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放,是耳机放大器的简称,网上也俗称是耳机的二房。目前很多高档耳机,都配有耳放,有些人也为中低档耳机、耳塞添加了耳放。那么,耳放到底有什么作用,加不加耳放,能有多大区别呢?
2 {* ?4 t: V2 ]5 \. k" J% _8 W 3 r+ \( ]% B. E7 g, S6 [
1,耳放作用之一,放大信号。' _" N; O! L% W
2 R0 Q2 ]$ Y8 S, d, ~. X$ j
目前的很多音源,特别是以电池为电源的,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播放时间,输出功率都比较小,比如一般CD为10mW左右,有的CD,MD,MP3只有3-5mW,这与50-1000mW额定功率的耳机、耳塞不相适应。虽然正常听音乐时,输出到耳机的功率只要几mW就足够了,低灵敏度的大耳机需要10mW以上,但这里的功率,是平均功率,对于大动态的音乐,峰值功率可能是平均功率的10-30倍,某些交响乐的峰值功率,可达平均功率的50倍以上,因此,1mW的平均输出功率,有时也需要30-50mW的最大输出能力,否则会出现波形削顶失真。这个输出能力,对于很多小功率音源,甚至半数以上声卡,都是达不到的。因此,如果耳机灵敏度不是很高,音源输出功率不是很大,加耳放,对于音质是会有明显提升的。7 b1 _" Z5 K" ^" ^ N. b7 W ^
: N& w2 a1 R1 b4 Q
2,耳放作用之二,匹配阻抗。
9 f1 t8 V5 a2 M1 U. @
9 o9 Z `0 f# `& L5 M 如今的绝大部分声卡,都没有了耳机输出插孔,只有LINEOUT插孔。但大部分人,仍直接将耳机插入LINEOUT插孔听音乐,其实这是不妥的。LINEOUT输出阻抗很高,一般在数百至几千欧,接入功放或者耳放,阻抗可以完全匹配,接入几十欧的耳机,影响音质在所难免,而且,很多声卡输出电容只有100uF左右,甚至47uF,接入低阻耳机,会对低音信号造成严重衰减。例如:47uF输出电容的声卡,接32欧耳机,低频截止频率在110Hz,也就是说,110Hz以下的低音,将被严重衰减,此时加耳放,对于音质的提升效果将会很明显。0 i1 I4 p' Z% F
' }/ U3 k1 j! T7 P {! B5 w; W
3,耳放作用之三,调音作用。
0 }, l9 x$ S9 G I: ]) B
# E$ N" L* o, ` 很多人说,耳放就是为了保真,调音就是音染,与HIFI的目标背道而驰,调音没有必要。我认为,适当的调音是允许的,甚至是有必要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c8 N3 G$ W2 y; a3 o
& E; H& Z2 ]0 m- e- }
a,调音为了更加保真
: N d" X3 A7 x9 [6 T% y ( S7 p6 |4 {7 h2 ~- G8 N
保真,是整个听音系统的事,除了耳放,还包括录音、音乐制作、音源器材、耳机(或音箱)、人耳,还有相关线材,而不仅仅是耳放1个环节的事,如果其他环节有了不可避免的失真,是有可能通过耳放调音来补偿的,虽然耳放不保真了,但整个听音系统会更加保真。" Z) ]& Q+ O) C. r7 m6 p, ~6 ~
( _! \+ E! I# U- a+ @1 V' p 例如:DT231耳机素质虽然较高,但其频响不是很平坦,中频2.5-4.5k凹陷造成人声听感靠后,100Hz以下衰减过快,造成低音偏紧,这需要中频、低频的适当补偿;
) i) E$ C. }- `) U5 k
# a0 S% `) X. @8 n! L" g$ X 有些人的耳朵对高频很敏感,或者某些年纪偏大的人,对高频不敏感,这都需要最高频进行适当的衰减或提升,整个听音系统才更加保真。
. s1 e, ~. {3 _2 E+ g* ~ # q5 `4 g. A- M) U1 A7 H, R& t( H3 u
b,适当的音染。
/ N2 F/ L1 h! S
- e: @/ `. T/ h6 |2 R+ W& W 大家都知道,胆耳放(电子管耳机放大器)的声音比较好听、耐听、有音乐味,但胆耳放失真,比石耳放(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耳机放大器)要高1-2个数量级,也就是高几十、几百倍,胆耳放的频响也不保真,两头低中间高。但是,电子管的耦次谐波失真,略微突出的中频,人耳并不反感,甚至有些讨好人耳。
2 a: ~. i9 Z1 s4 x3 }1 z a
1 O3 D( N% B v; \! {* @ 所以,很多人都是需要走出HIFI的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