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箱和书架箱的比较
+ w1 U, i( O% q% Q$ \和大小没什么关系,和价格联系更多些.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宝时捷和一辆公交.马力,形体后者大.但谁好,不言自明.拿对JBL低端的给我,再拿对金弛,要谁?推崇落地有可能助长一部分持有较低端的大箱的烧友的满足感.这到是良好功效. 书架和落地各有优劣,我觉得还是同价位比较更客观些.否则立意不清只是混战而已.7 H/ c# M# u2 @1 g }
单纯的比较尺寸没什么意义.
H2 x' k$ `) P下面是我过去和位网友探讨落书的内容,现在看来都有不尽正确之处,找出供大家参考:
/ y2 a' u( L; x6 W) i" {3 T我的观点:
, H6 a2 |. L5 W) Q- {; n9 J \6 L用小号来作为标准有些苛刻和偏颇.还是钢琴和弦乐及人声更符合一般的听音标准.
& O. B4 x# j2 `- b7 F; h, j还有我对书架和落地的看法和你不同:发烧艺术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太较真不是你玩器材,最后是器材玩你,书架和落地长期共存说明了这个问题,既有10几万的书架,也有400元的落地,在同价位比起来落地总体基本输的多.2 U- G2 r- p2 n {5 ~3 H; t
不要迷信落地,落地箱很多方面比不上书架箱,落地箱在声场,定位,中低频的衔接,中频的自然程度方面与同价位书架箱基本是输的多.低频分质和量,量上落地箱占优,质上落地要有一个较好的素质和搭配可比书架箱好,但要较大的代价,另外低音单元若大于6 1/2英寸,与中频的衔接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太好的廉价解决办法,还有个最重要的,你的听音环境:其实书架对呼吸空间要求也是不低的,何况落地?根据我的体会,一对书架给它15-25平米才差不多,落地要20-50平米,在10几平米用落地又是扩散又是吸音早就偏离了听音的正确理念!!, C, n) u8 p! ]' R q
我在朋友家听过两对落地箱,安桥15寸,号角高音,大概20000元吧(全新的在80000左右),,不可否认低频扎实,从容不迫,但是最要命的是中低频的过渡,中频的实体感,以及全频的浑然一体,定位因为其庞大的身躯(和BW800差不多大)不如优质书架.还有一对是LOWTHER PM4A(现大概近3万一对单体了)单元做全频,怎么说呢,有人喜好有人不然.由于其较宽的面板,定位也有问题,高频的指向角窄,人最好定在皇帝位上.
g4 B" O2 i' l. R% N1 _! i! I6 \从这以后我对落地在家庭用就抱了较谨慎的态度,没个25-50平米,搞落地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而且落地的素质要高,全频要浑然一体,平衡.若喜欢低频而少顾及其他,买个低音炮,还省点钱.& K! g8 {4 s, @" H( u
所以现在我虽有一间23平米的真正的独立听音室,但还是在用书架.箱离后墙2米,离侧墙0.8米,两箱距2米,听音位离箱2.5米,离身后墙2米,让其尽情的呼吸歌唱.
. e6 ^; j* Z! t3 y8 n5 a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小房间要用书架箱,大房间要用落地箱。有疑问:
1 x3 X. r9 Q% z1 P7 J) Y1、书架不能用在大房间吗?先看一个事实:落地箱与书架箱的中高单元是一样的,只不过多出一个大口径的低音、多出一块木匣子而已。去掉这个大口径,裁去那块多出的箱体,也就是书架箱了。实际上,70、80赫兹以上的频率就是“书架”发出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说书架不能用在大房间?9 T" k: G' o. t6 T3 i, l" [
2、大房间就一定要用落地箱吗?理解了上面的道理,就不会有太多的疑问了。如果不很追求低频的能量,书架箱在大房间里是绝无逊色之处的。而且,略有档次的书架箱,其高频的飘逸通透、中频的圆润醇厚、低频的湍湍嫩肉,以至清澈无瑕的声底、准确稳定的定位,是同价位落地箱望尘莫及的。8 t8 c- B, ]( ^7 L( r% h
3、小房间就不能用落地箱吗?支持这一观点的理论主要是源于对声波传输的理解:要听到20赫兹的低频,按1/2波长计算,房间的边长至少要8米5。但是,如果听耳机,耳机的振膜距人耳的耳膜又是几米呢?岂不是什么都听不到了?而且,仅凭我的耳朵,似乎根本就听不见20赫兹。
9 n7 L& N6 Q6 T& F/ b1 w4、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有书架、落地之分呢?实际上就是碍于成本、价格方面的因素。制作落地箱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平衡。为了得到高、中、低平衡连贯的音场,就必须在单元的搭配、箱体的斟酌、分频器的制作等方面落足成本。就我所见,平衡素质相当的落地箱与书架箱相比,价格要高出一倍,能推好它的功放要高出两倍。) h2 U) Z n. b5 b9 e
5、结论:选落地还是选书架,不是因为房间的问题,而是因为听音喜好和经济能力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兼得,只有破费了。发烧就是烧钱。; l8 @( W% e2 \2 I5 D
对方观点:( C) X7 [ L; q
同价位的书架质量要高于落地式,这完全正确,因为书架只有落地一半的料(大概这么估计),同样的钱花在这一半的料上,相当于落地两倍的投入,当然更能出好声。反过来,如果要落地发出同样的好声,必然要花两倍的钱。两倍的钱还不够,因为落地音箱要更多考虑低频在全频段中的平衡、与中频的衔接等等比书架更复杂的因素,就如schiff兄所说“为了得到高、中、低平衡连贯的音场,就必须在单元的搭配、箱体的斟酌、分频器的制作等方面落足成本。”“平衡素质相当的落地箱与书架箱相比,价格要高出一倍,能推好它的功放要高出两倍。”。因此比较书架与落地,在同价位上选择本身就不公平。换句话说,用同样的钱很难买到与书架同等质量的落地箱。
4 `1 K$ F# t, [* `& C6 K书架音箱板材用得少(而且因为低频和动态有限,板材不用太厚),喇叭单元也小,所以成本低,加上容易掩盖缺点,能集中精力调校较窄的频段,使得书架容易突出优点,性价比也高。这些都使得书架音箱普及,为众多要求不太高或者囊中羞涩的人士所追求。
9 O8 l1 [2 K- p: k0 `/ C9 \书架音箱得到的奖项远多于落地式,原因我的理解是落地音箱要调得好,特别是平衡,比书架更难。书架小,频响窄,动态小,音源种类少(窄),所以缺点不容易暴露。8 ~+ X4 Z: \& N' k
有人说书架音箱适合小房间。这话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书架就是先天不足,低频和动态不足,小房间足矣;第二是顾名思义,它小得能放在桌子/书架上,不占面积。问题是在座几位发烧友是把书架音箱放在桌子上的,还不都是放在脚架上再放在地面上,很多人还不惜代价配上昂贵的脚架,再垫上厚厚的大理石。省地方乎?省钱乎?% ]! {3 V; E9 M4 h- u, I; U0 g: p
当然,因为书架形体小,定位容易准确;喇叭尺寸小,使得响应快速,解析力就高,控制力就好;喇叭振膜小,因而分割失真小。这些都是书架的天然优势。
~/ w1 ~# I8 h; h6 o' A0 ~schiff兄的结论是:“选落地还是选书架,不是因为房间的问题,而是因为听音喜好和经济能力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兼得,只有破费了。”不过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是书架好过落地,而是吾辈穷也。4 I/ o& e/ j5 A2 H
首先,我们来看看1〞+8〞结构的二分频音箱系统。这种结构存在着如下几个特点:0 {. D/ C5 R* Q$ V4 Y: ` q) n4 u
1、单元搭配不合理
" Q D1 G3 Z# G8 k) b6 ?9 _通常单元的搭配,需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a、阻抗的匹配;b、工作频率的匹配;c、输入功率的匹配;d、灵敏度的匹配;e、音色的匹配;f、优缺点的兼容性等几个方面。这里所说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低音单元的工作频率不匹配。
( c4 C4 _8 c8 X. t6 H$ \* j3 S一般情况下,根据分频器原理和声学原理,要求高低音单元在分频点处应有更宽的频率响应。也就是说高音单元的低端响应应比分频点要低一个倍频以
" t; J# u- w, ?9 y- [2 C7 b# I上;低音单元的高端响应也应比分频点要高一个倍频以上。比喻说,分频点为3k,那么高音单元的低端
8 Z, L1 o' J! {8 F3 S3 ?响应要达到1.5k以下;而低音单元的高端响应要达到6k以上。显然,1〞+8〞的搭配满足不了这一要求。通常,1〞高音单元由于受到输入功率的限制,只能将分频点设置在3k或者在3k以上(当然,有些高素质的高
j( O9 z4 N7 L9 t: P- I8 I% ~音单元可以将分频点设置得低一些),这样一来,必须要求8〞单元的高端响应达到6k以上,从声学原理可以知道,8〞单元的实际有效高端响应只能达到2k附近(这是由扬声器单元的物理尺寸所决定的,物理尺寸越大其有效边界频率就越低。虽然,有不少厂家声称8〞单元的有效频率为fo—6k),换句话说,8〞单元的合理的分频点应为1k左右。高音的分频点为3k,低音的分频点为1k,1k与3k
3 j- l6 U6 I; b$ K" j0 m9 l5 l之间便出现了空挡。可想而知,1〞+8〞的系统如何能够处理好1k—3k这一频段的重放呢(众所周知,1k—3k对于音乐和人声的重放是多么重要的)?
9 |3 |2 B2 U- y& c4 t4 K0 ?2、单元使用不当 d" u- d% G. ~3 L
我们都知道,3k以下的频率包括了大部分的乐器和人声的音域,如果想让一个适合重放低音和超重低音的8〞单元去完成这一重放重任,结果是可以想象的,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将会因此而打大折扣。
, x* h. `3 C9 v3、低频响应不佳
( H9 o3 \, G8 h5 w9 u/ m/ g按理说,低频响应不佳与1〞+8〞的结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选择1〞+8〞结构的设计者的意图却是很清楚的,就是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低频的效果,并给消费者予音箱“高大威猛”的形象(当然,最终是想获取更多的利润)。不然,1〞+8〞的结构就没有其他优势。根据这一思路,8〞单元的参数“BL“值就可以做得比较小(通常高音单元的灵敏度为88dB,8〞单元的灵敏度比较容易做到88dB),导致8〞单元的“Qts”值偏大(Qts=0.60以上),这样就不难推断,该系统的低频响应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因为一套系统的低频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频单元“Qts”值的大小。下图是一个典型8〞单元的参数,其中BL=6.1,SPL=87.6,Qts=0.61。当我们选用有效容积为60升(一个不算小的容积)的箱体时,通过CAD软件(LSPCAD4.10)的模拟结果(如图所示)可知,在60Hz附近有4dB的峰,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 G% |3 {; F- i; E! ?
至此,我们再看看
9 a( E7 p1 z, o' r8 ^. I1〞+2*8〞结构的二分频系统,对比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来,1〞+2*8〞结构是1〞+8〞结构的发扬光大、继承和发展,有过之而无不及。1〞+2*8〞结构同样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其中低频响应不佳、阻尼不足的表现更为突出。
+ u& Y! F$ a- c B( T首先,如果高音单元的灵敏度仍为88dB的话,那么,并联工作的8〞单元的灵敏度只需要85dB就足矣。也就是说这时的8〞单元的“BL”
! G' z2 l% O+ \( X值还可以做得更小(磁体当然就更小),导致单元的“Qts”值更大(0.60—0.8)。这样,音箱出来的声音就更加“轰轰烈烈”。退一步说,高音单元的灵敏度提升至90dB,双8〞
" y7 n7 V+ z3 ^4 _* N0 N E的8〞单元的灵敏度也只需要87dB而已。再者,由于双8〞单元并联工作,等效的单元参数“Vas”将增加一倍,这也就相应要求箱体的有效容积增加一倍(实际中相当于120—160升以上)。通常厂家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成本增加,箱体体积也比较大),一般是会由单8〞的60升增至双8〞的80升左右。可见,1〞+2*8〞结构的系统的低频阻尼进一步下降,低频响应进一步恶化。其三,1〞+2*8〞结构的箱体较大,箱体正面板的开孔率也过大,使得箱体的强度大为降低,箱体的减振性能大大降低。等等。
3 R$ `5 U0 F; Q1 n因此,奉劝设计或选购此类的朋友们,三思!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