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耳机的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 f$ @, g( `9 h% Q( x5 {/ C
- C3 h. O; h2 a0 a
苹果AirPods推出之后,无线耳机的动荡已经远超人们的想象。IFA2018上索尼降噪豆和1000X系列连续更新,再到老牌声学大厂森海塞尔的第一款分体无线耳机Momentum Ture Wireless。所有新品背后少不了无线耳机科技的高速更新,是的,比起手机、PC,无线耳机的技术进步很可能远比预想的快上许多。. k9 F. j' w- i: p1 x& i3 M7 \
8 T2 }4 Y, v5 k6 M 去年Bose QC35 IIs第一次将专用语音助手融入到耳机中,在IFA2018的新品种,大量的耳机也开始使用了语音助手。包括索尼WH-1000XM3、森海塞尔Momentum True Wireless、拜亚动力Lagoon全面支持谷歌助手,同时也能够调用iOS Siri与之沟通。
6 c: V8 h6 X( X& M. j3 y: A# j0 J6 r. E; r. }1 O/ s8 T9 Q
目前大多数耳机仍然停留在调用手机功能上,但其中也不乏索尼SP900这种自带4GB空间,乃至配备更强大处理器,让语音助手进驻耳机,而非调用手机助手。例如LG Tone Platinum SE不仅是一个耳机,同时还是一个在线翻译器,依靠自带的话筒、语音识别和谷歌服务,能够实现实时与外国人交流。3 N" y6 g2 [3 f/ h f( ?, s
2 e& x* @! j& z' S3 }4 C, t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无线耳机续航都悄然大幅增加。WH-1000XM3达到了30个小时,WF-SP900则可以在20个小时以上。拜亚动力Lagoon也拥有24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如果关闭降噪模式,甚至可以增加到46个小时。4 H( G* X9 y! e
! D- I9 @* J2 a+ N' g7 F& C3 c/ t3 ^
即便是分体式的森海塞尔Momentum True Wireless,是续航也能达到12个小时,并且便携程度并没有比AirPods逊色太多。更何况作为声学大厂,12个小时的优秀音质远比平庸的20小时以上续航更有意义。
" r8 D+ x; `3 d; V4 R6 z! q 很大原因在于耳机的电池结构、芯片性能和省电算法已经得到了显着提升。更大的原因也在于这些已经在手机上付诸实践的解决方案可以成功移植到耳机中,从而成功压缩了无线耳机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 Z3 F9 `/ U, V% P6 r. r9 v! \) Z- r2 W- j
连周边大厂罗技都没有完全普及的Type-C充电接口,在新出的无线耳机领域已经全面开花。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与耳机匹配的手机已经全面转入Type-C接口阵营,更何况小道消息传出新版iPhone也将转入Type-C接口序列,厂商将无线耳机充电接口换成Type-C成了最理想的选择。
8 K5 }4 @% W( y1 M5 r5 m9 H
I. _# y' J6 s0 H6 t 索尼WH-1000XM3无线耳机就是这个很好的例子。从这一代开始,索尼无线耳机开始全线转入Type-C接口,而森海塞尔乃至拜亚动力新产品也开始采用Type-C,唯独铁三角仍然采用microUSB,但相信这样的产品只会越来越少。
5 _3 h+ o- e& @, ?/ x" Q
6 T0 i! \' o2 Y; ]6 c3 N; O 毋庸置疑的是,新款耳机的佩戴舒适性都被当成了一个重要卖点。早些年与时尚无关的设计在这一轮升级中被消灭干净。以森海塞尔Momentum True Wireless为例,其外壳覆盖使用了柔软的布艺材质,让人第一次上手就能产生强烈的亲切感。
8 e' e8 H; N& Y3 K! W+ l! W' ?; y* d( ^& u& V9 |
而WH-1000XM3重量不仅更为轻盈,并且耳罩的包裹性也更为柔软。这些设计如果放在几年前很可能只能多选一,外观时尚、连接方便、佩戴舒适、携带方便全部融合到一套耳机系统中,并且还能突出不同品牌的个性显得非常不容易。
! y+ G4 _1 [ o( q9 h0 P1 v" p0 Z$ U
拜亚动力Lagoon甚至为了方便使用者在暗处区分左右,在耳机内部还加入了LED灯效。重点是,灯效包含在耳机内部,佩戴之后会被完全遮住,不会在乘坐飞机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时候干扰别人,设计非常贴心。
8 H! k0 u$ M4 S4 T
) I1 Y W+ D8 u 碰巧的是,高通已经宣布了下一代AptX Adaptive自适应音频编码器,它被设定用来替代AptX,比特率低于正常的AptX HD但实际质量足以应付无线耳机,并且延时更小。同时这意味着,包括AptX、AptX LL、AptX HD,乃至LDAC、AAC、SBC、LHDC开始进入全面混战,智能手机无线音频大战将一触即发。
1 ~. t: A0 |2 ?5 j3 Y6 a% ]. ^ 比起耳机音质,高科技的声音交互似乎更值得让人期待,至少让人吐血的耳机线缠绕已经随着3.5mm接口消亡逐渐随风而逝。一大波便宜或者高性能的无线耳机已经在路上,唯一阻碍兴许只有钱包的厚度罢了。
! Y- t! z6 Q. b, l8 b/ s0 T
; S" A0 A8 R; M" X' M4 j
( ~6 |8 \; G7 r; q) U) H
, G4 Q3 p% f6 L)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