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器最早的时候都是一个个模块分开的(Modular Synthesizer),想要什么合成系统看你怎么连接。所以所谓减法、加法、FM合成器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但在逻辑和目的上确实有区别。以最简单的方式在逻辑上讲一下异同:
减法合成器:最广泛在音乐中使用的合成逻辑。由振荡器以一定频率和相位产生波形,因为减法合成是模拟/类比/analog(同样意思)时代的产物,因此波形只有比较简单的,比如锯齿波、方波、三角波等函数波形以及噪波,它的目的是产生充足的泛音给滤波器去进行音色塑形。滤波器是减法合成的核心,削减掉一部分泛音来改变波形,比如低通滤波(lpf)削减高频,高通(hpf)削减低频,所以叫减法合成。最后的放大器用于控制音量动态。减法合成的优点在于简便且具音乐性,缺点是振荡器波形少,变化有限。代表合成器有minimoog,非常经典。
波表合成:波表合成大多数都和减法合成用的是同样的框架,但不同的是它的振荡器是一个由许多长度相同的波形采样构成的波表(wavetable),波表代替了模拟合成器中基础的函数波形,并且还可以在波形直接变形(morph)。波形在波表中的位置(position)是核心。波表振荡器基于的是采样,因此在例如serum这样的合成器可以自己把采样提取为波表存入里面。波表合成往往也会在后面跟随滤波器进行塑形,因为它振荡器产生的泛音可能比模拟振荡器更多。波表合成具有减法合成的优点并且更容易在振荡器上得到复杂色彩,比如各种咆哮形变的bass音色。现在最火热的软件合成器serum、massive、ableton wavetable等的振荡器都为波表。
采样合成、粒子合成:采样器往往是音乐制作新手第一个学会用的乐器,但经常仅仅只拿来当播放器用,暴殄天物!采样器本质也是合成器,只不过它的振荡器不是短短的一个周期的波形,而是一段现成的音频。你可以在音高上调制它、改变播放方向、切片、循环其中一段等,重要的是减法合成器的滤波怎么用你可以在采样器上也怎么用,结合resample和时间拉伸等技巧你会得到更有意思的声音。不改变原始音色的采样器用法是相当浪费的。
粒子合成是采样合成的进阶,在播放手段上更进一步,绝大多数普通的数字采样器你都可以diy成粒子合成器,它们组件完全相同,只是粒子合成在采样上选取非常短(甚至十几毫秒)的时间进行循环,通过改变播放位置来使声音变化,本质上是将原本采样解构。grain size(粒子大小)其实就是loop长度。通过在播放位置、粒子大小、密度、方向上增加随机量可以得到非常稠密的氛围质感,或是和波表合成那样的形变感。粒子合成的强项在于制造非常有机和变化的质感,缺点是结果取决于你的原素材,需要经过大量练习累计经验,不然只能碰运气。此外若要弹奏旋律性较强的内容还需要注意采样不同位置的音高。Ableton suite版用户可以在packs里找到granulator II这个免费的粒子合成器。ios平台上也有很多,例如spacecraft。
通过以上会发现其实每种合成逻辑直接都有关联。减法、波表、采样、粒子的区别都在于振荡器,而减法合成对泛音的塑形也都作为基础方法贯穿在其中。学习合成器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其拆解成模块,每一块都起什么作用。不要被软件厂商的宣传语限制了想象力,合成器上有太多实验性的玩法可以解锁。
FM合成是我最爱的逻辑,它和以上几种在框架上有所不同,理解它需要的基础知识更多。如果有人看的话我接着往下更,讲讲泛音、调制、加法、FM。 |
|