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估D类功放性能时,常使用连续正弦波作为信号源。尽管使用正弦波进行测量比较方便,但这样的测量结果却是功放在最坏情况下的热负载。如果用接近最大输出功率的连续正弦波驱动D类功放,则功放常常会进入热关断状态。
: ?) Y! Q; G+ {: C
/ m; R' r( F- {* d. \4 G' a+ P 常见的音源,包含音乐和语音,其RMS值往往比峰值输出功率低得多。通常情况下,语音的峰值与RMS功率之比(即波峰因数)为12dB,而音乐的波峰因数为18dB至20dB,音频信号和正弦波的波形图,虽然音频信号峰值略高于正弦波,但其RMS值大概只有正弦波的一半。同样,音频信号可能存在突变,但正如测量结果所示,其平均值仍远低于正弦波。虽然音频信号可能具有与正弦波相近的峰值,但在D类放大器表现出来的热效应却大大低于正弦波。因此,测量系统的热性能时,最好使用实际音频信号而非正弦波作为信号源。如果只能使用正弦波,则所得到的热性能要比实际系统差。! b: S& G" G% f
& E6 i, t3 h& H2 y* X5 C PCB的散热注意事项7 j% Y; k% M6 |" k3 C
( r, [: J, a6 f1 L& V. ~
在工业标准TQFN封装中,裸露的焊盘是IC散热的主要途径。对底部有裸露焊盘的封装来说,PCB及其敷铜层是D类放大器主要的散热渠道。如图2所示,将D类放大器贴装到常见的PCB,最好根据以下原则:将裸露焊盘焊接到大面积敷铜块。尽可能在敷铜块与临近的具有等电势的D类放大器引脚以及其他元件之间多布一些覆铜。本文的案例中,敷铜层与散热焊盘的右上方和右下方相连。敷铜走线应尽可能宽,因为这将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散热性能。
& c( u9 ?0 m6 I @' g$ @
V9 c7 a, Z4 x3 y4 h! O/ v 与裸露焊盘相接的敷铜块应该用多个过孔连到PCB背面的其他敷铜块上。该敷铜块应该在满足系统信号走线的要求下具有尽可能大的面积。 `0 G0 V( q9 W) y& ~" o) [! V
& O& `1 n) G" }" z 尽量加宽所有与器件的连线,这将有益于改善系统的散热性能。虽然IC的引脚并不是主要的散热通道,但实际应用中仍然会有少量发热。图3给出的PCB中,采用宽的连线将D类放大器的输出与图右侧的两个电感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电感的铜芯绕线也可为D放大器提供额外的散热通道。虽然对整体热性能的改善不到10%,但这样的改善却会给系统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 即使系统具备较理想的散热或出现较严重的发热。' R1 P) b4 q8 z0 V1 `
# f% q2 _# f2 O0 ?4 v 辅助散热6 N, M$ a/ g! N2 G- q2 j9 ]- N
+ K0 x; @& p! ^+ w4 Q& t7 j7 z 当D类功放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工作时,增加外部散热片可以改善PCB的热性能。该散热片的热阻必须尽可能小,以使散热性能最佳。采用底部的裸露焊盘后,PCB底部往往是热阻最低的散热通道。IC的顶部并不是器件的主要散热通道,因此在此安装散热片不划算。图4给出了一个PCB表贴散热片(218系列,由Wakefield Engineering提供)。该散热片焊接在PCB上,是兼顾尺寸、成本、装配方便性和散热性能的理想选择。
5 n: p! {$ `) l' Y& O
1 Z) R% M& F$ ^8 m* w/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