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耳机做保养了吗?2 [1 s: t5 I, ? s
耳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电子器材配件,我想,人人至少有一副耳机吧?耳机价格不一,从几块到上千上万不等,品质达到一定程度,性能每提高1%,价格就会翻一倍,惜爱度随之上涨!那么面对心爱的东西,你是如何保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讨论& b V" p7 Y2 D& ]3 M: ?
2 B7 l# f& Q7 m- b
头戴式耳机组成部分8 S4 m) ^1 i9 ?# c- g! G
0 @2 A5 B7 n- B9 P8 T# q
一个典型的头戴式耳机大致有5部分组成:头带、耳壳、驱动器、耳垫、导线(耳麦不做讨论)
) \* \1 ?2 p. q2 G8 h" L
' Q( W: C" f A$ `. c8 g! I- J 头带
$ M; O |% t0 t2 I! Y
0 c. |+ W+ ^1 h/ p/ g
5 S% @0 L5 v) N/ }
# @/ I) c# f5 T
又称“头梁”,顾名思义他是两个头壳的桥梁,因为耳壳不可能违背牛顿万有引力;头带一般设计为可伸缩,根据脑袋大小做调节,后来延伸出的后挂式耳机,也是基于他的原理。
+ a! k. T: K2 u' Z& Z/ ~" W2 g2 C+ u, k6 J5 ^4 o
耳壳
1 K5 q( C3 `: P' f' T
- D2 H/ v( L9 r+ q4 A' h) r6 \' s+ [( Q3 }
耳壳是耳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相当于音箱的箱体,耳壳大部分采用塑料,因为塑料容易塑型,而且轻便,也有少数耳壳采用木制或者铝制。值得注意的是木制或铝制对音质并没有影响,只是厂商为了外观设计增加成本的噱头而已!
+ q) j, d7 b+ N% F; t5 P9 q' q; v; @' s0 N
耳垫' U' n# W+ h7 j2 b+ d
: U6 _) f) M+ W
% `3 `( P% G5 A6 b) l
; ^6 m2 ~2 T8 I( {耳垫主要材质是海绵,为了缓冲头带带来的麻烦,增加佩戴舒适度,表皮主要有人造革、真皮、绒布、网布等;不要小瞧耳垫,耳垫对音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包围驱动器到耳朵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4 @2 |/ n- O- b6 |* ]5 L
4 U0 |) m, C. T6 _. ?$ H驱动器! x7 a% f7 s& H6 n# A
- D4 y& F; B2 f, ?
# T# p: S2 N8 x& @$ l4 \
/ R8 I; o r( t/ b& X6 A耳机驱动器也就是耳机扬声器,这是耳机的发声部件,大部分是电动扬声器结构,也就是动圈;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体,与永磁体产生吸斥作用,推动振膜发声,原理和音箱发声差不多。
8 M+ @/ B$ z& C3 ?3 i# t8 N
& c4 D5 J( F2 j. E* u( K g导线
1 n) b* |' y! {( n
, [6 \ |! A9 R/ G3 s7 q
0 y% i0 e8 C0 z) A
4 n2 u7 B* `( A6 Q. ]+ x ^3 ?" U Y8 R* X. o2 Y1 I$ i
导线的主要材质是铜、少数是银,当然有些还会加入尼龙丝增加抗拉扯的性能;导线的主作用是为驱动器“供电”,有些耳机会将导线设计为“可拆分式”,方便发烧友换线,因为耳线会影响音质,影响程度我们不做讨论。7 \- T% N9 p; x3 }$ ]6 O" I
: W& r. z$ p9 T! |+ B1 ]8 \
入耳式耳机组成部分
: p# k2 ]( O! ]8 y4 m* C3 s8 q
. ^/ Q6 G* j6 q; o k
9 k% K$ |* V/ \9 g% w. y" {$ a; y
4 O: t2 g! }' b
% d+ E& L6 m) @- {' Q! d入耳式组成部分大致和头戴式一样,少了头带转化成入耳硅胶套塞,但是这里需要区分一个概念问题,入耳式部分插入耳道内,形成密封的听力环境,所以隔音降噪自然是较好的,耳机造型凸出;而耳塞式则是平头,不会进入耳道;一般在大街等吵杂环境,我们都会使用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驱动没有头戴式高品质,容易驱动,所以也省电;但是非要论个孰好孰坏,我们不做讨论。
# ^: `8 Y) G; ~& b0 K
" l3 h5 L0 }# B# S7 s. G V! B P4 p& l0 B3 T
) P; C) V6 r) z0 P% A. r5 M H
头戴式耳机保养知识2 H3 n; V" N6 {! o! Q& Y* ?6 g
, B: Q6 f; v$ W7 r$ e5 S; `$ L/ D1.头戴式因为架构偏大,不宜在睡觉的时候佩戴,容易将其压坏。
1 n2 u1 P6 H3 ?( I9 b' Y- g& J" J9 D- z- b% o6 K
2.耳垫表皮材质不一,受汗渍影响,容易视掉渣掉皮等,因此使用后注意擦干表皮体液。
+ D& W" N/ L' U4 b
1 m7 O6 v- l% x3.新买的耳机较好先煲机,平时音乐不易太大声以免耳机振膜损毁。
: I+ q% m" C# _7 }- r7 s
9 D$ F$ { G3 d8 C# B% H$ m' z. I- H4.耳机在存放的时候避免高温、潮湿环境,如果可以折叠较好按照官方指导进行。
# _% v/ M* `: N9 P7 Z
) Y, z5 D9 X4 u0 b, [+ t. e5.耳机在使用前应该把输出设备声量关小,然后适当调节音量,避免音圈被烧毁。% K# P# W1 @. q, w
0 S3 h! e. i1 b D/ g
6.针对所有耳机,耳机线都是极易损害的地方,避免硬弯折,较好买个耳机架,让耳机线自然下垂。
% f$ z/ G. b& {% P: O" l& M, }
) x/ H C7 o( k) B4 p7 J: O" n+ _1 d4 t7.插头在拔插的时候切记左右乱掰。
$ {# O/ K4 |1 ~$ F+ F
1 N9 Q" X3 g& n) n5 @% k5 l3 a# ~8.强磁会使的耳机内部元件磁性消弱,久而久之灵敏度就会下降,从了降低了耳机的音质;强磁会把耳机磁场破坏、失真。所以头戴式耳机应该远离强磁。- C8 y/ q, \ L' t0 O C
. h5 y5 `* \# S/ y) [$ A. \
9.注意爱护耳机卫生,私人物品,应当适当清洁。
8 S$ A3 e& k% o: I8 t% V- ~1 ?8 e7 @, R" y' [/ k) |
10.耳垫、头戴、导线根据说明书提示,采取不同的清洁方式。
; ?, `" V; w N5 J4 F+ C3 l: ?3 E3 o" F! j+ c
11.在清洁导线的时候特别注意插头,不然会造成接触不良。* B9 ]! `0 Q* X( q- _) A$ E4 R
2 v* v: J, ^8 e4 |% l4 G12.在清洁布涉及不到的地方,适当采用软毛牙刷或者棉签进行污垢清洁。3 ^; n$ f* J' \" a& V3 s9 c
# R6 @) h$ J4 {) ?+ z入耳式耳机保养知识: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保养大同小异。) K5 j* X" D5 n w5 w a
' ]2 H- Y" D& k' s! R+ ?8 ~
1.跑步的时候多用入耳式,所以及时擦拭耳机。( h4 h% [8 d' L# ]2 l C
2 j, t+ w' E3 k1 _* P: j
2.入耳式耳机产线最麻烦,因为便携,很多人用完就直接塞进裤兜,一团乱,值得注意的是整齐的缠绕,但是不宜太紧,避免拉伤导线。) `+ J. n2 A0 H( d4 L
; Q, s3 p w" Z2 H& ?3.其他参照头戴式保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