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卡”与“音频接口”的区别9 l6 C& E. S C3 h4 j' |
3 y* \/ H7 ?7 b0 ~/ @* v除了外观,没有区别。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电脑与外界传递声音信号的纽带。有多种叫法,比如“音频界面”、“音频解决方案”、“音频卡”等等。一般我们把模样长得象电路板的,叫“声卡”;把模样象铁盒子似的东西,叫“音频接口”。其实是一个东西。
% S8 {) N% r7 \" F
9 A8 u. L/ T* m/ l( e8 @“专业”声卡是什么东西?3 p* V o; \1 S( ?5 [& p
& F, \2 G: Z, w' o2 M- [
硬件制造厂商根据其产品所销售的对象,把产品分为“消费”类型(consumer)和“专业”类型(professional)。消费类的产品就是专门卖给消费者拿回去使用的,专业类产品就是卖给专业人士拿回去工作用的(说白了就是用来挣钱的)。厂家在开发产品时,都会进行产品定位。消费型产品和专业型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很不同的。一般也有把 consumer 翻译成“民用”的,但我认为还是翻译成“消费型”比较准确。1 A' s4 Q$ C7 s0 \
) H7 T) @; S$ {* ~1 Z$ w
◆ 专业型声卡与消费型声卡的区别$ H5 I& M: o6 L' _
- ]- k4 N Q2 {1 m3 N% I& \0 @( R
首先,专业声卡都支持 ASIO 和 GSIF 这两个消费领域所没有的驱动,因为这是我们制作音乐所需要用到的。而普通声卡一般都不支持,因为用不着。
1 x7 b5 O6 T3 ]* S0 S其次,专业声卡用料讲究,制造成本远高于普通声卡,通常是数十倍到几百倍。价格也自然贵得多。不过现在有不少生产专业声卡的厂家,也慢慢开始使用尽量降低成本,在用料上有所妥协,使价格下降到接近普通声卡的程度。! y% @# t3 {. Z# S5 F: X$ X
第三,专业声卡在音质上比较追求高保真,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命运。虽然有些普通声卡也号称有高品质音质,但往往是靠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得来的,让专业人士给“折腾”一下马上就露馅了。只有老老实实在音质上下功夫的专业声卡才能用于音乐制作和录音、混音。3 y* ?) g/ x4 M. \; W! m
第四,专业声卡不去主动兼容一些普通应用功能,例如电脑游戏、3D环绕声等等,很多专业声卡甚至都不提供CD音频输入。如果你打算买一个专业声卡来打游戏,那你惨了。+ H+ P$ _# f2 J
本文中,下面所提到的声卡全部都是指专业声卡。以后我就不再做说明了。
2 Q6 ~3 x! o: b; m Z# L
# F9 C, g4 f$ A$ y# H2 T7 x) `5 z◆ 性能与价格
! n3 z9 ]* U/ l/ G2 k x! U
% E+ [4 g( B1 k! L每个人都想买到功能多、音质好、价格便宜的声卡,但这是不可能的。功能多,音质好,成本必然高,价格就贵;反之就便宜。这是一个基本规律。电脑产品并非象服装行业一样具有不透明的高额暴力,而是有多少功能有多好的音质就有什么样的价格。" z h+ W+ A, b, g
所以选择声卡,我的建议是三条标准:功能足够,音质能满足自己要求,价格能接受。! k; s0 [& g# L0 }3 w
$ X4 d+ Q- `0 R8 G1 e
◆ 关于音质(模拟音频)
) p1 o4 Z. l' {1 e5 Q9 D! R1 v+ ?- q V1 O. K& {. u
如果你想知道某个声卡的音质究竟如何,有三个参考因素:1,厂家提供的性能数据;2,用户的评价以及测试报告;3,价格
5 |9 G/ i8 j3 s o7 `3 v9 K厂家提供的性能数据,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专业厂家一般比较诚实,提供的数据基本可以信赖。但有一个情况要注意,不少厂家在标示动态范围等参数时,往往是直接标出 ADC 和 DAC 芯片的参数,而并非是整个声卡的真实情况。这类声卡有不少,大多数的低档声卡都是如此,也有少数高档声卡也是如此,比如 Pulsar 等。而一部份高档声卡是老老实实到实验室里实际测量声卡的整体音质。这样的参数可以信赖。
, T' a# j# J' M" M+ [ E那么这两种标示方法,有什么区别呢?熟悉电路的朋友都知道,一个产品的动态范围(信噪比),不可能高于它所使用的 ADC / DAC 的指标。因此,如果一个声卡所标示的参数是 ADC / DAC 的数据,那么这个声卡的实际音质将低于这个参数。比如 Waveterminal 192X 提供的 AD 动态是 123dB,这是指 ADC 芯片 AKM5394A 的动态,那么它的实际动态范围将低于这个数字;再比如 Pulsar 所标示的动态分别是 100dB(AD) 和 110dB(DA) ,这也是指 ADC / DAC 的参数,它的实际音质将低于这个指标。' E( I, [( N* r. {5 Y
如何分辨某个声卡所标示的参数是实测数据还是 ADC 和 DAC 数据呢?首先看厂家自己怎么说的,有的厂家自己就说明了,比如 Pulsar ,厂家告诉你,我的数据是 ADC 和 DAC 的;但更多的厂家不告诉你,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办法,就是查找它所使用的 ADC 和 DAC ,如果声卡所标示的数字与 ADC / DAC 相同,那么肯定就是直接拿 ADC / DAC 的指标来的。(但也有极少数非常高端的产品的实际指标会很接近芯片的指标 )( v ~2 u4 ?( |# Z+ v! F5 F' o
用户的评价以及第三方测试报告也可以作为参考。但这里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比如某人说这个东西的音质怎么怎么好,可能当你真正拿到它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象别人说得那么好。所以别人的评价只能作参考。
, \/ H& i/ ^3 f0 r# |: W另外,现在也常有人拿 RMAA 来做声卡音质测试。这个测试有个问题,就是它不能单独反映出输出或者输入的音质,而只能反映出 输出 + 输入 的整个音质,这个结果肯定要差于单独的输出或输入。所以 RMAA 的测试结果也只能用来做个参考。0 Y C( S8 k( _7 L( n
! |& l" F+ @1 M/ E I4 _价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声卡的音质。但这里要注意比较一下它们的功能。比如 LunaII 和 MIA ,一个是 3100 元,一个是 2450 元,可是它们的音质却刚好与价格成反比。这是因为 LunaII 的功能多,硬件 DSP 就花去了很多钱,剩下不了多少钱留给音质了。如果光比在音质上的投入,肯定是 MIA 花钱多,所以 MIA 本来就应该有更好的音质。
% J3 g8 B% Y7 \' _" [- R4 J- _; w7 Z3 K& f2 j5 r+ |
最后你最好还要熟悉一下各个品牌(或系列)的产品规律。 0 p$ K3 x) h# D# j# Z% O7 X
( i K" m1 Z& C- C6 c+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