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由声场与室外声场# O* ~6 [1 w' {/ K) M% E6 X) h
传播声波的空间称为声场,声场分自由声场、扩散声场(混响声场)和半自由声场。
# H0 x. c% j( u; ~6 X6 S9 v( t* b" S" E, ]$ Y/ o. J7 v9 d5 k1 R
. ]4 ~4 r+ K: P
7 ?) s2 B+ `2 E8 J) M @; x7 R; a
所谓自由声场,即在声波传播的空间中无反射面,声源在该声场中发声,在声场中的任一点只有直达声,无反射声。消声室就是人造的自由声场。电声设备的都要在消声室中进行。
% b: Q( ^* R6 q: j' H9 r! t7 e4 a6 ?! G
在室外,某点声源发出的球面声波,其波阵面连续向外扩张,随著声波与声源距离的增加,声能迅速衰减。当点声源向没有反射面的自由空间辐射声能时,声波以球面波的形式辐射。这时,任何一点上的声强遵循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如果用声压级表示,则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dB。
! D9 i/ {9 E$ F
1 F- W0 H1 P0 t二、室内声场4 p, Y, Z! t& b6 l; o6 E' Y. v9 i
在室内,声波在封闭空间中的传播及其特性比在露天场合要复杂得多。这时,声波将受到封闭空间各个介面,如顶棚、地面、墙壁等的反射、吸收与透射。室内声场因而存在著许多与自由声场不同的声学问题。研究室内声场,对室内音质设计和杂讯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T m9 w' D; _
# B/ ?, F) r$ B) t' P! V
室内声场的特点
$ X) U1 ?2 I" B8 B) v1、声波在各个介面引起一系列的反射,吸收与透射;
S; ^( j$ \4 ~% F2、与自由声场有不同的音质;: L3 w* h3 a6 S. q/ f
3、由于房间的共振可能引起某些频率的声音被加强或减弱;
1 v# D, E5 G) m4、声能的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
$ ?% W, n% k% m2 P) n+ H/ @2 u* B' `0 g+ O$ d9 z
三、房间共振(驻波)
$ V+ @+ A; }' t" o当声波在两面平等的墙之间传播时,如果墙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就会产生驻波。房间中的低频驻波也称为房间模式(Room Mode)。# p) e' E: M8 Y0 T. c) d
在一房间中,空气振动的共振频率主要由房间的大小来决定。而房间内所激发的共振频率的分佈则决定于房间的比例。共振频率的计算很复杂,一般都用软体来计算。1 l" f: l0 ^3 o4 S: d P8 U
小房间(长5m,宽4m,高3m)低频声场的仿真:
- [% @+ D* C% x( k$ D7 R! I2 S, }/ _8 \# Y b
9 e' A- c. P0 z; ?; w f" S" S. n
0 ^6 E$ ^* Q& ]* R. I频率从20-100Hz,步长0.5Hz。
8 b' F. j Z" G/ } T消除驻波的最佳方法是改变房间的形状,使墙面不平行,或将墙成做成弧形。4 T0 k9 [# w& G! Y
) u, u7 T7 K g! O# b' L' M
四、混响与回声
# [! H1 d+ R5 k8 m混响是室内的声学现象。声音由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在房间的介面上产生反射、吸收、扩散、透射、干涉和衍射等波动作用,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使人产生混响感。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场会持续一段时间。
+ ^7 i5 D* m4 o
! p, g y, {: q9 @1 T3 H$ x5 P' j5 Q2 k+ ]7 N! G5 m) f. @) C, T6 D; _
9 S( S* I- D: V: V8 S( \. x" C
混响是室内声反射和声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是源于反射,但由于人耳的听闻特性,混响和回声有明显的不同。
: G8 L3 b" ]# H( f- b# K9 m: v: d
. h" w0 I4 M. n I9 q5 Z声源的直达声和近次反射声相继到达人耳,延迟时间小于30ms时,一般人耳不能区分出来,仅能觉察到音色和响度的变化,人们感觉到混响。但当两个相继到达的声音时差超过50ms时(相当于直达声与反射声之间的声程差大于17m),人耳能分辩出来自不同方向的两个独立的声音,这时有可能出现回声。回声的感觉会妨碍音乐和语言的清晰度(可懂度),要避免。$ I2 ]5 J( b9 d$ R
! Q& H1 W# H2 S: J# x. u- n五、混响时间0 \, E% v/ i' I$ {
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降低60dB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记作T60或RT,单位是秒(s)。) X$ t- ]5 x3 Z, ~9 h
5 \1 p/ H/ _, _- F$ F& R. T* u4 Z
) Y2 V& l/ O3 n6 `
3 n( B; s% i7 Q! ^混响时间是目前音质设计中能定量估算的重要评价指标。它直接影响厅堂音质的效果。房间的混响长短是由它的吸音量和体积大小所决定的,体积大且吸音量小的房间,混响时间长,吸音量大且体积小的房间,混响时间就短。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发干,枯燥无味,不亲切自然;混响时间过长,会使声音含混不清;合适时声音圆润动听。 p1 p! N" {. U; x' s" Q! M
Sabine公式,适用于α小于0.2的较活跃的房间:; J# c3 f. P. D+ P
式中:V为房间容积,单位为m^3(立方米);S为房间表面积的总和,单位为m^2(平方米);α为房间表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百分率;Sα的单位为m^2(平方米)。K为与湿度有关的常数,一般取K=0.161s/m。
7 d) p3 l2 M/ ?$ v0 S8 PEyring公式,适用于α大于0.2的建声条件良好的房间:3 I- E* \4 M" W: R% w) V+ B- ?8 d. R Y
式中4mV为空气系数值,m为空气吸声系数,(它不但与频率有关,还与温度和温度有关)。其他与上式一样。( m6 g% D) O( {. ]: u- Y
7 h8 `! v& ~2 d" D" j
3 v( O; V3 g9 ~/ f$ ~$ O1 c
/ O9 @+ F4 c; I, g
混响时间的大小与频率相关,低频、中频、高频的混响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所说的混响时间都是指平均混响时间。
& S2 m; J4 d5 _
! ?2 o1 v& K/ b六、临界距离(Critical Distance)
) V# N& ?' ~9 G1 V$ Y1 H) b8 B+ F就是在声源轴线方向上,直达声与混响声声能相等处的距离。临界距离在全频带内是不同的。回声越强的房间临界距离越近,吸音越强的房间,临界距离越远。(临界距离在全频带内是不同的)。
* _: T% s2 m% L% U3 V- }# J# v% {2 {: L( O$ I8 _0 c
0 \" `$ Z9 ]- H2 a8 z. }+ [6 n) I
9 f4 A" ~+ Y D* P9 ~好的声学设计,临界距离要离声源尽可能远,结果在全频带内混响最小最平坦。直达声从扬声器系统开始递补减,是距离的函数(平方反比定律),但混响恒定地散佈房间(新的声音不断从扬声器发出,混响不断建立,直到新的声音与被吸收的声音相等,因此混响保持恒定。)两曲线的交点就是临界距离。$ S# |0 ?. p2 f1 X
1 G! z: v4 V& ?* {最佳听音区一定位于临界距离内,因为临界距离是以直达声为主,清晰度和声像定位最好。
$ t& k6 C( j% _+ D9 T: K% j" G* f! q
1 X4 w2 I6 g" u% } F7 V9 Q8 t% u
8 V" H' a6 O: J. A% G+ a1 ]
9 f; H1 T: x7 }: V房间无吸声时的临界距离距声源很近,这种房间只适合近声场听音。6 ~! `+ b& G4 n7 D3 b7 k
1 u; i% l( i+ `% n" W
, k, W1 L7 y& l+ Q" r+ F! D) k I7 y
在吸声的房间中,临界距离被推向后墙,使最佳听音区变宽。上图中,附加的好处是漏到室外的声压降低了20dB,降低了对隔音的要求。4 c2 U4 ?& I7 M- T* j, Y
当混响声比直达声大 12db 以上,声音清晰度将全部失去。! w# g9 v6 }0 d! n0 r
寻找临界距离的最简单方法为:用音响系统播放压缩的流行音乐,开始用一个音箱(左或右),在房间里来回地走,很容易就能找到临界距离。用另一个音箱重复一遍,再同时用两个音箱重复一遍。与声学测量相比较,你会对人耳的精确性感到惊讶。
6 @+ \& Y3 v5 o% g) e3 y7 m? 混响越强的房间临界距离越近。5 \$ H; Z ]1 n; e2 X/ p U; Y: ?8 _
? 吸声越强的房间临界距离越远。
5 z0 E9 C, g# h H8 O? 近声场或直达声场在临界距离内。
' y z# }7 a; u, R" P2 N? 远声场或反射声场(混响)在临界距离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