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大家注意了,因为它是1进2出,所以这款声卡只有一个声道的输入,换句话说,它只能录一个声道。如果你想用它接个立体声输入的音源,比如我想把其他设备的声音比如一台CD机或是磁带机、合成器的声音录进来,或者是舞台上的调音台总输出分两轨出来进行实时录音,它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它只能录一个声道。当然,Studio M的优势在于它的音质、稳定性以及它使用的XMOS方案,但我还是觉得如果它是两进两出就好了,因为毕竟有时候我带着笔记本和声卡出去录音的时候,是需要录立体声的。话说回来,Stusio M的产品定位主要就是编曲、个人录音、K歌等用途。所以鱼掌不能兼得了,如果有2进2出以上的需求,那么可以选择2进2出的那款Studio2。
: s G. H# n! l7 |) z 图10:声卡底部有四个小脚垫
图11:背面的接口,耳机、两个输出口、USB接口。没有MIDI口,当然这么小的声卡一般也都是没有MIDI口的,不过Studio M设置了一个小USB口用来连接MIDIPLUS的键盘以及其他外围设备。另外,4进4出的Studio4是带MIDI口的。Studio2貌似也没有。
图12:包装内附赠的橘红色USB线,还有送一个镀金的耳机大转小插头,这个小插头显得还是很人性化的,同时也看出了这款产品的定位,它应该主要还是面向家庭娱乐、HI-FI欣赏和K歌这方面的民用市场。所以大家也不要纠结它没有立体声输入,因为它并不是设计来让你接调音台录现场用的。
图13:和一张光盘比大小。不要误会,光盘是我自己的,不是声卡附赠的哈哈。
图14:连接电脑开始使用。顺便炫耀一下刚入手的Surface Pro哈。
图15:试听中。使用高阻耳机试了下,耳放推力还是难以推动的,换用低阻的耳机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表现力非常好。而且耳放有独立的音量旋钮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图16:在这么小的实体旋钮上居然还有背光灯,这做工真的是赞赞赞! 简单说下直观的听感,用这款声卡听音乐,感觉声音非常干净,怎么说呢感觉是有点像德系卡的那种干净利落而有动态感的声音。可以这么说,它的声音素质完全可以胜任编曲以及音乐欣赏。前面也提到过了,这款声卡的一大卖点就是它使用了出色的XMOS的解码方案,记得当年XMOS声卡方案刚出来时,烧友们曾经惊为天籁,甚至说它完全可以媲美6000元价位内的任何专业声卡,当然这么说是有点夸张了,但也足可见这是很不错的声卡方案。下面螺丝刀伺候,拆解拍照,大家看下它的内部用料吧。
图17:拧下4个螺丝钉就可以打开外壳,厚厚的金属外壳既能散热,有可以有效地屏蔽干扰。
图18:电路板做工
图19:芯片。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很了解XMOS,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 p% j q7 c, e! i
图20:双晶振。运放是2122。
图21:电路板做工还是挺规矩的
图22:CIRRUS LOGIC的CS4272负责AD/DA转换,这个芯片支持192KHz采样频率。
图23:接口的做工
图24:整体做工
图25:运放是SGM722 接下来看下这款声卡在电脑上的使用情况,如图所示。Studio M使用的XMOS芯片性能很不错,官方称它的主芯片是6核的,因此ASIO性能非常强大而稳定,完全不会有爆音现象或是掉线现象。在实际使用中,也确实发现它的性能是很不错的,非常适合用来编曲。对于大工程它都不在话下。其实,我觉得这款声卡很适合音乐人随身携带编曲使用,其次才是录音。
图26:在Windows下需要安装驱动,在官网下载即可。在Mac上则是免驱的,即插即用。
图27:打开Cubase即可看到其ASIO驱动
图28:在Cubase中显示的通道,我们可看到它实际上输入还是有两个通道的,一左一右,但可惜物理端口只做了一个(不知能不能自己进行改造哈)。另外,它还拥有四条虚拟的音频通道,这个很有意思,你可以通过这些虚拟通道进行信号的路由,比如进行内录,把网页上的声音直接录制下来。不过,在Mac下是没有这些虚拟通道的,只有Windows下才有。这对于网络K歌来说也很有用。在途中,我们看到默认延迟显示的是7毫秒左右。
图29:将Buffer调到最小的32之后,ASIO延迟可以达到3毫秒左右
图30:声卡控制界面,USB页面
图31:声卡控制界面,ASIO页面。这个控制页面是只有在Windows系统下才有,Mac下是没有的。
图32:将Buffer设置为512,此时延迟为15毫秒左右。实际使用中,即使是运行较大的编曲工程,使用较低的3毫秒延迟依然没有任何爆音。可以说,这款声卡的ASIO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稳定性也很好,使用了这几天,没有遇到掉线的情况。
图33:在苹果Mac下,无需安装驱动,插上就可以认出,这也是XMOS的特点
2 _$ q( G" B5 g; u5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