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6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衡输出在耳放上的运用! ~, Q# s8 c( X5 d& n% H
% {2 n7 O% H, T# H
# Q; \' s2 T9 a1 t6 v8 H
在耳机领域支持平衡输出的耳放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在不少产品当中都可以见到平衡输出的身影,例如我们评测室之前评测的艾利和AK240、HiFiMAN0 U, I# H! d6 D0 M% X$ |5 b' d
HM-901就具备该功能,另外森海塞尔的HDVD800、索尼最新推出的PHA-3也有平衡输出。便携耳放对体积要求较高,所以很多型号都用了2.5mm的TRRS插头,像HDVD800之类的台式耳放则是两个三芯的XLR卡侬头,PHA-3则比较独特用了两个3.5mm的TRS接口。7 `0 H' H& x9 ] D! ?9 N9 d
% w) ^+ E5 L" THD800的4pin平衡连接
* [# D. Y! r. k) l- q+ w9 T3 \5 T. z8 @
. G2 ]. H; v+ w* o- d* s耳机上的平衡连接和专业音频领域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在DAC和耳放的设计上,具备平衡输出的高端产品内部是全平衡结构,有高端的台式耳放还提供了平衡输入接口,就设备的硬件设计,具备平衡输出的DAC、耳放类产品和专业音频设备的平衡输出原理并无不同。
# C" D, w& h% @* F! q* R
: o% W: P. g( i3 ^; o
. q& N; [# L. D* }, ]. \5 O5 ~! @
- I0 D& @/ Q' I1 `& _1 e耳机所采用的平衡连接,将左右接地分离
. G. c! m- \* _: _+ e$ J6 m9 x* [# C/ k# O& i5 n2 z% i
7 ~: l3 i4 F. F4 L% H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耳机并不支持热、冷信号外加接地的平衡信号处理,虽然耳放内部都采用了全平衡设计,但到了输出只能用普通的信号输出,目前四节式的平衡接口只不过是将耳机原本三节式接口共用的接地端独立了出来,由耳放分别独立驱动耳机的左右单元。 f$ B9 O: D& J4 O$ Z
3 }4 ^9 _9 W: E
/ r9 M( ~4 w# t, h. G) ?8 n3 Z
1 j% V6 z, f3 u- o: U1 Q# F! p, b索尼最新推出的PHA-3支持平衡输出! |0 @0 K; S- `( h% ^" S `4 u
+ |1 B6 A$ [, z: U3 y
4 ]. K; F1 B# _8 m' y至于XLR以及PHA-3的接口,虽然每声道用了三条导线,但实际连接时只会用到六条当中的四条,分别用以左声道信号、接地以及右声道信号、接地,剩下的两条完全没有使用,所以耳机的平衡连接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平衡连接。) i8 @% E. x, i- f7 F+ J
7 Y U0 J$ T. f' a
; |, U8 N) \% d. h6 a* v2 ~! m
采用2.5mm TRRS接口平衡输出的艾利和AK120Ⅱ
* C4 k" l+ H4 v* Q! M: f4 o' N9 V* }- l
% L# n' B. X( l1 G" g, J) |将耳机共用的接地分开后当然也是有作用的,这样一来解决了左右声道串扰,提升了声道分离度,但仍旧无法消除耳机线材所引入的噪音,好在这一现象对于耳机而言完全没有影响,同时平衡耳放还将左右声道分开处理,单独驱动左右单元,所以平衡输出还增大了耳放的推力。) Y( o! t& v7 g- v4 @
& A; R$ z$ x0 p& o8 Y* v9 i- U- ?1 L- S
将原本共用的接地分离后在听感上一定是有所改变的,声场虽然是有提升,但并非像有些网友说得那么夸张。其次平衡输出能够提供更好的电平输出,对于难推的耳机来说,平衡输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推动的难度。
- d* v6 |+ z3 k9 E! l& H1 }2 C$ v% o% d
+ P. C. v: {5 O: o4 a5 y! y
结语: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响品牌推出支持平衡输出的耳放,这无疑是增加了HiFi耳机的可玩性,所以对于准备挑选发烧耳机的玩家来说,支持平衡输出无疑是你挑选耳机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J/ ~- V9 _: ?9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