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20|回复: 0
收起左侧

[麦克风] 9个关于入门麦克风收音的小知识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

听众

1652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1400
发表于 2018-9-22 2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个关于入门麦克风收音的小知识0 h( y0 O1 R9 Y
5 L) o. E# |( Y2 i1 P8 ?9 U9 X
坊间麦克风相当多种,有的人是看网络上推荐哪一支就跟着买下去。下手前知道自己想要收什么样的音是很重要的,本篇分享了几个麦克风的小常识还有一些收音时的疑难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录制理想的声音。让我们先来看看麦克风~
$ B2 V2 p) J( L1 s3 l* T 201809200939452643 (1).jpg
: s- n+ a! O0 l. ?# m- H  1 麦克风的种类5 [/ f% A7 M; N
' ^8 y) N" z; T1 h3 ?# Y
  电容式麦克风
0 [# Z+ ^" c. V7 e; Q( V
+ J4 z' P, V- b/ b8 K5 @5 C# G% Z  电容式麦克风 ( CondenserMicrophone ) 是将声音送进内部振膜振动使隔板震动造成电压改变再产生讯号。它的灵敏度较高,常用于高质量的录音,像是吉他弹奏、复杂的环境音以及在录音室里做使用等。多数电容式麦克风是需要幻象电源 ( PhantomPower )才能收音,使用上比较麻烦。
( N: m# ^5 @. c+ l6 G+ \& m9 V& Q1 g" K
  动圈式麦克风! J  G" M- d, Q8 |. o
5 j$ ~; f9 i, |) ^8 u% K' w
  相较之下价格比较便宜的动圈式麦克风 ( DynamicMicrophone ) 因为含有线圈和磁铁,不像电容式麦克风轻便,对于高频的灵敏度较低,但它收录的声音较为柔润,适合用来收录人声以及现场演出等,在录音室中也常用来收高音压的乐器,像是打击、音箱等。
% ~# Z  {/ @4 s7 j* c, |' M( p
: w( g+ }/ Q; C" X' L& M  2 麦克风的指向性
: A% H1 F' F* t$ b# U8 [4 D. [! h( ]  l
  全向式! B$ s3 ]$ ]6 v7 B
3 c; Y4 i3 p. `4 o9 Q! k  t  |5 t
  全向式 ( Omnidirectional) 对于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其灵敏度是相同的。常见于需要收录整个环境声音的录音工程;或是声源在移动时,希望能保持良好收音的情况;演讲者在演说时配带的领夹式麦克风也属此类。全向式的缺点在于容易收到四周环境的噪音,而在价格方面相对较为便宜。" v+ Y! L1 M+ e+ _# a0 N$ e- Z
201809200940307235.jpg ; _  _6 q( S$ h
  单一指向式1 T( k* `1 G* {' U3 Z) ?1 W1 w
/ P, r* I4 U: X- m
  常见的单一指向式为心型指向 ( Cardioid) 或超心型指向 ( Hypercardioid),对于来自麦克风前方的声音有最佳的收音效果,而来自其他方向的声音则会被衰减,常见于手持式麦克风等场合,此类型的极端为枪型指向( Shotgun )。
4 R2 W. G# Q" O3 G7 D# _
. u* O( @* U% j  双指向式  s# K( O3 O1 j5 j2 {
' r/ @' B1 B# _* m/ F# v1 [+ z
  双指向式 ( Bi-directional 或 Figure-of-8 ) 可接受来自麦克风前方和后方的声音。可运用作为立体声录音法等特殊用途( 如 MS、Blumlein 录音法 )。其内部结构和全指向性基本相似,主要区别是在线路板上面 ( PCB)。
3 h3 N) X1 w$ {0 j; X, i7 O! g2 K4 J6 L! Q7 U( J
  指向性与录音质量没有绝对关联,如上图所示我们了解它指的是收音范围。若想要录像时把自己或收录多一点环境音,建议采用全指向性的产品。
/ l! n0 Q: }4 m7 Y) j
/ a# W) D$ \+ e' Y
  S. v( P: E: _4 O' k  3 录制人声时的建议位置
8 V9 K5 H, ~" q/ B$ R, |4 I3 J1 v, F9 V4 s6 V. h2 N% X
  录人声时建议对着麦克风的中心轴 ( On-Axis) 唱,这是最正确的收音方式。麦克风中心点朝向下巴或朝上都是要避免的。 15 ~ 20 cm为最佳距离。当演唱到ㄅ、ㄆ、ㄈ、ㄊ、ㄏ或是英文字母 B、F、P 的部分时嘴巴产生的较强烈气流可能会导致麦克风过荷失真,造成了气爆杂音 ( Pop Noise ),这时你可以将麦克风拉远或稍微离开轴心点 ( TurnOff-Axis ) 来避免干扰。
( y) d4 {& W/ Z6 z! U2 g$ `4 E/ [" x" N, P1 M' x
  4 隔绝噪音( b+ W! [0 |+ |" {& n

" z" R- G$ K+ }4 f, `' R  E8 ~% e  海棉套和防喷麦罩都能够有效的隔绝刚刚提到的气音。录音环境若是在室外,海棉套能够有效的隔绝风吹声以及喷麦声。室内的话或是没有入镜的考虑就可以使用防喷罩,它可以分散气音或破裂音瞬间所产生的气流,大幅减少直接冲入麦克风的机率,提升录音质量。这些爆音或是气音在后制阶段是很难处理掉的,录制时应尽量避免。- v, z/ M! G% p2 p% ]
6 k& r) P. L2 i& W$ C
  5 选择你的麦克风防震架
3 D7 T* o( m8 c$ F5 I5 B
9 z' f  }0 M1 H$ Y( p1 E: }5 e( G  _. g  选择一个适合你麦克风的防震架 ( shock mount ) 是很重要的,它利用弹性隔振可以进一步降低外部振动的影响,也能降低由垂直和横向传导的机械震动声。灵敏的麦克风,对空间里的震动都相当敏锐,防震架能有效的隔离震动,使高频能够较通透,声音也较沈稳。
+ Q# j# S) p% K. J
4 a. U5 K, o; J, J- L5 x  6 麦克风距离太近' k( B4 X+ z) J3 ?( a, }
- c1 u2 f7 j3 L/ j+ ^* e3 E; C
  有时会希望能够距离发声物近一点来减少其他杂音,事实是不仅杂音还是收进去了,还造成了近接效应 (Proximity Effect )。近接效应是利用音源与麦克风的距离拉近而产生出额外的低频与音量。低频增强会使中高频被遮蔽使喇叭输出的效果混浊不清,若这不是你想要的效果应尽量避免。! o; \% o/ [2 Z) G  x7 X- K: j
4 s( f9 i! e. F! b) l  n  [
201809200940498019.jpg
! ?$ ]* C5 I1 A+ {* f  ~+ t1 f9 {! ~1 k* B& v9 `- j
  7 避免一次使用太多麦克风9 E4 e4 {+ b# r$ K2 V; p

- l3 ~( g! p# z# F- C4 @  一支麦克风就能收到你要的效果时就绝对不要再加第二支麦克风了,反而画蛇添足。举例来说若是想要收录一组人在说话,把所有的声音录进去,很多时候一支麦克风收音会比多支收音效果来得好。多支麦克风除了不能平衡音源之外也会有相位 ( phasing) 的问题,所以麦克风的数量能少就少喽,效果比较理想。7 k- J' c0 z9 |& ?, g6 E7 r+ V/ o

+ ^+ @! J8 L* G( I; b; k# q  8 用耳朵听出自己理想的距离
6 p- p3 n/ k1 W  V3 v6 [) p, P1 ~, N, _/ D7 _4 ?8 Q
  收录乐器时不妨自己用耳朵听听,发挥你的实验精神尝试不同的距离位置听出你想要收的理想效果。像是要在吉他响孔的哪个位置收音等,都可以先利用自己的耳朵来听听来调整再利用麦克风收音来微调。& F) {0 \3 l0 C+ A4 X+ t& Q; v

3 p$ O) s" }$ v- D7 q! A$ z! Q  9 记得录制环境音源
" ]7 ^+ N6 b6 [, k+ s6 c" ^
5 s  b, B2 b! n+ L7 W  编辑音源时或许会遇到某些段落或对话需要删除,这些部份删除后变成完全静音反而突兀。此时若是你有预录该室内环境音能够帮你填补这个空缺使整轨听起来更自然。所以收音前或收音后养长好习惯录个 30 秒的环境音吧。8 G' z: S/ _6 {3 t" I+ y8 Q9 p  q
7 @) Q  k) ^% n6 n8 b' \
  以上便是这次为大家整理出一些关于麦克风及收音的小知识,由于空间及设备的不同会有很多的变因,还需透过试录调整到合适的录音位置,希望大家都能找出自己理想的声音~
, L: B& b# [/ I) [4 e: N+ J& c' V. r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21 21:21 , Processed in 0.02683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