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接收光学镜头所形成的影像,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影像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并转化为特定的图像文件格式存储,用于浏览、查看拍摄效果,然后传输到电脑中保存或对图片进行适当的处理。
【博文】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
图像传感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其内含像素单元数量决定了数码相机的成像尺寸——像素单元越多,即像素数越高,所拍摄影像的尺寸越大,而色彩位数则决定了数码相机的色彩还原准确性。通常情况下像素的高低和色彩位数代表了数码相机的档次和技术指标。
CCD/CMOS是高密度,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上面成矩阵阵状排列着几百万到上千万密集的感光单元——像素。每个像素由极小的光敏半导体构成,能够随入射光的强弱变化感应出相应的电荷,形成影像的模拟电流信号。但是模拟电流只能描述影像的明暗,无法描述影像的色彩,而通过传感器上面的色彩滤镜,可以吸收光线中的不同色彩滤镜,可以吸收光线中的不同色光,形成影像的色彩。色彩滤镜由红、绿、蓝三原色按矩阵排列,每一个像素感应其中的一种颜色,另外两种颜色是根据附近像素的颜色通过数学算法估算出来,再将三种颜色合成还原为景物的真实色彩。一张图片,就是通过一个个的像素来描述其色彩、亮度与灰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