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 21:18:30
|
只看该作者
从童年记忆里找认同,吉他也可以弹皮黄, u: J. O! i. f
+ p% P e; a2 U2 |6 ?/ Z/ B+ l 如果对于高均来说,戏曲是融入血液的本能,那么对于成长于西洋音乐环境的音乐人来说,对童年记忆里戏曲音乐的追溯,则是一种最朴素的文化自觉。7 F; a& O0 {0 ?
+ j/ h+ _" K! A w2 W& Z" p1 V: K
戏班乐队的发起人竹马早年玩的是西洋音乐风格Dub Reggae。这几年,童年里听到的那些传统旋律总在脑海里打转,于是苦练吉他之余,他研究起评弹的三弦,京剧的皮黄,最终诞生了“戏班”这支集纳评弹、京韵大鼓、京剧、爵士等各种音乐样式的乐队。! @. ?" ~, o) m5 T( A
: S7 R u. B( Q+ X8 s4 V9 T 毕竟是中西艺术体系的碰撞,尝试中总有磕绊。对乐队成员、京剧青衣演员蔡筱滢来说最痛苦的是“找入口”,戏曲音乐有明显的“过门”,提示演员开腔。到了吉他与爵士鼓这样新的音乐语境里,只能靠着数小节找感觉,排练不到半小时,蔡筱滢光是入口就找了不下10次。在枯燥的重复中年轻人寻找着东西艺术对话的乐趣:“这就是跨界有意思的地方”。
% \5 N0 U u0 _8 p) h& D& \" c3 A8 @8 Z) |" c
去年,戏班乐队带着他们的音乐会《皮黄》在美国等地巡演。回国后竹马收到一位美国爵士演奏家的邮件,递出合作的橄榄枝。竹马说:“与其说是他看重我们的作品,不如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音乐给了海外艺术家以震撼。”4 b8 ]6 v, p' a7 G4 V5 Q
8 T* E; l, j- U# \; m" y; M. [% @
曾一手打造“中国大半个民谣圈”的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也把眼光放在了戏曲新创上,为此他成立新的音乐厂牌“新乐府”,从取名便颇能看出回溯传统之意。高博文的音乐会也是“新乐府”的探索之一,主创以爵士乐的和声色彩、复合节奏和即兴演奏的方式为基调,融入评弹的弦索叮咚。在“新乐府”里,不乏昆曲、粤剧演员和摇滚民谣乐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