! W# e4 Y) M
$ H9 K( I7 [2 {1 C' O2 R0 m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9 20:00 , Processed in 0.03090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